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模块 2 地基 与基础工程38课件讲解_第1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模块 2 地基 与基础工程38课件讲解_第2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模块 2 地基 与基础工程38课件讲解_第3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模块 2 地基 与基础工程38课件讲解_第4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模块 2 地基 与基础工程38课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2地基与基础工程主讲人:葛雪华

时间:2020.04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工程造价目录/CONTENT01土方工程02地基处理工程03基础工程04桩基础工程2.2地基处理工程PART

022.2.8案例(3)PART

022.2.8案例(3)(1)事故现象概述(2)原因分析(3)处理方法(1)事故现象概述2.2.8案例(3)某水电车间为空旷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板、毛石基础,其顶部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地处水塘边。完工后不久,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在靠近水塘一角的山墙、拐角及纵墙一段的墙体,开裂严重,且在继续发展。经开挖坑槽检查,墙体开裂部位下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及毛石基础也有明显裂缝。由于屋面梁传给壁柱的是集中荷载,故对于软弱地段,应将壁柱下基础宽度加大。但由于设计疏忽,采用了与窗间墙下的基础同宽的处理办法,因而形成纵墙下基底压力的分布不均,加之该工程上部结构刚度差,不具备调整基底压力和变形的能力,因此,在壁柱间被门窗洞口削弱的墙体上发生了斜向裂缝。2.2.8案例(3)(2)原因分析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建筑物开裂

根据事故原因,选择基础扩大托换方案。分别对墙体开裂部位两个壁柱、一个拐角及山墙中段等四处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如图)。施工时先在屋面梁底加设临时支撑,卸除加固部位基础上的部分荷载。然后从基础两侧开挖坑槽,并将扩大加固部位基底下的基土掏出,按设计长、宽、厚度浇捣混凝土。于其底部布置φ12mm、间距140mm双向受力钢筋。浇筑的混凝土高出毛石基础底面。原基础要凿毛,以保证新旧基础连接牢固。待加固部分的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对旧基础及上部墙体的裂缝用水泥砂浆嵌补,个别开裂严重的墙体做了局部拆砌,最后拆除临时支撑。托换处理后,经数年观测,没有发现问题,效果较好。2.2.8案例(3)(3)处理方法基础扩大托换实例图(a)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