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该遗址发现有大型环壕、围墙、中心居址、夯土基址、夯土遗迹、公共墓地、祭祀台遗迹、天文遗迹、家蚕牙雕艺术品、礼祀遗迹以及制陶作坊区、储水区、道路系统。据此判断,该遗址()

A.处于早期国家时期B.是中国养蚕缫丝起源地C.是红山文化的代表D.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2.西周初期“存二王之后”,“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之祀。”“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商纣王的儿子),命微子启(商纣王庶兄)代殷后。”该做法()

A.是巩固政权的需要B.减少诸侯国反叛C.受上古传统的影响D.赋予政治合法性(★★★)3.汉代,永初元年(107),各地天灾屡发,“调扬州五郡(九江、丹阳、庐江、吴郡、豫章)租米,赡给东郡(今河南省东北部,山东省西部)、济阴、陈留、梁国、下邳、山阳。”永初七年(113)九月,“调零陵、桂阳、豫章、会稽租米,赈给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饥民”。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移到南方B.南方没有天灾C.南方发展超过北方D.交通网络扩展(★★★)4.2022年1月韩联社报道,对百济时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武宁王陵及王陵园挖掘,发现带有文字的墓砖(如图),砖侧面刻有“造此是建业人也”的字句。另外附近的墓中铭文砖上刻有“梁官瓦焉师矣”“梁宣以焉师矣”的字样。这可用于说明()

A.韩国墓葬照搬中国B.陵园墓砖来自中国C.百济和中国的交流D.朝鲜引进中国文化(★★★★)5.下列是十六国到北朝时期统治者所说的话。由此可见当时()

(前秦)苻坚“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酮……岂敢优游卒岁,不建大同之业。”(夏)赫连勃勃“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北魏)拓跋珪“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垢。”(北魏)孝文帝“南荡吴越,复礼万国。”

A.北方强烈对抗南方的思想B.普遍具有“大一统”思想C.南北分裂带来严重的危害D.民族政权之间激烈的斗争(★★★★)6.史学家何兹全说:“(两晋南北朝时)经济的逆转,大体上只限于黄河流域,很少波及长江流域的江南”,“交换经济的衰歇……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货币使用之发达。”据此可知()

A.北方被南方所超越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逆转C.南方没有发生战乱D.南方商品经济比较活跃(★★★★)7.两税法实行(780年)后,因为政府收钱作税,“粟帛日贱,钱益加重。……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贞元)二十年(804年),命市井交易,以绫罗绢布杂货与钱兼用。”据此可知,当时()

A.为贬抑钱值把实物作为货币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C.商品经济遭到统治者限制D.重回以物易物时代(★★★★)8.宋初逐步建立了常平仓、义仓、丰储仓等救荒仓廪,此外还有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等仓廪,但“诸处官司借用常平等习以为常”。王安石变法期间,大力推行青苗法,“移常平、广惠仓钱斛而为青苗”。这一改变()

A.反映原有救荒保障不够B.说明救荒仓廪制度遭败坏C.强化原有救荒仓廪制度D.反映王安石变法扰乱百姓(★★★)9.《大明律》还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可用于说明()

A.明代用法律规范官民关系B.统治者塑造官场良好风气C.统治者防范官员结成朋党D.统治者杜绝官民弄虚作假(★★★)10.明代永乐年间发布有关杂剧演出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

A.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形象B.成为统治者控制百姓的工具C.是明代文字狱的突出表现D.使杂剧发展走上官方化道路(★★★)11.王韬说“近来谈海国掌故者,当以《瀛环志略》、《海国图志》为噶矢(先声)”。康有为在1879年游历香港“始知西人治学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乃复阅《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据此可知()

A.当时中国人放弃了“夷夏之辨”B.向西方学习思想一脉相承C.维新派接受了“师夷长技”思想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12.清代,“初叶专以满人执政柄,但自洪杨之变以还,满汉并进,切实混合,以能者为政,少分界线”。这一转变()

A.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出现B.带来焕然一新政治局面C.影响清朝中央权力下移D.使清朝起用洋务派官员(★★★★)13.如表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一小学堂的课程表。据此判断()

星期

时刻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八点至五十分修身讲读经讲读经修身讲读经讲读经九点至五十分讲读经算术算术国文算术讲读经十点至五十分国文国文国文算术讲读经国文一点至五十分历史地理格致图书国文唱歌二点至五十分地理历史讲读经格致讲读经讲读经三点至五十分体操唱歌图书体操唱歌唱歌

A.教育改革深入基层B.全面接轨近代教育C.注重学生全面发展D.传统教育占比很大(★★★)14.辛亥革命以后,独立各省一度使用黄帝纪元,很快就停止使用;革命党人一度提过的“驱逐鞑虏”、“种族革命”一类口号也很快为“五族共和”的政纲所替代。这可用于说明()

A.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B.革命党人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C.革命党人的斗争策略灵活D.革命党人由革命到执政的转变(★★★)15.李大钊曾说:“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在总人口中,他们占据了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他督促年轻的知识分子,要以俄国民粹运动的精神到农村去解放农民,激发他们的革命能量。这反映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确立了走农村革命的道路C.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D.把中国革命重心放在农村(★★★)16.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对中国持“极度悲观的态度”,他甚至考虑发动一场核打击。但是,1962年美国务院新设了一个“大陆中国事务”科,不久升格为完全独立的“亚洲共产主义事务”司。1963年,肯尼迪又宣布“我们并不拘泥于一项敌视红色中国的政策”。这()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B.标志美国“遏制”中国的失败C.因为美苏争霸美国丧失优势D.是美国对外争霸图谋的需要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观诸汉代史籍,官吏沉滞的现象伴随两汉始终。如汉文帝时,颜驷“为郎,……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张释之“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汉武帝时,东方朔“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成、哀、平帝年间,扬雄“除为郎,给事黄门,……当成、哀、平间,(王)莽、(董)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建武年间,尹敏在光武帝面前斥图谶之妄,“帝深非之,虽竟不罪,而亦以此沉滞”;汉安帝时,马融“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结果“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顺帝初,韦义“为广都长,甘陵、陈二县令,政甚有绩,官曹无事,牢狱空虚……,……久抑不迁”;等等。由上引可知,官吏“久抑不迁”现象在西汉时期即已产生,且两汉“久抑不迁”现象皆非个别。但从总体上看,王朝中后期较前期要更为严重。需要注意的是,在“久抑不迁”的案例中,沉滞于郎署职位者较多。材料二东汉后期,朝政晦暗,外戚与宦官为稳固权势,争相笼络士人,一些士人也甘愿奔走于权贵之门。士人若是不依托权门,就做不了官;已经做了官的,倘若不去依靠权门,就很难升迁。桓帝即位,外戚梁冀专擅朝政,把持选举,所以就发生了“吏人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的事。如颍川甄邵,“谄附梁冀,为邺令。有同岁生得罪于冀,亡奔邵,邵伪纳而阴以告冀,冀即捕杀之。邵当迁为郡守”。又如乌桓校尉李膺以公事免官,归郡教授,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以上均摘编自马德青《汉代官吏“久抑不迁”现象探析》(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官吏“久抑不迁”的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久抑不迁”对汉代政治风气的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344年,商鞅亲自监制了一批度量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并采取法律措施,努力督使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商鞅监制的度量衡标准器,现在仍有存世,那就是珍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商鞅方升具体形制如图所示。商鞅方升上有多处铭文,其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编自关增建的《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材料二秦汉时期以后,度量衡总是由小变大。东晋至南北朝,增大尤为急剧,但各国情形也并不全同。以古度量衡(指王莽所定度量衡)为标准,南朝尺增大不到一寸,北朝增大到二寸至三寸。南朝,齐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梁、陈两朝恢复古斗秤。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一斤等于古二斤;北周一斗比古斗仅大6%,一斤比古秤仅多二两。隋文帝制定度量衡,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约合今九市寸),等于南朝尺一R二寸,一斗等于古斗三斗(约合今六升),一斤等于古秤三斤(约合今一市斤三两)。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个大变革,当时并没有引起民间显著的反对,因为赋役减轻以及南北统一后的经济繁荣,衡量骤增也就不甚感到负担的过重。唐以后历朝沿用隋制,变动不大。——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主编的《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到秦代统一度量衡的背景和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改革度量衡的原因和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图为“1952~2003我国沿海—内陆地区之间与内部不均衡态势”。——摘编自郭腾云、徐勇的《1952~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到20世纪60年代沿海—内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态势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海—内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态势及其影响。(★★★★)20.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