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征文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征文篇一“师者若无魂,教育则空心。书生多意气,常怀百岁忧。”我,初入教育行业,在他向教育与我向教育之间,如何寻求平衡与发展?《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告诉我答案。李政涛教授提出,教育的过程,是在“他向教育”与“我向教育”之间穿梭或穿越的过程,更是二者之间双向转化的过程。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转化,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能量彼此转化生成的过程。在倾听中,承纳学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静默中,探寻紧闭唇中教育的奥秘。时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是否只追求孩子在欢呼雀跃中思考,以身体的活跃代替思维活跃,而忽视孩子获取静默思考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或是在某次与学生的交流时,忘记倾听他即使若无其事的分享,而掩埋他潜藏的创造活力。这些教育,都是呈现并照亮自身的镜子,教师的发展,正从自身出发。阅读是认识自身的基本方法。教师宇宙世界中一切博大和丰富的诞生,一切生命的灵动生动,都赖于具有高度、广度和深度的阅读。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阅读是我们内在的精神追求,这使获得优雅、品质的灵魂获得可能。作为新老师的我的专业发展,无非是把可能变成现实――这注定需要漫长自己投入的艰难过程。一灯如豆,四壁清辉。读《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书中这些文章不仅是教育随笔,它们更具有普遍的人文哲思,教师对自身宇宙的阅读、发现和重建,有了新灵魂的灌注和扎根,教育时光不再是琐碎而平庸。教师的内心,从此安放孩子的宇宙和教师的宇宙,它们彼此实现了宇宙之间的转化和创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书中出现光明俊伟的教育者,就像精神世界中拥有强大能量的恒星,散发光和热,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学校身边优秀的教师前辈,勤勤恳恳地教会我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唤醒生命自觉,守的是纯真宁谧的精神家园,望的是明媚璀璨的人类未来。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征文篇二时断时续的终于读完了《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掩卷沉思:这本书留给了我什么?很多内容已然忘记,但李政涛教授对教育的执着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封面上“为教育而呼吸,为教育而存在”这句话让我体会更深了。再结合前期听到的李教授的报告,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立体了起来,从一个让人崇拜的“神”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教育无处不在。读完这本书再仔细翻看目录,目录对应的每篇随笔的观点便又在头脑中鲜活了起来。人的一生是与教育分不开的,从生命孕育之始,教育便开始了。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好的教育,差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美的教育、丑的教育……只是看哪一种教育占了主导,深入了你的生命,你便有了不同的人生。看过一个故事,有两棵树的种子,一棵长在了温室里,一棵长在了大自然中。长在温室里的,每天都有人照料,有充足的水分和养料,长得花团锦簇。而在大自然中的经历了风吹雨淋、严寒酷暑,也顽强的努力向上。后来它们被同时移栽到了公园里,温室里的那棵树,不到半年就枯萎了,另一棵却茂盛的成长。工人把温室里培养的树拔掉时,发现它根本就没有扎下根。教育也是需要在心里扎根的,教育与生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二、努力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我们常说,有的人教了一辈子学,还是一个新老师。这里的“新”指的是教学思想的僵化、教学理念的固化、教学方式的稚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的重复,没有改变,没有激情。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他是从内心里热爱教育,愿意为教育而努力去学习的。他更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他更关注生命的成长。他的身上是有光环的,靠近他就会被温暖、被感化、被深深的影响。它永远是一棵摇动的树,以自身的能量带动更多的树一起摇动。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他是愿意去改变的。他坚信他的改变会让许许多多的人受益,让更多的人去享受到美好。叶澜,李政涛不都是这样的人吗?三、在忍耐中重生。一项变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都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参与其中的人员有坚忍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改革,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其中的酸甜苦辣,想来只有她自己体会最深刻。“一生为一大事而来”,是对很多改革家生动的写照。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要做成一件事,更需耐得住诱惑和寂寞。如果你坚持住了,将会得到重生。一旦放弃,一切只会比原来更糟糕。看到一个知了猴蜕皮化蝉的视频,那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但配文很励志:宁可脱一层皮,也要飞起来。人生亦是如此,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必须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完美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和无数风雨的洗礼。越努力越幸运。《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正能量。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征文篇三年末夜读,寒气环绕,安坐于书桌前,敲打着键盘。关注李政涛教授缘于火车校长推荐的一篇关于小组合作探究的文章,近来又品读李教授的著作《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和《教育常识》,收获颇丰。教育之所以重要,无非是因为它与每个人的人生同在。作为教师,思考今日教育的起点,不再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而是我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生:有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和解放,从而拥有自由创造的人生,有的教育则使人受到束缚和压制,度过的是充满枷锁的一生;有的教育赋予人生以尊严和价值,有的教育则会降低人生的层次降落到动物和工具的层次。教育是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能量彼此转化生成的过程。面向他人的教育,指向他人,致力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生命,因此可称为他向教育。教育的全部神圣和庄严均来源于此这是一项改变他人、提升他人生命境界的事业。面向自己的教育,以自己为教育对象,目的在于自己的完善与发展。我向教育,其实就是自己教育,它追求的是自己的不断更新再生。教育的过程,是在他向教育与我向教育之间穿梭或穿越的过程,更是二者之间双向转化的过程。叶澜教授最早提出生命自觉。生命兼有自然、社会和精神等多重属性,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长变化的有机体。自觉是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取向,它强调人的生命发展主要是内在动力主导和自主推进的结果,而非缘于外力的促进。在给予学生丰富、博大、优雅、有品位、自主、自觉和强健有力的精神生活之前,自己先要有同样甚至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使自己在具有自主、自觉的态度和意识的基础上,拥有丰沛的情感生活。教师宇宙的发现和重建,不能仰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身。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潜势又在哪里?应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卢梭指出:人生而自由,但无所不在枷锁之中。欲打破缠绕身心的诸多枷锁,不能一味指望他人,自身拥有足够的打破枷锁、赢得解放的力量,或许是根本的出路。教育始终是为了生命。教育实践是以生命的成长和发展为指向与目标的实践活动,它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把所有的资源都转化为促进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力量。理想的教育之美认定:教育之美,是成长之美,没在真实、健康、主动地成长。无需教师的存在和教育的力量,人依然会成长,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确立成长的标杆,营造适合成长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生命自觉,让学生的生命自己活、自主成长。教师是一切可能性背后的驱动力。北京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李志欣校长,在他的最新力作《优秀教师的自己修炼》一书中详细地阐明了如何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合作、处理同事关系等诸多问题的路径。教师处理好了与他人、与环境、与自己的关系,从而突破成长瓶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静默的,而不是喧嚣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然是安静且朴素的,而不是招摇和华丽的。真正的教育生活,是需要师生共同体验静默、思索静默、实践静默的生活。教师的静默,首先是一种态度和耐心,表现为对生命花期到来的安然静待,不催促,不张扬,更不威胁、恐吓;教师的静默,也展现为不急于抢在学生前面提问、质疑,避免匆忙间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他会主动从课堂的中心退隐,转而把学生推上教学舞台的中心,他只是在静默中观察、点播和微笑;这样的教师,是既有静默之心,也有静默之能的教师。能否成为最美的教育者,取决于教育者对待生命和人性的态度。最美的教育者,是能呵护人性,尊重人性,并善于挖掘、转化人性的教育者,是对人的生命具有悲悯、仁慈和爱人的教育者。谁如果不曾经历漫漫长夜的寂寞煎熬,不曾深深浸润于孤苦无依的境地,谁就难以走向真正的成熟。这里的成熟,不是为人处世的圆滑老道和虚与委蛇,而是在一无所有中仍然拥有自生长的能力,能够始终保持内在精神力量的自给自足。这样的成熟并不易获得,人们习惯于依凭各种标签或标记,如身份、职务、荣誉、地位和财富等,来展示自己的强大;习惯于制造各种喧闹和骚动,通过夸张的舞姿和嘶吼,以博取关注;更习惯于朝向外在于己的世界,在追逐式的快跑和趋附中,忘记了本己的自己世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质或根底,在于自己精神力量的生长。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归根结底是人格影响力。人格不是抽象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人格的具体体现。是否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也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学习是为了丰厚教师的积累。教师需要有三大积累:阅读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建门楼租赁合同
- 分项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基坑喷锚支护劳务分包合同
- 建实务招标与合同管理知识点
- 私人教练健身指导服务合同与免责条款
- 产品销售服务合同
- 个人林地承包合同
- 北京平安普惠合同
- 石子黄沙购销合同
- 《第14课 循环结构(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五年级下册
- 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
- 别让心态毁了你:受益一生的情绪掌控法
- 电梯控制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甲状腺旁腺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 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 PFMEA模板完整版文档
- 论生产安全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 风力发电变桨系统外文翻译
- 教学能力比赛决赛 《英语》教案
- ECMO IABP完整版可编辑
- 离婚纠纷证据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