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地方标准《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程》编制组Gibberellazeae(Schw.)Petch]侵染小麦导致的赤霉病(FusariumHeadBlight,FHB),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受害麦穗籽粒较小、较轻,早熟、干瘪、萎缩,有时覆盖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此外,病菌还产生多种毒素,其中脱氧雪腐镰物病虫害名录》。当前,赤霉病是我国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同时谷物中DON毒素污染问题也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赤霉病抗性品种,加上全球性变,赤霉病在我国的发生范围逐年扩大,流行频率增加,导致我国每年约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可见,赤霉病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也是各国政府格目前,赤霉病防控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药剂保护为关键、加强栽培管理为重要辅助的综合防治策略。在江苏省淮南麦区,宜种植抗赤霉病达中抗以号等;在淮北麦区宜种植抗赤霉病达中感以上的小麦品种,如淮麦30、淮麦21、徐农种,尽量保持一定范围内品种生育进程的一致性。可见,选用抗病品种,在赤霉病防控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筛选抗病品种,首先应进行小麦对赤霉注接种法和喷孢子液接种法。单花滴注接种法即在小麦扬花期对穗部的其中一个小花注射孢子液,标记接种时间,然后借助套塑料袋保持湿度,接种后定时喷雾或喷水保湿,评价。该方法稳定性好,年度间差异较小,但工作量大、效率较低,且仅能评价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扩展能力,不能评价品种的抗侵染能力。喷孢子液接种法一般适合在室内或温室条件下小规模的鉴定,受制于孢子浓度和环境条件,在温湿度适宜情况下,可能导致许多小穗同时发病,会造成抗病品种变感病的假象;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在病原菌选择压较轻或者温湿度不适合的情况下,往往造成感病品种变抗病的假象。因此,只能分析品种抗性的大致情况,鉴定的一致性、稳定性较差,导致精确的表型鉴定困难,往以鉴定所在区域田间自然菌源为病原,与鉴定区域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小麦乳熟中后期至蜡熟期赤霉病症状清晰稳定时调查所有麦穗发病情况,记载病情严重度,分别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各供鉴定材料根据病情指数大小,参照分级标准,确定抗性等级。该方法通过自然选择,可有效鉴定品种抗性等级,具有贴近生产实际和更侧重实效等优越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技术,以便高效开展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鉴定与评价,对促进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以及粮食丰产、农业增效项论证等程序,将计划立项的2024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和南通市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紧密协作,依托江苏省图1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鉴定(对照品种)表1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标准病情指数抗性评价DI=0免疫Immune(I)0<DI≤DICK-R抗病Resistant(R)DICK-R<DI≤DICK-MR中抗Moderatelyresistant(MR)DICK-MR<DI≤DICK-MS中感Moderatelysusceptible(MS)DICK-MS<DI≤DICK-S感病Susceptible(S)DI>DICK-S高感Highlysusceptible(HS)注:DI:病情指数;DICK-R:抗病对照病指;DICK-MR:中抗对照病指;DICK-MS:中感对照病指;DICK-S:感病对照病指。种(系)对赤霉病抗性的共识(选定业内公认的4个对照品种当鉴定圃中感病对照图2全国小麦重大病害联合监测与防控区域协作观摩考察活动(2019年,江苏句容)图3江苏省植保站及全省各市植保站负责人观摩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试验(2020年,江苏句容)图4江苏省植保站及全省各市植保站负责人观摩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试验(2021年,江苏句容)图5镇江市小麦种植大户观摩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试验(2022年,江苏句容)图6镇江市小麦种植大户观摩小麦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试验(2023年,江苏句容)学院、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和南通市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成立标准申报制定编制方案和编制大纲,向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提业科学院、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和南通市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启动标准编制工作,开展多方调研,召开相关会议。编制小组确定了主要编同同意;另有11个单位和个人反馈35条意见。经过标准起草小组研究与讨论,对35条反馈意见,完全采纳29条,部分采纳6条,不采纳0条。根据处理意见对标准相关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释义》、《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标准委关于做好地方标准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政),本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有GB/T15796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NY/T1443.42.12,有修改)。病情指数(diseaseindex)定义全面考虑普遍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病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定义,有效统一了引用文件GB/T15796、NY/T1443.4和DI=00<DI≤DICK-RDICK-R<DI≤DICK-MRDICK-MR<DI≤DICK-MSDICK-MS<DI≤DICK-SDI>DICK-S注:DI:病情指数;DICK-R:抗病对照病指;DICK-MR:中抗对照病指;DICK-MS:中感对),照材料平均病穗率达赤霉病大发生级别,并且4个鉴定标杆发病(病情指数)呈现显著提出小麦品种(系)田间自然抗赤霉病评价性田间鉴定与评价方面无现行有效国家标准、行本标准使用对象主要包括1)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2)植保站、农技推广站及种子管理站系统等相关职能部门3)种子企业3)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小本标准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