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如图表示的是人体的屈肘动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1、2分别表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2两端的肌腱连接起来C.完成屈肘动作时,1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D.在屈肘动作中1和2是相互配合活动的2、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应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是因为()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B.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C.蛋白质摄取不足易患佝偻病D.蛋白质可以不经消化被直接吸收3、在一定面积上,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让阳光更多地照射到农作物上,而植株又互不遮光,应采用的栽植方法是()A.密植 B.合理密植 C.高度密植 D.高度稀植4、对下图的理解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B.图乙: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C.图丙: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进入心室D.图丁: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5、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B.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的作用才产生的C.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D.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6、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对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说这是()A.使神经中枢交替活动和休息B.寻求新的突破C.巩固已形成的复杂反射D.使大脑得到休息7、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唐王湖 B.唐王湖所有的生物 C.唐王湖中的鱼 D.唐王湖的阳光、土壤和空气.8、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液体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血浆7.50.10.030.7原尿0.150.10.030.7尿液0.101.81.1A.该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D.原尿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9、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相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断减少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由于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10、有关人类精子细胞、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22对+XY、22条+X或Y B.22条+XY、22对+XYC.22条+X或Y、22对+XY D.22对+X或Y、22对+XY11、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2、当病人不能进食时,需要点滴葡萄糖,从静脉注射开始,到舌尖感到有点甜,这些注射入身体的葡萄糖穿过了心脏几次A.0次 B.1次 C.2次 D.3次13、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A.制造工具 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14、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5、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16、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内容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C.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17、《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A.达尔文 B.雷迪 C.法布尔 D.米勒18、生物进化的证据中,最可靠的直接证据是()A.生物化石 B.地质年代表C.动物早期胚胎 D.神话传说19、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成活率,下列措施及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A.移栽前根部带一个土坨,可保护树木的幼根和根毛B.移栽前去掉一部分枝叶,可以减弱树木的蒸腾作用C.移栽后给树木输入营养液,可为根部提供营养物质D.移栽后保持较强的光照条件,可促进叶的光合作用20、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能正确反映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21、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22、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A.A B.B C.C D.D23、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B.将同一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C.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D.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变蓝24、购买药品时无需特别关注的是药品的A.有效期B.适应症C.生产日期D.包装25、如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B.b点氧气产生和消耗量相等C.ab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D.bc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26、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图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说法正确的是()A.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不可遗传变异B.通过分析图表可知,皱粒属于显性性状C.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l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对D.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3及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HH或Hh27、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A.25克B.50克C.100克D.125克28、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B.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C.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条件)反射D.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29、“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之一,对这种行为表述正确的是A.越低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能力越强B.越低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C.越高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能力越弱D.越高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3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蚯蚓、青蛙、家燕、家兔四种动物。下列关于这些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青蛙的幼体既可用鳃呼吸又可用肺呼吸 B.蚯蚓的体内没有脊柱C.家燕具有筑巢、孵卵、育雏行为 D.家兔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31、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B.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32、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体温恒定②变温动物③胎生、哺乳④体表被毛⑤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⑥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⑦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⑦33、下列细胞中,能独立完成取食、运动、生长和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的是()A.草履虫B.神经元C.叶肉细胞D.肌肉细胞34、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应无关的是:()A.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D.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35、有关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朵花中与繁殖后代直接相关的是雄蕊和雌蕊B.花要经历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C.西瓜果实中含有多粒种子是由于花中含有多个胚珠D.花生的外壳由受精卵发育成36、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从生活点滴做起。因此,需要每一位中学生掌握健康的有关知识,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请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研究表明,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可以控制的,通过有效地改变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和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这说明,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健康是需要科学管理的。资料二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等营养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国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旨在号召学生“全面、均衡、适量、运动——远离肥胖、慢性病”,倡导学生健康地生活。资料三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入量,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下面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如下表: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食物分类每日摄取量Ⅴ级油脂类小于25gⅣ级豆类和奶类100g~150gⅢ级鱼、禽、肉、蛋类125g~200gⅡ级果蔬类400g~450gⅠ级谷类450g~500g(1)资料一中提及的疾病的产生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等原因可能会引起人体内_______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资料二中,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资料三可知,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的III级和_____级的食物,原因是该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钙。坚持运动可帮助人们远离肥胖和慢性病。运动时增多的汗液能帮助人体排出更多的________和少量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使人体更加健康。人体运动时,应注意补充水分。水分进入人体后,至少______次经过心脏才能送到四肢的细胞。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外界空气中的氧要输送到全身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必须经过图中的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进行气体交换。37、请认真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应问题。资料一:近几年,一些野生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致使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棕色田鼠是农田的主要危害属种,过去,农田里的田鼠数量比较稳定,近几年有些农田里额田鼠的数量猛增,下面是一个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有资料,以及该地区近50年来每公顷土地捉到的田鼠平均数量统计资料。某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统计表动物种类猕猴猫头鹰灵猫巨蜥各种毒蛇每日交易量(只)3004901001501710﹣2280每公顷田鼠的平均数量统计表年份195419631975198319932002数量(只)449111417资料二: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的捕杀,随着狼群的消失,鹿的数量急剧增多,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结果,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接下来,灾难又降临到鹿群,饥饿和疾病使鹿群的数量迅速下滑到4万只。(1)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食用野味与大量农田遭到田鼠损坏有关系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资料二,你认为狼队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作用吗?捕杀狼能最终保护鹿群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这两个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的周围有老鼠吗?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控鼠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38、如图为几种常见的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属于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是[______],其生殖发育方面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2)刚出生的大熊猫就能迅速爬到母亲身上吮吸母乳得以生存,熊猫的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3)动物园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能够按照训练师的指示,表演各种憨态可掬的动作,这种行为类型属于____________,这种行为是大熊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4)若把图中生物A、C、E归为一类,将B、D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A、C、E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5)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代表字母)。(6)图中C动物类群由多个个体构成,等级森严,分工协作,这种行为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9、横江葡萄果大形正,颜色紫黑鲜亮,光洁美观,香气浓郁,品质极优,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食率达84%,含果汁70%以上,深受人们喜爱。请回答:(1)切开葡萄,发现里面会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葡萄花的子房内有很多个_______。(2)横江葡萄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和辐射作用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_________。(填结构名称)(3)在横江葡萄生长旺盛期,每天要通过_______(填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的水用于____________。(4)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横江葡萄的话题,你也许早已经口舌生津,垂涎欲滴了。这种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40、苍蝇喜欢在人畜的粪尿以及动物尸体等处觅食,极易携带大量病原体,如痢疾杆菌、乙肝病毒、蛔虫卵等,从而危害人类。但是苍蝇也有许多益处:①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新品种——工程蝇,可以人工养殖。试验证明,工程蝇蛆不仅是一种优质动物蛋白源,而且可开发成医药、生化制剂等。②神舟九号飞船座舱内的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是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而成的。③研究发现,苍蝇体内能够产生两种免疫球蛋白来抵抗病菌,它们是BF64球蛋白和BD2球蛋白。这两种免疫球蛋白能把病菌完全彻底地消灭干净。因此苍蝇的抗病力极强,不易得病。美国科学家试图将这两种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转移到哺乳动物的乳房中,以生产出“抗菌奶”。请回答下列问题:大力消灭苍蝇、蚊子,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_____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搞好环境卫生患过乙肝的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抗乙肝病毒的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苍蝇的发育包括卵、幼虫、_____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工程蝇蛆是其中的哪一个_____。科学家将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转移到哺乳动物的乳房中,以生产出“抗菌奶”。这是利用了_____技术。科学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以下各项不属于仿生的是_____。A.雷达B.抗菌奶C.北京鸟巢D.悉尼歌剧院

参考答案1、B【解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详解】由图可看出,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A正确;

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关节连接起来,B错误;

屈肘时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D正确。【点睛】明确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同学们应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3、B【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详解】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合理密植、兼作套种就是充分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增加了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光能是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4、D【解析】A、甲图是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子宫内的羊水是胎儿生活的环境,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和脐带排出。A正确;B、图乙中,膈顶下降,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人体吸气,B正确;C、图丙表示的是心脏的工作过程,图中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正确。D、丁图中,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表现,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错误。故选D。5、B【解析】试题分析:A、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有利于生存,因此是有利变异,A正确;B、害虫中原来就有抗药性的个体,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而抗药性强的个体活下来,因此害虫的抗药性不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B错误;C、害虫的抗药性是原来就有的不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C正确;D、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D正确;故选B.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6、C【解析】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的强化巩固。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属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学习知识,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巩固,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就是巩固已形成的复杂反射。故选C7、A【解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A.唐王湖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此选项正确。B.唐王湖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此选项不正确。C.唐王湖中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此选项不正确。D.唐王湖的阳光、土壤和空气,只包括了环境部分的阳光、土壤和空气,也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故此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8、C【解析】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详解】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不能滤过去的蛋白质,透过去了,说明肾小球有炎症,A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导致无机盐浓度升高,C错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D正确。【点睛】本题考点是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B【解析】

(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断减少,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断增加,错误。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正确。D.由于生物圈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的传递,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使生物和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正确。故选:B。【点睛】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殖细胞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关系,结合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详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男子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因此,有关人类精子细胞、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C。11、C【解析】试题分析: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错误;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12、C【解析】试题分析: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左心室→体动脉→身体各部→体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一个病人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后,葡萄糖经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到舌上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葡萄糖渗入到舌上的味蕾,因此感觉到了甜味,故有一个病人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因为经过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过程,经过心脏两次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渗入到舌上的味蕾的缘故。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点评: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一定的难度,理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路线,进行解题。13、B【解析】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详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所以说,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直立行走。14、B【解析】

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详解】菊、梅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AC错误;松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B正确;苔属于苔藓植物,草属于被子植物,D错误。【点睛】考查了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15、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例:①是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是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③是病毒,无细胞结构;④是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⑤是植物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①细菌也是原核细胞,本选项错误;①通常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正确;②可用来制面包和酿酒,①不可用来制面包和酒,④是草履虫,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C正确;①②④是单细胞生物,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细胞只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考点: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16、C【解析】

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分析解答。【详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形态多样性不是生物的多样性。17、A【解析】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详解】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著有《物种起源》一书,A正确。【点睛】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18、A【解析】

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详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化石的形成。19、D【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A正确;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确;移栽后给树木输入营养液,可为根部提供营养物质,C正确;移栽后不能在较强的光照下,应该遮阴,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错误。20、C【解析】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详解】菜豆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胚生长发育,所以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减少;幼苗出土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就不断增多,因此,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C正确。故选C【点睛】理解掌握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21、B【解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主要步骤是:暗处理→选叶遮光→酒精脱色→漂洗后加碘液染色→冲洗并观察颜色变化。【详解】实验前,首先需要将盆栽的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22、D【解析】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详解】A、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A正确;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属于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B正确;C、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正确;D、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实例。23、D【解析】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详解】A、实验前应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故不符合题意。B、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上下遮盖后移到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故不符合题意。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而不能直接加热。原因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果: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变蓝,遮光部分加碘液不变蓝,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24、D【解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服用药品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可见购买药品时无需特别关注的是药品的包装,D正确。25、C【解析】

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其中a点不吸收二氧化碳,但能释放出二氧化碳说明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为零界点,从a到b光越来越强,到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呼吸作用分解的物质与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相等。【详解】图示中a点放出氧气为0,但能消耗氧气,说明a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点为零界点,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消耗的正好相等,也就是分解的物质与合成的物质相等,B正确;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如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C错误;bc段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增多,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只不过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点睛】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能正确的读懂曲线所代表的含义是关键。26、D【解析】

(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A.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A错误。B.4和6都是圆粒杂交,后代出现了皱粒,表明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B错误。C.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1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条,C错误。D.“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圆粒的基因型是HH或Hh,皱粒的基因型是hh。亲代1圆粒与亲代2皱粒杂交后代全是圆粒,因此亲代1的基因组成是HH,亲代2皱粒的基因组成是hh,2皱粒(hh)遗传给3的基因一定是h,因此3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1和2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1:。从图1看出,图示中的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Hh。亲代4、6遗传给后代10皱粒(hh)的基因一定是h,因此亲代4、6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4和6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图示中的个体9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状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27、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50克。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点评:此题较新颖,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的流动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28、B【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B.如果4传出神经处受到损伤断裂,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反射,B正确。C.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是非条件反射,C错误。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4→5,D错误。故选B。【点睛】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29、D【解析】

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故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30、A【解析】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环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鸟类的生殖行为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等几个阶段。哺乳动物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幼体既用鳃呼吸,故A错误;蚯蚓的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B正确;家燕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故C正确;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两栖类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动物的分类。31、A【解析】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详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可见A正确。【点睛】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32、C【解析】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导盲犬能够理解英语、汉语和手语三种指令是学习行为。在训练导盲犬中心,训练师对执行口令准确的导盲犬进行食物奖励的目的是巩固形成的复杂反射。导盲犬具有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犬类是肉食性动物,它们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种。解答: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导盲犬靠四肢行走,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是学习行为。故选C33、A【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正确;神经元、叶肉细胞、肌细胞都属于单个细胞,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C、D错误。点睛: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34、D【解析】

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详解】A、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心脏占身体体重的比重较大,心跳频率快,保证了充足的氧气供应,使有机物快速分解,释放大量的能量,A正确;B、鸟的食量非常大,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B正确;C、鸟类的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C正确;

D、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但与提供能量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类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35、D【解析】

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详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故A正确。B、开花后一般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果,故B正确。C、子房的发育情况是:可见,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所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故C正确;D、花生的外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成,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花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36、胰岛素食量大,少运动(或食物结构不合理,少运动)Ⅳ水、无机盐2A和D【解析】(1)资料一中提及的疾病的产生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等原因可能会引起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2)资料二中,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食量大,少运动。(3)据资料三可知,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的III级和Ⅳ级的食物,原因是该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钙。(4)坚持运动可帮助人们远离肥胖和慢性病。运动时增多的汗液能帮助人体排出更多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使人体更加健康。(5)人体运动时,应注意补充水分。水分进入人体后,至少2次经过心脏才能送到四肢的细胞。(6)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外界空气中的氧要输送到全身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必须经过图中的A和D处(用图中字母表示)进行气体交换。37、有有;不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物防治【解析】(1)通过分析上面的资料可知,由于食用野味,青蛙的数量大量减少,致使田鼠大量减少。

(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强。狼对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积极的作用,捕杀狼不能保护鹿,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禁止、严惩滥捕乱杀的行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