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六单元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1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六单元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2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六单元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3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六单元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4页
2024-2025步步高学习笔记历史(部编版)必修上 练习笔记第六单元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2.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1.以时间为线索,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特点以及革命党人抗争的史实。2.了解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运用唯物史观对其变化的原因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理解其历史意义。3.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历程,概述其主要内容,同时运用唯物史观从多角度认识其影响。4.核心概念:复辟帝制、护国运动、北洋军阀、护法运动、近代民族工业、新文化运动。知识点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1)夺权(2)卖国①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②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____________________”。(3)称帝①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赞成”君主立宪。②1915年12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2.护国战争透析教材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图片《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思考:袁世凯签订这一条约的目的及其危害。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点拨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1)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用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3)复辟帝制违背民意,激起各阶级人民的强烈反对,形成大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4)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众叛亲离。知识点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成因(1)内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2)外部: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扶植代理人。2.军阀派系派系代表支持国占据区域直系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3.表现(1)军阀混战①表现: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②影响:_________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2)府院之争背景袁世凯死后,_________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概况1917年5月,继任总统_________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结果①张勋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但最终失败②_________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3)护法运动(4)参加一战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影响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②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_________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透析教材1.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地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思考:军阀混战的局势给当时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图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思考:该图片的史料价值有哪些?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解历史维护共和的斗争知识点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经济新气象——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1)原因政治______________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经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爱国斗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________(2)表现①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②纺织、面粉等__________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③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________迅速壮大起来。(3)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社会生活新气象(1)条件①政治: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令。②思想: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2)表现: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透析教材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学思之窗”栏目,思考: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念阐释实业救国中国近代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思维点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发展特征(1)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2)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严重的不平衡。(4)虽然有所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中西结合、土洋并存)。知识点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促使人们思想解放客观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根本原因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_____________牢牢地束缚着2.概况3.内容民主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科学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新文学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以____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4.影响透析教材阅读教材第四子目“史料阅读”栏目,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哪些?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解历史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关系主题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变化材料一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元,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多万元,增加150%;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的4%,1920年增加为14%。1914年到1920年,中国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即增加了97%。同时期面粉厂增加了84家,面粉的出口由7万担增至396万担,并由入超转为出超。——摘编自孙长斌《一战时期中国经济变化与民主革命新因素的成长》材料二清代长袍马褂中山装解读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企业注册资本”“大企业”“纱厂”“面粉厂”“长袍马褂”“中山装”,结合所学回答。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物史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主题二新文化运动民国漫画中的“女性”解读该漫画揭露封建社会纲常礼教对妇女的压制,主张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男女平等、人权、民主。材料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解读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如“自主的人格”“顺应世界潮流”等,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解释——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2)影响积极影响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②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消极影响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③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④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集权制度知识体系学科术语1.袁世凯独裁专制、复辟帝制不得人心,最终失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2.中华民国成立至一战结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这一时期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日常生活中也出现种种新气象。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进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2023·厦门高一上期末)读图。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此时爆发了()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2.《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2023·甘肃学业水平考试)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使人民购买国货的热情高涨。这有力地推动了()A.社会生活新气象的出现B.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2024·红河高一月考)旧时达官贵人、士绅商贾多以轿子“肩舆”代步,男女不同乘。辛亥革命之后,坐新交通工具成为时髦,男女同车而行亦为时髦,最终解构了轿子所形成的隐性社会等级秩序。当时的上海,“有乘各式汽车、马车、电车者,有乘轿者,有徒步者,有男女携手同行者,有男女同车左拥右顾疾驰而过者”。这一现象()A.有助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的转变B.表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改变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歧视D.使上海成为全国新风尚引领者5.(2023·黑龙江学业水平考试)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体现的新文化运动主张是()A.提倡民主 B.提倡新道德C.提倡科学 D.提倡新文学答案精析知识梳理知识点一1.(1)总统制(2)②中日民四条约(3)①国民代表大会透析教材目的: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危害:使日本侵略势力在中国山东等地区得到巩固和扩展,导致民族危机加深。知识点二2.冯国璋3.(1)②北京(2)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3)中华民国军政府(4)协约国透析教材1.长期的战争给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掠夺与蹂躏。2.史料价值:该图片属于一手史料,展示了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的中国劳工承担了最艰苦的战勤任务,这对于研究中国对一战的贡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知识点三1.(1)中华民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欧战(2)②轻工业③民族企业透析教材中华民国的成立;政府推行鼓励兴办实业的措施;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知识点四1.专制和愚昧2.青年杂志李大钊新青年3.白话文4.白话文婚姻自由解放思想透析教材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革命者继续为追求共和、反对专制而斗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反思共和不能巩固的原因在于思想未得到彻底解放。重点突破主题一史料探究(1)特点:资本总额增加;大企业数量增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沿海、沿江地区发展快,内地发展慢。成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发展实业;群众性反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