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南方地区区域特征 同步练习 解析版_第1页
7.1 南方地区区域特征 同步练习 解析版_第2页
7.1 南方地区区域特征 同步练习 解析版_第3页
7.1 南方地区区域特征 同步练习 解析版_第4页
7.1 南方地区区域特征 同步练习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第1节南方地区区域特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山脉和②河流是()

A.秦岭、淮河B.南岭、长江C.秦岭、珠江D.南岭、珠江

2.下列地形区,位于该区域的是()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塔里木盆地

3.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为高原地形B.冬季1月平均气温0°C以下

C.年降水量为600mm左右D.是我国油菜主要种植区

【答案】1.C2.B3.D

【解析】1.由图可知,①山脉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所以①为秦岭;②河流,流经了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最终在广东省注入海洋,所以②为珠江。结合所给答案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由图可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为南方

地区。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A错误;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B正确;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C错误;

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地区,D错误。故选B。

3.由图可知,南方地区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A错误;冬季1月平均气温0°C以上,B错误;

年降水量大于800mm,C错误;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为油菜,D正确。故选D。

下面的表格是我国某地的自然地理要系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数值

第1页共14页.

纬度位置120°E、30.2°N

海拔高度/米7

年平均气温/℃16.1

七月平均气温/℃28.7

一月平均温度/℃5.6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320

4.该地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是()

A.热带、湿润地区B.亚热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5.该地的“美称”用不着的是()

A.聚宝盆B.水乡泽国C.富绕美丽D.鱼米之乡

6.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4.B5.A6.B

【解析】4.由表格可知,该地一月平均温度为5.6℃,七月平均气温为28.7℃,可知,该地位于亚热带;

由年平均降水量为1320毫米,在800毫米以上,处于湿润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根据表格中的海拔、气温、降水量、纬度位置等信息推知该地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河网稠密,富饶美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

故BCD不符合题意,“聚宝盆”是指柴达木盆地,故A符合题意,故选A。

6.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我国某地,且地处亚热带的湿润区,可判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传统民居是反映区域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2页共14页.

7.两地民居中()

A.甲——屋顶坡度较小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D.乙——窗户均朝南

8.两地中()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京剧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9.据图可推断乙地()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B.终年高温湿润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D.河流湖泊众多

【答案】7.B8.D9.A

【解析】7.读图可知,甲地民居位于南方地区,乙地民居位于北方地区,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乙民居屋

顶坡度较小,排除A;甲民居沿河流而建,B正确;乙民居建成多用土、砖,排除C;乙民居正房的窗户多

朝南,偏房的窗户朝东或朝西,排除D;故选B。

8.甲地河流众多,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排除A;甲地位于南方地区,京剧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排除B;

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甲地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排除C;乙地降水较少,热量相对较少,种植的主要

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D正确;故选D。

9.据图可推断乙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居屋顶坡度小,降水较少,以面食为主,A正确;以

第3页共14页.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排除B;也有可能是北方的内陆城市,排除C;降水较

少,河流湖泊较少,排除D;故选A。

10.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所示气候类型,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AB.BC.D.D

【答案】D

【详解】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B

为全年温和湿润,降水比较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D

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ABC错

误。故选D。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江苏省绿茶享誉海内外。茶树喜温喜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生长好。图1示意

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为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江苏省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太湖周边地区B.洪泽湖周边地区C.淮河以北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

第4页共14页.

12.江苏省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位于我国的()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13.“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①山地易排水②山地日照足③山地风力大④山地云雾多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14.与江苏省相比,所处纬度相近的四川省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C.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

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

【答案】11.A12.D13.B14.B

【解析】11.读图分析,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是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的地区,

可得出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太湖周边地区。故选A,BCD错误。

12.读图分析,江苏省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

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故选D,ABC错误。

13.读图分析,茶树生长环境要求地表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排水,但是又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山地丘陵

自然坡度有利于排水,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容易形成云雾,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茶树生长,生

产好茶,①④正确。故选B,ACD错误。

14.与江苏省相比,所处纬度相近的四川省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等高大山脉阻挡

西北冷空气南下,冬春季节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同纬度的江苏、浙江高,因此茶树生长快,上市早。

故选B,ACD错误。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是一片富饶美丽之地。据图完成

下面小题。

第5页共14页.

15.南方地区山清水秀,该地区主要气候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少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D.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16.和a、b两地形区相比,c地形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是()

A.地形崎岖B.气温偏低C.人口稀少D.降水偏少

【答案】15.C16.A

【解析】15.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结合所给答案A、B、D错

误,C正确。故选C。

16.由图可知,a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b位于四川盆地、c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四川盆地相比较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是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结合所给答案A正确,B、C、D错误。故

选A。

老腊肉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当地居民为了应对自然环境而制造的地方性产品,是指土猪肉

经腌制后再经过青冈木(常绿乔木)、柏树枝及中药材熏制、烘烤(或在日光下曝晒)所制成的加工品。老

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过去,老腊肉多产于南方的原因是()

A.气温高,利于腊肉腌制B.气温高,肉类易变质

C.空气干燥,利于腊肉腌制D.南方人喜欢腊肉风味

18.老腊肉大面积存在的省份为()

A.山东省B.黑龙江省C.贵州省D.陕西省

19.近年来,在城市老腊肉热潮不降的主要原因是()

A.老腊肉新鲜度高B.猪肉价格上涨

第6页共14页.

C.城市食品安全堪忧D.老腊肉的独特风味

【答案】17.B18.C19.D

【解析】17.南方地区气温高,肉类容易变质,因此需要腌制成老腊肉提高防腐能力,延长保存时间,B正

确。腊肉的熏制过程与当地气温关系不大,A错误;南方空气湿润,C错误;过去熏制腊肉并不是因为其风

味问题,而是为了确保长时间的保存腊肉,D错误。故选B。

18.老腊肉主要位于南方地区,贵州省位于南方地区,因此会有大面积的老腊肉存在,C正确:山东省、黑

龙江省位于北方地区,陕西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方,不会存在大面积的老腊肉,A、B、D错误。故选C。

19.与鲜肉相比,老腊肉新鲜度低,A错误;猪肉价格上涨,老腊肉价格也会上张,B错误:食品安全监管

严格,城市的食品安全程度高,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老腊肉拥有独特的风味,城市地区缺少老腊肉,因

此对老腊肉的热潮不降,D正确。故选D。

“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乡愁”。油纸伞采用传统方法;全手

工制作。它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但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

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反映“油纸伞”起源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D.纵沟横壑,骤雨纷纷

2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比较方便B.文化底蕴深厚C.使用地区广D.可经久耐用

【答案】20.A21.B

【解析】20.由题可知,“油纸伞”发源的地方应该是南方地区,降水较多,A正确。风萧石滚,黄沙漫漫表

示的是西北地区干旱,B错误。晴暖高温,烈日炎炎表示大晴天,C错误。纵沟横壑,骤雨纷纷表示北方地

区黄土高原,D错误。故选A。

21.油纸伞是我国特有的产品,采用传统手法,全手工制作,走向国际市场主要依赖的是文化底蕴厚,该

产品有悠久的制作历史,B正确。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携带不便,A错误。长期置于干燥环

境中易变脆、开裂,不耐用,D错误。油纸伞只适合在降水较多的地方使用,C错误。故选B。

篁岭是一座古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崖,梯田环绕。当地人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

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错落有致的民居与晒架上的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

遐迩的“篁岭晒秋”。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第7页共14页.

22.读图并结合材料可以看出,篁岭位于()

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甲地④乙地⑤丙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⑤

23.“篁岭晒秋”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阴雨连绵B.地形崎岖C.河网密布D.动植物资源丰富

【答案】22.D23.B

【解析】22.读图可知,“篁岭”位于29°N附近,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故②正确;根据题干资料“篁岭是一

座古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崖”可知,当地海拔在500米以上,且地形陡峭,图中只有丙地符合

题意,故⑤正确。综合分析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故选择D。

2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而篁岭古村落由于地形

崎岖,平地少,从而使得当地居民在古朴建筑的屋顶上用长长的木架托起圆圆的竹匾(一种器具)晾晒各种

作物,形成了一种“篁岭晒秋”现象,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故B正确,故ACD错误,故选择B。

有作家这样描述我国某城市2、3月份的菜市场:本省食材汇聚于省城,时令的新鲜肯定有:菜薹

(tái)用来清炒,九孔藕用来做排骨汤……少不了的一定是鸭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拉萨B.沈阳C.武汉D.银川

25.形成这种饮食文化的自然条件有()

A.地势高峻,日照充足B.黑土广布,农产富饶

C.温暖湿润,河网密布D.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26.下列哪个物产最有可能同属某城市所在的区域()

A.大豆B.青裸C.茶D.哈密瓜

第8页共14页.

【答案】24.C25.C26.C

【解析】24.由题干可知,该城市的时令蔬菜有菜薹、九孔藕、鸭脖等,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食材,拉萨位

于青藏高原,沈阳、武汉、银川位于北方地区,武汉位于南方地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有题干可知,该城市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形成这种饮食文化的自然条件有温暖湿润,河网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泽的“鱼米之乡”,故C正确;地势高峻,日照充足是青藏高原,故A错误;黑土广布

的是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故B错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的是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

26.由上题可知,该城市为武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茶是南方地区的物产,大豆是北方地区的物产,青

稞是青藏高原地区的物产,哈密瓜是西北地区的物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

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根据冰墩墩的描述,与四川相比,北京的冬季更()

A.寒冷B.温暖C.炎热D.湿润

28.冰墩墩的家乡()

A.全年多雨B.紫色盆地C.简称渝D.森林之海

【答案】27.A28.B

【解析】27.与四川相比,北京的冬季更寒冷。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川冬季温和少雨。故选A。

28.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B正确;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季。A错误;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C错误;台湾省有“森林之海“、“亚洲天然

植物园”的美誉。D错误。故选B。

“唐诗之路”是中国山水诗歌的摇篮,唐朝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诗篇。下图是唐诗之路示意图,读图

完成问题。

第9页共14页.

29.图中唐诗之路()

A.位于江苏省B.大致与纬线平行

C.呈东西走向D.山水相依,气候湿润

30.李白在此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诗句中描写此地景色的是()

A.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D.日照庐山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答案】29.D30.B

【解析】29.如图所示,唐诗之路始于杭州,终于天台附近,属于浙江省,且呈西北一东南走向,A和C

错误。浙江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越靠近东海,地势越低,B错误。唐诗之路沿路多山多水,且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D正确。因此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0.“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中提到的楼兰位于现在的新疆罗布泊西北,地处我国西北地区,A错误。“相

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独坐敬亭山》,敬亭山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故C错误。“天姥连天向

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中提到的天姥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境内,也位于唐诗之路沿线,B正确。“日

照庐山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提到的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D错误,因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

31.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读下图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页共14页.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盆地B________海C________高原

(2)南方地区有我国第一大河---________(河流名称),还有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________平原。

(3)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耕地类型多为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人们常用“四季无寒暑”来描述C地形区的气候特点。根据图中信息分析,C地形区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________

①纬度较低②蒸发量大③北部有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④降水稀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南方地区盛产的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武夷岩茶等名茶全国驰名。结合

图文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名茶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

①气候温暖②空气湿度大③干旱少雨④地势平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31.(1)四川黄云贵

(2)长江长江中下游

(3)水田水稻

(4)C

(5)A

【分析】本题以南方地区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南方地区的地形地势、河流分布、耕地类型、自然

环境对农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11页共14页.

(1)读图可知,A位于我国四川省,属于四川盆地;B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北侧,是我国的黄海;C位于我

国云南省,属于云贵高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耕地类型多以水田为主,雨热同期

的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生长,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C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并且云贵高原的北边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

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温度高,①③正确,C正确;与蒸发量无关,排除②,排除AD;以亚热带季

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排除④,排除B;故选C。

(5)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纬度低,气候温暖,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利于茶叶生长,①②

正确,A正确;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排除③,排除BC;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有利于茶园的排

水,排除④,排除D;故选A。

32.读左图“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乙地气候资料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历程。不忘初心,

重走长征路,追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七律:长征》是毛主席于1935年10月所

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

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

(2)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从1935年1月29日红

第12页共14页.

军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到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东渡赤水河(四渡赤水)。赤水河在冬季的水文特

征有____。(至少写出两条)

(3)1935年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左图中乙地渡江。毛主席当年吟出“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千古绝唱,“暖”

字表达了红军队伍胜利渡过金沙江后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当地老百姓这里感受到的温暖。

从气候角度看也有“暖”意,图中乙地所属气候的特点是____。

(4)“大渡桥横铁索寒”,“寒”一是指只剩下几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二是暗示红

军远征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左图中甲地为泸定桥,位于我国地势____阶梯交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