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成语梳理

理解下列成语

1.《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

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

子•养生主》)。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

由移动着,没有一点儿阻碍(见于《庄子•养生主》)。形容做事熟练,轻

而易举。

切中肯蒙: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C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

不炫露。

2.《项羽之死》

四面楚歌: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

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四面汉军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

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

纪》)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丧失战斗意志,老远看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溃散了。

3.《阿房宫赋》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

勾心斗角。

锚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

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也说锚铢必争、锚铢必计。

4.《文与可画箕笛谷偃竹记》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用于宋晁补之诗”与可画竹

时,胸中有成竹〃,与可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字)。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

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给人以可利用的借让人当作话柄。也说予人口实。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

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

大。

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6.《陶庵梦忆序》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秉烛夜游:感叹时光易逝,须持烛夜里游乐。比喻及时行乐。

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归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

境。

8.《项脊轩志》

万籁俱寂:一切声音都停息了,形容四周非常寂静。

9.《苦斋记》

膏粱之子:富贵人家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

(一)教材内容

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锚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锚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

O

独夫:①独身男子。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

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不

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

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

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

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

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

牢”。

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勾,批准立刻

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

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

决。

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上闻:上奏的文书。

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

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

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

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二)对接训练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各地方

民歌及朝庙乐章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

法。

B.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周邦彦、陆游、辛

弃疾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

C.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放出京,第二年在东鲁将南游吴越时,写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给东鲁的朋友,原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现题中的"吟",即吟唱之意。

D.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和赋三类,汉代史传文作家最著名的是

司马迁和班固,其代表作分别是《史记》和《汉书》,均为纪传体通史。

【答案】A【解析】B项,周邦彦为北宋末年词人,他的词富艳精工,多

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C.”吟〃是一种诗体,乐府诗题。D项「均为纪传

体通史"表述错误,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他的《狱中杂记》揭露了

清代所谓太平盛世时狱中种种奸弊、污秽、酷虐的情景。

B.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盛唐著名

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孟浩然和王维,著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孟郊。

C.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作家,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其《扬州慢》一词抒写了对昔日扬州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

哀思。

D.《史记》对历史事件记叙详细,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既是伟大的

史学著作,又有极高的文学性,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答案】B【解析】著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孟郊不是边塞诗人。

且孟郊为中唐诗人。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

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

诗相对应;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

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

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弓|、吟、叹、怨

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

的《长恨歌》等。

【答案】A【解析】四明狂客是贺知章,六一居士是欧阳修。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指以屈原

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

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

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

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

然、王维、常建等。

D."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

巩、韩愈、柳宗元。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弋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

刘大槌、姚鼐等。

【答案】D【解析】归有光不属于桐城派。

5.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

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

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

B.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

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EE

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C.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

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

历史散文。

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

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

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

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答案】D【解析】A项,《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B项,盛

唐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是王维、孟浩然。C项,《荀子》是儒家经典非

法家。

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罔薜荔兮为帷______________

【答案】"罔"通"网",编织。

2.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答案】"景"通"影",月光。

3.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答案】"列"通"裂",分裂。

4径须沽取对君酌

【答案】"沽"通"酷"买或卖。这里指买。

5.霾两轮兮紫四马

【答案】"霾"通"埋",掩埋。

6.若然向然______________

【答案】“向"通"响",声响。

7.技盖至此乎______________

【答案】"盖"通"盍",何,怎样。

8.技经肯繁之未尝______________

【答案】"技〃通"枝",支脉。

9.善刀而藏之______________

【答案】"善"通"缮",擦拭。

10.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答案】"伏"通"服",心服。

11.乌江亭长船待

【答案】""通"般",使船靠岸。

12.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答案】"阳"通"佯",假装。

13.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答案】"扣"通"叩",询问。

14.诸侯之地有限,暴泰之欲无厌

【答案】"厌"通"展",满足。

15.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答案】"当"通"倘",如果。

1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无"通"毋”,不要。

17.暴霜露,斩荆棘

【答案】"暴"通"曝”,冒着。

18.及仇豌已灭______________

【答案】"睥与"仇"同义。

1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无"通"毋"不要。

20.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答案】"羞"通"置',美味食物。

21.零J孤苦______________

【答案】"零丁"通"伶仃二孤独无依。

2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答案】"世"通"逝",死。

23.敛不凭其棺_______________

【答案】“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2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答案】"兆〃通〃跳",墓地。

25.与可没于陈州

【答案】"没"通"殁",死亡。

26.少纵则逝矣______________

【答案】"少〃通,,稍,,,稍微。

27.以致其性焉尔

【答案】"尔"通"耳",罢了。

28.矢溺皆闭其中

【答案】“矢"通"屎",大便。

29披发入山,为里予人

【答案】29."〃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

30.以衲报裘,以芭报

【答案],,受,,通“苧”,麻织品。

31.既然已,勿动勿虑

【答案】"已"通"矣",了。

32.早堞而绪,早织而缕_____________

【答案】"而"通"尔",你们。

3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_________

【答案】"孳"通"滋",繁茂。

34.鼓瑟希_______________

【答案】"希"通"稀",稀疏。

35.莫春者_______________

【答案】"莫"通"暮",晚。

36.唯求则非邦也与

【答案】"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37.序天伦之乐事

【答案】"序〃通"叙",叙说。

38.而母立于兹_______________

【答案】"而"通"尔",你的。

39.籍柔覆温_______________

【答案】"籍"通"藉",垫。

40.以当南日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通"挡",遮挡。

(二)实词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杂少量虚词例句供辨析)

1.善

①善哉!技盖至此乎

②善刀而藏之________________

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

④嘻,不亦善夫

⑤宋弟子高信之……多力善射

【答案】①表示欣赏的赞美之词。②通〃缮〃,修治,擦拭。③好。④好。

⑤擅长。

2族

①族庖月更刀_______________

②每至于族

③梏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_______________

⑤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

【答案】①众,一般的。②(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③众,密。④灭

族。⑤类。

3拔

①势拔五岳掩赤城

②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___

④自蜩腹蛇蛇以至于剑拔十寻

⑤山四面峭壁拔起

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超出。②突出。③撼动。④拔出。⑤突出。⑥拔除,剪除。

4-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____________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

④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⑥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_______________

⑦庭中通南北为一

⑧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______________

⑨其为痴人则一也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统一。②数词。③一旦。④专一。⑤一体。⑥一致。⑦一体。

⑧一次。⑨一样。

5.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④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_______

⑤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_______________

⑥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答案】①喜爱。②爱护。③爱惜。④吝惜。⑤关爱。⑥喜爱。

6.取

①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__

③径须沽取对君酌

④吾为公取彼一将

⑤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⑥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___________

⑦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⑧凡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

⑨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

【答案】①夺取。②提取。③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④捕杀。⑤接

取。⑥采取。⑦语助词。⑧雇取。⑨取得。

7.尽

①尽日君王看不足

②江水流春去欲尽

③人生得意须尽欢

④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⑤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⑦奈何取之尽锚铢

⑧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⑨殁不得抚汝以尽哀

【答案】①整个。②尽头。③尽情。④全部。⑤用尽。⑥极致,极尽。⑦

使……尽。⑧完。⑨竭尽。

8.使

①闻道汉家天子使_______________

②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___________

③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⑤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_______________

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⑦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⑧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答案】①使者。②让。③让。④假使。⑤派遣。⑥派。⑦放纵,任性。

⑧假使。

9.为

①南唐为奉化军节度_______________

②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______________

③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④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⑤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⑥庭中通南北为一

⑦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答案】①是。②作。③成为。④任职,主管。⑤作为。⑥成为。⑦前

“为:分解;后"为",作为。

10.与

①无差,谁为多与者?

②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③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____________

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⑤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_______________

⑥夫子喟然叹曰:"言与点也!"

【答案】①送礼,出钱。②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③亲附,亲近。④交

给。⑤许可,同意。⑥赞成。

11.0

①东望都门信马归

②而皆背晋以归梁

③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④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_____________

⑤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⑥后五年,吾妻来归

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_______________

⑧访缉纠诘,皆归刑部

【答案】①返回。②归附,亲近。③结局,归宿。④返乡。⑤回家。⑥旧

指女子出嫁。⑦归宁:女儿回娘家省亲。⑧归聚,汇聚。

12易

①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_____________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④根拳而土易_______________

⑤是疾易传染

⑥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_______________

⑦别具本章,狱词无易

【答案】①辟易:退避。②轻易。③容易。④更换。⑤容易。⑥替换。⑦

改变。

13.幸

①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②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③缪立远视,而望幸焉

④皆不幸早逝_______________

⑤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⑥即幸留,病数月乃廖

⑦不如此则人有幸心

【答案】①幸而。②受宠幸。③被宠幸。④幸运。⑤希望。⑥侥幸。⑦侥

幸。

14.视

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②视为止,行为迟

③秦人视之,亦不甚惜_______________

④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⑤而视茫茫,而发苍苍_______________

⑥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_____________

⑦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____________

⑧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答案】①看。②视线。③看待。④看望。⑤视力。⑥观察。⑦视息:观

看和呼吸,引申为还活着。⑧比较。

15.若

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碉

③虞兮虞兮奈若何

④若非吾故人乎

⑤若予者,岂独得其意

⑥其辞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⑦故不我若也_______________

⑧若不过焉则不及_______________

⑨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答案】①如果。②好像。③你。④你。⑤像。⑥像、似。⑦赶得上。⑧

如果。⑨你。

16.传

①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②其传之非其真邪

③传其事以为官戒

④是疾易传染_______________

⑤种树郭橐驼传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传说。②传说。③写下传记。④传给,转移。⑤传记。

17.故

①故得尽见杜老所谓……

②若非吾故人乎_______________

③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⑤轩东,故尝为厨

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⑦宋将军故自负

⑧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

【答案】①所以。②旧的。③旧的。④是故:因此。⑤先前。⑥缘故。⑦

本来。⑧故意。

18.实

①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庞门

②实不然也_______________

③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_______________

④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_______________

⑤早实以蕃/不抑耗其实而已_______________

⑥茹啖其草木之英实

【答案】①充实。②实际上。③真实情况。④证实。⑤结果实。⑥果实。

19.如

①芙蓉如面柳如眉_______________

②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③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

④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___________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⑦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⑧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好像。②比得上。③如果。④及,赶得上,比得上。⑤如果。

⑥或者。⑦或者。⑧按照。

20.过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_______

②不学之过也_______________

③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_______________

④日过午已昏_______________

⑤大母过余曰_______________

⑥故尝与过宋将军

【答案】①经过。②过错。③过往的。④过了。⑤到,看。⑥拜访。

(三)虚词

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岸土赤而壁立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③技经肯蒙之未尝,而况大乎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_______________

⑤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_____

⑥战败而亡,诚不得已_______________

⑦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⑧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___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⑩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⑪余扃牖而居_______________

⑫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___________

⑬某所,而母立于兹_______________

⑭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________

【答案】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却。③连词,表递进。

④前"而二连词,表修饰。后"而",连词,表承接。⑤连词,表因果,因

而。⑥连词,表因果。⑦连词,表转折,但是。⑧连词,表并列。⑨连

词,表承接。⑩连词,表并列。⑪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

不译。⑫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⑬代词,通"尔",

你,你的。⑭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

2.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视为止,行为迟_______________

③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④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答案】①介词,替,给。②均为介词,因为。③均为介词,因为。

④"何……为"固定结构「为"表语气,呢。

3以

①若稍饰以楼观亨榭,与江山相发挥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______________

③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__

④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_______________

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⑦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答案】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③介词,用。④介词,用。⑤连

词,表目的,用来。⑥介词,凭借,根据。⑦连词,用来。

4之

①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_____________

②徙倚久之而归_______________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_______________

④则吾恐泰人食之不得下咽也_____________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苟以天下之大

⑦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⑧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_________

⑨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_______________

⑩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⑪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崛然孤起__________

⑫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_______________

⑬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___________

【答案】①助词,的。②音节助词。③前"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

译;后”之二结构助词"的"。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⑤前〃之",代词,

代秦国;后"之"助词,的。⑥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⑦前'之",助

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之;结构助词"的"。⑧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⑨代词,代节叶。⑩代词,指与可的话。⑪代词,它。⑫代词,指项羽。

⑬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5.乎

①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③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蕊

④技经肯蒙之未尝,而况大乎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⑥汉皆已得楚乎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可译为〃呢〃。②介词,表范围,在……

方面。③介词,相当于"于",可不译。④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⑤助

词,形容词词尾。⑥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可泽为"吗"。

6.然

①善然响然,奏刀酷然

②夕殿萤飞思悄然

③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④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⑤虽然,每至于族……

⑥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____________

【答案】①三个均为助词,拟声词词尾。②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的

样子③连词,表转折,然而。④两个均为代词,这样。⑤代词,这样。

⑥代词,这样。

7.于

①合十《桑林》之舞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硼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④虽然,每至于族

⑤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⑥然今卒困于此_______________

⑦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

【答案】①介词,引出对象。②介词,从。③介词,对于。④介词,引出

对象。⑤介词,表比较,比。⑥介词,在。⑦助词,用于句中,加强咏叹

意味。

8.其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_______

③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⑤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

⑦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⑧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⑨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⑩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答案】①副词,加强语气,应当,一定。②若气词,表程度,多么。③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④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⑤副词,表选择

关系,是……还是......还是。⑥副词,表推测,如果。⑦前"其",副词,表

反问语气,难道。后"其",代词,你的。⑧代词,代燕赵之君。⑨代词,

自己的。⑩代词,他的。

9.虽

①虽无风,亦浪涌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_______________

③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④虽万乘之公相,吾不……就也____________

⑤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答案】①连词,即使。②连词,虽然。③连同,虽然。④连词,即使。

⑤连词,虽然。

10.且

①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______________

②吾小人辍阳蜜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③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_________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⑤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

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___________

⑦久居,祸且及汝

⑧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答案】①连词,而且。②连词,尚且。③连同,况且。④连词,况且。

⑤连词,并且。⑥副词,那么。⑦副词,将要。⑧副词,姑且。

11.73

①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②乃中《经首》之会_______________

③项王乃大惊曰_______________

④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⑤平明,汉军乃觉之_______________

⑥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⑦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⑧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①副词,才。②副词,又。③副词,于是。④副词,就。⑤副

词,才。⑥副词,仅仅,只,才。⑦副词,竟,却。⑧代词,你的。

12.0

①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

②因以所画《箕笛谷偃竹》遗予

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_______________

④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⑤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____________

⑥吏因以巧法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介词,凭借。②连词,表承接,于是。③连词,接着。④连

词,表结果,十是。⑤连词,因为。⑥介词,趁机。

13.与

①翡翠衾寒谁与共

②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③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④唯求则非邦也与

【答案】①介词,和。②介词,为,给,替。③介词,和。④语气词,读

yu,通"欤"。

(四)古今异义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六宫粉黛无颜色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女子的姿色。今:视觉的各种色彩;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

行动。

2.可怜光彩生门户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可爱。今:怜悯,可惜。

3.云鬓半偏新睡觉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睡醒。今:就寝,休息,睡眠,入睡。

4.临别殷勤重寄词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情意恳切深厚。今:热情周到。

5.雪肤花貌参差是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差不多,几乎。今:长短、大小、高低不齐的样子。

6.与江山相发挥

(江山)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发挥)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山)古:水光山色。今: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

的政权。(发挥)古:辉映。今:把想法或道理充分地表达出来。

7.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长江的西面。今:江西省。

8.二山东西相望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东边和西边。今: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9.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藏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天然法则。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10.因其固然,技经肯蒙之未尝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本来的样子。今: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

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1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为干出一番事业而奔波。今:指纵马奔跑。

12.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至于)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然)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

连词。(至于)古:动同'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表示达

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13.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的原因。今:因果连词。

14.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山的东面。今:山东省。

15.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土地方圆。今:某一区域,部分.

16.项王乃悲歌慷慨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情绪激昂。今:大方,不吝惜。

1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父老乡亲。今:父亲和哥哥。

18.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宫室建筑结构精巧。今: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19.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指天气(雨雪阴睛)。今: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2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收藏)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经营)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精英)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收藏)古:均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收集保藏、保存。(经

营)古:规划治理的成果。今:筹划、组织并管理。(精英)古:金玉珠

宝等贵重物品。今:优秀人才。

21.可怜焦土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可惜。今:怜悯。

22.隔离天日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遮断,遮蔽。今: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24.至于颠覆/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相当于"以至于〃,终究,到了……的地步。今:表示达到某

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25.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它的实际情况。今:副词,表示

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6.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祖辈父辈。今:常指父亲的父亲.

27.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28.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指智谋和力量。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2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指史例、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沟的有人有物有情节的事

情。

3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可以凭借。今:可能。

3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所以)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其)古:分析庄宗。今: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

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所以)古:所用来的。今:表示结果

的连词。

3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官名,泛指一般属官。今: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

理。

3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之所为。今: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

工作;人情事理。

34将成家而致汝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安家。今:结婚娶妻。

35.吾与汝俱少年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青年男子。今: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龄以及这样年龄的

人。

36.志气日益微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精神。今:指为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要求做成某件事的气

概。

37.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今:几何学的简称。

38.未可以为信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能够凭借它。今:能够。

39.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成家立业。今:指创立,建立,设立。

40.吾将以为袜材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把……当作。今:认为。

41.吾辈无生理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活路,活的可能。今: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

能。

42.既然已,勿动勿虑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已经这样。今: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43.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它的果实。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

含转折意)。

44.若不过焉则不及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不是过多。今:连词,表转折,只是。

45.吾小人辍飨蜜以劳吏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平民百姓。今:指人格卑下的人.

46.加之以师旅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泛指军队。今:军队的编制单位。

47.往往而是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到处。今:经常,时常,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

别情况,是通常有的。

48.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49.使从事于其间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任职。今:指投身到事业中。

50.B月年,丞相薨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任何一年的第二年。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名词用作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________

②廊腰缉回,檐牙高啄

③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______

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⑤朝歌夜弦_______________

⑥如宝装屏风_______________

⑦掠江东南去_______________

⑧岸土赤而壁立_______________

⑨晚泊沙夹

⑩哭声直上干云霄

⑪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⑫项王则夜起_______________

⑬直夜溃围南出_______________

⑭负而前驱

⑮仓皇东出_______________

⑯一夫夜呼_______________

⑰乱者四应_______________

⑱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⑲东亦客也_______________

⑳自蜩腹蛇蜗以至于剑拔十寻者__________

((席地而卧_______________

((贫则面语之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_______________

((又北向_______________

((东犬西吠_______________

((室西连于中闺_______________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北:向北;西:向西。②腰:像腰部。③蜂房水涡:像蜂房,

像水涡。④辇:乘辇车。⑤朝:在早上;夜:在晚上。⑥宝:用宝石。⑦

东南:向东南。⑧壁:像墙壁。⑨晚:在晚上。⑩上:向上。⑪岁:每

年;月:每月。⑫夜:在夜里。⑬南:向南。⑭前:向前。⑮东:向

东。⑯夜:在夜里。⑰四:在四面。⑱西:往西面。⑲东:在东边。⑳

蜩腹:像蝉腹部有节;蛇蛇:像蛇腹部长鳞;剑拔:像剑拔出鞘。((席

地:把地当作席子。((面:当面。((下:朝下;上:从上面。((前:在前

面。((北:朝北。((西:朝西。((西:在西面。((手:亲手。

2.名词用作动词。

①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②足之所履_______________

③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④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⑤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⑦族泰者秦也_______________

⑧项王军壁垓下_______________

⑨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⑩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⑪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___

⑫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⑬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___

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⑮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_______________

⑯牖其前以通明_______________

⑰必械手足_______________

⑱主梏扑者亦然_______________

⑲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________________

⑳鲜不疫矣________________

((名我固当________________

((且硕茂,早实以蕃________________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________________

((端章甫________________

((鼓瑟希________________

((风乎舞零________________

((曾皙后________________

((乳二世________________

((客逾庖而宴________________

((执此以朝________________

((吾家读书久不效

((垣墙周庭________________

((或凭几学书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雨:下雨。②履:踩。③龙:出现龙;虹:出现虹。④歌:唱

歌;弦:弹琴。⑤焦土:化为焦土。⑥鼎、玉、金、珠:把鼎当作,把玉

当作,把金当作,把珠当作。⑦族:灭族,杀死一族的人。⑧壁:驻扎。

⑨东:东行。⑩王:让……当王。⑪函:用木匣子装。⑫约:订立盟约。

⑬本:推究。⑭原:推其根本。⑮业:继承家业。⑯牖:开窗。⑰械:

戴上手铐脚镣。⑱梏:上刑具。⑲表里:内外勾结。⑳疫:生疾疫。

((名:命名。((实:结果实。((爪:用指甲抠。((端:穿着礼服;章甫:戴

着礼帽。((鼓:弹奏。((风:吹风、乘凉。((后:落在后面。((乳:用乳汁

喂养。((宴:用饭。((朝:上朝。((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垣:

砌。((书:写字。

3.数词用作名词或动词。

①庭中通南北为一

②六王毕,四海一

【答案】①一:一体,整体。②一:统一。

4.动词用作名词。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________________

②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____

③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答案】①收藏、经营:均指金玉珠宝之物。②成功:成功的消息。③

萌:芽。

5.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③多可喜,亦多可悲

【答案】①忽微、智勇:细小的事情,有勇有谋的人物。②小、大:小

事,大事。③多:许多事。

6.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一夫夜呼,乱者四应________________

②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④余因而实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乱:作乱。②全:保全。③老:养老。④实:证实。

7.意动用法。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

②初不自贵重________________

③驼业种树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鉴:以……为鉴。②贵重:觉得……贵重。③业:以......为职

业。

8.使动用法。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②及凯旋而纳之________________

③将成家而致汝________________

④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

⑤长吾女与汝女________________

⑥予我千金,吾生若________________

⑦非有能硕茂之也________________

⑧非有能早而蕃之也________________

⑨鸣鼓而聚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兴、亡:使……兴起,使......灭亡。②纳:使……收藏。③致:

使……来。④夭:使……夭折。⑤长:使……长大。⑥生:使……活。⑦硕

茂:使……硕大茂盛"⑧早、蕃:使......结实早,使……结实多。⑨聚:

使……聚集。

(六)文言句式

1.请将下列文言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

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②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③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赦”者也

④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⑤臣之所好者道也

⑥技经肯聚之未尝

⑦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⑨戍卒叫,国谷举

⑩请其矢,盛以锦囊

⑪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⑫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⑬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⑭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⑮庖丁,解牛者也。轮扁,斫轮者也

⑯四方之人,持绿素而清者,足相蹑于其门

⑰故不我若也

⑱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⑲点,尔何如

⑳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其制稍异于前

判断句:____________

被动句: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____________

介宾短语后置:

【答案】②③⑤⑪⑮/④⑨⑫⑬/⑥⑧⑰⑱⑲/⑦⑯/①⑩⑭⑳((

2.先在短线上写出每组句子的省略类型,再在长线上写出补出了省略成分

的句子。

(1)省略

①谁得而族灭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视为止,行为迟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_______________

④吾将以为袜材___________________

(2)省略

①复以小艇游庙中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间一日阻风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左,乃陷大泽中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_________________

(3)省略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答案】(1)省略宾语。①谁得而族灭(之)也②视为(之)止,行

为(之)迟③请其矢,盛(之)以锦囊④吾将以(之)为袜

(2)省略介词。①复以小艇游(于)庙中②其间一日阻(于)风不行

③左,乃陷(于)大泽中④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日

(3)省略主语。①(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②(大铁椎)与人

罕言语,语类楚声

(七)句子翻译

请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装屏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唆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

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喔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

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独自高高耸立着向上,直插

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

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船过彭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4.方立庙门,有俊鹘拉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刚到庙门口站着,(就看到)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

掠过江面向东南方飞去,非常壮观。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

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

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尢际的江

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