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供参考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控制无关的是A.使用含氟牙膏防龋齿 B.洗衣服时使用加酶洗衣粉C.夏天将牛奶放在冰箱保存 D.在月饼包装内放置抗氧化剂【答案】A【解析】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龋齿,与反应速率无关,故A符合题意;使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时,催化剂酶可以提高洗涤的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牛奶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故C不符合题意;在月饼包装内放置抗氧化剂降低了氧气浓度,可减慢反应速率,月饼可以保存时间长久,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2.合成氨所需的H2可由反应CO(g)+H2O(g)=CO2(g)+H2(g)∆H<0提供,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A.增大水蒸气浓度 B.升高温度C.增大CO浓度 D.增大压强【答案】A【解析】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增大CO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但是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加压强,该平衡会不会发生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A。3.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2和SO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A.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体积分数比保持不变 D.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当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时,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选;SO3和NO体积分数比一直保持不变,故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NO2的浓度保持不变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故选C。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态Si的电子排布式:B.基态K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1C.基态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D.基态Li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答案】D【解析】Si元素为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故A正确;K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1,故B正确;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3,结合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其核外电子排布图为,故C正确;基态Li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1,最外层电子在s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故D错误;故选D。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 B.NH3·H2OC.CH3COONH4 D.NH4HSO4【答案】D【解析】根据铵根离子的浓度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如果含有对铵根离子水解起促进作用的离子,则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如果含有抑制铵根离子水解的离子,则铵根的水解程度减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不考虑(水解)其他因素影响,选项ACD中铵根离子浓度分别之比为1:1:1,B中NH3•H2O部分电离。氯化铵中,铵根离子的水解不受氯离子的影响;NH3•H2O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其铵根离子浓度最小;醋酸根离子对铵根离子的水解起到促进作用,导致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其铵根离子浓度较小;硫酸氢铵中的氢离子对铵根的水解起抑制作用,导致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铵根离子浓度较大;综上NH4+的浓度最大的是NH4HSO4。答案选D。6.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C.将水加热至100℃,pH=6 D.向水中加入少量MgSO4【答案】D【解析】Na与水反应,溶液呈碱性,A不合题意;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溶液呈碱性,抑制水电离,B不合题意;加热可以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溶液仍为中性,C不合题意;向水中加入少量MgSO4,MgSO4电离出Mg2+和,Mg2+与OH-结合成弱碱,c(OH-)减小,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中c(H+)>c(OH-),所得溶液呈酸性,D符合题意;故选D。7.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pH=2的硫酸溶液中含有H+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氧原子数目为C.0.1mol熔融态的NaHSO4中,阳离子数目为D.0.1molFeCl3完全水解产生的胶粒数目为【答案】A【解析】1L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1,含有H+物质的量n=cV=0.01mol,则溶液中含有H+数目为0.01N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11.2LSO3为非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NaHSO4熔融态电离:NaHSO4=Na++,阳离子只有Na+,0.1mol熔融态的NaHSO4中,阳离子数目为0.1NA,故C错误;0.1molFeCl3完全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铁为0.1mol,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由若干个聚集而成,则胶粒数目小于0.1NA,故D错误;故选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B.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C.基态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中的轨道数依次增多【答案】C【解析】各能层中能级数等于其所处的能层数,例如当n=1时,它有1s能级,故A错误;各能层最多含有的电子数为2n2,但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32个电子,故B错误;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空间运动状态即原子轨道数,有9种,故C正确;p能级的轨道数为3,则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中的轨道数相同,故D错误;故选C9.常温下,向20mL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氨水的电离常数Kb约为B.b点和d点溶液均为中性C.c点溶液中:D.b、c之间的点一定满足:【答案】B【解析】NH3·H2O电离出OH-抑制水的电离;向氨水中滴加HCl,反应生成NH4Cl,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随着HCl的不断滴入,水电离的c(H+)逐渐增大;当氨水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时恰好生成NH4Cl,此时水电离的c(H+)达到最大(图中c点);继续加入HCl,盐酸电离的H+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的c(H+)又逐渐减小;据此分析。常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H+)=10-11mol/L,则c(OH-)=0.001mol/L,,故A项正确;b点溶液中c(H+)=10-7mol/L,常温下c(H+)·c(OH-)=Kw=10-14,所以c(H+)=c(OH-),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7mol/L,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H4Cl和HCl,溶液显酸性,故B项错误;根据图知,c点水电离的H+达到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H4Cl,根据物料守恒:,故C项正确;b、c之间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根据电荷守恒:,故D项正确;故答案选B。10.金属被腐蚀会影响其本身的强度及使用而造成巨大损失,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金属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来防止腐蚀B.在船体外镶嵌铜块以减缓船身的腐蚀C.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防腐蚀D.在普通钢中加入铬、镍等制成不锈钢可延缓腐蚀【答案】B【解析】钢铁防腐蚀可用化学方法在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形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膜,阻止钢铁被腐蚀,故A正确;在铁船壳上镶嵌铜块,Fe比Cu活泼,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加快其腐蚀,故B错误;将钢闸门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阴极上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此方法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可防止钢闸门腐蚀,故C正确;不锈钢是合金,合金改变了金属的结构,不锈钢能保护铁不被腐蚀,故D正确;故选B。11.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为负极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固体电解质膜向电极b移动C.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D.每消耗22.4L(标准状况)H2S气体,电路中转移4mole-【答案】D【解析】根据装置图可判断总反应为2H2S(g)+O2(g)=S2(s)+2H2O,负极H2S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a极上硫化氢失电子生成S2和氢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负极,故A正确;由分析可知,电极b是正极,a为负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H+通过质子固体电解质膜向电极b移动,故B正确;由分析可知,电极b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2molH2S参与反应,失去4mol电子,每消耗22.4L(标准状况)H2S气体,即1molH2S气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D。12.某同学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拟设计如图实验方案,不能达成目的的是A.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反应速率,所以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项正确;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温度,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项正确;该实验中有两个变量:温度和催化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项错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粉末状的碳酸钙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反应更加剧烈,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正确;答案选C。13.“中国芯”的主要原料是单晶硅,“精炼硅”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历程Ⅰ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历程Ⅱ是吸热反应C.历程Ⅲ的热化学方程式是:D.实际工业生产中,粗硅变为精硅的过程由没有能量损耗【答案】C【解析】由题给图示可知,历程Ⅰ不是化合反应,因而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A错误;历程Ⅱ中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因而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反应Ⅲ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是:,故C正确;粗硅和纯硅的组成物质不同能量,粗硅变为精硅的过程中能量会损耗,故D错误;故选C。1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W元素的原子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X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Y元素原子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Y和Z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B.XY2是由极性键构成C.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多于2种D.化合物W2Y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W元素的原子在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W是Na元素;X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X是C元素;Y元素原子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Y是O元素;Y和Z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Z是S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Na>C>O,故A正确;CO2为直线型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CO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2SO4、Na2SO3、Na2S2O3等,故C正确;化合物Na2O2由钠离子和过氧离子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D错误;答案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8分)。15.H、C、N、O与Mn、Fe、Cu等形成的多种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2)Mn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Mn和O基态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3)在元素周期表中,Cu位于_______区,基态Cu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Cu元素有两种常见离子,化合价为+1和+2,从结构上分析其基态离子更稳定的是_______。(4)含有Cu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绿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______。(5)基态Fe等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能级会发生交错现象。以下表示的各能级能量大小关系,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_______。a.4s>3s>2s>1sb.4s>4p>4d>4fc.6s>5p>4d>3d【答案】(1)O>N>C>H(2)①.第四周期第ⅦB族②.Mn(3)①.Ds②.③.Cu+(4)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的光的形式释放能量(5)b【解析】【小问1详析】元素电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减小,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H,故答案为:O>N>C>H;【小问2详析】①Mn元素为2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ⅦB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ⅦB族;②Mn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未成对电子数为5;O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未成对电子数为2,则Mn和O基态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n;【小问3详析】①Cu为29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第四周期,位于ds区,故答案为:ds;②基态Cu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答案为:3d104s1;③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Cu+价电子层处于全充满结构,比Cu2+更稳定,故答案为:Cu+;【小问4详析】含有Cu元素的盐的焰色试验为绿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试验,其原因是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的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的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小问5详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各能级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故答案为:b。16.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Ⅰ.FeSO4是常见的补血剂成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某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下列四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最合理的一项设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b.c.d.(2)滴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3)该实验小组称取0.30g补血剂配成溶液,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8.00mL,则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假设补血剂中其他成分不与酸性KMnO4标准溶液反应)(4)下列操作会使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偏低的是_______。a.锥形瓶洗净后留有蒸馏水b.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c.振荡时不慎将试样溅出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Ⅱ.K2FeO4是一种新型易溶于水、高效、安全的水处理剂。(5)根据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K2FeO4与水反应生成O2、Fe(OH)3(胶体)和KOH,作为水处理剂它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6)实验室用铁、石墨作电极模拟制备K2FeO4的装置如图。X电极是_______(填写电极材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答案】(1)b(2)①.②.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标准溶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颜色变成浅红色,且30s不再有颜色的改变(3)16.8%(4)cd(5)①.强氧化性②.消毒杀菌、净化水(6)①.Fe②.【解析】【小问1详析】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滴定时为便于观察颜色变化,滴定终点颜色由浅变深易于观察,所以应把高锰酸钾滴入试样中,所以应用b图装置,故选b;故答案为:b;【小问2详析】滴定过程中亚铁离子被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标准溶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颜色变成浅红色,且30s不再有颜色的改变;【小问3详析】该实验小组称取0.30g补血剂配成溶液,用0.0100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8.00mL,结合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亚铁离子物质的量n(Fe2+)=0.018L×0.01mol/L×5=9×10-4mol,则所测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16.8%;【小问4详析】a.锥形瓶洗净后留有蒸馏水对滴定实验无影响,故a错误;b.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故b错误;c.振荡时不慎将试样溅出,测定结果偏低,故c正确;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读取标准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低,故d正确;故答案为:cd;【小问5详析】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6价,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杀菌,被还原后的产物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用,故答案为:强氧化性;消毒杀菌、净化水;【小问6详析】电解时X电极是Fe,阳极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17.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O、Al2O3、FeO、Fe2O3,还有少量油脂。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并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室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Ni2+Al3+Fe3+Fe2+开始沉淀时()的pH7.23.72.27.5沉淀完全时()的pH8.74.73.29.0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种可以提高“碱浸”速率的措施_______。(2)“碱浸”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油脂和_______。为回收金属,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转化”时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转化”过程中可替代的物质是_______。(4)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_____,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则“调pH”应控制的范围是_____。(5)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答案】(1)粉碎废镍催化剂(或搅拌、适当加热等)(2)①.溶解Al2O3(或除去Al2O3)②.(3)①.②.O2或空气(4)①.②.3.2~6.2(5)提高硫酸镍的回收率【解析】由工艺流程分析可得,向废镍催化剂中加入NaOH溶液进行碱浸,可除去油脂,并发生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过滤得到的滤渣用稀H2SO4酸浸后得到含有Ni2+、Fe2+、Fe3+的溶液,Fe2+经H2O2氧化为Fe3+后,加入NaOH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再控制pH浓缩结晶得到硫酸镍的晶体,据此分析解答问题。【小问1详析】依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可以提高“碱浸”速率的措施有粉碎废镍催化剂或搅拌、适当加热等;【小问2详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碱浸”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油脂和溶解Al2O3(或除去Al2O3)。为回收金属,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3详析】“转化”过程中H2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双氧水可以用O2或空气替代;【小问4详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Ni2+完全沉淀时pH=8.7,则Ni(OH)2的10-5×(10-5.3)2=10-15.6;铁离子完全沉淀时pH=3.2,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则Ni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是mol/L=10-7.8mol/L,pH=6.2,即“调pH”应控制的范围是3.2~6.2;【小问5详析】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中还含有Ni2+,可将其收集、循环使用,从而提高镍的回收率,故答案为:提高镍的回收率。18.汽车尾气是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尾气里含有的NO是由内燃机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2)用化学原理对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可实现废物利用。已知H2的燃烧热为,在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生成液态水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利用反应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向甲、乙两个容积都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0molNO和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救医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 2025年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问题探究:何时蓝天常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2025年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用工合同范本超市
- 好医生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支付赔偿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煅后焦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
- 2025版股权投资基金股份收购与退出机制协议3篇
- 2025年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护苗行动安全教育课件
- 生物-山东省潍坊市、临沂市2024-2025学年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小学督导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矿山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2024年精对苯二甲酸市场分析报告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