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13.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E/0D/wKhkGWewCAaAG5goAAIhAOf80rE696.jpg)
![2024年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13.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E/0D/wKhkGWewCAaAG5goAAIhAOf80rE6962.jpg)
![2024年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13.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E/0D/wKhkGWewCAaAG5goAAIhAOf80rE6963.jpg)
![2024年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13.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E/0D/wKhkGWewCAaAG5goAAIhAOf80rE6964.jpg)
![2024年高考历史艺体生文化课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13.3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E/0D/wKhkGWewCAaAG5goAAIhAOf80rE6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32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考纲要求】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背景、指导思想、实质、表现、影响。2.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考点一文艺复兴【基础落实】1.背景(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3)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建财宝,也追求现世的享乐。(4)文化: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要求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4.成就(1)文学eq\b\lc\{(\a\vs4\al\co1(①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见发展人的特性。,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④莎士比亚:代表作是《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美术: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等,依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视察,自由发挥。5.意义(1)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剧烈的挑战。(2)对科学探讨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考点深化】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人文主义确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特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2.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1)主动影响①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绽开拓了道路。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建现世华蜜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④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线。⑤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试验,注意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2)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侈之风泛滥,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典例剖析】典例1.(2024·广东茂名模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一般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变更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时代,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更,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信仰没有发生变更,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是中世纪绘画主题的持续,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教权与世俗政权的权力区分,故D项错误。[总结提升]从思想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与基督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具有反基督教的性质,很多人文主义者是虔诚的基督徒。人文主义者既批判基督教,又利用基督教。典例2.下图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由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等做技术总监,其古罗马柱式构图、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蕴含着和谐与理性,并富有人体之美。这种风格()A.表达了理性主义精神B.符合了人文主义观念C.体现了基督教的宗教信仰D.在宗教改革中被人民抛弃【答案】B【解析】“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为人文主义的代表,故A项错误;“富有人体之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古罗马柱式构图、半圆形拱券、以弯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蕴含着和谐与理性”没有体现其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这座教堂体现的精神即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故D项错误。[总结提升]古代东西方出现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不懈追求。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实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真题在线】1.(2024·天津高考·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干脆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主见追求现世的享乐,表现在威尼斯画派代表提香身上就是“干脆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法是受到了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确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能“干脆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解除B项;通过题干中“提香干脆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反映出其否定教会所宣扬的道德观,解除C项;通过所学学问可知,神韵写意属于中国画的特征,解除D项。2.(2024·江苏高考·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子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志向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见灵魂自我救赎【答案】B【解析】“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反对罗马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C项错误;主见灵魂自我救赎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D项错误。3.(2024.4·浙江高考·18)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建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情愿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信任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A.人起先从神灵和自然的限制下觉醒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D.依靠情感复原人类本善的天性【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建了我自己”,是人理性的一种体现,使人渐渐从宗教神学束缚中摆脱出来,故选B项;材料不能确定为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限制下起先觉醒的标记,解除A项;专制等级更多强调外在的束缚,“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建了我自己”,更多强调精神领域的束缚,解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及人性的解放,非本性的善恶解除D项。4.(202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图3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15世纪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印刷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旺盛,这是欧洲文化发展活跃的表现,故选A项;17、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变革加速,与图片时间不符,解除B项;中世纪伴随欧洲城市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与图片时间不符,解除C项;新教传播是在宗教改革后,而宗教改革起先于16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解除D项。【针对训练】1.(2024·河南天一大联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非常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C.并未相识到人的重要性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A项正确。2.(2024·湖南百校联盟摸底考试)14、15世纪,意大利城市里有很多精彩的教化家,他们不仅擅长教书授徒,而且擅长著书立说,通过著作展示其修养和学问。意大利城市还拥有欧洲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均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慷慨资助。这有助于()A.人文主义的传播 B.宗教改革的深化C.理性主义的产生 D.浪漫主义的萌芽【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教化家的教书授徒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故A项正确。3.(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某一时期,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建筑,于是“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据此可知,当时的意大利()A.复古思想盛行 B.宗教观念淡化C.人性得到复苏 D.生活方式单调【答案】C【解析】材料中“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建筑”,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者崇尚人文主义,故C项正确。4.(2024·河北衡水中学冲刺模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见,人就应当公开地满意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华蜜的目标,实行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确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答案】C【解析】据“人就应当公开地满意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华蜜的目标,实行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确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教会仍占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所信奉,故A项错误;材料未突出意大利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故D项错误。5.(2024·湖北黄冈冲刺演练)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酷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华蜜。”这表明文艺复兴()A.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C.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答案】A【解析】材料中“在尘世上的华蜜”反映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考点二宗教改革【基础落实】1.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思想条件: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剧烈。(3)政治条件: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冲突加深。(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2.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限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3.主见(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2)每个基督徒都有干脆阅读和说明《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影响(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考点深化】1.宗教改革的影响(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势力(剥夺了教会在新教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须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上①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宗教改革后,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限制的基督新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大都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须要。②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解放了民众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打算。③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化事业的发展。④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目标: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③性质: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运动,都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调。④范围:都波及西欧的广阔地区。⑤结果: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旺盛。(2)不同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范围从意大利起先,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从德意志起先,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作用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新教思想还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供应了思想武器【典例剖析】典例1.(2024·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高校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据此可知()(左图为新教高校,右图为天主教高校。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A.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B.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C.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D.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表不难看出,以1517年的宗教改革为契机,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世俗专业和神学专业出现急剧变更。不论是新教高校还是天主教高校,世俗专业超过神学专业,故选C。[概念解读]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会的思想运动。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宗教改革最初出现在德国,接着波及瑞士、英国和法国。典例2.(2024·河南洛阳调研)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同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因而影响面主要集中在上层学问分子中;宗教改革则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思想,波及到广阔信徒,因而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故B项正确。【真题在线】1.(2024·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答案】C【解析】“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内容说明均是强化了君主的地位,故选C项;“17世纪六七十年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可见其重点是突出君主权利,而非信仰自由,解除A项;“16世纪”英国尚未确立君主立宪的政体,解除B项;《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属于17世纪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2.(2024·江苏高考·15)谚语在确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心情。“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变更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答案】C【解析】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闻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从今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材料中“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表明民众起先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但非不信仰上帝,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而材料中“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反映了宗教改革运动,故B项错误;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与材料中“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相符,故C项正确;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法国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与材料中“16世纪”不符,故D项错误。3.(2024年天津卷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提倡的改革运动得到农夫、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从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可知与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压迫,维护信仰自由的目标不同,因而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表述不够精确,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体现了贵族政治权力扩大,也体现了广阔农夫、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宗教改革要求,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对于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主动作用,但材料中没有体现与民族国家形成相关的王权加强,民族意识产生等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从农夫、手工业者、下层僧侣到王公贵族都支持了宗教改革,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针对训练】1.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缘由是()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哀思。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但丁《神曲》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B.胆怯 遭遇教会势力的宗教迫害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冲突尖锐【答案】C【解析】三部文艺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主要缘由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气比较弱小,封建势力比较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故C项正确。2.(2024·广东汕头调研)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干脆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比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折服。这反映了当时()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快速扩展C.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D.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答案】C【解析】据材料“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干脆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可知印刷技术的进步,据材料“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比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说明技术进步推动了人文主义,故C项正确。3.(2024·湖北武汉模拟)有学者探讨发觉,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A.阶级对立非常严峻 B.家长权威得到充分敬重C.新旧教会渐渐合流 D.人文主义受到沉重打击【答案】B【解析】据“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的表述,可知在宗教改革时期,家长的权威得到了敬重,故B项正确。4.(2024·河南郑州调研)16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持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整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 B.促进了行政机构的调整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答案】A【解析】由材料“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推动城市社会秩序的重建,故A项正确。5.(2024·河北保定模拟)16世纪欧洲产生了很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暂时性工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离婚协议财产保护策划与实施策略
- 2025年体育场馆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猎头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高精度二维伺服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住宅租赁协议法律规范
- 2025年中国内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全书
- 2025年企业团队建设培训费用预算协议样本
- 2025年公司租用办公地点合同样本
- 2025年典当行经营许可协议书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1-3)
-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件
- 代理分销销售协议书
- (绩效考核)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装卸工安全培训课件
- 钳工实训安全
- 腿部经络课件教学课件
- 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小数加减乘除计算题大全(300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