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朝夕
清晨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
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一一合唱与重唱。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示范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开嗓练习(略)导课
(二)学习歌曲《清晨》
1.播放《清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首先我
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
2.再听歌曲
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三
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
3.自学旋律
(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你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一一
(学生自由发言)
(2)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
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
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
(3)生分别齐唱一二声部旋律
(4)生分组分声部唱旋律
重点强调:每个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不要太大,相互兼顾,声音均衡。(二
声部难度要大一些,可以让音准非常好的学生唱第二声部,老师也参与到第二声部
中)
4.师示范歌曲
学生评价
5.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
学唱第一段歌词:
悄悄慢唱:
间奏(3616)-—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
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一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第二段:直接唱。
——分唱--纠正(加手势)(板书)两条龙,同头换尾。还有第二部分附点.
末尾音的音高。
注意看老师手势。(山坡)一--交换--一连快。这一段旋律优美舒展,歌曲通
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
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
面貌。
第三段
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进行表现。
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
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段连起来(随琴录音伴奏)
6.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三)编创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
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
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
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第二段。)
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四)小结
师:一一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
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反思】
晨景
【教材分析】
《培尔・金特》原为十九世纪挪威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所写的一部著
名诗剧。1894年,易卜生约请他的好友.当时已在欧洲各国获得很高声誉的格里格,
为他的这部诗剧配乐。培尔•金特是个富于幻想的人物,有“挪威浮士德”的别名。
他放纵好色,见异思迁,长期离家在外冒险游荡,晚年病弱潦倒,最后死在始终忠
贞于他的未婚妻怀中。1876年2月,该剧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
成功,诗剧配乐共有二十二段。格里格发挥了他的巨大想象力和精细的构思,以挪
威民间音乐为依据并运用高超的管弦乐技巧,生动而精确地以音乐描绘了剧中的环
境.情节和人物性格。无可否认,格里格的配乐是这部诗剧公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
素之一。十年后,格里格从这些配乐中选出了八段,先后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这
里选听的第一组曲第一乐章《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的一段配乐,描写培尔•金
特在非洲海岸流浪时当地的自然风光。乐曲开始由长笛在高音区奏出柔美.晴朗的
主题。这个主题随后造成i种明丽璀璨的色调,仿佛黎明的霞光渐次穿透云层洒向
浪涛轻轻拍击的海岸。中段,乐曲进入高潮。以全奏方式,描绘了喷薄而出的阳光
照射在浪涛起伏.波光粼粼的海面与沙滩之上的景象。随后,主题回复到原调上重
现,音响随乐曲开始增厚,层次加多。最后,在宁静的气氛中乐曲渐渐结束。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主题旋律,知道乐曲结构。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能从音乐中形象而动态地看到黎明的景色:晨曦
微露.初显阳光.再到太阳冉冉升起,体验早晨太阳升起前的整个过程。感受极为纯
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张老师带给大家一段音乐,(聆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清新的.
宁静的.空灵的)你仿佛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空旷海边.森林)
老师听完这段音乐后也和大家有同样的感受,那为什么音乐会让我们感受到这
样的画面呢?原来这是一段具有牧歌风格的旋律,所以才让我们仿佛来到了广阔无
边的大海.森林或草原,在不知不觉中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一起C
2.出示旋律谱例,哼唱旋律。
师:让我们用轻柔的声音,一起走进这美妙的音乐,一起来哼一哼。
师:当你站在山顶看向远处的时候,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山峰.海面)。是
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那就请大家画着旋律线,轻轻哼唱,去音乐中寻找答
案吧!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管弦乐作品,就是由这一条旋律展开的,欣赏之前,
让我们先走进管弦乐队,再次回顾一下我们熟悉的西洋管弦乐器.
复习西洋乐器(大屏幕展示)
1.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
2.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大管
3.铜管乐器:圆号,长号.
4.简单介绍管弦乐
二.欣赏教学
(一)聆听第一乐段
1.初听《晨景》第一乐段
当你听到熟悉的旋律,请你轻轻哼唱。提问:如果用这段音乐来表现一天中的
某个时段,你觉得是什么时候?请结合音乐色彩谈谈为什么表现的是这个时段?
(早晨-一音乐越来越明亮)
2.再次聆听,提问演奏主旋律的乐器是什么?(长笛、双簧管)答不出来时,
对比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音色。
3.请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是怎么出现的?同时还是交替?(交替)这种交替的
演奏有没有发生变化?
4.长笛与双簧管的交替在音调上有什么变化?(作曲家运用了音乐中常用的移
调,通过连续的调性上移,把旋律一步步往上推,力度不断加强)这种变化预示着
什么?(展现的是太阳缓缓升起的景象)。
(二)聆听第二乐段
1.整个乐队的加入,太阳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跃出了海平面,展现在我们眼
前的是光芒四射.蓬勃生机的景象。当你从音乐中感受到太阳正向海平面上涌现并
破云而出时、请将手比喻成太阳,做阳光撒满大地的动作示意老师。(熟悉的乐段
用用u”哼唱.画旋律线)。
2.师:你注意到了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强音)这些强音,让
你看到怎样的画面?(耀眼的阳光)忽强忽弱表现了什么?(太阳一会儿被云层遮
盖,一会儿又拨开云雾)。音乐家利用力度的强弱让我们从音乐中看到了一幅动态
的画面,在这变幻多姿的阳光的照耀下,森林.大地.海面又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先
说后做)让我们把镜头从天空中的太阳逐渐往下移,移到海面上移到森林里.移到
一切你能想象的地方。
请大家跟老师合作,当我的光芒照耀在你周围的时候,请你用动作表示大地上
万物的情景.
(三)聆听第三乐段:
过渡语:太阳升起来了,清晨的阳光是那么温暖.那么美。海面上波光粼粼,
森林里鸟语花香。
1.这一部分的音乐与前面哪一乐段相似?总结该曲曲式结构(A+B+A')
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象?(太阳已经徐徐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四)介绍作者及作品
1.师:大家想知道这么美的音乐出自哪一位作曲家之手吧?
2.你认为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曲子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哪一段?
格里格,挪威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挪威第二大城市贝尔根,格里格
的父亲是位成功的商人,母亲则出身于贝尔根望族,是位有才华的诗人兼音乐家,
外祖父曾经担任过贝尔根爱乐学会首任音乐总监,格里格的音乐天份应该是遗传自
他的母亲。六岁跟母亲学钢琴,九岁开始尝试作曲,后来进入音乐学院深造。一生
创作了许多作品,对发扬挪威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晨景》是《培尔•金特第一和第二组曲》第一组曲的第一段。《培尔•金特》
原为十九世纪挪威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所写的一部著名诗剧。1894年,易
卜生约请他的好友.当时已在欧洲各国获得很高声誉的格里格,为他的这部诗剧配
乐。1876年2月,该剧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诗居IJ配乐共
有二十二段。格里格发挥了他的巨大想象力和精细的构思,以挪威民间音乐为依据
并运用高超的管弦乐技巧,生动而精确地以音乐描绘了剧中的环境.情节和人物性
格。无可否认,格里格的配乐是这部诗剧公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年后,
格里格从这些配乐中选出了八段,先后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我们所听到的第一组
曲第一乐章《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的一段,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的
一段配乐。描写了那里日出和清晨美丽的景色。因为格里格本人并没有到过摩洛哥,
对那里的音乐不熟悉,所以,创作出来的音调,仍然是北欧风情的。
(五)完整聆听全曲
欣赏格里格100周年音乐会视频
师:接下来我们走进音乐会的现场来感受下世界级的演奏家们带给我们的《晨
景》。
【板书设计】
【反思】
晚风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体会“音乐与自然”
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二声部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形式。学习歌曲
《晚风》,并进行表演。掌握6拍子的强弱及弱起。
【教学重点】
对二声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随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拍手共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二、聆听歌曲
1.导入:欢迎同学们进入音乐课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需要我们用耳倾
听,“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需要我们用心感悟。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用耳.用
心,享受音乐……
(播放《晚风》背景音乐)学习了一天,此刻,让我们放松心情,跟我一起走
进惬意的音乐世界。轻轻闭上双眼,做个深呼吸,吸气一一呼气一一吸气一一呼气
一一轻轻的,我们来到了草地上,好像闻到了花杏,听到了蜜蜂振翅的声音,看到
了翩然起舞的彩蝶……轻轻睁开眼,随我一起变身蝴蝶翩翩起舞。……
2.节奏模拟
6/8X|XXXX|XXXX|
二,低声部骨干音旋律学习
1.听师唱,生拍“2”的节奏一一分局模拟旋律
2.板书“mi”线谱,并标识音符,视唱
3.游戏“有声无声”唱旋律(指到哪组哪组出声唱)
4.树叶遮挡挑战唱
5.加连线“连贯.圆润”地唱(第二次,师配以高声部唱)
三.歌词学习
1.师随伴奏乐,朗诵歌词
“大家表现那么优秀,老师也想来露一手,听完觉得可以,别忘了给我呱唧呱
唧,鼓励一下害羞的我。”
“听了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想说的?”
2.齐诵歌词“如诗般”
四.低声部巩固
1.听音乐伴奏,师随伴奏乐用口风琴吹奏低声部。
“夜莺的歌声带来了风的舞蹈……”(出示课件:低声部旋律)
“似曾相识?”“有什么发现?”
2.用“\vu”随音乐伴奏及口风琴巩固低声部旋律
五.高声部学唱
1.揭题
2.听音乐范唱与师的口风琴合作
“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是一首什么情绪的合唱曲?”
3.出示歌曲整谱,明确分工:两大组,各担任高低声部
4.认识并律动6/8拍子
5.律动节拍特点的同时听钢琴高声部旋律,找找“强拍音”所在?
6.用“la”随琴轻唱高声部旋律,注意用好换气记号
7.对比第二三乐句的不同结尾,并练习(问低声部的呢?相同)
8.完整随琴唱词
“注意声音的柔美与连贯。”
六.合唱
1.再次明确分工,听音乐找找自己声部的旋律。高声部随音乐,低声部随师的
口风琴。
2.随伴奏乐,第一遍低声部随口风琴唱,第二遍高声部听音乐唱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提示“力度变化”着的二声部合唱
5.尾声:师接尾巴,轻哼渐弱渐慢的高声部末句。
“我唱的是哪一句?有怎样的变化?”
高声部模拟
二声部尾声合作
6.歌曲完整呈现
领诵加齐诵一一合唱一一渐弱渐慢的尾声。
“音乐如风,音乐如雨……愿这风雨能滋润我们,鼓励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
敢前行,健康成长。谢谢大家!再见!”
四、创造表现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用钢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帮助学生唱好二声部的音
高。教师再合作演唱第一声部,
学生分组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唱,教师指挥。并对两个声部的演唱给予评价。
歌表演
学生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同时结合歌曲的旋律律动即兴进行表演,教师给予指
导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很好,相互懂得合作。二声部的音准还需要加强训练。
【板书设计】
【反思】
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3.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一一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一一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
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其表现了夕阳西
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媵,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
歌声,渐渐
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用慢板奏出了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并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赞美。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是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的。从
全曲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在这段中用了清角音(fa(),出现了暂时的
离调。转入下属调,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
乐情绪。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连串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
声。
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运用了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
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
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缓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的一个乐
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
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
《渔舟唱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曲.被改编成许多不同的演奏形式,如长笛独奏.
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管弦乐合奏等,特别是小提琴独奏《渔舟唱晚》,更加突出
了音乐的歌唱性,其中的慢板主题优美流畅,成为广为流传的旋律之一。中央电视
台在“天气预报”中也运用了这段主题,使它的影响更加广泛。一位外国竖琴演奏
家听了这首乐曲之后非常赞赏,称它为一首“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感受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一一填,它的音色古朴.浑厚而
悠远。这节课要老师和大家一同认识和了解我国另一件民族乐器一古筝。
2.介绍筝(古筝图片)
师: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
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它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
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演奏时以左手按弦.
右手弹弦为主,其中筝的划奏是构成其旋律特色的一个重要演奏方法。
二.辨别结构
1.初听:画旋律线
师:大家对筝这种民族弹拨乐器有了初步了解,一定还想仔细地品味它所表现的音
乐吧!那么,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筝曲。请大家拿出纸.笔,边听边画旋律线。
(初听古筝独奏《渔舟唱晚》音频。学生准备纸.笔,边听边画旋律线。)
2.描绘音乐
师:请你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所画旋律线,想象一下音乐描绘的画面。
3.出示曲名
师:这首乐曲的曲名是《渔舟唱晚》,是表现江南水乡傍晚的美景和渔民充满乐趣
的捕鱼生活工
4.介绍曲名的由来
师:这是近代筝演奏家娄树华在1936年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
并引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盆之滨”的诗句。“彭盆”即
指的是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5.欣赏动画,分辨音乐结构
师:下面我们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体会乐曲所描绘的夕阳西下,渔夫载歌归舟的
优美意境。听一听乐曲是由几部分构成的?(《渔舟唱晚》动画一.《渔舟唱晚》
动画二)
三.分段欣赏,学唱旋律,表情术语正确描述
1.欣赏第一部分。
(1)师:现在请大家分段欣赏。先听《渔舟唱晚》第一部分音频。
(2)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音乐。(《渔舟唱晚》对比填空)
(3)随琴视唱歌谱。(出示《渔舟唱晚》第一部分主题谱例)
(4)师:同学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段旋律呢?学生讨论。
(5)师:这段旋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教师总结:是的,和我们城市的喧闹相比,好像来到了世外桃源。这段旋律抒发了
作者对湖光晚景的赞美之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渐渐西沉的夕阳,轻拂湖面的涟漪,
缓缓移动的帆影和轻声歌唱的渔民。
(6)哼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录音模仿古筝的音色,用“咚”音哼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2.欣赏第二部分。
(1)欣赏《渔舟唱晚》笫二部分音频。
教师可配合视频讲述:这段音乐采用了筝特有的“花音”奏法,使我们感到声音华
丽流畅,韵味十足。
(2)随琴学唱旋律。(出示《渔舟唱晚》第二部分主题谱例)
(3)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音乐。
师: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表情术语描述一下吗?
3.欣赏第三部分。
(1)欣赏《渔舟唱晚》第三部分音频并讨论。(出示《渔舟唱晚》第三部分主题
谱例)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此时,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哪些声音?
音乐结束时音量有何变化?你能想到什么?请你们小组讨论欣赏后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随音乐仿佛听到了交织在一起的浪花
的飞溅声.摇橹的吱吱声.渔民的歌声和收获后的笑声随着音乐的渐慢渐弱,渔
民收网归航,湖面上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3)随音乐哼唱旋律,再次体验音乐的情境。
四.完整欣赏
再次欣赏《渔舟唱晚》动画。(《渔舟唱晚》动画一.《渔舟唱晚》动画二)
五.音乐活动
乐曲的意境与一些古诗的意境比较相似,可请学生配乐朗诵《渔舟唱晚》。也可试
着让学生写写与《渔舟唱晚》意境相近的诗句配乐朗诵。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欣赏的乐曲《渔舟唱晚》,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
了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并认识和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一一筝。希望课后同学们再
找一些关于筝的乐曲来欣赏。
【板书设计】
【反思】
第2课足迹
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
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
息。
3.【知识与技能】
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了解交响诗,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难点】对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嘎达梅林》,说出它们在民族.节
拍.速度.节奏与情绪之间的不同特点。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嘎达梅林》,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
师:当时的王爷大用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
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利
益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免职,甚至还被投入监牢。嘎达梅林被救出后便组织
起义,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
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嘎达梅林战死。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
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
(二()初步感知
1.播放民歌《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
老师设置问题: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舒缓的节奏和缓慢的速度,我们不禁感受到了一种悲凉的情绪,
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们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反抗封建王爷,最
后壮烈牺牲的画面。
2.听赏配乐诗朗诵
(1()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①你听这段音乐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来烘托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的?
②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你所熟悉的音乐?
课件播放配乐诗朗诵《永远的嘎达梅林》,学生听赏并思考问题。
听赏完毕,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音乐的情绪是紧张.抒情.悠扬.开阔……
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段音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嘎达梅林》,体会一
下嘎达梅林的英雄形象。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三()探究学习
1.欣赏马头琴版本的《嘎达梅林》
(1)了解马头琴
老师设置问题:我们能联想到这样一个画面,里面有一件乐器在乐曲中至关重
要,大家注意到没有?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样的音色?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就是蒙古草原上独有的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
的马头而得名。因此叫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身木制,长
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距今已有九百年历史。(多媒体展示马头琴()
(2)播放马头琴版本的《嘎达梅林》,感受马头琴的音色
老师设置问题:马头琴的音色如何?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琴声甘美.浑厚.悠扬.动听,低回宛转,具有辽阔的草原气息,
表现了蒙古牧人的深沉情怀,使得音乐更加悲壮.
(3)了解关于马头琴美丽的传说
(4)学唱歌曲《嘎达梅林》
①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乐谱
②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歌词
老师评价:嘎达梅林为了人民的利益,带领牧民同封建王爷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最后英勇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传唱着这首悲壮的民歌,所以我们要怀揣
着歌颂的情绪来演唱这位英雄。
③学生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嘎达梅林》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1)解释交响诗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交响诗呢?课件出示交响诗的概念,教师介绍交响诗。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教师:嘎达梅林是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我们不能忘记他。下面,我们就来完
整地听一遍交响诗《嘎达梅林》。在欣赏之前,老师还有几个问题:
①在这部作品中采用了内蒙民歌《嘎达梅林》,你听它是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
现的?
②听了这部作品之后,你想说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录音机播放交响
诗《嘎达梅林》,大屏幕以文字形式出现故事的段落。
(在听赏的过程中,教师配以适当的手势和简要的提示语言;在乐曲的高潮部
分,教师引导学生.指挥学生放声歌唱。
教师:这首乐曲真是太感人了,你想说什么?(学生用1—2句话来说一说自己
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第1.2两个问题,教师归纳。
(四)扩展延伸,了解作曲家辛沪光
师:这么感人的音乐,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学生回答:辛沪光(课件展示
辛沪光简介:辛沪光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1951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
师于江定仙.陈培勋等,毕业后任内蒙歌舞团专职作曲,后调内蒙古艺术学校教。
1956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一举成名。其作品有管弦乐《草原组曲》,
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单簧管独
奏《蒙古情歌》.《欢乐的那达慕》,双簧管独奏《黄昏牧归》,电影音乐《祖国
啊,母亲》等。
(五)课堂小节
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和歌唱,重点了解了蒙古英雄嘎达梅林为了保护草原,率领
牧民起义,与当时残酷的封建王爷.军阀英勇战斗的悲壮事迹C希望大家能运用今
天学到的本领去了解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喜爱音乐艺术。
【板书设计】
嘎达梅林
1=F4/4蒙古族民歌
中速稍慢,赞颂的
633235616|23216|2.3516-------|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也不再长江不若不起飞
56535561616156|2.351j6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幽为了蒙古人地土地
【反思】
雨花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雨花石》,学习革命先辈勇于献身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通过学唱该歌曲着重了解歌曲中休止符号的应用,音区、力度、情感的方面的明显改
变。
3.通过用连音唱法演唱委婉流畅的抒情歌曲.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及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
《雨花石》要掌握高音、速度,情感的升华、休止符的应用o
【教学工具】钢琴视频PPT
过程】
(一)组织教学,进行开麒习
(二)歌曲教唱
(1)初次聆听歌曲
(2)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南京呀?在南京有个雨花台,同学们能不能谈谈关于
雨花台的有关故事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吗?(学生各抒其见讨论)
(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与雨花台有关的歌曲《雨花石》
(出示雨花石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欣赏,了解本首歌曲的背景。)雨花台在南京,
雨花台的地底下蕴藏着无数有神气光彩的小石头,称为“雨花石”。但是新中国诞生前
的几十年白色恐怖中,数以万计的革命者.爱国人士.进步的青年学生被反动派杀害于雨花
台,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革命人民的鲜血,革命志士以鲜血铺出一条走上光明的
道路O建国后,在那里建立了革命陵园。
歌曲《雨花石》于1986年获文化部.国家教委.广播电视电影部.中国音协.团中
央.全国妇协、.全国少年文化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1982年-1986年全国少年童歌
曲评奖“二等奖”。
(4)师范唱,进行照谱欣赏:提醒学生注意演唱该歌曲的变化,休止符号的应用,情
感的变化等。学生昕过老师范唱后说说歌曲哪里开始变化了?哪些地方用了休止符号?
(5)学生有一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歌曲休止符,并能在朗诵是表现出来。
(6)有休止符号的地方着重让学生5艮着老师学唱
(7)对休止符号的作用.含义进行分析。
(8)老师对歌曲的分析:该歌曲2/4拍子,中速,节奏平稳,旋律流畅,演唱时
深情地。第一乐段有上.下句形式的四个乐句构成,旋律以缓进为主,平稳流畅,深情
亲切,叙述性强。第二乐段由带有尾声的五个乐句构成,句式为上,下句结构,二四
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乐句开始的五度不跳,使旋律一跃进入高音区,有异峰突起.
豁然开朗之感,壮志豪情清晰可见o整个乐段的旋律都在高.中音区回旋跌岩,连绵起
伏,一气呵成,充满着激动和热情,尾声乐句结束在不稳定的音上,音乐似乎并未结
束,表现出一种美丽的遐想和神圣的向往,有由尽意不尽之妙。
(9)跟着钢琴的旋律.节奏以及歌曲的要求齐唱歌谱(二遍)
(10)填词(唱歌词),齐唱歌曲两遍。唱歌词时提醒学生两乐段音高.情感的变化。
(11)男女分开唱,各唱T,最后“啊!”男女生齐唱。
(五)请几位学生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歌曲时感情的升华,上讲台进行歌表演唱,
老师进行伴奏。
(六)课后小结
【板书合十】
【反思】
我是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我怎样长大》,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2.尝试为歌曲创编简单的歌词蜥奏。
3,使同学们懂得成长的不易,并争做有梦想的人。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及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合唱及节奏
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电影《烛光里的微笑》中的几幅画面(播放)
师:影片中的主人公王双玲老师所在的班级纪律非常差,她用自己的行动和爱感染了这些调皮捣
蛋的学生,可她却因心J场突发永远的离开了人们,他用爱告诉孩子们:成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事,要经历很多磨难,但一定要有梦想,并为之坚持。刚才播放的背景音乐好昕吗?生:好昕
老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我怎样长方,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看—,读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这首歌曲的动画,并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场景?
生1:一颗小树苗经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长成了参天大树。
生2:小树问蓝天,它怎样才能长大,蓝天告诉他,要经历很多困难,才能长成参天大树o老师:
大家看得非常认真,月娥们来分角色朗诵一下歌词。老师当旁白,女生扮演小树,男生扮演蓝天。
朗读时要注意从头反复记号。老师补充:同学们读得真好,小树经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终于长成
大树,人亦如此,也要经历风雨才能渐渐长大。
2.说一说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认真昕•遍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并在乐段发
生变化时,举手告诉老师:
生:我认为歌曲可以分为两个乐段。前四小节是第一乐段,后面是第二乐段。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啊,这首歌曲可分为A.B两个乐段,下面我们先来学习A乐段;
学唱歌曲
学习A乐段
(1)歌唱情绪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听:XXX,跟老师一©故,由慢8腴并保rn个速度不要停。(老师弹奏1
乐段)
老师:谁能告诉老师,这一乐段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生:活泼轻快:
师:它是几拍子呢?生:四三拍
(2)节奏练习
老师:四三拍的节奏特点就是xXx,旋律轻快.流畅,老师把第一乐段的节奏型喳写出来了,
同学4南一下第一乐段都包括了四三拍中明瞠大家比较熟悉的节奏型?先尝试着自己打一下。
师:谁来给大家打一下你较为熟悉的节奏?
生:^匚报
师:老师把自己认为较难的节奏也找出来了,你们能帮老师一起解决吗?
(教学节奏并完整打一遍)
(3)一边打节奏一边念歌词:
(4)跟音乐学唱第一乐段
(5)分形式演唱
2.学习B乐段
师:A乐段学完了,我们一起来学习B乐段。
(1)范唱
师:B乐段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生:抒盾.舒展师进行逐句教唱
(3)小组内练习演唱
(4)跟着老师钢琴伴奏来演唱,并强调I青感(舒展,抒情)。
(5)多种形式演唱
3.整体演唱歌曲
(1)女生唱第一乐段,男生唱第二乐段,结尾合唱。
(2)跟随音乐齐唱歌曲五即兴创编
师:老师已经被大家优美的歌声吸引T,你们真是了不起!下面老师想出个难题考考大家,你
们害怕吗?
出示课件:一三大组为歌曲第一乐段创编歌词,并套入旋律中演唱。二四大组借用于中的道具(三
角铁,铃鼓)为第二乐段创编不同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小组讨论3分钟)
2.学生汇报交版果
六.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既为歌舞编写了歌词,又为歌曲创编了节奏,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热爱音乐。其实,一部
电影,一首歌曲都是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故事。从潘冬子.王二小到“小萝卡头”这一个个小英雄到
这节课《我怎样长大》,都在告诉我们:成长需要经历很多困难,但只要不畏艰难,有梦想并为之
努力,你乜会像那棵小树一样长成参天大树0让我们再一次静静地欣赏这首歌曲,在音乐中,将自
己长大后的梦想写在纸上。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梦想?生分享完后,教将这张纸贴在梦想.树上。
七、总结
同学们,看到你们每个人都拥有那么美的梦想,老师彳艮欣慰,就让这棵梦想之树伴随着我们一起发芽,
长叶,开花,成长吧!
【板书设计】《我怎样长大》
电影《烛光里的微笑》主题曲
A乐段:活泼轻快
B
【反®]
歌唱二小放牛郎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学习王二小坚强勇敢的品
格,逐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欣赏和表演的方式,提高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表现不
同的音乐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
郎》。
【难点】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
简单表演,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视频导入
播放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视频的第一段
老师设置问题: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我们的心情是很沉重的,这个影片把我们带入了战火纷飞
的年代,当年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小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红色之旅去寻
找一位小英雄的足迹,一路上山峰呜咽,鸟儿低鸣,让我们轻轻的歌唱二
小放牛郎。
(二)欣赏音乐,步步感知C
1.练习发声
老师弹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主旋律。
学生用“呜”中速哼唱和快速哼唱两遍。
2.讲述音乐故事
(1)故事的第一部分
①欣赏音乐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踏上了王二小的家乡,河北省南云县上庄村,抗日
战争时期,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在山坡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可是有一天,
二小到哪儿去了那?
第一次欣赏(播放音乐)
老师设置问题:二小到哪儿去了那?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王二小被抓了,这就是歌曲的第一部分(敌人进村,二小
被抓)。
学生跟着老师用“鲁”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唱两遍。
学生独自用“鲁”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第二次欣赏,再次体会音乐情感(播放音乐)
②学唱旋律
学生轻轻地哼唱歌词。
老师纠正错误的节奏和旋律,并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老师设置一字接龙的游戏,纠正学生旋律和节奏的问题
学生第二遍哼唱
③分析音乐
学生分组演唱得出:第二段的速度是中速.力度是中强和紧张的情绪;第三
段的速度是快速.力度是强和紧张的情绪。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二段.第三段。
(2)故事的第二部分
①欣赏音乐。(播放视频)
老师设置疑问:王二小被敌人抓住后,是怎么样做?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二小用机智和勇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四周乒
乒乓乓想起了枪炮,真是大快人心啊!当时的场面泮常激烈。
②节奏练习和学生表演
老师展示两条节奏。
第一条学生通过模仿踏步练习节奏。
第二条学生通过模仿八路军的呐喊声和枪声练习节奏。
跟着音乐演奏节奏。
老师分配角色和场地并讲解注意事项:一个学生扮演王二小,五个学生扮
演敌人,其他学生扮演八路军。在教室中间留出一片空地作为埋伏圈,注
意:在敌人还没进埋伏圈之前是没有声音的。
学生表演,体会二小的机智和勇敢。
③学生自学第四段的旋律。
老师检查学唱情况
找学生演唱并表扬学生。
学生有表情(高兴地()的歌唱两边第四段的最后一句。
学生用快速.很强.激动的情绪演唱。
(3)故事的第三部分
老师诉说似的讲述了第五段的故事情节并播放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老师设置问题:看了这个影片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呢?
用什么样的力度表达?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二小牺牲了,你们心里头都非常的难过,内心充满了悲伤
和愤怒的情绪,我们朗诵的时候要用轻而慢的声音朗诵这段歌词。
学生有情感的朗诵歌词。
学生用很弱的音量歌唱旋律。
老师纠正最后一句的“他的血染红”这个地方的音准。并作正确的示范。
学生演唱两遍最后一句。
老师设置问题:我们怎么唱才能表达心中的愤怒和悲痛呢?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一句我们要用中等的力度表现对敌人的愤怒,第二句的
时候速度逐渐的慢下来,声音要逐渐的弱下去,表现出对二小牺牲的无限
悲痛。再请同学们试着按照谱例上标出的速度.力度记号再来演唱一遍。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
老师找同学演唱
3.将三部分整体的演唱
在歌中我们认识了英雄王二小,在歌中我们看到了二小的勇敢和机智,现
在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讲述故事。怀念我们的英雄王二小,请同学们看黑板,
注意情绪情感.力度.速度的变化。
学生有情感的演唱
(三)创作表演
1.由老师分三个小组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部分,每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
2.小组讨论.创作。
3.表演展示。
4.由老师参与,作为一个旁白,学生深情地演唱了第六段歌词
(四)课堂小结
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英雄王二小的无限憧憬和怀念,其实在新中
国成立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面对锄
刀的刘胡兰,还有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我们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他们都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
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献血染红了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可他们却永远活在
我们心中。
K板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
1-3二小被抓紧张
4入埋伏圈激动高兴
5-7二小牺牲悲伤深情
(反思』
第3课农家乐
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教学目的】
一.通过乐曲欣赏和民族打击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二.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点】
感受农村丰收的景象。
【教学难点】
了解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
【教学准备】
民族打击乐器;录像带;扇子;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介绍了民族打击乐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
首民乐,合奏曲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哪一种打击乐器,请你到黑板上写来。
1.放音乐《丰收锣鼓》,找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乐器名称。
2.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农民丰收)那是什么场面呢?谁能给大家
说一说,有些人在干什么?有些人在干什么?(有割稻子的,有堆谷子的)
谁能用动作给大家表演一下。
3.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来分析一下这首乐曲
乐曲分四个部分:(放第一部音乐)
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的劳动场而°(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
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丰
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板书:《丰收锣鼓》(民乐合奏曲)
(放第二部分音乐)
②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
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
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放第三部分音乐)
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
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放
第四段音乐)
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
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
急促.激烈场面,构成了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放庆《丰
收锣鼓》场面录像)
听听想想:
⑴乐曲中以锣鼓为主担任演奏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气氛?(热烈欢腾的情
绪和气氛)
⑵在悠扬的笛声后,你有没有听到云锣奏出的柔美声音?这一部分音乐给你什
么感觉?(仿佛是水库水面上波光闪闪)
4.讨论。
⑴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⑵那他们为什么高兴呢?(这是一个丰收年,体会到劳动成果的乐趣)
⑶农民是怎样劳动的?(面朝黄土背朝天)
(4)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三.表演。
男同学头戴白毛巾,女同学拿扇子,有的扭秧歌,有的割稻,有的开拖拉机,有的
敲锣,有的打鼓.....(表演前先讲各种乐器的打法,秧歌的扭法等)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又复习了民族打击乐器,即巩
固了打击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
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你们能做到吗?
【教后反思】
【板书】
苹果丰收
【教学目标】
L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表达歌曲丰收时喜悦的心情,
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感情。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
带来的农家乐,了解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知识与能力训练:提高合唱表演能力,用活泼热情的情绪,准确流畅的演唱,表
现朝鲜族人民喜获苹果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3.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教师引导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自学等方式,
正确的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
1.第一乐段,乐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较快,演唱时较难掌握。必须放慢速度来学
习歌谱及歌词,慢慢提速,达到歌曲要求速度。
2.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来演唱二声部。学生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
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奏准确,音色统一。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和2UL2L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背景,使学生初步体验歌曲情感
L观看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现在正值凉爽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到农
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呀?那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农家丰收的喜悦。
二.寓教于乐,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可以通过反复的聆听和联想,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原来朝鲜族人民在载歌载舞的庆祝苹果丰收,让我们也来分享这份
丰收的喜悦,和他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朝鲜族民歌《苹果丰收》。听之前老师对这
首歌有点疑问,我希望你们在听完这首歌曲之后帮我解决一下这些疑问。1.情绪和
速度分别是什么?2.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呢?师生交流,说一说感受。
师:我听到同学们都能跟着唱了,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唱唱谱。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歌曲中每个乐句的第一拍,都使用了符点节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符点节奏带有舞蹈感和动感。歌曲表现了姑娘们
蹦着跳着采摘苹果的情景。你想,她们肯定要使劲跳才能摘到高处的苹果,所以我
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突出第一个字。
(1)再完整的齐唱一遍。(2)随音乐伴奏唱一遍。
2.学唱歌曲二声部
过渡语:苹果丰收了可不光是朝鲜族的姑娘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铜件设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玩具礼品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高档浸塑防滑衣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排版用活字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绿色住宅开发项目房地产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车展媒体合作与报道协议范本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国翡翠工艺品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快递运营实务项目2快递网点业务管理课件
- 江苏省苏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电网公司项目管理标准手册
- 影视文学教程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防火门监控系统调试、检测、验收记录
- 2016年七里塘电站1号机组C级检修方案
- “大水利”概念及其意义
- (完整word版)SAS-Base认证考试(70真题+答案详解)
- 东华协同办公系统简介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98715
- 最新版结婚函调报告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