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D.“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鹊桥”中继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接地球测控站和月背航天器的通信基站。B.人类首颗不在地球轨道上的专用中继卫星。C.发射后静止在地月系统中的一个平动点上。D.经过调控和测试后具备了数据中继的能力。材料二“嫦娥”一词,凝聚了中国人对探月的向往之情。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3年12月2日,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成功发射,随后玉兔号如期着陆,这是我国探测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航天开创了月面就位探测和机器人巡视探测的新模式。玉兔号月球车着陆一个多月后,因为和月球表面的石块发生磕绊,失去了行走能力。为此,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让它实现玉兔号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月球距离地球最远达40多万公里。在地球上隔空操作距离这么偏远的月球车,可不像在地面上开车那么容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玉兔“驾驶员”要让这只“兔子”动起来或停下来,需要有效利用月背遥操作技术,该技术包括感知、规划、执行、休眠、唤醒五个部分。感知,就是使用玉兔二号的导航相机,对月球进行拍照成像。根据导航相机拍到的照片,地面的“驾驶员”还原出月球表面的数字影像图,从而判断月面地形的具体情况,包括撞击坑的宽窄、深浅,石块的大小、距离等信息。规划,是指在了解玉兔二号所处的周围环境之后,地面的控制人员依据月球背面数字影像图和科学家团队确定的探测目标点,按照月球车的越障和爬坡能力,规划出一条玉兔二号能够安全行驶的路径,并设定从起点到终点的各个导航点。执行,指的是遥操作团队将规划结果转换成控制指令,通过地面测控站发送到“鹊桥”中继星,中继星再将指令转发给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后者接到指令后,就会按指令完成移动工作。休眠和唤醒与月球的环境有关。月球的一天为27个地球日左右,其中一半为白天,即月昼;另一半为黑天,即月夜。在月夜期间,月面温度将降至-190℃左右。在过低温度下工作,月球车及其搭载的科学设备会受到损害。为确保安全,在月夜到来之前,需让月球车车体收拢桅杆和一侧的太阳帆板,使用同位素温差电池对设备进行保温,进入休眠状态。当太阳升起、月昼到来时,随着太阳帆板受到阳光照射,发电功率达到一定值后,月球车将向中继星发出信号。地面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给它发送唤醒指令,玉兔二号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取材于邱晨辉、宋星光等的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月背遥操作技术五个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知:玉兔二号利用导航相机拍摄成像后,地面控制人员据此判断其周围地形。B.规划:地面控制人员根据月背地形等制定玉兔二号到达探测目标点的安全路线。C.执行:玉兔二号通过中继星接收到地面的导航指令后,完全依照指令进行移动。D.休眠、唤醒:受月球环境影响,玉兔二号需在每个地球日休息半日、工作半日。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兔号的远程遥操作没有借助“鹊桥”中继星。B.太阳升起时休眠的玉兔二号立即开始探测工作。C.为保护科学设备,玉兔号和玉兔二号都需要在月夜休眠。D.与玉兔号不同,玉兔二号不会受到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5.嫦娥四号发射前我国探月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中,有两项对玉兔二号的成功产生了直接影响。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写出这两项成就取得的时间、内容及其对玉兔二号的作用。【答案】1.A2.C3.D4.B5.①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工作奠定了基础。②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使地面控制人员顺利操控玉兔二号月球车成为可能。【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可知,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为地形复杂,并不利于天文观测。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可知选项表述错误,不是“一无所知”。D.“……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可知是在地球至月球的“延长线上”,而且不是“固定位置”,而是“位置相对固定”。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发射后静止在地月系统中的一个平动点上”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四段“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可知“鹊桥”并非静止的。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每个地球日……”说法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为确保安全,在月夜到来之前,需让月球车车体收拢桅杆和一侧的太阳帆板,使用同位素温差电池对设备进行保温,进入休眠状态。当太阳升起、月昼到来时……”,可知应该是月球日。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B.“太阳升起时休眠的玉兔二号立即开始探测工作”推断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当太阳升起、月昼到来时,随着太阳帆板受到阳光照射,发电功率达到一定值后,月球车将向中继星发出信号。地面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给它发送唤醒指令,玉兔二号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可知不是“立即”。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第一段“2013年12月2日,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成功发射,随后玉兔号如期着陆,这是我国探测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航天开创了月面就位探测和机器人巡视探测的新模式”,可知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工作奠定了基础。从材料一最后一段“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可知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使地面控制人员顺利操控玉兔二号月球车成为可能。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人生与我朱光潜朋友:①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谈滥了,一则也因为我看这个问题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样重要。在这最后一封信里我所以提出这个滥题来讨论者,并不是要说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过把我自己平时几种对于人生的态度随便拿来做一次谈料。②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③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类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④因为如此着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像庄子所说的,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戾天跃渊,欣欣向荣,时而含葩敛翅,晏然蛰处,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决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决不追究生活是为着什么,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特薄,把它们供人类宰割凌虐。在它们说,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⑤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学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⑥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⑦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着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冰下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⑧我拿人比禽兽,有人也许目为异端邪说。其实我如果要援引经典,称道孔孟,以辩护我的见解,也并不是难事。孔子所谓“知命”,孟子所谓“尽性”,庄子所谓“齐物”,宋儒所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和希腊廊下派哲学,我都可以引申成一篇经义文,做我的护身符。然而我觉得这大可不必。我虽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如果我的理由是理由,就不用仗先圣先贤的声威。⑨以上是我站在前台对于人生的态度。但是我平时很欢喜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蟆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鹉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打洞一样,我看战争也和我看斗鸡一样,我看恋爱也和我看雄蜻蜓追雌蜻蜓一样。因此,是非善恶对我都无意义,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⑩这些有趣味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⑪我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前天遇见一个小外交官,他的上下巴都光光如也,和人说话时却常常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腮旁捻一捻,像有胡须似的。他们说这是官气。我看到这种举动比看诙谐画还更有趣味。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忿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书了!”偏偏他不是女子,这已经是喜剧;何况他又麻又丑,纵然他幸而为女子,也决不会有求婚书的麻烦,而他却以此沾沾自喜,这总算得喜剧之喜剧了。这件事和英国文学家高尔司密的一段逸事一样有趣。他有一次陪几个女子在荷兰某一个桥上散步,看见桥上行人个个都注意他同行的女子,而没有一个睬他自己,便板起面孔很气忿地说:“哼,在别地方也有人这样看我咧!”如此等类的事,我天天都见得着。在闲静寂寞的时候,我把这一类的小事件从记忆中召回来,寻思玩味,觉得比抽烟饮茶还更有味。老实说,假如这个世界中没有曹雪芹所描写的刘姥姥,没有吴敬梓所描写的严贡生,没有莫里哀所描写的达杜夫和夏白贡,生命更不值得留恋了。我感谢刘姥姥严贡生一流人物,更甚于我感谢钱塘的潮和匡庐的瀑。⑫其次,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我在几年前作的《无言之美》里曾说明这个道理,现在引一段来:⑬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必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⑭这个道理李石岑先生在《一般》三卷三号所发表的《缺陷论》里也说得很透辟。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假如荆轲真正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正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哪得叫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以李太白那样天才,偏要和江淹戏弄笔墨,做了一篇《反恨赋》,和《上韩荆州书》一样庸俗无味。毛声山评《琵琶记》,说他有意要做“补天石”传奇十种,把古今几件悲剧都改个快活收场。他没有实行,总算是一件幸事。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用一幅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你的朋友:孟实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小虫、鲜花对“死”从不计较,是为了和人面对生老病死的痛苦形成对比,由此推论出人们生在这个世界并不只是来享幸福的观点。B.作者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同类,草木虫鱼面对的“和风甘露”“炎暑寒冬”两类生存环境,实际上也就是人在生活中要面临的欢乐和痛苦。C.作者分别从“前台”“后台”来看待人和物,都把人和物看成平等的生命个体,所以应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心中常怀人生的趣味。D.刘姥姥、严贡生、达尔杜弗这类人物,既给人以喜剧的乐趣,又体现世俗、伪善、精明等丰富的人性,所以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是复杂而多元的。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表明作者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起到领起后文的作用。然后依次谈到自己对人生的两种态度,结构清晰流畅。B.文章构思精巧,第五段运用排比的手法,和第七段的排比相呼应,巧妙地解答了人们对生活方法、生活目标的疑惑。C.作者使用诸多事例来佐证自己去,如列举荆轲、林黛玉、李白等例子,表明人生的缺憾自有趣味的观点。D.文章借书信形式向青年谈论但行文随和自然,读之少了长辈说教之气,多了如朋友般畅谈之兴味。8.结合上下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答案】6.C7.B8.①“这种人生观”指上文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必然不只有幸福,还有很多苦痛的这一观点。②这种人生观不颓废,因为人生的苦痛(不幸)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的真实状态)。③下文生灵万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都顺应自然、积极地活着,人反而消极颓废,所以作者正是用这样的积极人生态度来劝告人们。【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由此推论出人们生在这个世界并不只是来享幸福的观点”错误,原文是“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是活泼,谁是颓废”,从选项前句不能推出此观点,二者无联系。B.“实际上也就是人在生活中要面临的欢乐和痛苦”错误。两者不能类比。原文是“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因为如此着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作者是将人和万物类比。D.“所以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是复杂而多元的”错误,过度解读。原文是“老实说,假如这个世界中没有曹雪芹所描写的刘姥姥,没有吴敬梓所描写的严贡生,没有莫里哀所描写的达杜夫和夏白贡,生命更不值得留恋了。我感谢刘姥姥严贡生一流人物,更甚于我感谢钱塘的潮和匡庐的瀑”,作者对他们的存在表示“感谢”,可见情感并不复杂、多元。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巧妙地解答了人们对生活方法、生活目标的疑惑”错误,第七段的排比句子,并没有解答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疑惑,所以不能互相呼应。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在原文第⑦段,由上文“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可知,“这”指代上文“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观点。结合下文分析作者这样认为的原因,由“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等句可知,作者认为人生的苦痛(不幸)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这种观点本身并不颓废。由“请你在冬天积雪凝寒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着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冰下的鱼,然后再回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可知,作者认为生灵万物是在顺应自然地积极生活,人却因为遭遇而悲观厌世,消极颓废。因此可知,作者这句话意在用这样的积极人生态度来劝告人们。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司马错论伐蜀刘向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B.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C.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D.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1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周:指西周和东周,《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武王伐纣立国到幽王被杀是西周,西周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东周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第一任天子为原先被周幽王废的太子宜臼,史称周平王。B.戎狄:古时候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少数民族为蛮;东方少数民族为夷;西方少数民族为戎;北方少数民族为狄。C.《国策》,又称《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D.市朝:市,集市;朝,朝廷。指众人聚集的场所或者公共场合。与“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中的“市朝”同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述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张仪主张“伐韩”,因为他认为如果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不值得。B.司马错认为“伐蜀”就如同用豺狼追逐羊群一样,是容易做到的事情。这是基于当时的客观现实情况,选择易于成功的事做。C.司马错强调要富国强兵、称王天下,就一定要扩大国家的领土,让百姓们富足,并广施君主的恩德。D.秦惠王最终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并派兵攻打蜀国取得成功。蜀国归附了秦国,秦国变得更加强大。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2)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答案】9.D10.C11.A12.(1)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2)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亲魏善楚”是并列结构的短语,互文修辞,“亲”与“善”相对,“魏”与“楚”相对,之间不能断开;“下兵”的地点即宾语是“三川”,之间不可断开,“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是对称句,各自断开。排除BC。“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均为对称句,各自断开,排除A。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国策》……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错,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错,曲解原文“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应该是反而攻打戎狄一样的蜀国,就远离了称王天下的霸业。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据”,占有;“按”,掌握;“此王业也”,判断句。(2)“广”,形容词使动,扩大;“富”,形容词使动用法,时……富足;“缮兵”,整治军队。参考译文: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二周的近郊,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能建立王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为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的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以戎狄为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结果,出兵进攻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然后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以后,秦国就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了。四、情景默写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中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盥洗的宫女之多;而“____________”则表现了秦人暴殄天物、随意抛弃的场景。(3)《六国论》中写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也最终灭亡,但苏洵对齐国“____________”表达不满,对赵国“____________”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4)《<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风乎舞雩
咏而归
渭流涨腻
弃掷逦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雩、腻、逦迤、嬴、弘毅等。五、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生态文明同个人发展、社会文明、国家现代化。纵观人类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实践一再证明,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中国所走的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生态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是广泛而深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建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改革、依靠法治、依靠科技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整治不利于群众生命健康的环境问题,以的决心和勇气,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腾笼换鸟”。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
饮鸩止渴
相辅相成
破釜沉舟B.休戚与共
杀鸡取卵
相反相成
壮士断腕C.息息相关
杀鸡取卵
相辅相成
壮士断腕D.休戚与共
饮鸩止渴
相反相成
破釜沉舟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理念走高质最发展之路,这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B.中国所走的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C.中国走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D.中国所走的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16.结合下列各项所在文章,分析和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画线句:“腾笼换鸟”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答案】14.C15.B16.B【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休戚与共”强调共同承担,语境强调的是文明随生态变化而变化,应选用“息息相关”。第二空,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不顾后果。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根据横线后的“竭泽而渔”可知,应选用“杀鸡取卵”。第三空,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相反相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语境强调的应是“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互相配合,应选用“相辅相成”。第四空,壮土断腕:比喻在紧要关头当机立断,为保存整体不惜牺牲局部;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语境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会为了整体放弃局部,应选用“壮土断腕”。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本着……”和“以……为导向”杂糅,应把“本着”改为“以”;二是不合逻辑,“自然与人和谐共生”主客体颠倒,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只有B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比作“腾笼换鸟”。A.夸张。“俯仰一世”极言一世之短。B.“樊笼”喻指官场,“自然”有双关意义。C.互文,意思是树枝树叶交错纵横。D.借代,用“杜康”代酒,整句话使用了设问修辞。故选B。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沿着堤坝向南走,可以看到蜿蜒起伏的山峦。春夏时节,那山是绿色的,其中还夹杂着点点的白色,那是白桦树荡漾在松林中的几点笑窝。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而宽阔的河流。从河岸到堤坝,是一片茂密的柳树丛和几百棵高大的青杨。那些青杨间距很广、错落有致地四散开来,为这带风景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风韵。初春的时候,残雪消融,矮株的柳树,红了枝条,高大的青杨,绿了身躯。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而那丝丝柳枝,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①,那么它在春夏时节为大自然涂抹的是如梦似幻的温柔之色。到了秋天,它的画风发生了巨变,它借着秋霜的手,把山峦点染得一派绚丽,那灿烂的金黄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但这种绚丽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冷空气的频频入侵,落叶飘零,②。但这种暗淡也不会让你的心灰暗很久,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的圣洁之美。我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初春残雪消融的时候,矮株的柳树的枝条是红的,高大的青杨的身躯是绿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7.①原文运用短句,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与初春生机勃勃的特点相契合;②原文将“红”“绿”两个形容词用作动词突出春天到来时柳树、青杨的变化过程,化静为动,更富有画面感。18.①如果把老天比喻为一个画师的话②山色骤然变得暗淡了【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句式特点来看,原文“初春的时候”“残雪消融”“矮株的柳树”“红了枝条”“高大的青杨”“绿了身躯”都是短句,语言简洁,富有节奏感,也契合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可以说形神具备,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从词语运用来看,改写后“红”和“绿”用作形容词,是普通的用法。而原句“红了枝条”“绿了身躯”是用作动词,联系李清照的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仿佛让读者看到了柳树、青杨的生长变化过程,使得原本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富有动态感,可以说是化静为动的典范了。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与下文“那么”相搭配,此处应该以“如果”等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开始,而根据下文“涂抹”“画风”“点染”等关键词语可知,这里是将老天比作画师,所以,此处可填“如果把老天比喻为一个画师的话”;第二处,结合上文“这种绚丽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冷空气的频频入侵,落叶飘零”可知,后面会出现与“绚丽”相反的结果,而下文“这种暗淡”已提示是怎样的结果,“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提示话题文“山峦”,所以,此处可填“山色骤然变得暗淡了”。七、选择题19.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B.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译: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一定很困难啊。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陪衬邻国呢?邻国变得强大,君主的力量就变得弱小啊。D.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译:有一个华阴县令想要讨好上级官史,拿一头促织进献给他,上司试着让促织打斗,促织显示出善斗的才华,上级官吏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陪衬”错误,“陪”意思是“增加”;“君主”错误,“君”应是“您”。句子的正确意思是: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故选C。20.下面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译:至于那么多(对我)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B.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译:没有机会(与您)见面,不胜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C.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译:抱怨老百姓,特别是朝廷上的士大夫更加如此罢了D.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译: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C.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非特不仅。句子可以翻译为: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故选C。21.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译文: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我的心愿)像这样罢了。B.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译文: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草帽,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厌倦,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孜职业学院《大跨度空间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模)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做账实操-代理记账行业的账务处理分录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幼儿舞蹈创编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工程施工派工单
- 编纸条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
- 玩具公司职位说明书汇编
-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件
- 化学专业英语元素周期表
- 新湘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Q∕SY 06349-2019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实验心理学课件(周爱保博士版)
- 04 第三章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毒物动力学
- 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 中小学主题教育班会
- 杀虫双(单)合成反应的研究及其工艺条件的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