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9课诗歌与小说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 (1)地位: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 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
、颂三部分。《诗经》雅2.楚辞
(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
。
(3)楚辞与《诗经》的不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离骚》3.汉赋
(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赋应运而生。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
(1)唐诗繁荣的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2)唐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杜甫、白居易。2.宋词
(1)词的起源:词起源于民间,又称“
”,便于灵 活自如的表达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2)主要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李白长短句3.元散曲
(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兴起背景: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易错警示]
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三、明清小说1.背景:明清时期,大批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市民阶层崛起。2.主要成就
(1)长篇小说:出现了
、《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等风靡全国的四大名著。
(2)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三国演义》3.历史影响: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温馨提示]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主题一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特点1.《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2.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4.唐诗风格多样,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5.宋词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6.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7.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材料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秦风·蒹葭》材料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楚辞和《诗经》有何不同点,先秦文学对后世有何影响?答案不同点:形式上,楚辞突破四言体,句式更灵活,更适合抒发感情,具有地方文化色彩;风格上,《诗经》开现实主义先河,楚辞开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先河;思想上,《诗经》展现人文主义情感更浓,楚辞集中体现诗人爱国爱民的思想。影响:楚辞与《诗经》,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图示法概括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主题二古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条件,文学是现实的反映。
(1)从先秦到唐朝:《诗经》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礼乐文化。汉赋则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的表现。唐朝社会环境开放繁荣,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2)宋元时期:宋代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面对动乱、分裂的现实,宋代词人或发出振奋人心的豪放情怀,或发出对国破家亡的离愁别恨。元代社会黑暗,汉族文人进取无望,他们往往用散曲抒发对民生艰难的感叹和自身的愁闷情怀。(3)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学需求增加。同时,商业发展、市井百态,也为通俗文学发展提供了素材。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文学的主流。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文学力作。
阅读唐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两首诗各有何特点?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答案李白:语句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白居易: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对社会现实猛烈批判,体现了唐朝晚期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诗歌与小说可归纳为“二、六、七”两大趋势: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六个阶段:先秦、汉代、唐朝、宋代、元代、明清。七种文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阅读与思考】提示导致中国古代小说流变的原因:一是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二是小说自身的发展。【自我测评】提示1.(1)先秦时期的《诗经》是先秦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采用四言体形式,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诗经》代表了先秦时期北方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楚辞则代表了南方文学的最高成就。(2)汉赋以其华丽的词句、浩大的篇幅、铺陈的风格,在高度繁荣统一的数百年封建王朝中,卓然为两汉时代文学之标志。汉赋气势愈大,气格愈低。赋家所为,无非是极尽谄媚夸饰之能以邀宠于人主并享富贵之实,御用之赋的时代精神也就体现于此。(3)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思想开放、文化多元、教育上实行科举取士等因素都是诗歌出现黄金时期的重要条件。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4)宋代由于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且由于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则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5)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元朝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盛准备了充实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技艺演出的勾栏瓦肆,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艺人得以依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得以大盛。2.(1)明清小说通过文学手段重塑商人等受歧视的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了深刻批判。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佳木斯职业学院《热工与热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师范大学《液压与气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语言大学《水资源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市场营销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美术学院《课堂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灾害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电工及电子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智能人体秤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2023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全册课文翻译(英汉对照)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实施方案
- 初中生物《病毒》说课课件
- 国网考试企业文化能源与战略题库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2023
- 小工考勤表记工模板
- 【英语词汇】闽教版(三起点)小学英语单词默写表(带音标按顺序)(全8册)
- 编辑学概论-课件
- 理发店个人门面转让合同
- 03J111-1 轻钢龙骨内隔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