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拿来主义课时优案11.读准字音①残羹冷炙()②仪节()③徘徊()④譬如()⑤脑髓()⑥自诩()⑦国粹()⑧玄虚()⑨宅子()⑩吝啬()⑪蹩进()⑫阿剌伯()答案①ɡēnɡ②yí③huái④pì⑤suǐ⑥xǔ⑦cuì⑧xuán⑨zhái⑩sè⑪bié⑫là2.词语辨用(1)吝啬·吝惜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子女教化问题上从不钱财,而对于自身的花费却非常。(2)接受·接收①有科研人员表示,他们首次重复到来自银河系外同一地点的相同信号。②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的部分,再美妙的人也一样。所以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埋怨自己。(3)徘徊·徜徉夜风拂过树荫送来阵阵凉意,淡雅的荷香时常引来鸣虫浅唱。在《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中,我的眼前却出现出一个在苦闷中的身影,心中便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悲伤。答案(1)吝惜吝啬(2)①接收②接受(3)徜徉徘徊解析(1)二者都有“过分疼惜而不舍得”的意思。①“吝啬”是形容词,主要指财物当用的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含贬义。②“吝惜”是动词,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气,略带褒义的吝啬,小气。惜字色调比较浓,常作褒义词。“吝惜”可接宾语,宾语常是财物、生命、力气以及详细物品。故第一空填动词“吝惜”,后接宾语,其次空填形容词。(2)二者都是动词,都有“接到”之意。“接受”,指情愿收取他人赐予的东西,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具有主动性。“接收”,指收受、接纳或依据法令把机构、财产拿过来,具有被动性。第一空是被动“接收”,其次空须要人主动“接受”。(3)二者都有“来回走”的意思,但这两个动作的心态不一样。“徘徊”,多用于心里难以下确定,或者着急。“徜徉”,指很愉悦或者说心里很轻松。故第一空后接“诗情画意”的景象,应填“徜徉”,其次空前面的状语是苦闷,应填“徘徊”。3.成语辨析推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中日围棋擂台赛30周年纪念赛8月9日结束。聂卫平一条“友情第一,礼尚往来”的微博点出了本次竞赛的意义。()说明:(2)解放前,爷爷给地主当长工,吃的是残羹冷炙,睡的是潮湿的地铺,以致熬坏了身体。()说明:(3)他说,选民希望他们选的人给人一种“真实美感”,而且还要堂而皇之。()说明:(4)有些用户因为自己手里的产品不是最新最好的而勃然大怒,对于这些用户,我先建议他们冷静下来。()说明:(5)出现校车事故,假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责任推给学校,那么,还有多少学校会组织春游呢?()说明:答案(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样,我就对你怎样。运用正确。(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运用正确。(3)×堂而皇之:形容表面上庄重风光 或正大的样子,事实上并非如此。含贬义。句子的意思是希望选民选的人表里如一。感情色调用错。(4)√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形容人大怒的样子。运用正确。(5)√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都不考虑,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运用正确。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完成填空。答案eq\o(□,\s\up4(01))揭露批判“送去主义”eq\o(□,\s\up4(02))“送来”的危害和“拿来”的必要eq\o(□,\s\up4(03))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2.请依据第八九段的内容填写下表,并体会运用比方论证的作用。作用:答案①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②批判地汲取作用:比方论证用简单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详细化,做到深化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拿来主义不是全盘接受传统的文化遗产,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批判继承。B.本文主要论述用拿来主义来解决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这种观点也适用其他领域。C.提倡拿来主义尽管已不适用于当今竞争社会了,但在当时却是有着剧烈的现实意义。D.作者在论述中奇妙地运用比方论证,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答案C解析拿来主义在当今社会仍旧被运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借鉴原则仍需接着坚持。一、基础检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些省份的中小学暑期培训班星罗棋布,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那些无证无良的,骗钱的,偷漏税款的,市场监管部门应毫不手软地打击取缔。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行或缺的组成部分。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育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可是,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惊慌的最大缘由。A.堂而皇之肆无忌惮明目张胆B.肆无忌惮堂而皇之明目张胆C.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堂而皇之D.堂而皇之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答案C解析堂而皇之:形容表面上庄重或正大的样子,事实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明目张胆: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多指抢劫)。肆无忌惮:随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第①句中说“无证无良的”,可见这些培训班并没有掩饰,是公开的,所以应运用“明目张胆”;第②句说的是“裸官”在贪污时的看法,且将钱财转移到海外,自然是“肆无忌惮”;第③句前面说“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育学生的成本上升’”,但实际缘由是“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用虚假的理由掩盖实际的缘由,故用“堂而皇之”。2.依次填入下面一句话中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上天堂,()落了地狱,()我们的子孙是在的,()还应当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A.或或却因此 B.或许或但所以C.或或许却因此 D.或或但所以答案D解析前两空是表示选择关系,用结构相同的“或……或”关联词语;第三个空表转折用连词,放在主语前,只能用“但”“却”是副词;最终一空表因果关系,强调结果用“所以”。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慎重,几张画却慎重地挂过去,显得寒伧可怜)C.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D.但是,假如反对这宅子的旧主子,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孱头”指徘徊不敢接受新文化的人)答案A解析这里表达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的憎恨。4.“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这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A.比拟、借代 B.借代、借喻C.借代、夸张 D.借喻、夸张答案B解析“枪炮”运用了借代,指斗争;“大门”“钉子”运用了借喻,“大门”指国家主权,“钉子”指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签定的一系列不同等条约。二、精段鉴赏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7题。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探讨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依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原委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当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会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醒悟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原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5.理解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答:答案这一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正话反说,讽刺意味更强。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关键是抓住鲁迅杂文中常用的反语修辞。6.鲁迅先生在否定种种错误的做法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见。有人认为这是解除推理法。结构是:缘由,或A或B或C或D;推理,非A,非B,非C;结论,所以D。请你依据这个结构,写出选文的推理过程。答:答案[推理过程如下]缘由: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推理:①闭关主义,实行不通;②送去主义,沦为乞丐;③听凭送来,大受其害。结论:所以,要自己来拿。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结构的实力。抓住作者先破后立的依次和文中的关键句,填入所给的结构形式即可。7.“送去”“送来”与“拿来”的实质性区分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后果?答:答案“送去主义”是统治集团由惧外变为崇外、媚外的一种表现,它经常以“丰富”“大度”自诩,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拙劣的自欺欺人的伎俩,是掩盖他们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这势必要使中国国力日弱,文化贫乏,最终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