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说课稿新人教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具体内容为《孔乙己》。本课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引导学生了解鲁迅作品中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人物塑造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孔乙己的形象,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文本,提高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对小说的基本结构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对鲁迅的作品也有所接触,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文学课普遍保持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历史和人性。在学习能力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逐渐增强,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文本解读。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倾向于独立思考,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愿意在小组讨论中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生对鲁迅作品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讽刺手法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逐步领会。其次,由于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复杂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需要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讨论来深化理解。此外,对于文本中涉及的社会批判和时代背景,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背景知识和社会语境。最后,部分学生在阅读和表达上可能存在障碍,需要教师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和作品背景。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与孔乙己相关的历史和社会案例,帮助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文本内容、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增强直观感受。
2.文本细读:通过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本,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孔乙己的生活状态,深化对人物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播放鲁迅作品的相关片段,如《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的片断,引导学生回忆鲁迅的作品风格和主题。
2.提问:同学们还记得鲁迅笔下的哪些人物?他们对这些人物有什么印象?
3.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的另一部作品《孔乙己》,请大家谈谈对这篇作品的期待。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介绍作者和背景: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孔乙己》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讲解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包括他的性格、经历和与社会的关系。
3.阐述主题思想:讨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如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4.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本,关注细节,体会鲁迅的写作手法。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练习题目:结合文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孔乙己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孔乙己的故事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你认为鲁迅创作孔乙己这一人物有什么目的?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练习题目进行讨论,时间为5分钟。
四、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在讨论中是否发现了什么新的观点?
2.鼓励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孔乙己的命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教师总结:孔乙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来分析其他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给予指导。
3.教师总结:文学鉴赏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阅读《孔乙己》全文,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了解鲁迅的其他作品。
(注:以上时间为预估时间,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反应和课堂情况进行调整。)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鲁迅的其他短篇小说,如《阿Q正传》、《药》、《祝福》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呐喊》和《彷徨》两本短篇小说集,这两部作品集收录了鲁迅的多篇著名短篇小说,是研究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料。
-《朝花夕拾》和《野草》等散文和散文诗集,这些作品展现了鲁迅的散文风格和独特的文学审美。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取鲁迅的某一部短篇小说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和人性探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可以尝试撰写一篇关于鲁迅作品人物分析的短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
-鼓励学生观看与鲁迅作品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思考如何将鲁迅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社会批判与现实相结合。
3.知识点拓展:
-鲁迅的文学创作背景: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风格:研究鲁迅的写作风格,如讽刺、幽默、象征等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
-鲁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探讨鲁迅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如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人性的扭曲等。
-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己、阿Q等,探讨这些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4.实用性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鲁迅作品的研究,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学生可以尝试将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拓展阅读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板书设计①
-《孔乙己》
-作者:鲁迅
-时代背景:民国时期
-人物形象:孔乙己
-外貌特征:穿着破旧,手持破扇
-性格特点:善良、迂腐、自卑、孤僻
-命运:悲惨、被社会边缘化
②
-主题思想:
-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对人性的反思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讨
③
-写作手法:
-拟人化:将孔乙己的形象人格化
-对比手法:通过孔乙己与周围人的对比,展现社会现实
-笑中带泪: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孔乙己命运的同情
-象征手法:以孔乙己的破扇等物品象征其悲惨命运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上了《孔乙己》这一课,总体来说,我觉得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首先,我想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通过播放鲁迅作品的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对鲁迅和他的作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我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发现这种方法挺有效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得很热烈。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对于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我详细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角色。同时,我也讲解了鲁迅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看到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我感到很欣慰。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于鲁迅作品中的讽刺手法理解不够深入,我在讲解时可能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另外,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内容可能没有讲得足够透彻,这也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作品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挖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鼓励他们多阅读、多思考。
针对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家用无线路由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Unit 5 第2课时 Section A (3a-3d)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河北专版
- 2025年中国X射线机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构件加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合同风险评估与优化方案
- 9《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度环保型二次结构模板施工及废弃物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户外探险搭棚安全保障合同
- some和any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Go For It!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2030年中国瓷地砖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倪师十二经穴起止歌经络歌诀
- 电力电子技术全套课件
- 配电箱(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检测报告
- DB32T 4004-2021 水质 17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JIS C9335-2-5-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性.第2-5部分:洗碗机的特殊要求
- 建设年饲养240万只蛋雏鸡培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连理工画法几何电子教案2003第八章
- 中国数学发展历史(课堂PPT)
- 一至六年级下册音乐期末试卷及答案
- 黄金太阳漆黑的黎明金手指
-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