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经济学
(第6版)·北京·主编杨河清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第03章目录劳动力市场分割05均衡的基本含义0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0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03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0406内部劳动力市场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在均衡状态下,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变量均等、行为最优。同时具有以上两个方面含义的均衡称为古典意义上的经济均衡。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因素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条件下,研究单个市场均衡状态的实现与新旧均衡的变动。按照均衡市场的覆盖范围,古典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考察的对象是在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一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010203(一)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二)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设定变量的调整能够在可以忽略的瞬间完成,其调整时间为零。根据对均衡的时间特性的不同规定,还可将均衡分析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则相反,认定经济变量调整中时间的重要性,着重考察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情况,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一)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现代经济学对均衡概念的第一次扩充,就是将这个概念应用于对各种经济形态的分析,将市场均衡条件一般化,用来概括包括非市场经济的各种状态。现代经济学所说的均衡,已经不仅是“市场均衡”,而且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均衡”。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二)凯恩斯失业均衡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理论出现以后,形成了“失业均衡”的概念。失业均衡的概念的出现说明:瓦尔拉所定义的一般均衡不是唯一的,甚至可以把古典均衡视为一个特例,更一般的均衡则是像失业均衡这样的情况;失业均衡这种状态虽然不满足“变量均等”这一要求,但同样满足相互对立的任何一种力量这时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在古典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一般来说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必然要立即向其他状态转化。现代非均衡学派将凯恩斯的“失业均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被抑制的通货膨胀”等都概括为不同类型的“非均衡”,而不称为“均衡”。在非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与瓦尔拉均衡一样,具有行为确定的含义,因此具有稳固性,可以持久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过渡状态。010203(三)非均衡概念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供大于求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大于社会对其需求数量的状态。根据均衡和非均衡分析,可以分为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三种类型。供不应求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小于社会对其需求数量的状态。供求均衡即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社会对其的需求量达到均衡的状态。目录劳动力市场分割05均衡的基本含义0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0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03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0406内部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是通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双方自发地相互作用形成的。在研究这种均衡的形成时,完全剔除市场经济中其他经济因素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过程。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S=f(w)静态均衡的形成D=f(w)二、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一)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二、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二、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供给、需求曲线左移后劳动力市场重新均衡供给曲线右移、需求曲线左移的劳动力市场重新均衡(三)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三、个别企业工资失衡的调整工资过高的工作存在劳动力剩余,工资超出均衡水平,造成消费品价格高于、产出低于本应有的水平,并造成工资性因素的失业。如果个别企业的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即表现为“工资过高”。(一)工资过高三、个别企业工资失衡的调整如果工资低于市场均衡工资,即“工资过低”。在工资低于均衡工资的情况下,雇主难以雇用到所需要的劳动力,从而劳动投入量不足,导致产出不足。
(二)工资过低四、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假设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在t与t+1期间,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假设本期(t)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wt=f(Dt)假设本期(t)的工资率(wt)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资率wt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St+1为因变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St+1=f(wt)。(一)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四、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二)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1.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条件下,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波动会越来越小,最后能够恢复均衡。其图形称为“收敛型蛛网”。四、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2.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当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恢复均衡。这种波动称为“发散型蛛网”。(二)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四、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二)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3.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既不是收敛型的,越来越小,也不是发散型的,越来越大,而是在同一波动程度上变动起点的工资率和终点的工资率在同一点上相交,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称为“封闭型蛛网”。目录劳动力市场分割05均衡的基本含义0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0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03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0406内部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能取得最高水平。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由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假设条件可知:劳动者具有完备的信息,各类流动成本为零且不存在任何制度性障碍或其他障碍,劳动力是同质的,即都存在或都不存在对当前特定技能的任何预先投资,其他劳动或工作条件一样,等等。那么,流动和竞争必然导致工资没有任何差别。地区工资均衡二、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三、充分就业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竞争在决定均衡工资的同时,导致充分就业。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构成“充分就业”的就业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量。当劳动力供给曲线或劳动力需求曲线一方或双方都发生移动时,均衡工资的水平不同,其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也是不同的。目录劳动力市场分割05均衡的基本含义0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0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03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0406内部劳动力市场一、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瓦尔拉需求是指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行为人在市场供求可以相等的状态下,根据市场价格形成的需求。瓦尔拉供给是厂商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考虑到产品价格之后形成的供给。一、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有效需求则是指经济行为人在其预算可能条件下,考虑了市场价格和他在本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上受到的数量限制后,为使其效用函数最大化而形成的需求。有效供给是厂商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考虑到产品价格以及它们在市场上所受到的数量限制后形成的供给。一、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由于瓦尔拉需求(供给)和有效需求(供给)都是经济行为人在其自身条件下希望实现的量,它与实际的购买(销售)是不同的。通过分析有效需求和成交量的关系,可以考察在需求与供给达不到以数量相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行为人是怎样受配额限制的。这种稳定状态被称为“非均衡”或“非瓦尔拉均衡”。一、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1)工资率(包括名义工资率和实际工资率)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2)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节。(3)由于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调节。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主要原因有三:二、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它不是由实际工资率太高引起的,而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遇到困难,对劳动力供给形成数量限制的情形下发生的失业。自愿失业是由于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律规定,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下,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三、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在存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强制替代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部分企业因劳动力短缺而停产,对产品产量和品种进行调整,改变工艺和相应地改进技术和装备,用“不合格”劳动力来补充。三、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累积效应是指劳动力短缺时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市场,形成懒惰、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不好等弊端,于是进一步感到劳动力短缺。短缺溢散效应是指某一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引起减产,使以这个工厂的产品为原材料的工厂发生原材料短缺,由此引起一系列短缺。0102劳动力短缺还具有累积、溢散的效应三、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引起隐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五个。劳动力过剩的表现是劳动力滞存。这种滞存发生在企业内部,就是“隐性失业”;发生在企业外部,就是“显性失业”。四、U-V分析U-V分析方法是从失业(unemployment)与职业空位(vacancies)的关系出发,认识劳动力市场中资源配置机能的效率的分析方法。四、U-V分析均衡失业并不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而是所谓的摩擦性失业。均衡失业率U*的高低反映了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效率,即U*高则摩擦性失业多、效率低;U*低则效率高。目录劳动力市场分割05均衡的基本含义0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0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03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0406内部劳动力市场一、早期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多林格等希克斯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作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逐步形成。二、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维斯特分割学派到20世纪80年代末,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的学者随实证工具和条件的完善,发表了多篇影响深远的实证文章,进一步完善了理论框架,大大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三、近年的理论解释希尔伯特瑞得和卢宾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分割更多的研究是以狄更斯和郎的实证方法为基础拓展,对各国不同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进行实证,或对不同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验证等。目录劳动力市场分割05均衡的基本含义01劳动力市场的均衡0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03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0406内部劳动力市场一、企业组织与雇用活动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的雇用活动是由企业来进行的。企业中既有管理机构复杂的大企业,又有小型的家庭企业。雇用活动依各自的组织结构的特征而受一定的制约。就企业的组织行为而言,决定它的要素不仅是各种资源的相对价格,还包括围绕着组织的其他多种重要的因素。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内部劳动力市场(internallabormarket)是相对于外部劳动力市场而言的,是指在一个用人机构(主要是企业)范围内,以特定的规则和习惯来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各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是通过合作、竞争以及企业内部计划来实现的,目的是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一)组织的结构横向联系建立在生产、销售、营业、财务、人力资源计划、总务、研发等不同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的机制之上,但生产和销售活动经常因产品的种类和特性、选址条件等分为不同的工厂和营业部来进行。纵向联系是从工作现场的一般工作人员开始,经现场监督人员或管理人员、中间管理人员直至最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协和学院《产能成本决策虚拟仿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天然提取物与生物活性物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2025年山东济宁市直教育系统校园招聘55人(曲阜师范大学站)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可视化与数据新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Java语言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岱岳区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10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专业认知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科技大学《通信电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筛查策略
- 燃气过户协议书
- 射频同轴电缆简介
- 《劳动专题教育》课件-劳动的产生
- 中央经济会议2024原文及解释
- 新高考化学2024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专项突破16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2021年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水务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基于台湾经验和启示
- 固体废弃物管理培训
- 硬件工程师职业生涯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