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
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c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
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
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及教学札记背景简介:(来自网络:玛雅的博客)
《乡下孩子》是苏教版国标本二上的一篇课文,全文用儿童
诗的形式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快乐生活,读来清新舒畅,是一篇孩
子乐学的诗文。
教学札记:
在教学前,我原本以为这篇课文孩子们会不喜欢,毕竟乡下
的生活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
让孩子体会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将短短的课文讲得很有趣味。
第一课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堂看似平常普通的
侧重认识生字的课,上来却饶有趣味,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
归纳了几点成功的经验。
备课时,我分析这课的生字,感觉字特别多,一堂课要面面
俱到地掌握每个生字并不现实,所以我选择会用字与会认字的分
开教学。含有会用的词语我侧重字型、词意的分析;含会认字的
词语我重视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把词语分成两批来出现并各有
侧重点的方式我以前教学中并没采用过,因此学生也觉得兴趣很
浓,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
其次,在会用的字词语教学中,我采用形式多样的认字方法,
比如“怀里”和“乐坏了”两个词中的“怀、坏”的比较是这课
要突破的重点,我让一个小女孩扑到我怀里来,让学生们观察,
然后我告诉学生“怀里”是靠近心脏的地方,所以是竖心旁,因
为这个场景,相信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不会遗忘。
在分析词义的环节中,孩子们的回答也很精彩有趣。如“馋
嘴”一词,有个孩子说,“老师,《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就最喜欢
吃东西,他就是馋嘴”,典型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对这个词语有了
最直观的认识。在孩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我还指导学生朗读好
一些特别的词语,如“欢唱”、“乐坏了”,我要求他们欢乐高
兴的读出来,为朗读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课后,我布置孩子仿写《城市孩子》,效果非常好,可谓给我
带来了震撼!
教案《乡下孩子》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初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生字词的书写,理解°
教学难点:
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
2、读一读,请学生领读。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4、学习生字词
请学生自形分析,并说说注意点,尤其是“曾”的笔顺。
三、课堂巩固练习。
在课本上描红。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
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出停顿的要求来。
二、细读课文。
1、集体读第一小节,其余人思考
哪些词语能反映“我”还小?
哪些词又能"我"的高兴呢?
2、指导重读”怀里、背上、黄鹉、野菊”等词语。
3、自由练读。
4、请学生读。
5、读第二小节,体会孩子嬉戏时活泼愉快的童年生活。
6、读第三小节,读”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语,体会乡下孩
子的懂事与勤劳。
7、读第四小节,强调”阳光、旷野”感受农村天地的广阔和前
景光明。
8、逐节导读。
9、看图指导会课。
10、齐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自己分析。
3、思考: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其中哪个字?
4、口头扩词。
5、课本上描红。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习字册》上相应的字描红、仿影、临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小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生字词。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
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朗读全文。
其他人听他是否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二、评议小结。
三、同桌练习。
读出乡下孩子愉快的幸福感、满足感来。
四、请学生读。
五、指导背诵。
回忆乡下孩子的成长过程及童年的生活。
六、背诵。
同桌互相尝试背诵。
七、课堂练习。
1、比一比,纽词。
怀()灶()
坏()肚()
扁()含()
编()念()
2、造句。
编织一一
动听----
八、完成《语文练习册》。
九、课堂小结。
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篇三
这篇课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4小
节。在教学中我利用了第一课时让学工观看插图初步感悟乡下生
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在第二课时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来感
悟乡下孩子幸福充满乐趣的生活,同时也注重了想像能力的培养。
但听过师父的评析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1、在教学第一小节时,对黄祜和野菊的理解不够透彻,在感
悟文本的时候铺垫没有做好。
2、在2、3小节结束后的拓展练习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书上的
插图,如果这时在出示小黑板的同时加上课本上的图学生会更容
易理解,回答的也许会更精彩。
3、对学生的提问目的性不够明确,这也造成了孩子发言的困
难。
4、《送给盲婆婆的蛔蛔》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蛔蛔》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目的是通过课
文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
美好意愿。在教学中,以读贯穿,抓住“盲”展开教学,突出婆
婆因“盲”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灰暗而寂寞。
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我”送的这只烟蛔对
盲婆婆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第三节的时候,通过配乐朗读,结合
读好“歌声会……歌声会……”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注意婆婆的表情,激发学生想象:盲婆婆听着蛔蛔欢乐的叫声,
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一是“看到”,让
盲婆婆感受现实生活的情趣;二是“想起”,让盲婆婆重新感受
童年的美好生活。至此,学生对于“我”送蛔蛔的用意也有了进
一步的感悟。于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蛔蛔的歌声还会把
婆婆带到哪?”用这样的句式说话,使学生与文本感情的一同升
华,也对学生口语表达进行了训练。
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欣赏诗歌特点,积累语言,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写
话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直接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章C(板书
课题:4乡下孩子)
2、读课并解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乡下”的意思吗?“乡
下孩子”是指哪的孩子?
(“乡下”是指农村,“乡下孩子”就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孩
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乡下孩子的快乐
1、出示自读要求:
请小朋友们大声读诗歌,把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圈起来,
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直到把字音读准。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⑴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时的拦路虎,只有扫除了它们,我们才
能把书读好。出示生字。(课后生字加拼音,第一行是左右结构的
字,第二行是上下结构的字,整体结构的放在第三行,只识不写
的放在第四行)如下:
妈、怀、唱、坏、嘴、野。
菊菜。
皮曲。
编、含、撑、猪、串、旷。
②生自读。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这些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
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③生看拼音读
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相机提醒注意“怀”
和“坏”的读音;“串”和“旷”是三拼音节,但前一个是前鼻
音,后一个是后鼻音;“嘴”和“菜”都是平舌音。)
④去拼音读。
如果把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听听。
⑵检查词语的学习
如果把这些生字放到词语中,你还会读吗?
①出示词语:
妈妈、怀里、欢唱、盛开、野菊。
编织、美丽、故事、野菜、旷野。
②生读(自由读—请生读——小读)
③理解词语、区别生字
坏、怀:“怀”与心有关,所以是竖心字旁;和“坏”区分
开。给“怀”换个偏旁,你会换吗?
嘴:左右结构,书空好笔顺。
旷野:空旷的原野。
小朋友们多不简单啊!就这一会功夫,生字词就学会了,可
真会学习,那么文章你能读通吗?
(3)检查课文的学习情况
①分节读
②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③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边读边想,边读边
画都是很好的预习方法。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课文,说一说课文
都写了乡下孩子生活中的哪些事例?
2、交流:文章共四小节,写了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
草叶,挖野菜,逮小鱼。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出示生字。观察后你发现什么?(第一行是左
右结构的字,第二行是上下结构的字。)
2、观察笔顺、书空。(重点书空“嘴、野”)
3、提醒:
“妈、怀、唱、坏、嘴”是左窄右宽的字。“嘴”的口字旁要
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的“此"、“角”都要写得扁一些,不能
拉长。
“野”是左右结构,左右宽度差不多。左边的“里”最后一
笔变成提,不要写成横。
4、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师范写“妈、怀、唱、坏、嘴、野”(边写边分析左窄右
宽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讲一个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6、生描红写字,师巡视。师巡视,提醒坐姿、执笔姿势。
7、反馈。将写完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放到展示台上师生
互相评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硬笔习字册》
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篇五
《乡下孩子》是一首充满童真的小诗,他描绘了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的乡下孩子特有的欢乐生活。文中绚丽的插图更是给
人引向一个广阔的空间:蓝天白云、绫草红花……
为学生再现乡村美好的生活情景,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又置
身于美丽的乡下,我让小朋友观察课文插图,引导他们观察到这
位女孩子和我们的相同之处:都是乡下孩子,随之引出课题。
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再说说乡下孩子生
活得怎么样?很多学生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到乡下孩子生活的
幸福与快乐,以及乡下孩子的勤劳、能干与自由。在此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还会在乡间和小伙伴玩些什么?做些什么?
还会发生哪些趣事?结合课文进行仿造例文说话训练。学生的答
案也较丰富,只是个别学生言语还不够规范,要靠老师的帮助。
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篇六
《乡下孩子》全文用儿童诗的形式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快乐生
活,读来清新舒畅,是一篇孩子乐学的诗文。教学本课时,主要
是让学生以吟读为主。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
膀,发挥各自想象,定能激活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无疑也有极大帮助。例如:“曾是
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鹏,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让学生闭上
眼睛想象躺在妈妈怀里是怎样一种感觉?趴在爸爸背上去野外游
玩又怎样一种感觉?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幸福、温馨、快乐等”,
也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乡下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在这一节
课我觉得课外拓展还不够显著,这一环节今后还得加强。
朗读第二节肘,抓住“捉蝴蝶”“遍故事”,“含草
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
“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
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
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
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一
一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
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
入佳境。于是我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一节:“哦/乡下孩子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通过朗读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诗
句,学生们体会到了农村的广阔与前途的光明。此刻,我们老师
也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由此而产生的
艺术魅力,用三言两语又怎么表达得清楚呢?我想:“只要我们
抓住它的主干,让学生多读就能感悟,还需多费口舌干什么!老
师讲得再多,难道还比课文本身更生动更形象吗?不如老老实实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云感悟、去学习,在读中去
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回归到语文的本位上来。”
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篇七
《乡下孩子》一文以儿童诗的形式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快乐生
活,读来清新舒畅,是一篇孩子们乐学乐读的诗文。在教学这一
课时,我们班的孩子热情洋溢,个个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尤其当
我问他们:“小朋友们,如果你是乡下孩子,你会做些什么呢?”,
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的说:“摘一把青菜喂小白兔”,
有的说:“捉几只虫子喂小鸡”,还有的说:“采一把野花戴在
头上”。……孩子们的语言尽管朴实无华,可却是那么真实。看
得出来,他们被乡下孩子那样多姿多彩的生活深深地吸引住了,
被课文中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感染了。每一个孩子,每一张面孔都
写满了对乡下生活的向往。
突然,一个很不协调的声音响起,一位小朋友问:“老师,我
们是乡下孩子吗?"我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说是,可他
们的生活实在太过单调无趣,他们的在活和课文中描写的乡下孩
子的生活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说不是,那也不对,他们可是实实
在在的农村孩子。也许孩子也和我一样存在着这样的疑惑,所以
她问了。不止她一人,其他小朋友肯定也有着同样的疑惑。此刻,
我不禁觉得悲哀,为孩子为自己也为当今的教育。孩子们不仅有
沉重的课业负担,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更有
优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I班,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特长和技能。
孩子们没有选择地、被动地去参加这些培训班,他们幼小的心灵
渐渐丧失了灵性。孩子的学习应当是自由舒展的,个性张扬的;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生活的情趣,热爱生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
上有一技之长,让每个孩子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享受学习,享受
生活,时时刻刻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
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来,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健康的
童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一片健康快乐
的蓝天。
教案《乡下孩子》篇八
一复习:
1、听读课文,回忆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的事?
2、填空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
含一片草叶,能吹出()
3、听写
二、进行新课
在父母的关怀呵护下,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里,乡下孩子渐
渐的长大了,他们又会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接着去寻找乡下孩子的足迹。
(一)自由读第三小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想办法认识它。
1、学生读第三小节
学生思考“这一小节写了乡下孩子在做什么?”
挖野菜逮小鱼
我们来看这个“菜”字。
你认识它了吗?怎么读?读给大家听,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你有什么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1、偏旁表义,熟字表音c2、组词:野菜买菜菜园
3、做加法草字头+采=菜
带着大家一起读“菜”。
重复读这句话:“挖一篮野菜”,现在乡下孩子去挖野菜了,
你们知道在哪里可以挖到野菜吗?学旦回答,看图片。在乡村广
袤的旷野里,有着数不尽的宝贝,那里的野菜是小动物最喜欢的
食物了。乡下孩子就是到野外去挖野菜的。
你能想像一下,他们挖野菜的情景吗?
学生自由发挥。
那么他们挖这么多的野菜是做什么呢?
请你从书中找到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学习“撑”字。这个字怎么读?你怎
样能够最快的认识它。(想熟字"掌”加一个提手旁就可以了。)
对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加法还可以怎么做?
请同学做一个撑着下巴的动作。堤手旁代表手,而掌指的是
手的正面。两只手一起向上托起,叫做撑。
回读这一句话“撑圆了小猪的肚皮”从这个撑圆一词可以想
到什么。
1、野菜好吃2、野菜很多3、小猪吃的时候非常开心,哼哼
直叫4、小猪吃饱了就回去美美的睡大觉。
从这个“圆”字你联想到了什么?
1、像个大皮球2、像个大西瓜3、像吹了气的气球4、像个圆
水桶
小猪吃了这么多他们高兴不高兴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劳动
使小猪吃的饱饱的,孩子高兴吗?那么这句话怎么读才能体现这
样的语气呢?(学生炼读)
指名读
乡下孩子真能干,他们还做了什么?
读下一句“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看生字“串”
请同学们读出这个字,你怎样记住它?
出示“坏”你这样记住这个字的?
1、加法提土旁+不=坏
2、减法环一一=坏
3、组词坏事坏人坏处
4、反义词坏--------好
出示“嘴”怎么记住它
1、谜语此处易生口角一一打一人体器官
2、嘴和口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组词嘴巴嘴角嘴脸
再重读这句话“逮一串小鱼,乐乐了馋嘴的猫咪”
我们在学习上一句话时我们都做了什么?那理解这句话我们
该怎么办,同学们可以商量一下。
想像一下逮小鱼的有趣场面,以及小猫的样子。
表扬总结学生的叙述
这一小节写的可真美,那么你知道乡下还有哪些事可以做吗?
学生自由想像。
我们也可以仿照这首诗的写法来写几句。
(1)割一把青草,喂饱了(毛茸茸的绵羊)
(2)端一盘骨头,乐坏了(淘气的小狗)
(3)抓一把米粒,撒给了(咕咕叫的小鸡)
从挖野菜,逮小鱼你们想对这些乡下孩子说点什么呢?
(二)齐读第四小节
出示“旷”字,怎样记住这个字。
你怎样理解第四小节
学生自由发言
(三)指导写字
嘴: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方,有边的“此”、“角”都要
写得扁一些,不能拉长。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提土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学生练习书写
(四)回读全文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感到乡下孩子的生活有趣吗?
那么我们在读书时要读出开心快乐的语气。
三、总结:
教案《乡下孩子》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其中田字格上的10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的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
对策:联系生活,凭借生活积累,整体认识乡下孩子的品性,
为课文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先写孩子提问:这篇课文是写谁的?再写乡下告诉我们什
么?
2、齐读课题。
3、质疑:你最想了解乡下孩子的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
音。
(2)同桌互读生字。
(3)把课文读通,并分好自然段。
(4)在小组内把课文练习朗读。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文中生字词,指名朗读,请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大
家读,齐读
(2)交流:全诗共有几个小节?怎么分的?
(3)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大家听
(4)请学生读,相机正音
三、指导读通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组织学生评议,曾平舌音,怀里、
背上读轻声。小组朗读,齐读,做到正确。
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指导读准动作的词
语:捉蝴蝶编织故事含草叶吹出歌曲挖野菜撑圆肚皮逮小
鱼乐坏猫咪(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读,齐读。)在读准词组的
基础上朗读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要求正确。
3、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正确,齐读。
4、齐读课文。
四、巩固字词
1、出示字词:妈妈怀里欢唱野菊歌
野菜肚皮乐坏馋嘴
(1)开火车朗读。
(2)抽读。
(3)做点字游戏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学生自由探究识记,小组交流
相机指导:菜字下面的采
皮字的笔顺
3、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学生临写。
5、组织评议。
板书设计:
4、乡下孩子
菜皮菊曲野坏
4、乡下孩子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主备人:周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3、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语言文字中想象乡下孩子的声音和形
象,深切感受其淳朴的美和语言的美。主动积累语言口,发展语
言。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灵活运用生字词
对策:抓住一些中要的句式,进行句式训练,在训练中得到
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词语:野菜肚皮欢唱嘴里(请学生朗读、齐读)
2、区别怀和坏,口头组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导看图
(1)画面上部画的是什么?下部画的是什么?
(2)画面上画的是什么人?她穿着什么衣服?表情怎样?
2、指导读文
(1)示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晴曾是是什么意思?黄鹏怎么
会飞到妈妈的怀里呢?
板书:黄祜怀里欢唱
(2)出示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呀?
学生讨论)
板书:背上盛开野菊
(3)小结:乡下孩子那欢快的笑声就像诗欢唱的黄鹉,那幸
福的笑脸就像诗盛开的野菊。用朗读来表现快乐和幸福吧!
(4)用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
5、学习第二自然段
(1)乡下的孩子做些什么游戏?
指名读第二小节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边读边想像,进入乡下孩子的生活
情境,捉一只蝴蝶,编一个怎样的故事?含着草叶,会吹什么小
曲呢?(学生现小组交流,再回答)
(3)用朗读把这种轻松愉快表现出来(1)自由朗读,从这段
你知道乡下孩子的哪些生活?(挖野菜喂野猪、逮小鱼喂小猫)
(2)观察插图,想象:如果你野时乡下孩子,你还会干些什
么呢?模仿课文语言,进行迁移的语言训练。如:
拾一把稻穗,馋坏了骄傲的公鸡。
割一篮青草,乐坏乐漂亮的白鹅。
唱一支山歌,逗一逗爱叫的花狗。
4、学习第四段
听了小朋友的话,我真想马上去乡间走一走,到田野里听一
通小鸟的歌唱,闻闻花草的芳香,做一回乡下的孩子,快乐地生
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请读读最后一小节,用朗读的方法告诉
大家。齐读最后一小节
1、学生自由组合,三、四个一组,练习背诵全诗
2、指名背诵,引导学生评议。
3、教师示范:配上轻快的音乐,加上动作,声情并茂地背
诵。
三、教学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示:妈怀唱嘴
3、分析字型。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4、乡下孩子
妈怀唱嘴
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教案设计篇十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全诗共4小节,
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欢快
的黄祜”比喻孩子的活泼快乐;“盛开的野菊”比喻孩子漂亮可
爱。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欢快游戏的情
景。第三小节写挖野菜、逮小鱼等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
最后一小节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
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本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洗练而有意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
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
悦目赏心。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运用贴切,具有诗歌文字精练、跳
跃的特征,因此极富想象的空间。配有插图、生活活泼,富有乡
土气息,可以引导学生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帮助化解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虽然我们身处农村,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的好多田地
都被高楼工厂替代了,课文所描绘的农村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
离现在的孩子比较远了。为了拉近孩子与课文的距离,课前可布
置孩子与家长到野外有农田的地方走一走,去猪场喂喂小猪,逗
逗小猫,感受农村生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正
确、规范地书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突出“野、嘴”的书写指
导,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编织、旷野”是
这课较难理解的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理解。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孩子
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情感,使孩子感到身为农村孩子的那份满足
感与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了解乡下孩子丰
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使孩子感到身为农村孩子的那份
满足感与幸福感。
2、学会16个生字,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
突出对“野、嘴”的指导。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编织、旷
野”是这课较难理解的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理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的偏旁“里”,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压清洗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电炉控制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照明系统调试记录
- 2025年热轧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景泰蓝座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02月大方县面向社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5挑山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压平面磨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Mitotane-13C12-2-4-DDD-sup-13-sup-C-sub-12-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至2030年中国改性长油醇酸树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医院骨科专病数据库建设需求
- 三年级下册混合计算100题及答案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规范
- ESD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正确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 宜黄县二都镇高山饰面用花岗岩开采以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血液科护士的恶性肿瘤护理
-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讲稿课件
- 土地纠纷调解简单协议书
- 服装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饮渠道开发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