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分。1.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 B.纸张燃烧 C.钢铁生锈 D.动植物呼吸2.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D.氢氧化钠溶液中有,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中也有,所以也能与酸反应3.利用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最终型管中两侧液面的相对高度不正确的是加入试管中的试剂所占体积忽略不计()试剂试剂相对高度
水氧化钙少量左低右高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少量左低右高
稀盐酸石灰石少量左低右高
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左低右高A.A B.B C.C D.D4.春节将至,利用节假日宣传科普知识,是我们每一名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下列宣传不正确的是()A.从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B.发现室内液化石油气漏气,应打开门窗通风、严禁烟火、关闭液化气瓶阀门C.冬天用炭火盆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可在室内放一盆水吸收毒气D.溶洞探险,点燃一根火把,如果火把熄灭,则说明洞内缺少氧气,不能冒然进入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牛奶C.洁净的空气 D.陈醋6.金属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是烟花的常用成分。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中为价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7.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青铜、硬铝、玻璃钢B.能为人体供能的营养素:蛋白质、水、糖类C.常见的碱:氨水、烧碱、消石灰D.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尿素、硝酸钾8.我们每天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以下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的是()A.鱼 B.大米 C.青菜 D.西红柿9.第届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分别为()A., B., C., D.,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 B.葡萄酿酒 C.酒精挥发 D.石蜡熔化11.维生素是一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的物质,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它有防癌作用.维生素的化学式是,该化学式本身不可能得到的信息是()A.维生素的性质和用途 B.维生素的组成元素C.维生素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D.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五氧化二磷 B.大理石 C.自来水 D.食醋13.现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溶于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B. C. D.14.实验操作必须规范,下列操作其结果可能偏小的是()A.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B.用水润湿后的试纸测定某碱溶液的C.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D.用过量的红磷测定含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5.在化学变化前后()A.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一定不会改变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会改变C.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不会改变D.原子的组合排列方式一定不会改变16.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纳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碳纳米管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液体加热C.氧气验满D.称量易潮解固体19.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可喷洒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液进行消毒。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B.过氧乙酸分子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用途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镁粉用于制照明弹
稀硫酸用于除铁锈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天然气用作燃料
A.A B.B C.C D.D2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粉溶液除去溶液中少量的B.用溶液鉴别和C.用生石灰、碳酸钠和水制取氢氧化钠D.用酚酞溶液检验中是否含有22.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所以铝锅要经常用清洁球擦洗B.用洗洁精和汽油洗衣服上的少量油污,是因为它们具有乳化作用C.电解水实验时,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是氧气,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是氢气D.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23.研究发现,在超高压条件下所有的氢气分子会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可以很好的解决氢的储存问题。下列关于金属氢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原子直接构成 B.是单质C.能导电 D.金属氢的化学性质和氢气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24.甲、乙两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完成以下任务:甲组同学:将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为和区别开来.乙组同学:除去固体中的少量(1)甲组同学为了区别两瓶无色溶液,,,,四位同学分别选择下列物质进行实验.其中合理的是____填写序号.A.稀盐酸 B.溶液C.澄清石灰水 D.酚酞(2)乙组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少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沉淀的化学式;加入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上述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于是改进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铁、氯化钠和甲烷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是本小题填化学式。(2)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个镁离子。氧化铝中铝元素显价。(3)如图,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甲图中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4)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填字母,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选填“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或“氧化物”。2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波尔多液硝酸钾干冰活性炭熟石灰氯化钠硝酸铵二氧化硫八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1)可作复合肥的是;(2)可用作冰箱去味剂的是;(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农业上一种常用的杀菌剂是;(5)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6)引起酸雨的物质是。2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g水溶解。(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1点即可)。28.请根据表回答有关问题:序号物质醋酸水熟石灰纯碱化学式(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2)利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电解水.熟石灰和纯碱反应.(3)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试纸(4)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来涂抹止痒.食醋含醋酸熟石灰纯碱.29.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水 B.生铁青铜C.二氧化硫澄清石灰水 D.蒸馏水臭氧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30.木炭粉还原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途径Ⅰ中混合粉末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向溶液加入过量铁粉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4)检验回收的铜中是否含铁粉的方法是。(5)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的优点是任写一条。四、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3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3年4月2日,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搭载的爱太空科学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煤基航天煤油作为推进剂推举运载火箭飞天!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但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中国自主研制出“煤基航天煤油”,也就是以煤炭为原料造出了煤油。此次液氧煤油火箭成功首飞,意味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采用国产煤基航天煤油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不但燃烧无害化,更加环保,成本也更低,自主可靠。(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它们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煤(主要含碳元素,含少量硫、氮等元素)经过加工制成煤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后,可以减少气体(填写一种气体)的排放,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3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的装置可选择填字母。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符号;、烘干、溶解、过滤、洗涤分离得到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3)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实验装置中,装置相对于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请在图方框内画出补充的仪器,完成测量生成的体积装置用黑色水笔画图。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3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请你参与探究:(1)【提出猜想】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2)【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熔点着火点密度红磷白磷【交流与讨论】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3)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性。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4)小艺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也可以完成实验,大家认为不可行,理由是。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34.向147克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容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g。(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解答】A、蜡烛熔化只是石蜡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
B、纸张燃烧,纸张中的纤维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错误;
C、钢铁生锈,钢铁与水和氧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错误;
D、动植物呼吸,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解析】【解答】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可以是离子、质子、或电子等,A错误;
B、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三类,酸和碱、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B错误;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碳酸盐与酸反应也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都能与酸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离子概念、中和反应概念、算的化学性质和碱的化学性质等问题。【解析】【解答】A、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使试管中压强增大,与之相连的U型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升高,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使试管中压强增大,与之相连的U型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升高,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试管中压强增大,与之相连的U型管左侧液面降低右侧升高,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二氧化碳,使试管中压强减小,与之相连的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右侧降低,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此题要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或气体体积的变化都会引起密闭装置中压强的变化。【解析】【解答】A、从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发现室内液化石油气漏气,应打开门窗通风、严禁烟火、关闭液化气瓶阀门,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水盆不能溶解吸收一氧化碳,无法防止煤气中毒,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溶洞探险,点燃一根火把,如果火把熄灭,则说明洞内缺少氧气,不能冒然进入,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危害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牛奶中含有水和牛奶以及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陈醋中含有水和乙酸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单元格可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解得x=-3,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中的图可以画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图可以得出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以及根据已知元素化合价求算未知元素化合价的的方法。【解析】【解答】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青铜和硬铝属于金属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A错误;
B、能为人体供能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错误;
C、氨水、烧碱、消石灰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C正确;
D、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都能为农作物同时补充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尿素是氮肥,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此题要了解金属材料、营养素、酸碱盐、化学肥料等物质的分类依据。【解析】【解答】解:A、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答此题首先根据定一法将化学方程式配平为,据此得x、y分别为3、4,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发、奇数化偶法、观察法和定一法。【解析】【解答】A、玻璃破碎只是玻璃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
C、酒精挥发只是酒精从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错误;
D、石蜡熔化只是石蜡从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解析】【解答】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我们可知: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物质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因此B表示的信息可以通过化学式获得;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C、D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化学式的计算。【解析】【解答】A、五氧化二磷只含五氧化二磷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食醋的主要成分有乙酸、高级醇类,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解析】【解答】氯化亚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总质量为13.3g,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铜沉淀的总质量为9.6g,用M表示铁和铜的混合物,设相对原子质量为a,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为x,则
x=8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故选:B。
【分析】根据氯化亚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过程中质量差,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解析】【解答】A、50g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浓硫酸的吸水性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大,故A错误;
B、用水润湿后的pH试纸测定某碱溶液的pH相当于把碱溶液稀释,其pH会变小,故B正确;
C、用量筒量取60mL液体,仰视读数时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会大于60mL,故C错误;
D、过量的红磷测定含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能充分消耗氧气,使结果更准确,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酸碱溶液稀释后pH的变化,量筒的读数方法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注意事项,才能对本题做出正确解答。【解析】【解答】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一定会改变,A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会改变,B正确;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因此其化学性质也一定改变,C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因此原子的组合方式也一定会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质量守恒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解答】A、从碳的元素名称可知,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纳米管中只含碳元素,是碳的一种新型单质,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碳纳米管也是碳的单质,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的单质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碳纳米管燃烧不充分也会产生一氧化碳,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把握通过元素组成判断单质和化学化物的方法。【解析】【解答】A、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有无颜色不是溶液的基本特征,A错误;
B、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错误;
C、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三个特征,C正确;
D、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混合物才可能是溶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好溶液概念,分清楚溶液饱不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解析】【解答】A.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污染试剂。瓶塞没有倒放,故不符合题意;B.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C.氧气验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到瓶口,不可伸入瓶内。故符合题意。D.称量易潮解固体要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C、气体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进行。
D、托盘天平使用注意事项: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称量。
【解析】【解答】A.有机物是指除碳酸、碳酸盐、碳的氧化物之外的含碳化合物,过氧乙酸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故A符合题意B.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不符合题意
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分析【解析】【解答】A、镁粉用于制照明弹,体现了镁的可燃性,方程式正确;
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故方程式应为,B错误;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方程式正确;
D、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掌握反应原理,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配平方法等内容。【解析】【解答】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故B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用生石灰、碳酸钠和水制取氢氧化钠,故C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用酚酞溶液不能确定CaO中是否含有Ca(OH)2,故D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为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问题,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A、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锅不能用清洁球擦洗,因为会擦去其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缩短使用寿命,故A选项说法错误;
B、用洗洁精和汽油洗衣服上的少量油污,分别是利用它们具有乳化作用、溶解原理,故B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实验时,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电源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多,是氢
气,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分子或离子是不断地运动的,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溶解原理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解答】A、金属氢由原子直接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金属氢是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氢能够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属氢具有金属性质,而氢气不具有金属性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因为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因此要结合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解答】(1)A、稀盐酸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而与氯化钠混合无现象,故该方法合理;
B、溶液和、反应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该方法不合理;
C、澄清石灰水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和氯化钠混合无现象,故该方法合理;
D、酚酞遇到碱性的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而遇到中性的氯化钠溶液不变色,故该方法合理;
故合理的是ACD;
(2)①与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因此过滤得到的A是;
②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使用过滤法;
③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分析】(1)可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即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其水溶液显碱性来鉴别;
(2)上述流程图中,分析样品中的与,溶液反应即得结果;分析样品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根据除杂的要求并能写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解析】【解答】:(1)①由离子构成的是氯化钠;
②由分子构成的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2)①1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2个镁离子表示为;
②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表示为;
(3)据图可以看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甲图中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4)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是4:1,故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图中“”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属于单质。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1)硝酸钾中既含钾元素又含氮元素,故可用作复合肥;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去味剂;
(3)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波尔多液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杀菌剂;
(5)生理盐水是指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二氧化硫能和空气中的雨水反应生成酸从而形成酸雨,因此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
【分析】(1)根据硝酸钾中既含钾元素又含氮元素进行分析;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3)根据熟石灰的水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
(4)根据波尔多液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杀菌剂进行分析;
(5)根据生理盐水是指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分析;
(6)根据二氧化硫能和空气中的雨水反应生成酸,从而形成酸雨进行分析。【解析】【解答】(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离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填:Na、H;(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蒸发结晶;(3)由图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设需水的质量为x,故,x=1000g;(4)氯化钠有咸味,生活中,可作调味品。【分析】(1)氯化钠属于盐,是由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和水。(2)从溶液得到溶质,进行操作是:蒸发结晶。(3)根据溶剂的图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8g,进行计算。(4)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解析】【解答】(1)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熟石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和氢氧化钠,可用于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应用pH试纸,酚酞或石蕊只能测溶液酸碱性;
(4)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沾上它会使皮肤奇痒难忍,因为皂角素显碱性,所以应该选用显酸性的物质来与它反应,①②③这三种物质中只有①显酸性,而②③显碱性。
【分析】(1)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3)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H试纸;
(4)由题意,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故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解析】【解答】A、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生铁中含有铁和碳,属于混合物,青铜中含有铜和锡,属于混合物,故B错;
C、二氧化硫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臭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解析】【解答】(1)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途径Ⅰ中混合粉末中的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溶液A加入过量铁粉时,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检验回收的铜中是否含铁粉的方法是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样品中含有铁,反之则不含有铁;
(5)与途径I相比,途径Ⅱ的优点是能把铜转化成硫酸铜。
【分析】(1)过滤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3)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4)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5)与途径I相比,途径Ⅱ的优点是能把铜转化成硫酸铜。【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主要有三大类: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根据题意知,煤油相比煤,少了硫、氮两种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可以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性气体的排放。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
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质量不变;
4.原子的种类不变;
5.原子的数目不变;
6.原子的质量不变。【解析】【解答】(1)标号的仪器名称是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师范大学《篮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池州学院《智能采油装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医科大学《铁路与轨道交通车站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Photoshop海报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农业大学《材料的腐蚀与防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学院《人权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管理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课件)
- TCASWSS 025-2024 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规范
- 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提升
- 两办意见八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宣贯学习课件
-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技能范例课件
- 《体育与健康说课》课件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九单元 溶液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招聘教师笔试真题2022
- 山东女子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0年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