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记录手册_第1页
医学教育记录手册_第2页
医学教育记录手册_第3页
医学教育记录手册_第4页
医学教育记录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室科教管理记录册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心脏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坐位)(1分),正确暴露胸部,上至颈以下(1分),下至中上腹(1分),

两侧至腋中线(1分)4

号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2分),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

4

心脏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2分)。

视诊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2分)。(正常人

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能够正确描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

10

常(4分),具体推动范围指划给考官看(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范围宣径为2.025cm)。

考生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2分)。2

考生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宜于被检查者心前区(1分),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

4

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同时触诊(3分),也可用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2分),在锁骨中线内或外(2分)。(正常人心尖搏动于第5肋间左

4

心脏锁骨中线内侧而0.5/cm)(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触诊

心脏震颤触诊(5分):考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

的震动感。5

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4分),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被检查

者胸前倾位(2分)、收缩期(2分)、呼气末(2分)。10

考生以左手中指的第一、二指节作为叩诊扳指,平置r心前区拟叩击的部位,板指与肋间平行(3

分),右手指自然泻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扳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

的体表垂直(3分),叩击时应以腕关节与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12

叩出后右手中指立即抬起(3分),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2-3下(3分)。

心脏

叩诊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向内至浊音出现(2分),逐个肋间向上(2

分),直至第2肋间(2分)。8

心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4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至浊音止(2分),逐一肋间向

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2分)。8

心尖区即二尖落区(2分):肺动冰瓣区,即胸骨左缘第2肋间(2分):主动脉瓣区,即胸骨右

缘第2肋间(2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绿第3肋间(2分);三尖掰区,即胸骨左

10

缘第4、5肋间(2分)。

心脏

自心尖区(1分)开始一肺动脓静区(1分)一主动脉堀区(1分)一主动脉迎第二听诊区(1分)一三尖

听诊8

彼区(1分)。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3分),听诊时间太短应适当扣分。

听诊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心音(1分)、心音改变(正常、异常)(2分)、心

脏杂音(正常、异常)(4分)、心包摩擦音(2分)等。11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胸肺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腋窝(1分)、锁骨上、下窝(1分)、胸骨上窝(1分)及腹上角(1分):认为划分前正中线(1

分)、胸骨线(1分)、胸骨旁线(1分)、锁骨中线(1分)。(标志线或白然陷窝名称讲对0.5分,8

胸和肺指点位置正确0.5分)

的初诊正常胸、桶状胸、扁平胸、鸡胸、肋间隙增宽、肋间隙窄、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正常呼吸

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呼吸深度变化;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抑制呼吸、叹息样呼吸。上16

述各项提到各得1分,未提及不得分。

前胸廓扩张度的检查:考生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手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

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恻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苴丁前侧胸壁(2分)。则被检直

4

者做深呼吸运动(1分),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以此对比被检查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

度(1分)。

后胸廓扩张度的检台:考生将两手平置于被检食者背部,约于第十肋骨水平(1分),拇指与中线

肺和胸

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1分),堀被检查者做深呼吸运动(1分),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4

膜的触一致(1分)。

语音震颤检查:①考生将左右手掌的尺恻缘或掌面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2分),

告知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②自上而下(1分),从内到外(1分),两6

手交叉检查(1分),比较两恻对称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胸膜摩擦感检查:受检者取仰卧说(2分),令受检者反复作深慢呼吸运动(2分),检查者用手掌

6

轻贴前胸下前侧部或腋中线第5、6肋间胸壁(2分)。

间接叩诊:患者平卧考生站其右则(1分),考生左手中指第一节和第二节作为叩诊扳指(1分),

紧贴于欲叩诊的部位上(1分),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以垂直的方向叩诊于扳指上(1分),5

扣击手法正确,力量适当(1分)。

叩诊自锁骨上窝开始(1分),然后沿锁骨中线(1分)、腋前线<1分)自第一肋间隙(1分)从

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1分):其次检查恻胸壁:清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1分),自

腋窝开始沿股中线向下叩诊至肋缘(1分):最后叩诊背部:请被检查者坐起告知其向前梢低头、14

双手交叉抱肘(2分)。由上至下进行叩诊(1分),比较两侧叩诊音的变化<1分)。叩诊时注意

左右(1分)、上下、内外进行对比(2分)。

肺脏的直接叩诊:考生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胸壁进行叩诊(2分);先检查前胸(1分),

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1分),最后叩诊背部(1分):自上而下,并作左右、上下、内外对比(1分)6

肺下界移动度叩诊:被检查者取坐位双手抱肩(2分),在平静呼吸时(2分),检查者在被检查者

右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1分)。然后告知被检查者作深呼吸后在屏住呼吸的同时,沿右肩

胛线继续向下叩诊(2分),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做标记(2分)。

当检查者恢匏平静呼吸后,同样先了•肩胛线上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嗯被检查者作深呼吸后14

再屏住呼吸(2分),再由下向上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即为肩胆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做

标记(1分)。由此测量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1厘米)即为肺下界移动的范围(2分)

双耳戴上听诊器耳件,右手拇指与中指控住听诊器体件(1分),紧密而适度地置于听诊部位(1

3

分),(隔衣服叩诊应扣1分)。

听诊顺序由肺尖开始(2分),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I分)、侧胸部(2分),背部(1分),

肺脏的应注意上下(1分),左右(】分)对称部位进行对比。(考生边演示边指出听诊部位,听诊部位名8

听诊称不对扣0.5分,听诊顺序不对,不得分!)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部位:胸骨两侧第1、2肋间(2分)、肩胛区第3、4胸椎水平(2分)以

及肺尖前、后部的肺野部位(2分工(以上三个区域考生讲出名称得1分,在被检查者身上指出6

具体部位得1分)

考核者签名: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腹部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俯瞰止视全腹(1分),自上腹部至下腹

部视诊全腹(1分)。然后考生视线处于与被检杳者腹平而同水平(1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

察(1分)0

腹部视而弓下缘(0.5分)、腹上角(0.5分)、,腹中线(0.5分)、腹直肌外缘(0.5分),醉前上棘(0.5

14

诊分)、腹股沟韧带(0.5分)、脐10.5分)(讲对并指点正确才能得分)。通过脐划•水平线和垂直

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1.5分),即:左上版(1分)、右上腹分)、左下腹(1分)、

右下腹(1分)。

被检套者取仰卧位(1分),双腿屈曲(1分),考生立于被检行者的右恻(1分)。考生应将手温

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应短,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

腹部浅鹿壁上,使波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省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挣柔动

10

触诊作开始触诊(1分)。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

腹壁(1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I分)。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1分),逆时针方向进

行触诊(1分),原则上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痛部位(1分)。

考生以并拢的2、3、4指,将腹型压陷至少2厘米以上(2分),以了解腹腔内脏与包块情况(1

深触分),然后将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2分),并在包块上做上下(1分)、左右(1分)滑动触摸。7

触右肾右侧肾脏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考生立于被检查者右侧,胆被检查者做较深呼吸(1

分):考生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部向上推起(1分):右手掌平放在右上及部(1分),手指方向大

6

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1分):于被检查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诊(2分),可触到光滑钝圆包块

—肾脏。

液波震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放松傻肌,考生站在右侧(1分);考生以•手掌面贴于被检查者•侧

颤腹壁(1分),另一手4指并拢和屈曲(1分),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如有大量

6

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挈n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2分)。为防止腹壁本身的挑动传至对侧,

应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1分)。

腹部紧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1分),先以全手掌

张度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i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

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行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

10

离开腹里<i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时触诊感觉:

强直呈木板状,不易压陷(2分):腹壁紧张度减低时触诊感觉: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

弹性(2分)。

压痛与反跳病检直: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考生触诊被检行

压痛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2分),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

7

反跳病离开腹壁(2分),被检行者腹痛骤然加重,并有痛楚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2分)。

单手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1分),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

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障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上方(1分),估计肝下绿的下

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伤的肝缘(分)。如此反

肝脏触2

亚进行中手指不能得开腹壁,并豕渐向肋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双手触诊:考生右10

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分),而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1分),拇指张开至于季肋部,

触诊时左手向上推(2分),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

可提高触诊的效果(1分)。

胆囊及单手滑行触诊胆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先将双手搓擦暖和,指甲应短(1分)。然后将右手

莫菲征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于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麴部(1分),然后随被检查者

呼气,手指压向腹深部(1分),吸气时,手指向前向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2分)。

15

如上腹部触及包块,应垂直于•长抽方向滑行触诊(2分)。Murphy征检查:考生左手掌平放于被

检查者右胸下部<2分),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2分),告知其缓慢做深吸气(2分)。判断

Murphy征阳性:突然因疼痛而居住呼吸或胆囊点压痛(2分)。

脾脏仰卧位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孙位,双腿屈起(1分),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然后

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笫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2分),右手掌平放于

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

脾脏触

缘或肋缘(2分)。脾脱侧卧位触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1分),15

诊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2分)。双手触诊法操作: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左腰部第9〜11

肋处,试将其脾脏从背腰部向腹部紧推(2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与肋缘大致

呈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压腹壁,直至能触到脾缘或左肋缘(2分)。

考核者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计划

日期培训项目内容授课人职称

一月

一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一月

“三基”技能培训计划

日期项目内容培训者职称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一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一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二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人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二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三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三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与技能考核记录(第一季度)

考核项目

参加人员考核者日期

理论成绩技能成绩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四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四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五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五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六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六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与技能考核记录(第二季度)

考核项目

人员名单考核者日期

理论成绩技能成绩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七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七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八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八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九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九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与考核记录(第三季度)

考核项目

人员名单考核者日期

理论成绩技能成绩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十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十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十一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十一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十二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三基”理论培训记录(十二月)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课题

授课人记录者

参加人员(签名):

VII

“三基”理论与技能考核记录(第四季度)

考核项目

序号人员名单考核者日期

理论成绩技能成绩

年度总结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计划

继续教育项目名称形式培训地点时间授课者组织者

继续医学教育及学分登记

姓名继续教育项目名称形式别时间主办单位

年度人才培养计划

姓名职称拟进修学习单位拟定时限进修次数

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记录

姓名学历职称进修专业进修单位起止时间

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返院后学习汇报记录

组织者(或主持者):记录者:

汇报人:时间:

参加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内容摘要(从以下几方面谈):

1、本专业在国内发展动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学习达到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专业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