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实验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其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主要由于A.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增加B.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C.社会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D.专门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2.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3.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基本共识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经济利益4.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此后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据此可知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B.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殖民扩张极大改变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5.在近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地区,恰恰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制两幅地图,一幅标示出16、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区域,另一幅标示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比较高的地区,那么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这说明A.神权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思想解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C.欧洲而临经济与文化的变革D.宗教改革发端于经济发达地区6.马丁·路德在《论世俗政权》说,“上帝在人间设立世俗政府……把剑赐予皇帝是用来惩罚盗贼、谋杀者、无知者以及不敬畏上帝的行为,目的是防止不敬畏上帝的人陷于罪恶的和有害的动机中”。路德提倡“君权神授”论,其真实用意是A.否定教权至上B.实行政教合一C.否定教阶制度D.建立民族教会7.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C.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D.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8.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如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B.②议会产生国家实际最高行政首脑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9.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冶炼工业的生产等导致工人出现了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癌等问题。从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等新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B.生物病毒的传染C.资本家的肆意剥削 D.石化工业的发展10.《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经济危机期间……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这一问题A.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政策原因B.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需调整C.表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D.被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予以解决11.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不同之处,如殖民者的扩张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段外,还有租地、联姻等方式。这是因为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民富有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较大12.—位法国观察家在1912年指出:“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多少次地听到人们说,‘战争要比这种永久的等待好!’在怀有这种愿望的时候,不存在悲伤,而是一种私底下的期望。”这反映了一战前欧洲A.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B.各国社会秩序稳定C.人民对战争普遍向往 D.爱国主义传统深厚13.1921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凡工人人数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和工人人数在10人以下、没有发动机的小型企业,一律解除国有化。同时,鼓励和帮助农民、手工业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私人小企业。该法令A.废除工业的国有化 B.改变国家对贸易的垄断C.推动苏联模式建立 D.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4.下图为莫斯科保卫战后中国抗日根据地印制的海报,对其理解正确的是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A.宣传工作动摇了日本的军心 B.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变C.中苏两国结成友好同盟关系 D.反法西斯符合各国民众利益15.二战后,由于资源(如自然资源、势力范围和对战略要地的控制)的稀缺性,美苏都想多占这些资源。若美、苏都选择“合作”,他们都可保持现有资源不变(50∶50);若美国选择“冷战”,苏联选择“合作”,美苏资源对比则是60∶30,反之亦然(如下图)这一分析可用来说明苏联冷战合作美国冷战40406030合作30605050美苏冷战中美国保持战略优势B.冷战是美苏利益博弈的最终结果C.冷战严重削弱了美苏两国实力D.冷战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二、非选择题16.(14分)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审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栋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戚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材料二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西欧社会对近代西欧的影响。(2分)17.(14分)“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睡眠”,曾经是西方工人阶级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3年美国一家工厂制订的工人每日时刻表及译文(局部)材料二欧美国家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历程表时间事件1866年第一国际(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国际工人组织)会议上,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写进了决议中。八小时工作制第一次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们共同争取的目标。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举行支持八小时工作制的游行,并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7名警察及4名游行人员死亡。1889年7月第二国际在巴黎成立,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并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902年芝加哥的企业主们向美国工业委员会提交报告指出:实行8小时工作制以来,工人们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同样的报告像雪片一样从美国各地飘向华盛顿。20世纪20年代欧美主要的工业国家普遍完成了8小时工作制的立法。——摘编自徐晓飞《十九世纪西方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艰苦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美国工人阶级工作状况及形成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期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特点,简要谈谈你对20世纪初西方企业主支持8小时工作制这一现象的理解。(8分)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致力于让宗教生活日常化,人们作为个体去面对上帝,不必再经过教会,对上帝的信任和对《圣经》的遵守成为宗教徒的个人世俗事务,确立了禁欲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原则。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把个人抬高到无可非议的地位,认为每个人在体力和智力上都是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倡导拥有不受任何权威限制的绝对自由,至此,西方个人主义传统逐渐完善。19世纪以来,个人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美国,通过立法等形式不断强化个人主义。材料二中国传统国家主义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皇权至上为价值基础的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观念体系。在封建社会,重视国家公共权力,重集权,重义务。至20世纪前期,传统社会的变动以及西方启蒙思潮的传入,倡导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国人改造中国的新国家主义产生。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国民心态也有了大幅度的跃升,“中国世纪”的国民意识和爱国主义不断凸显。当代中国,国家主义内涵不断丰富并被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大契合度。——摘编自曹长香《中国传统国家主义的发端及其对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演变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主义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认识。(2分)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战后,英国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服务法》。《国民保险法》规定失业可以领取失业津贴,《国民医疗服务法》对全民实行免费医疗。这两项法律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自此以后,一切英国人都不必担心忍饥挨饿、缺医少药了,国家出面为全体国民提供了保障。自此之后,他所关心的就是如何生活得更好。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帝国发生动摇,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英帝国走向终结,战争的胜利反而促进了殖民地的离心倾向,最终导致战后的独立。英国在60年代让非洲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全都获得了独立,而英帝国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英国跨出了帝国之门。在英帝国全方位撤退的同时,爱尔兰问题日益使英国进退两难,英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二战后初期,英国并不甘心于帝国衰落的现实,提出并推行“三环外交”。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三环外交很快在现实中碰了壁,未能阻止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三环之中最不被重视的是欧洲,在二战后几十年中漠视了欧洲事态,或者在必须做出选择时选择了英帝国,错失了引导欧洲潮流的机会。英国对西欧一体化持消极态度,以致后来无可奈何再想加入欧共体,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申请,1973年才成为欧共体成员,英国终于还是融入欧洲了。——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二战后英国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2)选取材料中二战后英国发生变化的某一方面,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运河中学历史参考答案(实验班)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BBAABDB题号1112131415答案AADDB16.(1)“自由”:在城市里自由流动;司法自由;财产自由;身份自由;土地自由;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5分)因素:日耳曼人的观念;基督教思想移植到世俗领域;罗马法中个人权利元素。(3分)(2)特点: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或拥有司法、行政、赋税权力);基督教会拥有重要地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行;王权较弱。(4分)(3)影响:催生了西欧近代的民主宪政;推动了西欧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17.(1)状况:时间表表明工人劳动时间长,工作节奏紧密,缺少休息与休闲时间。(2分)原因:资本家以最大限度延长劳动时间的手段追求剩余价值;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方式变革,机器大生产使生产节奏加快;工厂制度管理严格;自由竞争环境下企业追求高效益;城市人口激增,就业压力大。(4分)(2)特点:以和平斗争、合法斗争为主要方式;组织性强;斗争的长期性;注重国际工人联合斗争;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或马克思主义影响)。(4分。)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企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管理科学化;这使企业主不再一味依赖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获取利润;加上工人长期的斗争也使企业主认识到必须缓和劳资矛盾。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谈认识,可以重点谈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也可以重点谈对现象背后的本质认识,也可以谈这一现象积极影响等,言之成理、史论结合便可计4分。)18.(1)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突破教会束缚,个人主义原则得到确立;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倡导个人主义拥有不受任何权威限制的绝对自由;19世纪以来,通过立法等形式保护个人主义。(3分)原因: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份制改革方案设计报告
- 油罐制作安装合同
- 智能金融风控与反欺诈技术合作协议
- 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合同协议书
- 企业间人才培训合作协议
- 新能源农业项目开发合同
- 工程建筑工程中介合同
- 建筑施工机械租赁合同
- 公对公借款合同
- 工程补充协议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南通一模)(含解析)
- 梅大高速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及安全警示学习教育
-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
- 神经外科患者卧位管理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表格版)
- 民航服务心理学教案
- 起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DB15T3127-2023酿酒葡萄气候品质评价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共25张课件)
- 胫腓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