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生产与环保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088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概述 38501.1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3167461.1.1矿井安全生产的含义 3107291.1.2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115891.1.3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4156381.1.4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43750第二章矿井安全管理制度 5273551.1.5目的与意义 5101781.1.6责任主体 5286511.1.7责任内容 5135第二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87981.1.8目的与意义 5217671.1.9制度体系 5314701.1.10制度执行 6318071.1.11目的与意义 6228291.1.12培训内容 6127901.1.13培训方式 6251681.1.14考核与评价 717618第三章矿井通风与防尘 760281.1.15矿井通风的目的与意义 7291381.1.16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 7266421.1.17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7165861.1.18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7256431.1.19矿井防尘的目的与意义 745051.1.20矿井防尘措施 887161.1.21矿井防尘管理 8184771.1.22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管理原则 8108301.1.23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管理内容 8137161.1.24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管理措施 812596第四章矿井火灾防治 937561.1.25矿井火灾类型 9192431.1.26矿井火灾原因 913241.1.27加强矿井通风 9322851.1.28控制煤炭自燃 9242111.1.29防范电气火灾 9309751.1.30防止油脂火灾 1078701.1.31预防爆炸火灾 1054191.1.32火灾报警与疏散 10263251.1.33火灾扑救 10202751.1.34火灾调查与处理 10188051.1.35火灾应急预案 107756第五章矿井水害防治 10317121.1.36矿井水害类型 1166661.1.37矿井水害原因 11310521.1.38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11212361.1.39优化矿井开拓与开采设计 11127111.1.40加强防水设施建设与维护 1173511.1.41建立健全矿井排水系统 11101061.1.42加强矿井监测与预警 11161371.1.43矿井水害应急响应 12158181.1.44矿井水害应急处理措施 12272491.1.45矿井水害调查与处理 1215917第六章矿井电气安全 12308701.1.46设备选购与验收 1283061.1.47设备维护保养 12316851.1.48设备检修与改造 13103741.1.49设备报废与更新 13327071.1.50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3216281.1.51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3118241.1.52操作后的收尾工作 1391891.1.53某煤矿电气火灾 13233011.1.54某煤矿电气触电 13191631.1.55某煤矿电气设备爆炸 1425069第七章矿井机械安全 14139281.1.56目的与意义 14172981.1.57管理内容 14136231.1.58管理制度 14107641.1.59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5283341.1.60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5302321.1.61操作结束后的处理 15255621.1.62案例一:某煤矿皮带输送机 15170921.1.63案例二:某煤矿提升机 1520705第八章矿井环保作业 16316621.1.64环保作业的重要性 16150531.1.65环保作业的主要内容 16169061.1.66矿井废水处理措施 1653631.1.67矿井废气处理措施 16325231.1.68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75741.1.69噪声治理措施 17139221.1.70环保设备分类 1766951.1.71环保设备管理要求 175011.1.72环保设备管理制度 175669第九章矿井职业健康 17102301.1.73职业健康定义 17132681.1.74职业健康内容 1817891.1.75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估 18146321.1.76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 18122611.1.77加强个人防护 18131581.1.78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 188741.1.79职业健康检查 1837711.1.80职业健康监测 1866211.1.81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18214131.1.82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1911635第十章矿井应急预案与救援 191391.1.83编制原则 19173881.1.84编制内容 19269381.1.85救援组织架构 20314091.1.86救援组织职责 2048931.1.87案例分析一:某煤矿透水救援 20124351.1.88案例分析二:某煤矿瓦斯爆炸救援 20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概述1.1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概念矿井安全生产是指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措施,保证矿井生产活动中的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防止的发生,实现矿井生产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1.1.1矿井安全生产的含义矿井安全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安全:保证矿井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因生产导致的人员伤亡。(2)设备安全:保证矿井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引发。(3)环境安全:保护矿井生产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灾害。(4)生产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实现矿井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1.1.2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矿井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具有重要意义:(1)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矿井生产过程中,保证员工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员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企业才能持续发展。(2)维护企业利益:矿井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损失,维护企业利益。(3)促进社会和谐:矿井安全生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引发的社会矛盾。(4)实现可持续发展:矿井安全生产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能源事业贡献力量。第二节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1.3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2)行政法规:如《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3)部门规章: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办法》等。(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矿井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和规章。(5)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如煤矿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1.1.4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明确矿井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煤矿企业是矿井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2)规范矿井生产作业行为: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矿井生产作业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保证生产安全。(3)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监管: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授权有关部门对矿井安全生产进行监管,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4)严格处理和法律责任: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处理和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对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理,保障受害者合法权益。通过以上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法律法规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第二章矿井安全管理制度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1.1.5目的与意义安全生产责任制旨在明确矿井各层级、各部门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保证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1.1.6责任主体(1)矿井主要负责人:对矿井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2)矿井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矿井全体员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1.1.7责任内容(1)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制度,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对安全生产承担责任。(2)各级管理人员:制定本部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检查、督促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3)全体员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第二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1.8目的与意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旨在规范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行为,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1.1.9制度体系(1)安全生产方针:明确矿井安全生产的方向和目标。(2)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矿井各层级、各部门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规范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行为。(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定期对矿井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5)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6)安全生产报告和处理制度:规范报告和处理程序,防止扩大。(7)安全生产投入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1.1.10制度执行(1)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矿井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宣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员工了解和掌握。(3)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职责。第三节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1.1.11目的与意义安全生产培训与考核旨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顺利进行。1.1.12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让员工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员工熟悉矿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度。(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掌握安全生产操作技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4)安全生产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5)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员工掌握应急救援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1.13培训方式(1)现场培训:组织员工到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动手能力。(2)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3)在职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在职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1.1.14考核与评价(1)考核内容:根据培训内容,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考核。(2)考核方式:采用笔试、面试、实操等方式进行考核。(3)考核结果: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不合格者进行补考或再培训。(4)考核评价:定期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改进培训方法。第三章矿井通风与防尘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1.1.15矿井通风的目的与意义矿井通风是指在矿井内进行空气流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排除矿井内的有害气体、降低气温、湿度,以及为矿井工作人员提供新鲜空气,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矿井通风对于预防瓦斯爆炸、火灾等具有重要意义。1.1.16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矿井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通风设备:通风机、风管、风门、风窗等。(3)通风网络:矿井内的通风道、通风井巷等。(4)通风参数:风量、风速、风压等。1.1.17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1)根据矿井的生产规模、地质条件、矿井结构等因素进行设计。(2)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通风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满足矿井生产变化的需要。1.1.18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定期检查通风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2)定期测量通风参数,调整通风系统,使其满足生产需求。(3)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防止通风设施损坏。第二节矿井防尘措施1.1.19矿井防尘的目的与意义矿井防尘旨在降低矿井内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矿井防尘对于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1.20矿井防尘措施(1)湿式作业: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采用湿式作业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2)喷水降尘:在矿井内设置喷水装置,对空气进行喷雾降尘。(3)风流净化:利用风流将矿井内的粉尘带走,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4)防尘设施:设置防尘网、防尘布等设施,阻止粉尘的扩散。(5)个体防护:矿工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1.1.21矿井防尘管理(1)制定矿井防尘制度,明确防尘措施和责任。(2)定期检测矿井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评估防尘效果。(3)加强防尘设施的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第三节通风与防尘设备管理1.1.22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管理原则(1)保证通风与防尘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2)建立健全通风与防尘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3)加强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1.23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管理内容(1)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矿井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与防尘设备。(2)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设备运行与维护: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设备更新与淘汰:根据设备使用年限和技术功能,及时更新和淘汰设备。1.1.24通风与防尘设备的管理措施(1)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情况。(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备定期保养。(3)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4)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维护、维修规定。第四章矿井火灾防治第一节矿井火灾类型及原因1.1.25矿井火灾类型矿井火灾按照燃烧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煤炭自燃火灾:煤炭在空气中氧化产生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煤炭自燃。(2)电气火灾:由于电线短路、设备过载等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3)油脂火灾:油脂类物质在空气中氧化或接触火源引发的火灾。(4)爆炸火灾:矿井内气体或粉尘爆炸引发的火灾。(5)其他火灾:如火灾源不明、人为纵火等。1.1.26矿井火灾原因(1)煤炭自燃原因:煤炭自身氧化、地温升高、空气湿度大等因素导致煤炭自燃。(2)电气火灾原因:电线短路、设备过载、绝缘损坏等电气原因导致火灾。(3)油脂火灾原因:油脂类物质泄漏、氧化、接触火源等导致火灾。(4)爆炸火灾原因:矿井内气体或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引发爆炸。(5)其他火灾原因:火灾源不明、人为纵火等。第二节矿井火灾预防措施1.1.27加强矿井通风(1)保持矿井通风系统稳定,保证风流顺畅。(2)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定期检查、维修通风设备。(3)优化通风网络,降低通风阻力。1.1.28控制煤炭自燃(1)加强煤炭自燃监测,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采用防自燃技术,降低煤炭自燃风险。(3)严格煤炭运输、储存、装卸等环节的管理,防止煤炭自燃。1.1.29防范电气火灾(1)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维修电气设备。(2)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电线短路、设备过载等。(3)提高电气设备的绝缘功能,降低电气火灾风险。1.1.30防止油脂火灾(1)加强油脂类物质的管理,防止泄漏、氧化。(2)储存油脂类物质的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接触火源。(3)定期检查油脂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1.1.31预防爆炸火灾(1)加强矿井内气体、粉尘的监测,及时发觉异常情况。(2)严格执行爆炸危险区域的安全规定,防止火源进入。(3)定期检查爆炸危险区域的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第三节矿井火灾应急处理1.1.32火灾报警与疏散(1)矿井内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报警。(2)制定火灾疏散预案,组织员工进行火灾疏散演练。(3)保证矿井内疏散通道畅通,提高疏散效率。1.1.33火灾扑救(1)矿井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2)建立矿井消防队伍,提高火灾扑救能力。(3)制定火灾扑救预案,明确火灾扑救流程和责任分工。1.1.34火灾调查与处理(1)火灾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2)调查火灾原因,分析教训,提出整改措施。(3)依法对火灾责任人进行追责,保证矿井安全生产。1.1.35火灾应急预案(1)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力量、物资保障等。(2)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矿井应对火灾的能力。(3)加强与地方消防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火灾应急响应能力。第五章矿井水害防治第一节矿井水害类型及原因1.1.36矿井水害类型矿井水害主要包括涌水、突水、透水、水淹等几种类型。其中,涌水是指矿井内水源不断补给,造成矿井水位持续上升;突水是指矿井内水源突然大量涌入,造成矿井水位急剧上升;透水是指矿井与水源直接接触,造成水源大量涌入矿井;水淹是指矿井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造成矿井淹没。1.1.37矿井水害原因(1)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所处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矿井水害的发生。如地质构造、岩层裂隙发育、地下水补给条件等。(2)矿井开拓与开采方式:矿井开拓与开采过程中,若对地下水源和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可能导致水害。(3)防水措施不力:防水措施包括防水设计、防水设施、防水施工等方面。若防水措施不力,可能导致水害。(4)矿井排水系统故障:矿井排水系统是防治水害的关键环节。若排水系统故障,可能导致矿井水位上升,引发水害。第二节矿井水害预防措施1.1.38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在矿井开拓与开采前,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查明矿井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源及补给条件,为矿井防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1.39优化矿井开拓与开采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源情况,优化矿井开拓与开采设计,合理布置矿井防水设施,保证矿井防水效果。1.1.40加强防水设施建设与维护按照设计要求,加强防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保证防水设施的可靠性。1.1.41建立健全矿井排水系统建立健全矿井排水系统,保证矿井水位稳定在安全范围内。1.1.42加强矿井监测与预警对矿井水位、水质、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监测,及时发觉异常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水害。第三节矿井水害应急处理1.1.43矿井水害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发生水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2)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通知矿井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地方等部门,报告情况。(3)撤离人员:迅速组织撤离受水害威胁的作业人员,保证人员安全。(4)切断电源:切断矿井内电源,防止触电。1.1.44矿井水害应急处理措施(1)封堵水源:采取措施封堵水源,减少水源补给。(2)抽排积水:利用排水设备抽排矿井积水,降低矿井水位。(3)修复防水设施:对损坏的防水设施进行修复,保证防水效果。(4)恢复矿井通风:加强矿井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保障矿井空气质量。(5)检查矿井设备:对矿井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1.1.45矿井水害调查与处理(1)调查:发生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对原因进行调查。(2)处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3)警示:对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再次发生。第六章矿井电气安全第一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1.1.46设备选购与验收矿井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应从设备选购和验收环节开始。选购设备时,必须保证设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行业规定,具备良好的安全功能。验收过程中,要严格审查设备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资质证明,保证设备安全可靠。1.1.47设备维护保养矿井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紧固,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1.1.48设备检修与改造对于矿井电气设备的检修与改造,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检修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避免因检修作业导致发生。设备改造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提高设备的安全功能和运行效率。1.1.49设备报废与更新对于达到报废标准的电气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报废。同时根据矿井生产需求和设备运行状况,合理制定设备更新计划,保证矿井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二节电气安全操作规程1.1.50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应接受严格的电气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操作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认安全措施是否到位。1.1.51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1)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2)操作过程中,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操作程序。(4)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发觉异常立即停车检查。1.1.52操作后的收尾工作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收尾工作:(1)检查设备是否恢复正常状态。(2)清理操作现场,保证环境整洁。(3)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第三节电气案例分析1.1.53某煤矿电气火灾某煤矿在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因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导致设备短路引发火灾。造成矿井供电中断,严重影响矿井生产。经调查,原因主要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1.1.54某煤矿电气触电某煤矿在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一名操作人员因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误触带电部件,导致触电。造成操作人员重伤。经分析,原因主要为操作人员安全培训不足,安全意识薄弱。1.1.55某煤矿电气设备爆炸某煤矿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因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及时,导致设备内部短路,引发爆炸。造成矿井供电中断,设备严重损坏。经调查,原因主要为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老化严重。通过对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矿井电气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设备选购、维护保养、检修改造等方面的管理,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预防矿井电气的发生。第七章矿井机械安全第一节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1.56目的与意义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旨在保证矿井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机械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的安全功能,降低风险。1.1.57管理内容(1)设备选型:根据矿井生产需求,选择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合格设备。(2)设备购置:对购置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质量合格。(3)设备安装:按照设备安装规范进行操作,保证设备安装稳固、可靠。(4)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良好。(5)设备检修:对设备故障及时进行检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6)设备报废: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保证矿井生产安全。1.1.58管理制度(1)建立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2)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选型、购置、安装、维护保养、检修、报废等环节。(3)定期开展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4)建立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第二节机械安全操作规程1.1.59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备功能、结构及操作方法。(2)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3)检查设备周围环境,保证无安全隐患。1.1.60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2)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保持设备清洁,避免油污、灰尘等影响设备正常运行。(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良好。1.1.61操作结束后的处理(1)关闭设备电源,保证设备停止运行。(2)清理设备周围环境,保持工作场所整洁。(3)对设备进行检查,发觉故障及时报修。第三节机械案例分析1.1.62案例一:某煤矿皮带输送机(1)经过:某煤矿皮带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因操作人员未及时发觉皮带跑偏,导致皮带撕裂,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2)原因分析: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觉皮带跑偏;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3)整改措施: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安全防护装置。1.1.63案例二:某煤矿提升机(1)经过:某煤矿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因钢丝绳断裂,导致提升机失控,造成人员伤亡。(2)原因分析:设备检修不到位,钢丝绳磨损严重;操作人员未及时发觉钢丝绳异常情况。(3)整改措施:加强设备检修,定期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矿井机械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维护保养、操作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矿井机械安全管理,提高设备安全功能,是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的关键。第八章矿井环保作业第一节矿井环保概述1.1.64环保作业的重要性矿井环保作业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环保作业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矿工身心健康、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1.65环保作业的主要内容矿井环保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污染物治理:包括矿井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物的治理。(2)矿井生态环境保护:对矿井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恢复,防止生态环境恶化。(3)矿井环保设施建设:建设矿井环保设施,提高环保水平。(4)矿井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矿井环保管理制度,保证环保作业的顺利进行。第二节矿井环保措施1.1.66矿井废水处理措施(1)优化矿井水资源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水排放。(2)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对矿井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3)废水回用: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回用,降低新鲜水消耗。1.1.67矿井废气处理措施(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2)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废气处理设施,对矿井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3)废气排放监测:对废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排放达标。1.1.68固体废物处理措施(1)分类收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便于处理和利用。(2)无害化处理: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3)资源化利用:对可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1.1.69噪声治理措施(1)声源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产生。(2)声屏障设置:在噪声敏感区域设置声屏障,减少噪声传播。(3)绿化降噪:加强矿区绿化,利用植物吸声降低噪声。第三节矿井环保设备管理1.1.70环保设备分类矿井环保设备主要包括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备等。1.1.71环保设备管理要求(1)设备选型: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环保设备。(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保证环保设备安装到位。(3)设备运行:加强环保设备的运行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设备维护:定期对环保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功能。(5)设备更新:根据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及时更新环保设备。1.1.72环保设备管理制度(1)建立环保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2)制定环保设备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人员行为。(3)加强环保设备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4)定期开展环保设备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5)建立环保设备档案,记录设备运行、维护和更新情况。第九章矿井职业健康第一节职业健康基本概念1.1.73职业健康定义职业健康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1.1.74职业健康内容(1)工作环境:保证工作场所安全、卫生、舒适,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2)劳动过程:合理组织劳动过程,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3)职业病防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业病的发生。(4)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职业行为。第二节职业病预防措施1.1.75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估(1)对矿井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调查、识别和评估。(2)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护措施。1.1.76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1)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2)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1.1.77加强个人防护(1)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并保证其正确使用。(2)对劳动者进行个体防护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1.78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1)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员。(2)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及时发觉和处理职业病。第三节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公空间室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型光纤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学院《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体育学院《软件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安2025年山东泰安市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1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普通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协和学院《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博士30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分析报告
- 净水器物业协议书
- 齐鲁书社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三单元 交友之道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实践报告
-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建模
- 庭院工程暂预算报价单(龙威景观)
- 2024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投标技术服务和质保期服务计划
- 2023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真题(精校打印版)
- 音乐欣赏与实践(中职音乐)全套教学课件
- 粤语活动策划方案模板范文相关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