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_第1页
DB13JT-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_第2页
DB13JT-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_第3页
DB13JT-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_第4页
DB13JT-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DB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PDB13(J)/TXXXX-XXXX备案号:JXXXXX-XXXX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征集2022年度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的通知》的要求,由河北天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设计;6施工;7质量验收。本标准的部分内容涉及“墙体用垫块组件及墙体结构(专利号:ZL202222121752.6)”,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专利权人协商处理,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由河北天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河北天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51号,邮编:050000,电话邮箱:hebeitianyi2002@163.com),以便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主编单位:河北天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天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许亚男杨艳青梁丽娟宋郁茹李燕高飞董文菊崔丽娜陈兴保郑艳红李小雷柳芳芳吴倩倩安豪赫王巧立审查人员:

目次TOC\o"1-2"\h\u1总则 72术语 83基本规定 104性能要求 134.1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性能 134.2混凝土 144.3保温板 154.4拉结支撑筋 194.5镀锌钢丝网 204.6配套材料 205设计 255.1一般规定 256施工 306.1一般规定 306.2施工要点 316.3运输及贮存 336.4成品保护 336.5施工安全 347质量验收 367.1一般规定 367.2主控项目 387.3一般项目 40本标准用词说明 43引用标准名录 441总则为了规范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等环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采用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可用于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和筒中筒结构体系。

2术语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通过专用的拉结支撑筋及组件,连接镀锌钢丝网并将其固定于保温层,浇筑混凝土后实现防护层与保温层内侧基层墙体的有效连接,形成的具有保温、防护作用的构造系统。主要可分为剪力墙内置保温系统和填充墙内置保温系统。剪力墙内置保温系统(简称Ⅰ型)保温层外侧设单层镀锌钢丝网,通过拉结支撑筋与内侧为承重结构层的基层墙体连接,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兼结构受力与节能于一体的复合墙体。填充墙内置保温系统(简称Ⅱ型)保温层外侧设单层镀锌钢丝网,通过拉结支撑筋与内侧配有镀锌钢丝网或钢筋的非承重基层墙体连接,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达到保温内置并起到围护作用的填充墙保温系统。保温层置于结构层和防护层之间的保温芯材,主要为石墨聚苯板(GEPS)、模塑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石墨挤塑板(GXPS)。结构层Ⅰ型或Ⅱ型的内侧基层墙体。防护层位于系统外侧主要对保温层起防护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镀锌钢丝网由纵向镀锌钢丝和横向镀锌钢丝分别以一定的间距排列且互相垂直相交、全部交叉点均焊接在一起的网片。拉结支撑筋穿过保温层,两端分别与结构层和防护层进行可靠连接的L形钢筋。网片连接组件用于固定保温芯材与镀锌钢丝网使其不发生偏移的工程塑料专用组件,主要包括以原生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氨酯等支撑定位的防腐拉结件、限位卡件、防锈蚀保护帽等。密实凹槽在现浇混凝土厚度不大于100mm时保温芯材上开设的半椭圆形凹槽,以便于在浇筑混凝土时放置振捣装置进行振捣,保证浇筑密实。

3基本规定根据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在承重墙或非承重围护墙的使用,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见表3.0.1表3.0.1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基本构造Ⅰ型系统基本构造(应用于承重墙外侧)承重结构层eq\o\ac(○,3)构造示意图防护层eq\o\ac(○,1)保温层eq\o\ac(○,2)50mm厚现浇混凝土,内设单层镀锌钢丝网(φ4@100)EPSGEPSXPSGXPS现浇钢筋混凝土Ⅱ型系统基本构造(非承重围护墙)构造示意图防护层eq\o\ac(○,1)保温层eq\o\ac(○,2)非承重结构层eq\o\ac(○,3)50mm厚现浇混凝土,内设单层镀锌钢丝网(φ4@100)EPSGEPSXPSGXPS50mm现浇混凝土内设单层镀锌钢丝网φ4@100续表3.0.1Ⅱ型系统基本构造(非承重围护墙)构造示意图防护层eq\o\ac(○,1)保温层eq\o\ac(○,2)非承重结构层eq\o\ac(○,3)50mm厚现浇混凝土,内设单层镀锌钢丝网(φ4@100)100mm现浇混凝土,现场绑扎双向钢筋,配筋率≥0.25%,满足设计要求EPSGEPSXPSGXPS注:防护层厚度可以根据工程情况调整,且不小于50mm,其配筋需满足最小配筋率0.25%要求。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组成材料、成品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本标准和国家、河北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防护层、防护层与结构层的连接均应满足结构的正常变形,且在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反复作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和破坏,在地震时不应脱落。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水、防渗及透气功能,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浇筑,保温板两侧混凝土应均匀密实,墙体与梁柱部分的连接应安全可靠。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止火焰沿外墙面蔓延的能力,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有关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河北省相关标准的规定。施工用照明等发热设备通过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电气线管不应穿越或敷设在保温层中,必须穿越或敷设时,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周围采用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设置开关、插座等电器配件的部位,周围应采取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在生产、运输、现场堆放及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火和防护措施,不可重压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产品应放在干燥通风处贮存,不应露天长期暴晒。施工现场应采用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应制定火灾应急预案,配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设施和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设施,作业前应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培训。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外饰面层宜采用涂装(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饰面砖)饰面,也可采用面砖(陶瓷面砖、陶土面砖)饰面或幕墙装饰。外饰面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的相关规定。当采用幕墙饰面时幕墙的受力结构应与结构层连接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规定。

4性能要求4.1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性能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1.1的规定。表4.1.1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性能要求项目质量要求镀锌钢丝网外观网片平整,不得有明显翘曲、变形,不得有漏焊、脱焊。保温板外观无破损,无掉角,粘接处需要粘接牢靠。耐候性经耐候性试验后,无渗水裂纹、空鼓、起泡、开裂剥落现象;所有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应≥0.10MPaJGJ144吸水量≤500g/m2抗冲击性建筑物首层墙面以及门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10J级建筑物二层以上墙面等不易受碰撞部位:3J级耐冻融(80次)冻融循环后表面无裂缝、空鼓、脱落或剥离现象系统拉伸粘结强度≥0.10Mpa热阻符合设计要求抹面层不透水性2h不透水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水蒸气湿流密度≥0.85g/(m2·h)耐火极限≥3hGB/T99784.2混凝土混凝土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且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宜采用高流动性、均匀性、稳定性的自密实混凝土和细石混凝土。当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0mm。自密实是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其硬化后的强度、弹性模量、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等其他性能应符合设计或相关标准的要求。入模工作性能要求按表4.2.2的规定,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的规定执行。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应进行配合比、和易性的专项设计及试配工作,相关性能可参照自密实混凝土的要求。表4.2.2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要求自密实性能性能指标重要性性能等级技术要求填充性坍落扩展度(mm)控制指标SF3760~850扩展时间T500(S)VS2<2抗离析性离析率(%)SR2<15间隙通过性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mm)可选指标PA20≤PA2≤254.3保温板石墨聚苯板(GEPS)、模塑聚苯板(EPS)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表4.3.1-1、4.3.1-2的规定。表4.3.1-1石墨聚苯板(GEPS)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g/m³)≥20GB/T6343导热系数/[W/(m.K)]≤0.032GB/T10294GB/T10295压缩强度(Kpa)≥100GB/T8813熔结性能弯曲变形(mm)≥20GB/T8812.1断裂弯曲荷载(N)≥25剪切强度(Kpa)≥100GB/T32382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Kpa)≥100GB/T30804尺寸稳定性(%)≤0.3GB/T8811体积吸水率(%)≤3.0GB/T8810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2.0~4.5GB/T17146氧指数(%)≥30GB/T2406燃烧性能等级B1级GB8624注:1GEPS在工程应用前,宜在自然条件下陈化至少42天或在温度(60±5)℃环境中陈化至少5天;2断裂弯曲荷载与弯曲变形有一项符合指标要求即为合格。表4.3.1-2模塑聚苯板(EPS)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g/m³)18~22GB/T6343导热系数/[W/(m.K)]≤0.039GB/T10294GB/T10295压缩强度(Kpa)≥100GB/T8813熔结性能弯曲变形(mm)≥20GB/T8812.1断裂弯曲荷载(N)≥25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Kpa)≥100GB/T30804尺寸稳定性(%)≤0.3GB/T8811体积吸水率(%)≤3.0GB/T8810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4.5GB/T17146氧指数(%)≥30GB/T2406燃烧性能等级B1级GB8624注:1EPS在工程应用前,宜在自然条件下陈化至少42天或在温度(60±5)℃环境陈化至少5天;2断裂弯曲荷载与弯曲变形有一项符合指标要求即为合格。挤塑聚苯板(XPS)、石墨挤塑板(GXPS)的性能指标应分别符合表4.3.2-1、表4.3.2-2的规定。表4.3.2-1挤塑聚苯板(XPS)的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g/m³)25~35GB/T6343导热系数/[W/(m.K)]≤0.030GB/T10294GB/T10295压缩强度(Kpa)≥200GB/T8813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Kpa)≥200GB/T30804尺寸稳定性(%)≤1.0GB/T8811弯曲变形(mm)≥20GB/T8812.1体积吸水率(%)≤1.5GB/T8810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1.5~3.5GB/T17146氧指数(%)≥30GB/T2406燃烧性能等级B1级GB8624注:1不应掺加非本厂挤塑聚苯板产品的回收料;2双面去皮或双面开槽;3在工程应用前,应在自然条件下陈化不少于28天。表4.3.2-2石墨挤塑板(GXPS)的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压缩强度(Kpa)p≥200GB/T8813表观密度(kg/m³)25~35GB/T6343续表4.3.2-2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导热系数/[W/(m.K)]≤0.024GB/T10294GB/T10295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Kpa)≥200GB/T30804尺寸稳定性(%)≤1.0GB/T8811断裂弯曲负荷(N)≥120GB/T8812.1体积吸水率(%)≤1.0GB/T8810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1.5~3.5GB/T17146燃烧性能等级B1级GB8624注:泡沫板自生成之日起,应在自然条件下放置90d后进行导热系数试验,其他性能试验应在45d后;除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3±2)℃,相对温度(50±10)℃条件下进行,试验前样品应在此条件下放置不少于1d。当现浇混凝土厚度不大于100mm时,该侧保温板宜沿竖向通长设密实凹槽,密实凹槽应为半椭圆形,凹槽宽度80mm,凹槽深度20~40mm。保温板宽度600mm居中开设一道;保温板宽度1200mm时开设两道,凹槽中心间距600mm,距板边300mm。由于凹槽为均匀设置,且深度不大,涉及热工计算时宜按照保温板的平均厚度计算。图4.3.3保温板密实凹槽4.4拉结支撑筋与网片连接组件拉结支撑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直径不小于8mm,钢筋采用L形钢筋,L形筋弯折水平段长度不小于30mm。材料性能应满足表4.4.1的要求。表4.4.1拉结支撑筋的力学性能项目类别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力学性能热轧带肋钢筋(HRB400)公称直径(mm)8±0.5GB/T1499.2抗拉强度标准值(Mpa)≥360GB/T28900极限强度标准值(Mpa)≥540抗剪力(N)≥0.3倍标准屈服力值GB/T1499.3屈服强度标准值(Mpa)≥400JG/T366网片连接组件不得使用回收再生材料,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应不小于0.6KN。4.5镀锌钢丝网镀锌钢丝网使用冷拔低碳钢丝,其规格、强度应满足表4.5.1的要求。表4.5.1冷拔低碳钢丝规格要求极限强度标准值fy(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fy(N/mm2)直径(mm)直径允许偏差(mm)试验方法5503204±0.08GB1499.3镀锌钢丝网性能应符合表4.5.2的要求。表4.5.2镀锌钢丝网要求项目(单位)质量要求试验方法镀锌钢丝网钢筋直径(mm)4GB/T33281钢筋间距(mm)100网格尺寸偏差(%)经向±5、纬向±2焊点抗拉力(N)>580镀锌钢丝镀锌层质量(g/㎡)≥140网片焊点漏焊率(%)≤0.8GB265404.6配套材料中空玻璃微珠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6.1-1,表4.6.1-2的规定并应满足《工程用中空玻璃微珠保温隔热材料》JG/T517的要求。表4.6.1-1中空玻璃微珠中间层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容器中状态施工性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无结块,呈均匀浆液状态JG/T517施工性施涂无困难固体含量(%)≥40密度(g/ml)≤0.7干燥时间(表干)[h]≤4外观正常初期干燥抗裂性(3h)无裂纹低温稳定性(3次)不变质热贮存稳定性(30d)不变质导热系数[W/(m.K)]≤0.035表4.6.1-2中空玻璃微珠系统材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耐水性(168h)无异常JG/T517耐碱性(168h)无异常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续表4.6.1-2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耐冲击性(500g,300mm)无异常JG/T517柔韧性热处理(5h)直径50mm无裂纹低温处理(2h)直径100mm无裂纹粘结强度标准状态(Mpa)≥0.60浸水状态(Mpa)≥0.40附加热阻(m2.K/W)≥0.65燃烧性能不低于A(A2)级GB8624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性能应符合表4.6.2的要求。表4.6.2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干密度(kg/m3)≤300GB/T26000导热系数/[W/(m.K)]≤0.070线性收缩率(%)≤0.3压剪粘结强度(Mpa)(与防护层)原强度≥0.050耐水强度抗拉强度(Mpa)≥0.1抗压强度(Mpa)≥0.2续表4.6.2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软化系数≥0.6GB/T26000燃烧性能等级A(A2)级GB8624胶粉聚苯颗粒浆料性能应符合表4.6.3的要求。表4.6.3胶粉聚苯颗粒浆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干表观密度(kg/m3)250~350JG/T158抗压强度(Mpa)≥0.30软化系数≥0.60导热系数/[W/(m.K)]≤0.080线性收缩率(%)≤0.3抗拉强度(Mpa)≥0.12JG/T158拉伸粘结强度(Mpa)(与防护层)标准状态≥0.12破坏部位不应位于界面浸水48h,干燥14d状态≥0.10燃烧性能等级A(A2)级GB8624腻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的有关规定。硅酮密封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的有关规定。耐碱玻纤网格布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6.6的要求。表4.6.6耐碱玻纤网格布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单位面积质量(g/m2)≥160JC/T841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1000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50断裂伸长率(经、纬向)(%)≤5.0饰面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饰面材料必须与系统其它材料相容;2涂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和《复层建筑涂料》GB/T9779的有关规定;3饰面砂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墙体饰面砂浆》JC/T1024的有关规定。

5设计5.1一般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建筑节能设计和热工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围护结构、保温层内部及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现行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DB13(J)185的相关要求;2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进行热桥保温处理措施,保温材料可采用胶粉聚苯颗粒浆料、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等。超低能耗建筑可采用中空玻璃微珠保温隔热材料等高效保温材料。材料性能指标见4.6节,保温材料厚度应通过计算确定。3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保温层的厚度应通过计算决定。当保温板开设密实凹槽时,应考虑保温板开槽的形状、宽度和深度,取保温层的平均厚度做为计算厚度。热工设计时应考虑连接构造、保温板压缩的影响,修正系数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或经试验的方法确定,且材料修正系数不应小于1.20。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和主体结构正常变形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外墙防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2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3安装在外墙和顶板上的设备或管道必须固定于主体结构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基层墙体变形缝处应做好防水和保温构造的处理。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外饰面涂料应采用防水透气涂料。5.2设计要点Ⅰ型基层墙体应按照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设计。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计入防护层和非承重墙的影响。剪力墙结构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75到0.9,Ⅱ型用于框架或框剪体系中时,自振周期折减系数根据填充墙数量予以考虑。5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镀锌钢丝网的水平向连接应搭接同规格的镀锌钢丝网,采用扣搭的方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在墙体端部洞口侧边应采用U形钢筋连接,U形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6mm;U形钢筋防护层一侧应设直径10mm分布钢筋,并应满足设计要求。图5.2.1洞口侧边U形筋2防护层及Ⅱ型结构层镀锌钢丝网的竖向连接应采用附加钢筋绑扎搭接,附加绑扎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50mm。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网片连接组件每平方米设置数量应经工程设计计算确定,并且每平方米设置数量不应少于8个,门窗洞口处应根据需要增设。网片连接组件应均匀设置,间距不宜大于400mm,距墙角、伸缩缝、洞口边缘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镀锌钢丝网在墙体阴阳角和门窗洞口四角部位应设置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的同规格焊网或C6@200钢筋。见图5.2.2,图5.2.3。图5.2.2阳角构造图5.2.3阴角构造外墙装饰线与防护层或基层墙体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变形缝部位的外保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形缝处应填充燃烧性能为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同级的保温材料,构造做法应符合河北省现行标准的相关要求;2应采用金属盖缝板,宜采用铝板或不锈钢板,对变形缝进行封盖。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防护层应设置竖向防裂引导缝。防裂引导缝宜设在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的交接部位,且不得影响建筑外观设计;同一平面内引导缝的水平向间距不宜大于12m,引导缝宽度不宜大于10mm,深度不宜大于15mm,可通过切割混凝土形成引导缝,并应采用密封胶或弹性填缝材料填实。勒脚部位的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与室外地面散水间的缝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预留缝不应小于20mm,缝隙内宜填充不燃材料,外口应设置背衬材料,并用防火密封胶封堵。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在建筑层间处应沿墙通长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板。挑出长度应至少伸入防护层厚度的4/5,端部设置隔热措施。剪力墙上悬挑构件应进行冷凝验算,并应进行保温处理,保温层搭接长度应大于50mm,且应按结构性热桥计入外墙平均传热系数。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进行热桥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可用胶粉聚苯颗粒浆料、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等材料。超低能耗建筑中可采用中空玻璃微珠保温隔热材料高效保温材料,材料性能指标见本标准4.6条,保温材料厚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镀锌钢丝网的保护层厚度,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不应小于20mm,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应小于25mm,海风环境不应小于30mm,海岸环境不应小于40mm。绑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6施工6.1一般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等有关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且应建立完善的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作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根据施工图并结合实际墙面尺寸,绘制板块排列图。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施工,当风力大于5级和雨雪天时不得施工,雨期施工应做好防雨措施。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0℃,平均气温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材料及其配套材料、构配件进场应提供出厂合格证以及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材料、构配件进场时应按现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安装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施工完成后应做好成品保护。模板、脚手架等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架眼、孔洞等应采取隔断热桥措施,可采用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配套产品处理。6.2施工要点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施工前应在现场做样板墙。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施工需在有关钢筋工程、水电工程、定位线等前置工作全部完成并通过监理、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的验收后方可进行。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排板图复核尺寸确定每块板的安装控制线。安装板时,应根据排板图安装。先安装阴阳角处板,后安装主墙板。安装位置应正确,接缝严密,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移位、变形,无法采用整板安装的部位可在施工现场进行切割,切割板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200mm。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施工工艺流程排板设计→绑扎墙体钢筋及垫块→设置安装控制线、调整垂直度、保证拼接缝严密→板固定及安装→安装拉结支撑筋、防锈蚀保护帽→支墙体外侧模板→支墙体内侧模板→穿墙体对拉螺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墙体模板→对拉螺栓贯通孔两侧封堵→防裂引导缝设置→热桥部位处理→装饰面层施工。对网片连接组件不能限制移位的部位,应在施工时采取附加垫块等措施进行限位。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宜采用刚性大模板施工。安装模板时,应相应调整板的垂直度,保证板缝严密。安装对拉螺栓时,应根据每层墙、柱高度,按施工方案确定拉结支撑筋的间距,并错开网片定位组件的安装位置。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且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1前道工序验收合格;2混凝土浇筑时,应在保温层上口形成保护帽;3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一次浇筑高度不得大于500mm,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浇筑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4混凝土浇筑时,保温层两侧混凝土的浇筑液面高差不应大于400mm;5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6洞口处浇筑时应控制洞口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度或根据需要在洞口处增布料口,并安排专人检查其洞口下混凝土是否密实;7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整理上口甩出钢筋,修整混凝土表面,方便后续内置保温系统施工。墙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将对拉螺栓从墙体中抽出,拆除内外两侧模板,先从防护层一侧用燃烧性能不低于保温板的发泡保温材料将对拉螺栓的贯通孔密封密闭,堵孔深度不应小于保温板厚度,再用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孔洞填实,并在外表面涂刷防水涂层。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其他墙体可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应先浇筑普通混凝土,再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的交接部位,应设在垂直于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外侧且交界处应设置钢丝网分隔。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工程施工应加强过程控制,各道施工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隐蔽工程和检验批验收记录。6.3运输及贮存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网架板在装卸、起吊、运输过程中应轻起轻放,宜用专用吊装机具,严禁抛掷、碰撞和重压。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网架板运输时应做好成品保护,短距离可用推车运输,长距离可使用车、船等货运方式运输。长距离运输应打捆包装,每捆包装高度不应超过2m,并采用专用护板和绳索绞紧,轻吊轻落。运输过程中支撑合理,防止撞击,避免破损和变形,必要时应有篷布遮盖,防止雨淋。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各种配套材料应分类贮存在平整干燥的场地或库房内,不宜长时间露天存放。网架板应平放码垛,垛高不应超过2m,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防雨、防火、防暴晒、防碰撞、通风等措施。贮存期及条件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6.4成品保护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加强配合,不得颠倒工序。交叉作业时,有关人员应做好工序交接,合理安排工序,不得对已完成工序的成品、半成品造成破坏。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防止明水浸湿,各构造层在凝结前应防止水冲、撞击、振动。安装预埋件时,宜用电钻钻孔、扩孔,严禁用力敲打。对浇筑完成后的墙体不得进行任何剔凿,避免尖锐对象撞击。门窗洞口、边、角、垛采取保护性措施。破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并避免出现热桥。安装网片连接组件时,应按排板设计要求确定安装位置,选用适宜的成孔方式,避免损坏保温层。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工程验收前对墙体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受到施工机具碰撞。抹灰完成后的墙体7d内、强度不足设计值的80%时,不得承受任何侧向作用力。施工梯架、工程用的物料等不得支撑、顶压或斜靠在墙体上。模板拆除后,应立即采取养护措施。6.5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施工现场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其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有关规定。配置灭火器与设施,作业前应对相关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施工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服从现场的统一管理。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施工现场严禁上下抛扔工具等物品。施工区域动用电气焊、砂轮等明火时,应确保保温板系统防护完整,无裸露。不得在保温板切割断面和裸露部位处进行电气焊接和明火作业。施工作业高度在2m以上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坠落。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上人。脚手架应满铺脚手板并固定牢固,严禁出现探头板。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均应设置防漏电保护器,带绝缘手套,防止触电。严禁施工用照明等发热设备通过保温板。

7质量验收7.1一般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相关要求。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2参加工程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3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4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在进场时或施工中按规定进行见证检验;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文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6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在验收前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7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采用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工程应与主体结构一同验收,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采用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工程检验批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有关规定。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2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技术检验时,至少应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3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查记录;4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随施工进度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形成验收记录和图像资料:1钢筋的保护层厚度;2拉结支撑筋规格、数量、间距、锚固位置、锚固长度、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3镀锌钢丝网镀锌层厚度、直径、间距、焊点等;4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网架板的安装固定;5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网架板的拼缝、阴阳角、门窗洞口及不同材料间交接处等特殊部位的构造做法,防止开裂和破坏的加强措施;6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墙体易产生热桥部位的处理;7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厚度;8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构造节点。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应全部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建筑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节能工程验收资料应单独组卷,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进行核查,并纳入竣工资料:1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洽商和节能专项审查文件;2有效期内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试验报告;3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施工方案;4隐蔽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必要时应核查检验批验收记录;6建筑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报告或外墙传热系数检验报告;7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报告;8监理单位过程控制资料及建筑节能专项质量评估报告;9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7.2主控项目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网架板所用材料和半成品、成品进场后应做质量检查和验收,其中品种、规格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的规定。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三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所采用的保温板、网片连接组件、镀锌钢丝网进场时应对下列性能进行抽样复检:1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强度、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吸水率、燃烧性能;2网片连接组件的材料力学性能;3镀锌钢丝网的丝径、网孔尺寸和焊点抗拉力。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检报告。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产品,按照扣除门窗洞口面积,保温墙面面积所使用的材料用量在5000m2以内时应复检一次,面积每增加5000m2应增加一次,增加的面积不足规定数量时也应增加一次。同一工程项目、同一施工单位且同时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可合并计算抽检面积。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2采用的保温浆料厚度大于20mm时,应分层施工,粘结必须牢固,不能空鼓和开裂。检验方法:检查保温材料厚度,材料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加工、连接、安装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钢筋分项工程的相关规定;2镀锌层厚度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核查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检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工作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的规定,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检验报告和现场实测坍落扩展度等。检验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时,取样不少于一次;2每工作台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1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验数量:全数检查。7.3一般项目施工产生的穿墙套管,脚手架眼、孔洞等墙体缺陷,应按施工方案采取隔断热桥措施,不得影响墙体热工性能。检验方法:对照施工方案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材料外观和包装应完整无破损,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3的规定。表7.3.3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垂直度5吊线、钢尺检查保温层距轴线位置4钢尺检查保温板间隙20距门、窗洞口保护层厚度±5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查10%,并不少于3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应重新检查验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防护层上的防裂引导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防护层混凝土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7.3.6的规定。表7.3.6防护层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垂直度层高≤6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6m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全高(H)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厚度+5,0留设检查孔或钻芯、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阶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有代表性的部位抽查10%,并不少于3段墙。接缝方法应符合设计施工方案要求,接缝应平整,严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每个检验批抽检10%,并不少于5处,少于5处时应全数检查。阴阳角、门窗洞口及不同材料基体的交接处等特殊部位应采取防止开裂和破损的加强措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数量:同一检验批内,按不同部位,每部位抽查10%,并不少于5处,少于5处时应全数检查。

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

引用标准名录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1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1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18《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DB13(J)18519《工程用中空玻璃微珠保温隔热材料》JG/T51720《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634321《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22《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T1029523《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881324《建筑用绝热制品垂直于表面抗拉强度的测定》GB/T3080425《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GB/T881126《硬质泡沫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基本弯曲试验》GB/T8812.127《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测定》GB/T881028《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GB/T1714629《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GB/T240630《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31《复层建筑涂料》GB/T977932《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33《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GB/T2600034《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2941635《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36《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3059537《镀锌电焊网》GB/T3328138《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39《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15840《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JC/T244141《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4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4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44《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45《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46《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84147《墙体饰面砂浆》JC/T102448《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条文说明编制说明《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BXXXXX,经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XX年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