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岳麓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岳麓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岳麓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8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岳麓版选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十八)(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这样的结果是()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沟通与融合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平安【解析】以宗教原则实行印巴分治,导致印度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两大教派之间冲突尖锐,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答案】B2.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仇杀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印巴分治,依据宗教信仰来划分政治区域,造成了大量居民的迁徙,同时加剧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仇恨,遗留了克什米尔归属权之争等很多重要问题。国家的分立,使统一的社会经济被分割。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答案】D3.有人认为第一次印巴斗争实现停火“只是短暂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A.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B.苏联蓄意肢解巴基斯坦C.巴基斯坦内部冲突激化D.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解析】第一次印巴斗争停火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的难解之“结”,必定导致新的冲突和斗争。【答案】A4.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顶上的帽子,假如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帽子,那就会恒久受印度的摆布。”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作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②印巴两国都非常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以实行解除法。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并不是美国蓄意制造的,故③错误,可解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C5.1947~1971年期间,三次印巴斗争的主要相同点是()A.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导火线B.因联合国进行调解而停火C.与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有关D.没有最终解决印巴的冲突【解析】三次印巴斗争以后,两国之间小规模的冲突依旧不断,且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第一、二次印巴斗争的相同点,C项与第三次印巴斗争干脆相关。【答案】D6.20世纪80年头,两伊斗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阿拉伯河河界存在争端B.伊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C.两国居民宗教教派不同D.两国之间民族冲突严峻【解析】本题实质考查两伊斗争爆发的缘由。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是导致两伊冲突演化成斗争的缘由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实力提升练]7.两伊斗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幻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成为“肉弹”。这说明白伊朗少年()A.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是一种斗争狂热C.是一种极端宗教狂热 D.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辨析问题的实力。本题题干的关键词“升入天堂的幻想”,有深厚的宗教色调。伊朗信奉的是伊斯兰原教旨派,该派教义比伊拉克的教派要狂热。【答案】C8.两伊斗争对中东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C.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实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对中东局势”。A、D两项是两伊斗争对两国的影响,但不是对中东局势的影响;B项不符合史实;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和平是不能强加的。”“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实行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假如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逼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需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旧这样说的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我们在战斗,并将接着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据的土地。其次,寻求一种方法以复原和敬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我们的斗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斗争的接着。”——埃及总统萨达特谈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1973年10月)材料二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长久的和平中生活。——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的讲话(1977年11月)(1)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萨达特对以色列政策的改变,分析影响这一政策改变的因素。(2)结合所学学问,回答萨达特对以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及历史启迪。【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强调要强硬对抗,材料二中“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长久的和平中生活”则主见和解;双方相识到通过斗争不能解决问题,两国须要和平,这是政策改变的缘由所在。第(2)问,第一小问,从实现了和平,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面分析其影响;其次小问,因为和平谈判符合两国的利益,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在解决地区问题上,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答案】(1)改变:从敌视、军事对抗以色列到谋求埃以和平。因素:埃以双方意识到埃以冲突不行能通过斗争得到解决,外部力气(美国)的推动。(2)影响:埃以关系实现和解,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建交。启迪:中东和平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通过谈判,用“土地换和平”方式解决阿以问题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历史趋势潮流;应建立长效和平机制,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依据美国《时代》周刊供应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斗争起先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特殊是在双方绽开“袭船战”和“袭城战”后。在纽约,美国中质原油每桶上涨近3美元;在欧洲,原油每桶上涨近5美元,涨幅最高时,一周之内,每桶油价就上涨了3.5~9美元。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假如斗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光明”。材料二两伊斗争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使这场斗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伊斯兰国家、不结盟运动及有关大国对两伊进行了大量调解工作。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睬通过了关于结束两伊斗争的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马上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主动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跑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伊斗争给世界带来的干脆问题是什么?(2)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两伊斗争停火的依据及该依据的实质内容。(3)依据材料二分析,解决两国冲突的正确途径是什么?【解析】第(1)问考查两伊斗争的影响,但要留意题目所问的是“带来的干脆问题”,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不要绽开太多。第(2)问应留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