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模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年春晚节目《瓷影》,以舞绘型,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下列关于青白瓷的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揉泥 B.烧窑 C.做坯 D.画坯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铁丝与氧气反应B.组装发生装置C.测定溶液的pHD.倾倒液体3.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C.颗粒物 D.二氧化碳4.学习化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本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C.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5.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 B.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C.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D.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人体健康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含有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B.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鲜以防腐C.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可适量补充含铁的食物D.向食品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使食品既美观又保鲜7.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有效防止生锈B.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小D.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故更易锈蚀8.生活中很多物质的酸碱性都可以用pH值表示,以下物质显碱性的是:()名称新鲜肉肥皂水糖水食醋pH5.8~6.27.3~8.872.8~3.8A.新鲜肉 B.肥皂水 C.糖水 D.食醋9.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太空中已经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下列有关氢氧化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B.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其水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D.其水溶液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10.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家务劳动化学知识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B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包活性炭能吸附异味C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D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与碳酸钙等沉淀反应A.A B.B C.C D.D11.尿素【CO(NH2)2】一种含氮量很高的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含量的作用。有关尿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是氧化物B.尿素属于铵态氮肥C.尿素由C、N、H、O四种原子构成D.尿素由四种元素组成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和由不同分子构成,所以它们化学性质不相同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用具)引燃可燃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木燧”能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14.实验室中的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其中不能用水区分的是()A.硫酸铜和氯化钙 B.食盐和蔗糖C.石灰石与纯碱 D.烧碱和硝酸铵15.学完九年级化学两本书后,小鹿用以下方法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其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Fe(Cu)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B固体(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CO2(CO)点燃D溶液[Ca(OH)2]加入适量溶液,过滤A.A B.B C.C D.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16.阅读科普文章:“国防金属——镁”。回答下列问题。镁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最早制得少量的镁。镁呈银白色,熔点为,质轻、密度为。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镁产量就成了战争的晴雨表和指示剂,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金属”。(1)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请写出镁离子的符号:。(2)根据上述材料可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请写出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沙市大多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某燃气,该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在第一次输送燃气之前,往往先输送氮气,其目的是;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市售“自嗨锅”的发热原理是氧化钙与冷水反应,释放大量的热,使水短时间沸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时,将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3)将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9.阅读下列科普短文。胃酸指胃液中分泌的盐酸。胃持续分泌胃酸,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胃酸(的盐酸)能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但若胃酸分泌过高,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疡,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①碳酸氢钠、②氢氧化铝、③氧化镁、④氢氧化镁和⑤碳酸钙等。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依据文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几种抗酸药,都能直接与胃酸反应,这些反应均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其中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有(填序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充常量元素钙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C.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的越小越有利于人体健康20.某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提纯后的粗盐样品可能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等)。为了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中流程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2)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3)判断滤液Ⅰ中加入的溶液过量的方法是。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装置C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3)实验室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填字母)。22.我校初三化学小组的同学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观察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1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填“放热”和“吸热”)。(2)【任务二】探究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图2实验中,小华同学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由此可知,不同,腐蚀性不同。(3)【任务三】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按图3进行实验。试管2观察到的现象是。(4)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先将试管2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然后再将试管3反应后的物质缓慢倒入废液缸,观察,先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再将试管4中剩余物质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沉淀消失。由此分析,原试管2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填化学式),废液缸中最终剩余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写出离子符号)。(5)【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使溶液呈中性后再排放。五、计算题(本小题5分)23.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工业上常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实现“碳捕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碳捕集”,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待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请你计算:(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求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答案【解析】【解答】A、揉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烧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做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画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解析】【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符合题意;
B、组装发生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导管应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不符合题意;
C、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不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常见的仪器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来分析。【解析】【解答】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PM2.5是指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等。【解析】【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遇到二氧化碳会变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看到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常见的物质的反应和实验探究来分析。【解析】【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代表的信息可知,图中左上角数字37表示原子序数,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而根据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可得,铷原子的中子数为85-37=48,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代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名称为铷,铷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意义,数值关系来分析。【解析】【解答】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盐腌制食品,该做法会损坏人身体健康,故A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鲜,故B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就容易导致贫血,可适量补充含铁的食物,故C正确;
D、向食品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常见的生活生成中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解析】【解答】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钢铁表面刷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钢铁生锈,故A正确;
B、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故B错误;
C、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的金属,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大,故C错误;
D、铝制品不易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和性质特性来分析。【解析】【解答】物质的酸碱性可以用pH表示,常温下,pH=7的溶液显中性;pH<7的溶液显酸性,并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显碱性,并且pH越大碱性越强,题中肥皂水的pH为7.3~8.8,大于7,显碱性;
故选:B。
【分析】根据生活中的物质和酸碱性的知识分析。【解析】【解答】A、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氢氧化锂是一种可溶性碱,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锂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碱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则氢氧化锂不能和氧化铁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碱性物质的特性和酸碱性,复分解反应等相关内容来分解解答。【解析】【解答】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正确;
B.冰箱内放置活性炭包,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正确;
C.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错误;
D.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醋酸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等反应,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知识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尿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离子,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故B说法错误;
C、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的,尿素分子是由C、N、H、O四种原子构成,故C说法错误;
D、尿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B、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离子,尿素中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来分析;
C、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据此分析;
D、尿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解析】【解答】A、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B、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有单质生成,但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如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但不是置换反应,故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C、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故该选项推理不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该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择D。
【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加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C、根据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的不同分析;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解析】【解答】A、“木燧”中的“木”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故A正确;
B、“木燧”,是钻木取火,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木燧”不能增大空气中O2含量,故B错误;
C、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钻木生热,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
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故D正确;
故选:AD。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一般是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解答】A、硫酸铜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氯化钙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用水可以鉴别,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盐和蔗糖均易溶于水,且形成的溶液均为无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用水不能鉴别,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石灰石难溶于水,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用水可以鉴别,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能出现两种显不同的现象,用水可以鉴别,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解的现象,与水是否反应等来鉴别。【解析】【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盐酸能与铁发生反应,会除掉提纯物,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会引入新杂质盐酸,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的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后过滤能达到除杂目的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各选项物质的性质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除杂方法,除杂原则,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原来物质。【解析】【解答】(1)在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则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2)氮化镁(Mg3N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2)×3+2x=0,解得x=-3,则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分析】(1)离子表示: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2)根据常见的化合价和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元素化合价表示:先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解析】【解答】(1)甲烷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注满氮气的目的是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时爆炸,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赶走管道中的空气,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分析】(1)根据甲烷的性质来分析;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来分析。【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T1℃时,b、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是: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b的溶解度为50g,该温度下,将40gb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
(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降温后,a、b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a的溶解度大于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故T1℃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分析】根据溶解度和溶解度的曲线相关知识分析。
在解答和固体溶解度有关的题目,需要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固体物质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解析】【解答】(1)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药物,碳酸氢钠和碳酸钙都会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填:①⑤;
(2)A.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同时可以补充钙,钙属于常量元素,正确;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否则会消耗更多的胃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正确;
C.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但是胃液的pH越小,对胃的伤害较大,不利于健康,错误;
故选AB。
【分析】根据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分析,根据各种反应类型来分析,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解析】【解答】(1)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2)加入Ba(OH)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MgCl2+Ba(OH)2=Mg(OH)2↓+BaCl2、Na2SO4+Ba(OH)2=BaSO4↓+2NaOH,所以加入过量Ba(OH)2溶液的目的是将氯化镁、硫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而除去。
(3)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判断滤液Ⅰ中加入的溶液过量的方法是: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钠溶液过量。
【分析】流程分析:样品氯化钠,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等),加足量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加过量溶液,发生反应,MgCl2+Ba(OH)2=Mg(OH)2↓+BaCl2、Na2SO4+Ba(OH)2=BaSO4↓+2NaOH,过滤后,沉淀Ⅰ为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滤液Ⅰ为氯化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钡的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发生反应+=BaCO4↓+2NaOH,Na2CO3+Ca(OH)2=CaCO4↓+2NaOH,过滤得沉淀Ⅱ碳酸钡和碳酸钙,滤液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加适量盐酸蒸发除去碳酸钠、氢氧化钠,得精盐。【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装置C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集气瓶;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在试管口生成的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底部炸裂;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实验室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锈钢架子合同范本
- 公司配方转让合同范本
- 买卖股票基金合同范本
- 企业食堂经营合同范本
- 井盖合同范本
- 俩人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社交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与推广策略
- 业务信息佣金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名著阅读跨越时空的交流
- 社交媒体运营中用户互动的技巧和工具
- SolidWorksTopDown设计方法实际应用
- 七年级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
- 户外LED显示屏设计施工方案.docx
- 上岗证WORD模板
- 净土资粮——信愿行(05)第三讲安住在弥陀大愿之海
- 化工车间开停车风险分析
- 钣金k因子和折弯扣除参照表
- 市政小三线施工方案(共22页)
- 静压桩机、钻孔灌注桩、沉槽机CAD图形
- 易经(拼音版)
- 红旗优质服务窗口先进事迹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