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工业化战略与发展道路张仁寿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3月
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了一国寻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主要是工业的增长。几个相关概念的讨论:
——工业化——非农化——现代化
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工业化程度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但不存在一个单一模式。
二战以后,有代表性的工业化道路:
——进口替代工业化:例如巴西、改革前中国;
——从集中生产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起步,同时生产出口
制成品:例如印度;
——出口导向工业化:日本、韩国、改革后中国。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提出了实现工业化的任务。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终于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仍然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提纲一、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1949~1978)的回顾二、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评价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转变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一、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1949~1978)的回顾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建设先后经历了“一五”时期(1953~1957年)、“二五”时期(1958~1962年)、1963~1965年经济调整时期、“三五”时期(1966~1970年)和“四五”时期(1971~1975年)等。这20多年,国内政治路线和经济政策摇摆不定,经济建设道路曲折。(一)改革前我国传统工业化战略的特点1.重速度、轻效益
1952~1979年期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实际增长率为11%。
在1957~1979期间,即使先后经历了苏联取消援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事件,工业增长率平均每年仍然达到近10%。
追求工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巨大的投资。1957~1979年,平均有25~30%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投资,其中工业投资占一半以上;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占85%以上。也就是说,我国单是工业投资一项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7%,差不多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总投资率(18%)。
结果,1979年工业固定资产总额比1957年增加了11倍。但是,经济效益却不断下降。(一)改革前我国传统工业化战略的特点2.不平衡增长战略
兰格纳·诺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等主张平衡增长。他们认为,如果各国想成功地获得持续增长,就只能同时而且全面地发展各种工业。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大推进”理论。主张不平衡增长的经济学家如艾伯特·赫尔希曼认为,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应该而且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为数不多的工业化关键部门。我国实行的是不平衡增长战略:重重工业,轻轻工业和农业。1952~1983年,农、轻、重基本建设投资构成:15.7:10.1:74.2。1952~1979年期间,重工业的增长率超过了13%,轻工业为9%。在“一五”时期,重工业增长率高达18%。
1957年1978年增长幅度(%)工业企业单位数(万个)16.9534.84105.42其中:重工业企业单位数(万个)5.3814.40167.66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总额(亿元)330.33466.7949.56工业劳动者年末人数(万人53全民所有制工业中工程技术人员比重(%)2.22.827.27全员劳动生产率(元)63621113074.943.以外延增长方式为主
——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即增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
——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新项目等。年份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195032.70.82.138.126.3195753.819.026.30.10.8197981.019.0———4.经济形式上求纯求公
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正常积累的区别。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掠夺殖民地,盗窃教会地产,剥夺农民
(公开性,暴力性)等等。
——农业国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借外债;国内农业部门。
5.资本积累方式的特殊性我国工业化资本的原始积累:
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获得(隐蔽性)。传统计划经济的内在逻辑和循环:
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增长的目标——>排斥市场机制,实行计划经济,人为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从而可以:一方面,可以降低城市劳动力的生活资料价格——>降低劳动力工资——>带来国有企业利润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了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带来国有企业利润增加;国有企业利润增加——>国家掌握更多的利润和税收——>国家将利润和税收转化为积累或投资——>导致低消费(低工资)与高积累并存——>将高积累再投入优先增长的重工业部门……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资本原始积累?(参见张仁寿:《试论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6.经济循环的内向性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与发达国家高度隔离。“一五”时期从前苏联引进了156个项目和技术设备,聘请苏联专家和顾问帮助建设。1956年,中苏分歧公开化,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破裂,1960年苏联撤消了一切援助。此后近20年,我国同西方国家、非西方国家在市场、资本、技术和知识方面都很少发生联系。(一)改革前我国传统工业化战略的特点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旧中国的落后基础上起步,客观上要求有比较高的工业发展速度
1949年:——在全国总人口中,89.4%居住在农村;——在全国劳动力中,91.5%为农业劳动力;——在466亿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占30%(其中轻工业占22.1%,重工业7.9%);——在工农业净产值中,农业占84.5%,工业占15.5%(《中国工业的发展》P5~6)。(二)传统工业化战略的成因
2.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处在被封锁、被禁运状态。在没有其他社会主义模式可以效仿的背景下,照搬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3.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赶英超美”,追求高速度;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和台湾问题,时刻准备打仗;夸大主观能动作用,漠视经济发展规律。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大跃进是依靠政治愿望和地方首创精神来加速经济发展的一种尝试。与大跃进形成对比的是,企图缩小各社会集团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别的文化大革命,却以厌恶物质进步和经济效率为标志。”
(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二、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评价1.初步建立起近乎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1979年,工业总产值是农业的2.34倍,净产值是农业的1.16倍,大约是美国的1/7。
1979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棉纱和纺织品生产国,水泥、煤、硫酸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钢产量居世界第五位。(一)基本评价2.改善了贫困各个最坏的方面
过去30年虽然平均消费水平增长很慢,但在改善基本生活需要、消灭贫困方面还是取得了显著成绩,使低收入群众的状况比其他大多数穷国同类人要好得多:大部分人有事干;基本保证口粮供应;大多数孩子能够上学;大多数人能享受基本的医疗和节育服务(赤脚医生)。
平均寿命是由许多经济和社会因素所决定,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实际贫困程度的最好的综合性指标。
从平均寿命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79年,中国的平均寿命为64岁(中国官方统计为68岁),而1950年只有35岁。“这对于象中国这样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197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6美元)来讲是很突出的。”(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
1979年的平均寿命的国际比较:印度为51岁,印度尼西亚为47岁,低收入国家平均为50岁,中等收入国家61岁,工业化国家74岁。(二)存在问题
——农业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源泉,农业生产力停滞不前。——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导致工业向资本密集产业方向发展,造成短缺资金替代和排除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农村存在大量的隐蔽性失业。到1979年,农业比重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就业人数占70%以上,仍是穷国形象。
中国每名工人所占的固定资产4倍于典型的低收入国家,接近于中等收入国家;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之比约为50%,大大高于一般国家15%的比例。两者相加,中国每名工人的资本装备超过同类低收入国家工人的资本装备率的5倍以上。1.同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
发展重工业的投资大,资金回收期长。
1979年,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约40%)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差不多,但服务业比重很低。
另一方面,国有工业企业体制落后,国家长期实行保护政策,使企业缺乏动力和压力,效率低下,自身积累功能薄弱。2.同资金短缺的矛盾
从长期看,中国工业发展只能立足于国内市场。而在国内市场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在农村创造消费需求,才能推动工业发展。但是,从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看,按可比口径计算,1952年,87.5%的乡村人口占有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2.2%;1978年,82.1%的乡村人口仅占有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8%。农村人口水平的底下,难以支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矛盾
在1957~1979年期间,中国平均每名工人的实际产值增长率每年为3.7%左右。但每名工人占用资金额增加得更快。如把劳动力和资本放在一起计算,工业生产要素总生产率从1957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换言之,在1957~1979年期间,中国工业产值的增加几乎完全来自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不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4.与经济效率的矛盾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转变(一)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1.为了建立起适合国情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从片面突出发展重工业,转向重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2.为了解决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就业问题,发展重点从以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布局,转向工业生产力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布局,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
3.为了调整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工业经济。
4.为了增强公有制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对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不断深化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为了走出一条“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得到较多实惠的路子”,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到强调速度与效益相结合。
6.为了加速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封闭型工业再生产,转到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二)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转变的原因和条件
1.国内方面
——1978年开始启动经济改革,全党指导思想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成为基本国策,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密切相联系;——需要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正确处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需要调整城乡关系,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特别是非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等等。(二)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转变的原因和条件2.国际方面
——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冷战时代逐步终结,和平、发展和合作成为时代主题。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发展国际贸易符合各国利益。
——新技术革命和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加快在国际之间流动,等等。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按照钱纳里模型,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也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即主要看是否达到了三个重要指标
一是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二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三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0%以上。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45%左右,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层次较低,附加值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比重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资源压力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
现在,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因此,需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特别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
总之,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充分应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二)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以信息化为龙头,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以城市化为载体,加快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调整工业结构。
4.以降低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
实行新型工业化模式,一是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跨越式和持续性就必须强调知识创新和科技的作用,必须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正确处理发展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关系。2.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系。3.正确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的关系。4.正确处理开拓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参考文献: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英]汤姆·肯普:《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发展中国家》,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1999。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月-252月-25Sunday,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销意向合同范本
- 二手车线上交易合同范本
- 众筹股东合同范本6
- 买卖带表格合同范例
- 加工中心保养合同范本
- 兄弟共同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办公电脑合同范本
- 代理执行合同范本
- 共同买地皮合同范本
- pc吊装合同范本
- 2021新版GJB9001C-2017体系文件内审检查表
- 风筛式清选机的使用与维护
- 《计算流体力学CFD》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件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
- 【课件】第11课+美术的曙光-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乐沛LOTSPLAY德国HABA逻辑思维课程介绍手册
- 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课件)
- GB/T 22919.3-2008水产配合饲料第3部分:鲈鱼配合饲料
- 前行第07节课(仅供参考)课件
- 船舶涂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