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学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聊城大学第一章单元测试
地球的各个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系统,各环境系统再组成环境结构单元,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资源。()
A:错B:对
答案:错人口是生活在特定地域、特定社会、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主要受社会因素制约,不受自然因素制约。()
A:对B:错
答案:错非再生资源是指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一类资源,深层地下水更新周期在1000年左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A:对B:错
答案:对属于人工环境组成的是()
A:地震B:大气环流C:房屋D:水文循环
答案:房屋水俣病的致病因子是()
A:CdB:AsC:HgD:Cr
答案:Hg史前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死亡率高B:受社会因素制约明显C:人口增长稳步升高D:出生率低
答案:死亡率高我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A:不同区域人口发展平衡B:人口平均寿命降低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增长率高
答案:人口老龄化严重资源的有限性不包括下列哪些方面()。
A:可替代资源的可用性有限B:资源的空间分布是有限的C:矿产资源数量是有限的D: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
答案:资源的空间分布是有限的对可持续发展阐述错误的是()
A:可持续发展并不坚持全体人类平等发展B: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C: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社会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答案:可持续发展并不坚持全体人类平等发展环境系统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场所,为人类提供诸多服务()。
A:调节气候B:各种资源C:休闲娱乐D:净化污染
答案:调节气候;各种资源;休闲娱乐;净化污染现代环境问题危害更为严重范围更加广大,构成了第二次环境问题高潮,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A:危险废物越境转移B: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C:全球气候变化D:臭氧层破坏
答案: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人口过程包括以下()方面。
A:人口的迁入与迁出B:人口的出生和死亡C:人口空间分布变迁D:人口社会变动
答案: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人口空间分布变迁;人口社会变动人口增长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A:交通噪声扰民严重B:城市热岛效应C:固体废物堆积D:农业面源污染
答案:交通噪声扰民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固体废物堆积全球能源利用的特点包括()
A:新能源消费比例已经超过常规能源B: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C:能源分布范围不均衡D: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
答案: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能源分布范围不均衡;能源消耗量持续增长中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包括()
A:坚持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B:坚持务实合作,共享可持续发展经验C:坚持政府引导,注重市场调节作用D:坚持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能力建设
答案:坚持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务实合作,共享可持续发展经验;坚持政府引导,注重市场调节作用;坚持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能力建设
第二章单元测试
原始大气不包括哪个组分()
A:氦B:氧C:氨气D:氢
答案:氧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特征,可将大气分为()。
A:热成层B:逸散层C:平流层D:对流层E:中间层
答案:热成层;逸散层;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大气中激发态SO2主要是以单重态1SO2形式存在。()
A:对B:错
答案:错臭氧层的损耗只发生在南极上空。()
A:对B:错
答案:错仅仅依靠技术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A:对B:错
答案:对SO2的催化氧化中的催化剂是()。
A:Cu的金属盐B:Zn的金属盐C:Pb的金属盐D:Fe、Mn的金属盐
答案:Fe、Mn的金属盐为防治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CO2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
A:2025B:2030C:2050D:2055
答案:2030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中()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最严重。
A:UV-AB:UV-BC:UV-DD:UV-C
答案:UV-B某一地区降水中硫酸根和硝酸根的浓度比值约为2.0,该地区的酸雨为()。
A:混合型B:盐酸型C:硫酸型D:硝酸型
答案:混合型煤炭的转化和重油脱硫均是将硫转化为()从而将其去除。
A:H2SB:SO2C:SO3D:CH3SH
答案:H2S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飘尘的污染物指标是()。
A:PM5B:PM10C:PM1D:PM2.5
答案:PM10;PM2.5下列关于气温垂直递减率(r)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以判断大气的温度层结B: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值是一个气象常数C:气温垂直递减率是因时因地而异D:气温总是随之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因此r>0
答案: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以判断大气的温度层结;气温垂直递减率是因时因地而异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因素包括()等。
A:大气稳定度B:地理因素C:风D:湍流
答案:大气稳定度;地理因素;风;湍流下列关于酸雨说法正确的是()等。
A:硝酸型酸雨的危害大于硫酸型酸雨B: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的酸化,还可腐蚀建筑材料、文物古迹等。C: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D: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答案: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的酸化,还可腐蚀建筑材料、文物古迹等。;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下列关于除尘装置特点说法正确的是()等。
A:湿式除尘器要特别注意设备和管道的腐蚀以及污水污泥的处理等问题B:干式机械除尘装置对小粒径粉尘的捕获效率很低C:静电除尘器设备投资费用高、占地大、技术要求高D:袋式除尘器适合于含尘浓度高的气体,但不耐高温、高湿气流
答案:湿式除尘器要特别注意设备和管道的腐蚀以及污水污泥的处理等问题;干式机械除尘装置对小粒径粉尘的捕获效率很低;静电除尘器设备投资费用高、占地大、技术要求高
第三章单元测试
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包括()
A: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B:电荷性质C:凝聚性D:分散性
答案: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电荷性质;凝聚性;分散性下列属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特点的是()
A:容易被微生物降解B:具有隐蔽性C:污染范围广泛D:持续时间长
答案:具有隐蔽性;污染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下列哪项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A:污泥施肥B:污水灌溉C:农家肥施用D:农药使用
答案:污泥施肥;污水灌溉;农药使用不同土壤类型或同一土壤类型的不同层次中,固相物质的组成种类、数量都不尽相同。()
A:错B:对
答案:对铜、锌、锰这些金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上述金属造成的土壤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A:错B:对
答案:错人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物排放源是土壤污染研究的主要对象。()
A:错B:对
答案:对某研究所利用红酵母和蛇皮藓菌,可使土壤中剧毒的聚氯联苯降解30%~40%,属于生物防治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
A:对B:错
答案:对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可使水体中重金属被永久固定在沉积物中,从而使上覆水得到净化。()
A:对B:错
答案:错陆地水中数量最大的是()。
A:地下水B:极地和高山冰川C:河水D:湖水
答案:极地和高山冰川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将水样在()下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
A:25℃B:15℃C:30℃D:20℃
答案:20℃下列废水处理方法属于生物法的是()。
A:氧化塘B:萃取C:气提D:分解
答案:氧化塘下列选项中属于天然水中八大离子的是()。
A:NO3-B:H+C:Ca2+D:Cl-
答案:Ca2+;Cl-水体除水外,还包括()。
A:悬浮物质B:溶解物质C:底泥D:水生生物
答案: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水生生物耗氧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厌氧分解,其产物除了CO2、H2O外,还有()等,水体还可能出现黑臭现象
A:氨B:H2SC:NO3-D:有机酸、醇
答案:氨;H2S;有机酸、醇废水二级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A:絮凝法B:活性炭吸附法C:活性污泥法D:生物过滤法
答案:絮凝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
第四章单元测试
汽车喇叭噪声为()。
A:105dB~110dBB:85dB~90dBC:95dB~100dBD:115dB~120dB
答案:105dB~110dB下列有关光污染的控制,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截光型灯具或给光源装设格栅、遮光片、防护罩等办法限制逸散光,提高泛光照明效率B:针对景观照明,可根据气氛需要,分别采取平时模式、节假日模式、重大节日三种模式C:广告、装饰、道路及建筑物泛光照明可在午夜后关闭或部分关闭D:在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根椐表面材料的反射比和色彩吸收情况,适当选择宽光谱辐射的光源,尽量使用有强烈色彩的有色光源,以增加颜色对比,减少视觉不适
答案:在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根椐表面材料的反射比和色彩吸收情况,适当选择宽光谱辐射的光源,尽量使用有强烈色彩的有色光源,以增加颜色对比,减少视觉不适下列()方法处理放射性废物是不安全的
A:高放射性的废物经固化处理后深埋处置B:低放射性的废液经适当预处理后,稀释排放C:放射性固体废物经焚烧炉焚烧后堆放D:放射性废气经过滤、吸附和碱液吸收后通过烟囱高空稀释排放
答案:放射性固体废物经焚烧炉焚烧后堆放下列有关噪声的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噪声是对人体有害的声音B: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不同的人对噪声的判断标准是相同的C: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D:只有当声音超过85dB时,才会形成噪声污染
答案:噪声是对人体有害的声音;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下列有关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控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合理的电气、电子设备和产品设计可以降低电磁辐射源强度减少泄漏B:对于暴露在强电磁辐射的人群来说,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如屏蔽头盔、屏蔽衣、屏蔽眼罩等C: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塑料材料制成的封闭壳体,当电磁波传向塑料壳体时,一部分被塑料壳体反射,一部分被壳体吸收,这样透过壳体的电磁波强度便大大减弱了D:透过屏蔽层的电磁场强度会大幅度减弱,从而减轻其对人体的伤害
答案:通过合理的电气、电子设备和产品设计可以降低电磁辐射源强度减少泄漏;对于暴露在强电磁辐射的人群来说,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如屏蔽头盔、屏蔽衣、屏蔽眼罩等;透过屏蔽层的电磁场强度会大幅度减弱,从而减轻其对人体的伤害对固体废物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分为()。
A:有害废物B:无机废物C:无害废物D:有机废物
答案:无机废物;有机废物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资源,通过“资源化”可以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创造经济价值和节约资源,并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A:错B:对
答案:对卫生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量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A:错B:对
答案:对环境条件的改变对于物种的影响各不相同,生态幅宽的生物易于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趋于灭绝。()
A:对B:错
答案:错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一般来说越复杂的生态系,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恢复能力也越强。()
A:错B:对
答案:错海岸带生态系统不包括()
A:海沟生态系统B:近海海洋生态系统C:海岸生态系统D:海洋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海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B:生态系统是一个反控制系统C: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D: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原始林相比,人工纯林的特点包括()
A:群落结构简单B:自我调节能力差C:抗干扰能力强D:种类成分复杂
答案:群落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对于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注意()
A:兼顾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的矛盾B:开展必要的生态修复,维持生态系统平衡C:划分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D:尽量恢复到原始生态系统本来的状态
答案:兼顾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的矛盾;开展必要的生态修复,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划分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包括()
A: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大致相当B:物种组成没有任何变化C:生物与环境高度适应并彼此协调D: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答案: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大致相当;生物与环境高度适应并彼此协调;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第五章单元测试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确立了中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
A:错B:对
答案:错环境规划受到地域和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非常大,必须充分考虑目标区的环境经济社会特征,制定的规划才能符合实际,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规划的目标。()
A:错B:对
答案:对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遵循生态规律和环境科学原理,避免工业革命后石油农业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采用农耕文明时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最优途径。()
A:错B:对
答案: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影响因素分析不包括()
A: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节点B:分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C:明确项目原辅材料、燃料、水资源等的构成和数量D: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开展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影响预测
答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开展生产运行过程的风险影响预测需要组织编写并向审批部门递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是()
A: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流域开发利用规划B: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区域建设规划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
答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根据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建立在环境基础上的环境规划属于()。
A:经济制约型B:环境制约型C:环境经济协调型D:经济优先型
答案:环境制约型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不包括()。
A:从原材料的采集、运输、加工、包装到产品的销售、消费以及报废后处理等的全过程控制B:组织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C:环境污染物消减的全过程控制D:物料转化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答案:环境污染物消减的全过程控制在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之前,应先进行()工作,作为开展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符合性B:了解环境质量现状,筛选重点评价项目C: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主要环境影响D: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
答案: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与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符合性;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源强核算包括()
A:非正常工况下无组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B:污染因子及其排放方式、浓度和数量C:正常工况下有组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D:新建项目实施后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非正常工况下无组织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过培训机构合同范本
- 劳工住宿合同范本
- 办公用品购置合同范本
- 共享菜园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外包收债合同范本
- 健康产业合同范本
- 农村修桥工程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松山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写退货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5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2课时Speedup
- 区域临床检验中心
- 生物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 2024年07月长沙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招考3名信息科技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临床患者体位管理
- 砂光机培训课件
- 米酒的制作流程
- 施工现场防高坠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