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教学目标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
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H的数到540
3)从910—-1——b的数到1000
4)从200—|-----h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间:一千
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t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例2、例3)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教学目标2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教学资源卡片和计数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3564、407>1000,570、603>7216、
10000.3003、5400、4009、5800、
6040、5708、40009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3、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八千九百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4、这节课我们赖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百十尸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任位位位UL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读作:_______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
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儿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5)完成做一做
2、例3
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
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
、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2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创设情景:
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习卡。
2、内容: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读出下面数
4872530100031680000
8600009012000605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七十万一百万七千
七万零九十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
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
速、快捷、避免错误。
(5)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
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
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O1036005014006314028906028890620300O
307300
三、巩固新知
书后练习二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010000020880809999970060070201
305000000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改写和省略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叫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
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旧知
1、写出下面各题:
二万六十万四百五十万
八百零七万三千六百四时万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经常将数进行改写。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改写,板书课题: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改写下面各数:(以万为单位)
出示人体血液的构造图;介绍红、白细胞的作用。
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
“万”字,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3)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32000007580000
4)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0000平方千
米。
5)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面积约2400000平方千米。
2、例6、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1)展示太阳和地球图
2)读出太阳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
3)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4)启发学生:用以万做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师: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
太阳的直径约为1389000千米
12756^10000
t=1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
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
生的?生:介绍师: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2、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
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例如:
(!)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
三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
就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
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
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根据它
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反馈
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
叫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教学目标2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
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
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
写的。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
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不管学生说到
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最难读,数中
间连续有儿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23605090008
10040002000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
508000600000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
教学目标进行改写。
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掌握改写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四舍五入与改写的区别
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导入:
150000=()万70450n()万
204000=()万296780Q()万
什么叫改写?怎样改写?
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数的改写
1、自主学习: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1000000000颗行星。
(!)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这个数怎样改写成以亿作单
位的数?
小结并板书:1000000000=(10)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要有几个“0”去几个“0”。
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2、练习:
69000000000=()亿
4200000000=42()亿
8000000000元=()亿元
3、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什么样的数可以改
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二)求近似数
1、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35000000284000000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出示线段图
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呢?哪个数更接
近3亿呢?
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
所以:235000000y2亿
28400000023亿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276270000^_____亿
20897000000^____亿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省略尾数的最
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
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如:29970000000^____亿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算盘、计算器、图片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具。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
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
要。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这种方法只
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
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
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
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
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
(-)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
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
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
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略)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
(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
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
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
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
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3、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
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
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
顺序完全相同。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
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纸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节实践课:“一
亿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
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儿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
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1、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
教学目标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角的意义
教学重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
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3)学生尝试画直线。
(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图形联系区别
线段
射线
直线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
(P39、1)
二、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
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
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N1
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
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N”表示。
三、巩固练习:
1、P36“做一做”1、2
2、P39、2、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角的度量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
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目标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
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
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
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
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
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
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
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
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
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
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儿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
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
±)o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
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
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
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
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
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
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
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角的分类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
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1A
5\_/
4
□L___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
(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
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
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
要。(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
打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
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
方法进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一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3、3、5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2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二」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
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
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
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
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
角。
10°45°60°90°105°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P44、7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算乘法(例1)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图片、题卡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
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X4=24X3=25X2=14X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义5=2X380=150X6=
7X13=460X2=
□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算方法;
一位数与儿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
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
口算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第48页6--------9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笔算乘法(例1)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图片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52X2=231X4=321X2=
415X3=298X3=523X3=
2、笔算
24X12=44X59=63X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L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
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X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X12=1740
145
X12
290
145
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
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
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
134X12=176X47425X36
237X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七第3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教学目标2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8X3=16'X8=36X2=
46X20=4X160=3X150=
150X6=26X7=20X19=
200X73=900X24=430X8=
15X6=190X5=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X24=145X27=679X13=
286X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134152246
X16X23X34
804156964
134104638
93811967344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
124X73=46X215=224X36=
28X153=27X142=182X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
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
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5)书上练习七第8题
四、思维训练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
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
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nn课堂邙结
今,你都望《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七第10,11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2)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
的特性。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图片、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0X72=600X300=30X23=
53X30=20X700=40X22=
40X72=40X72=40X72=
20X20=40X90=502X7=
2、笔算
708X6=790X8=54X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
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X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X30=4800
160
X30
4800
2)106X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X30
(2)计算106X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
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X30=3180
106
X30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
的数的末尾填写儿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nn课堂邙结
今,你都蓄与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3、4、7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3)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X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2、学会速度的写法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X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
空到宇宙方而)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
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
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
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8、9题
nn课堂谆结
今,你都蓄与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
教学目标2
的事情。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图片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俄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儿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
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X2=8X125=
6X20=24X125=
6X200=72X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儿时,积也要
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
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X4=25X160=
40X4=25X40=
20X4=25X10=
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儿时,积也要除以儿。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X48=17X12=
26X24=17X24=
26X12=17X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X24=
(184-2)X(24X2)=
(18X2)X(24+2)=
105X45
(105+5)X(45X5)=
(105X3)X(454-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
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2、3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麻江县共和中心学校教案
课题乘法估算(例5)
周次授课时间课时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调整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XX公园,去那里的费用
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人,
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出示图片: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
5000元更好些。
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铁路旅客运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一个时代歌者的赤子深情-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新闻与深度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建筑室内声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文化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2 Were Family!Section B 2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中山大学《黑白图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公开招考539名社区工作者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地铁集团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护眼台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省温州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夏季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农村青年干部招聘2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兽医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煤矿探放水证考试题库
- 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及调试方案
- 污水处理设备的故障处理指南考核试卷
- ps 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