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商路开辟和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1.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的开辟和发展历程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以丝绸之路为主,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等其他交通路线。丝绸之路等商路不仅是贸易路线,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2.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世界各洲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互鉴中向前发展。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程标准学科素养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探究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交通线的开辟和发展历程,掌握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培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2.阐释古代商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以及古代商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培育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时空坐标·历史脉络】知识归纳|识记理解丝绸之路概念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
__________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欧亚大陆开辟过程“凿空”:张骞通西域概况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
________出使西域,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虏,羁留十余年后抵达大月氏影响大大推进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发展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
________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河西走廊海路【特别提醒】秦汉时期的匈奴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率领大军击退匈奴的进攻,收复了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并控制西域,屡次袭扰汉朝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汉武帝时期,匈奴被击退,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率众投降西汉。公元前36年,西汉诛灭北匈奴郅支单于。1.草原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草原丝绸之路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
________影响匈奴、
________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西南丝绸之路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
______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影响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亚细亚突厥成都2.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指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开辟西汉开辟了通往
________的海路宋元时期人们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
________,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
________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交易枢纽明朝
___________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印度洋磁罗盘明州郑和下西洋【易错易混】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早于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于汉代张骞通西域,“凿空”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东西方商道。而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以南海航线为主。内容具体表现物质和技术交流中国的物质和技术外传养蚕和缫丝技术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
______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从8世纪起,陶瓷特别是
______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器形、色彩、花纹都与中国瓷器类似,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铁器瓷器内容具体表现物质和技术交流传入中国的物质和技术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汗血马”,同时引进了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
______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
______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______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西瓜隋唐棉花内容具体表现精神文化交流
______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杂技、
______、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
________地区佛教魔术阿拉伯重难探究|素养初培探究点一欧亚大陆重要的商路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问题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培育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答案】朝代:西汉。主要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货物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要点总结】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比较类别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相同点都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对中外文化、物质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外友好的象征都建立在中外交往的愿望之上,是和平的交流通道在地理上有重大的交通意义,对开辟道路、拓展地理意义重大中国都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类别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不同点出发点以长安地区为出发点以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为出发点连通对象主要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连通中国和亚欧各国间的政治往来、文化交流主要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的交流通道衰落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亚地区的衰弱和地理变迁而衰落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而逐渐为西方列强的侵略途径所替代探究点二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一学术界一般认为,丝路的正式开辟始于汉朝官方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到公元前60年,汉朝正式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丝绸之路开始进入兴盛时期。隋唐时期,丝路畅通,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中西文化交流达到高潮。到唐安史之乱后,贸易交往受到了阻碍。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诸政权分裂割据之时,陆上丝绸之路从鼎盛走向衰落,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直到元朝,陆上丝绸之路有所复兴。——摘编自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原因。(培育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主要特点:历史悠久,分陆、海两道;具有延续性,持续发展,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原因: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古代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封建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材料二
16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以“东学西传”为主。起始于西汉,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从16世纪开始,在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都大大地超过了前一个时期。——摘编自李翠玉《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问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学西传”的途径及主要特点。(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途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特点:没有大规模展开;没有深入了解和认识;交流的层面大多停留在物态文化上,如丝绸、瓷器、茶叶、四大发明等。【要点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特点具体表现唐朝中期前以陆路贸易为主,唐朝中期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我国古代的对外交通,可以以唐朝中期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汉朝至唐朝中期前,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与交流;唐朝中期后至明朝,海路在对外交往中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由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等技术的长足进步所致特点具体表现对外关系以友好交往为主流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唐代对外关系友好,同亚洲其他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的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洲、非洲、欧洲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特点具体表现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汉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统治者实行对外通好政策,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课堂小结|史论提升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大大推进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唐朝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2.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欧亚大陆其他重要的商路。3.养蚕和缫丝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古代四大发明和瓷器等中国物质和技术逐渐外传。
史论要语4.西汉获得“汗血马”,引进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胡桃、胡萝卜等带有“胡”字的物种以及棉花等西方物质和技术传入中国。5.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医药知识传到阿拉伯地区。
随堂小练|素养达成1.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吸引了满剧场的人。这件丝绸长袍的料子获取的途径是 (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C.新航路 D.太平洋丝绸之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丝绸之路开辟,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也随之向西传播。当时凯撒能穿上丝绸长袍,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中西丝绸贸易和流通,故选A项。2.唐朝时,胡商遍布长安东西二市;北宋首都东京城的商业空间较长安大为扩展,而胡商的身影却大为减少。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商品经济规模萎缩 B.传统陆上商路受阻C.市坊分离制度解体 D.外交政策趋向保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长安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际大都市,因而有大量少数民族商人和外国商人在此定居,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对外交往范围较唐朝有所发展,外商多聚居于泉州、广州等海港城市,故选B项。3.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4500-2800年)出土了大量海贝,其中一种齿贝仅产于印度洋的深海区域。这种齿贝还在四川西昌,云南大理、昆明、楚雄、曲靖等地多有发现。这一发现可以用作研究
(
)A.古代西南地区货币的起源B.古代气候和物种变化情况C.中印直接贸易的最早见证D.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答案】D【解析】四川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齿贝在四川其他地区和云南地区也有发现,且这种齿贝仅产于印度洋的深海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社会形成的早期,贝壳曾经充当货币,说明四川广汉地区与印度洋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经济联系,因此这一发现可用于研究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故D项正确;贝壳曾经充当货币,但不能据此推知古代西南地区货币的起源,排除A项;仅根据贝壳的发现不能说明古代气候和物种的变化情况,排除B项;材料无法证明中印之间存在直接贸易,“最早见证”的说法也存在问题,排除C项。4.下图是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该丝绸出土的地点却并非楚地,而是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据此可知 (
)A.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在汉代之前已出现B.东方丝织品在东周已经西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毕业设计中期报告范文
- 2025年中国双粱小车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 2025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冷拔钢丝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建安材料合同范本
- 包租饭店合同范本
- 2025年医用超声诊断设备项目建议书
- 玉米定金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阿基米德三角形【六大题型】含答案
- 高中语文2021学年专题复习-外国文学训练题【含详解】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乡镇教育管理中心2025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考试版A4)
- 1医学图像处理绪论课件
- 校园门禁系统升级方案
- 神经内科一病区不良事件PDCA-
- 汽车行业职位职级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 档案销毁清册(封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