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L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
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
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一一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
X.|X.|
哗哗哗哗哗哗
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
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一一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1565—I
啦啦啦啦啦啦啦
1、试唱旋律
2、纠正附点音符的节奏
有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
妈妈怀抱的感觉。
3、再唱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
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1)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
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
(2)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
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两个乐段。
出示段落标记:AB
(二)分段学习。
LA段学习
请你用1?轻声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1)跟琴声用1?哼唱。
2)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现了什么音符?一一出示附点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点音符的时值。
4)请生朗读歌词。
5)演唱歌词,发现问题纠正。
6)再唱A段。
2.B段学习
1)跟琴声用1?哼唱,熟悉旋律。
交流,B段与A段相比音区的位置是高还是低?
3)齐读歌词。
4)交流:歌词表达的情感:依恋、热爱。
再读歌词。
带着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唱一唱歌词。
5)唱歌词。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唱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五、歌曲处理,情感升华。
(一)力度处理。
1.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
这是为什么呢?一一交流
2.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现呢?
(依次出示mf\f)
第一次演唱时声音强一些,用mf来表现;第二次演唱时声音更强一些,
用f来表现。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词。
4、A段是叙述的语气,我们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呢?
出示mp
4.用不同的力度跟音乐演唱歌曲。
(二)乐句处理。
1、长音处理。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正
确的先唱,老师强调长音的唱法)
交流
2.换气处理。
(1)注意运用腰部力量有气息的演唱,同时还要统一好乐句的换气。两
小节换一口气,唱时吸气要深一些。
(出示换气记号)
(2)师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势。
(3)下面我们再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注意长音、注意换气。
3.再唱歌词。
(三)巩固演唱。
师:刚才我们是•起唱这首歌的,这种演唱形式叫齐唱,除了齐唱外我们
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演唱?
(1)交流:领唱、齐唱
(2)这首歌曲哪一乐段适合领唱?
(3)指名同学领唱?
(唱两遍,请不同的学生领唱)(课件音乐)
要求:演唱时随着音乐的节拍左右轻轻摆动自己的身体。(师提醒摆动)
六、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一)作者简介。
王立平一一我国当代著名词曲作家,生于1941年,吉林长春人,毕业于
中央音乐学院。代表作品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影故事片音乐《红楼梦》、《少林
寺》、《潜海姑娘》、等。
(二)影片简介。
电影《大海在召唤》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远洋轮海员的电影,讲述了新中
国成立初期三代水手的不同生活经历。重点叙述了一位经过战争洗礼过的陈海威
船长,一次带领“上海号”海轮执行任务时,在沙鱼岛附近遭遇了海上强大的风
暴,海轮的机器发生了故障,这时又收到航行灯塔上的求教信号,一边是等待抢
救的一生坚守在航行指挥灯塔上病重的外国老灯塔员,一边是急需维修的机器故
障。
让我们来欣赏影片中的部分片断,感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三)欣赏视频:朱明瑛演唱的《大海啊故乡》
(四)再唱歌曲,感受“爱”字,升华土题。
师: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影片中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会被感动。王立平
先生曾深情地说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主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一一爱
童年、爱母亲、爱家乡、爱大海、爱祖国……
我们的生活就因为充满了这些爱而充满希望、无限美好。
(五)情感体验:再一次演唱歌曲。
最后,让我们深情的唱响《大海啊故乡》,再--次感受这个“爱”字吧!
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歌曲《我的中国心》及音乐知识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分析歌曲,有感情演唱歌曲
思想教育目标:热爱祖国的情感,我的中国心教案。
重点:
切分节奏的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本歌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
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
二、激情导入
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作具备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
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台湾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
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
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一一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
(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大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
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
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
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
1.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
朗读歌词。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
升华情感。
2.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再读,
比较。如需要,教师G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现在,你
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国母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
的中国心》。试一试。放录音,学生跟唱,反复诵读,感受。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
何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只有海外赤子才拥有一颗中国心
吗?还有多少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国心的感召下,为国家和民族而努力呢!“神
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背后是几十万人的精诚合作,
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忘我地工作呢?是一颗滚烫的中国心!
你还从哪里看到了滚烫的中国心呢?
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拥有同样的中国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
中一样亲。让我们再次唱响《我的中国心》!能唱的就唱,不能唱的就跟着大声
地诵读这首歌词(生跟唱或者大声诵读歌词)。
雪绒花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该
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
乐剧改编拍摄。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影
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
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其中《DoReMi》、《孤独的牧羊人》、《雪
绒花》流传最为广泛。这部影片曾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
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3
/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
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
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
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
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
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
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
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
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
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
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
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
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
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
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
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
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
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
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
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
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
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
家庭合唱团在科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
三、欣赏歌曲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一一《雪绒花》的演唱。
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
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
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
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
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
四、演唱歌曲
1、师弹电子琴,生划拍用“啊”音哼唱旋律。
2、跟琴用轻声唱歌词。
3、师提示:怎样唱这首歌刚才同学们己经讨论了,现在请同学
们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跟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播放VCD光盘《雪绒花》伴奏音乐,生全体起立,有感情地演唱)
五、演奏乐曲
1、帅导入: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了这首歌,让我们一起感受到
了这首歌曲的魅力。《雪绒花》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意
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于是也有音乐创作人为它编配了器乐合奏曲,
翻开书第14面。
2、看谱,分析配器,主旋律竖笛练习。
a、师范奏,生指法练习。
b、生自由练习,师指导。
c、齐奏,师用铃鼓伴奏。
3、分析配器的各种节奏,并结合旋律进行试奏。
看第10面五线谱和简谱的时值对照表,弄清配器的节奏。
a、碰铃节奏
X——X-X
X-0
叮叮
叮叮
b、沙锤节奏
0XXXX
XXX0
沙沙沙沙
沙沙沙
C、大鼓节奏
X00XX-
XX
咚咚咚
咚咚
3、合奏练习
a、分组,在A、B、C三组中,各抽一部分人演奏竖笛,其
他人分别演奏一种乐器。
b、指出合奏中的不足,再度合奏,分组轮流进行。
六、综合表演
1、导入:今天,我们在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时候体会到
了歌曲感人的艺术魅力,在乐曲合奏中享受到了合奏成功的愉悦。对
于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呢?(生谈想法)
2、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音乐作品,生排
练时教师做指导。
3、全班交流,组对组进行评价。
七、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
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
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
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
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
回忆
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
费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
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
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
师:下面播放两个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
是音乐剧?(学生举手)
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
由吗?(学生回答问题)
师: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
乐剧的圣堂.....
(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兴趣)
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1.什么是音乐剧?
音乐剧(英语:Musicaltheater,简称Musicals),又称为歌舞
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
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
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W
丞、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
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
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有
力工具。在欧洲,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得以茂盛发展,出现了清唱剧和
歌剧。但华丽或庄严的歌剧或清唱剧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于是出现
了被称之为“居于杂耍和歌剧中间”的艺术形式,于是就诞生了音乐
剧。(师生互动,对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1: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
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
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
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
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
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
球。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这里设
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欣赏音乐剧《猫》
1.作者简介: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Lloyd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
曲家。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
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
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师:《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为何音乐剧《猫》如此
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2.剧情介绍(戏剧元素)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
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
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
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
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遛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
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好的剧情能够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像°通
过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故事是来源于生活,《猫》的世界就
是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猫》的社会就是一个现代寓言。)
3.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
播放《猫》中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讨论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
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
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
奔放,活力四射。
场景一:“介绍保姆猫”褓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
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
还要为蟒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嶂螂童子军来
了……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
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
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场景二: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
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
(通过《猫》视频展示,同学们对音乐剧中舞蹈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
与此同时对舞蹈表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舞蹈使人物具有可视的、生动
感人的艺术形象。)
4.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
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
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
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
经典歌曲。
师: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
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播放《回忆》两个视频
回忆(1)
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
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
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
有多大。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
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
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暗然地离开了。
回忆(2)
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
遗忘的事情,月光不,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
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音乐情绪
是和睦、温馨、幸福的。)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
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
降临。
(歌曲:《Memory回忆》)
(说明:《回忆》在剧中出现了四次,因演唱者不同或是演唱时的心
境不同,使得每次聆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
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体会音乐在烘托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5.舞台美术
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
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
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
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妆也是形态各异,五花
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
课件展示:其中一些猫化妆前后对比
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
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
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
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领袖猫选择魅
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
播放《通往九重天》视频
(观看《通往就重天》片断,学生深深的被导演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
果折服。小小的舞蹈居然能隐藏如此多的“秘密”。)
6.欣赏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
播放《音乐之声》、《红磨坊》视频
(体会音乐剧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它以音乐来述说故事,满足视
听上的享受,魅力四射的舞蹈,配合着眩目的舞台效果。很容易得到
大部分人的认同和喜爱。)
四、课堂小结
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
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
位。使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
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今天
的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剧,为音乐剧而疯狂。
五、课后作业:
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找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从理性的角度进一
步了解音乐剧。接找让学生模仿或创作表演《猫》,在排练和演出的
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把音乐剧的知识在运用到自己
的创作时间中。
天路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藏族风格歌曲的特点。
2.学习常用记号渐弱、波音。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演唱,体会歌曲风格、韵味。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3)1-C-G|
---*«.-、,、•--
1234|50543210I12345432101
■■|・・・・।,II.
IUyaIUyaiuyaa
miyarmyarmyao
要求:呼吸深沉、平和,声音轻柔.连贯、回洞.通畅,音往高处走时(即小一「之间).要樽别
注意体会头声的感觉•并注意韵母转换时声音位置的统一.
三、复习旧歌:《菁菁校园》
三、学唱《天路》:
1.导入: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同学你们有去过西藏的吗?很遗憾,我们都
没有去过西藏,但是我们在电影,电视或是一些书刊杂志上一定能了解到西藏
的一些知识,提到西藏我们脑海中会有很多画面,谁来介绍一下你了
解的西藏是什么样?西藏都有什么?
了解西藏:〈生答师补〉(美景:山上雪,山下绿草,景色壮观,
羊群满山坡等)西藏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难怪有许多艺术家他们
非常渴望去西藏看一看,觉得那里很神秘,令人想往,他们觉得去那
里好象能够寻找到艺术的灵感。
2006年7月1日上午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结束了“世界屋
脊”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这条举世瞩目的铁路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
之最。
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
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
段达960公里,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72米,被誉为“离
天最近的铁路工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区里程达
550公里。
创世界高原铁路最高时速。列车在冻土地段时速100公里,非
冻土地段时速120公里,这是世界高原铁路的最高时速。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
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
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是全长16
86米的昆仑山隧道。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
拔5068米。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
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青藏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快西藏地
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我们听听铁路建成后西藏人民内心的感受,
学唱《天路》
2.观看MTVo
3.学唱:
带唱曲谱。
讲解渐强记号和波音记号。
集体哼唱。
4.指名朗读歌词,
5.带唱歌词。学生自由练唱。分组比赛。
6.指名唱。齐唱。
7.随录音齐唱。齐唱。
8.讲评。
9.现将观看MTV,同步哼唱,体会西藏风格歌曲的特点。
明确:
从歌曲中我们可感到藏族歌曲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什么特点
呢?(高亢,粗犷,豪放)象对千万座大山在歌唱,和他们民族的性
格?(热情,勤劳,勇敢,善良)从歌中还可领略出西藏的文化生活
和风土人情。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后练唱《天路》。
2,收集藏族歌曲,相互交流。
欣赏《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西藏的风土人情,以及西藏音乐风格特点和西藏舞蹈特
占.
八、、,
2、能力目标:
能够分辨出《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两种不同的题材,
说出这两首的不同之处;西臧舞蹈的特点。
3、情感目标:
感受西藏音乐的风格,体会西藏新面貌和西藏人民爱戴和尊敬孔
繁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视频、图片更深入的了解西藏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西藏音
乐的风格。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叫学生唱一遍《走进西藏》;如果学生不会唱,
先带他们唱一遍谱,再叫他们唱词。
2、上节课的作业:收集西藏歌曲
老师问:西藏还有那些歌曲?
学生答:略
老师补充:《青藏高原》、《圣地拉萨》、《格桑拉》、《青海湖》《坐
上火车去拉萨》、《青海人》、《桑吉卓玛》、《天路》、《乃宁桑珠庙会》
等
二、聆听歌曲《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1、聆听《阿玛勒火》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其三个明显的艺术特
征。即:乐段的开头都用“阿玛勒火”这人衬词启始;乐段的结尾都
用的旋律收束;乐段与乐段间都用间奏予以过渡;理解歌曲含义;解
释囊玛。
2、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时,先让学生哼哼旋律,解释推谢
是什么意思,理解歌词;再引导学生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
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与《阿玛勒火》进行对
比,进而对“堆谢”“囊玛”这两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与
此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懂得有关“堆谢”及它的发展简况、艺
术特征等知识。
3、欣赏完两首歌曲;
老帅问:《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大》两首歌曲有什么不
同?
学生答:略
三、欣赏西藏舞蹈:
1、放西藏舞蹈视频;
老师问:西藏的舞蹈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略
老师补充:舞步、弯腰、服装等
2、让学生简单地学学西藏的舞步。
四、总结:
我们通过歌舞亲身体验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奔放也从它的旋律中
感受到西藏音乐的独特风格。(主要通过《正月十五那一天》与《阿
玛勒火》的对比,和舞蹈欣赏,来了解西藏的歌舞。)
我的祖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我的祖国》,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
式。a^b两部分的对比。
教学重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
情绪。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祖国》是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
的插曲。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优美抒情,第二乐段壮丽宏伟,是一首明
朗的颂歌。“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从各个侧面歌颂了祖
国,“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则从地域、历史、现实三个
视角歌颂了祖国,言简意赅,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歌曲音域较宽,气势宏伟,
虽然不是一首儿童歌曲,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还可以学唱其中的一些片断,
因此将它作为欣赏曲目是很合适的。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孩子们还记得吗?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首歌,是电影《祖
国的花朵》里的插曲,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欣赏《我的祖国》。
(一)、初步了解作品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
影插曲、歌曲名叫《我的祖国》。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
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
回答几个问题:
词作者?曲作者?原唱?电影名?时代背景?
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支援朝鲜
人民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当时我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进
行着殊死的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反攻,坚守着阵地,缺水、断粮、忍着伤
痛,在女卫生员的带领下,唱起了这首优美的,荡气回肠的《我的祖国》。
(二)、完整欣赏作品(播放视频)
1、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从歌词的角度思考•:爱祖国、爱家乡的热
爱之情;赞美祖国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从音乐角度听辨可以分为a、b两个乐段)
(三)、分段细赏作品
1、聆听a乐段
(1)、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情绪:
亲切优美、婉转流畅。速度:稍慢,力度:中强)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歌曲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女声那特有的
柔和甜美的音色、用领唱的形式演唱出歌曲的主旋律,旋律线条波浪进行,歌曲
带有浓郁民族特色,从头至尾稍慢的速度和中强的力度,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
让我们产生了优美流畅抒情的感觉,这就把战士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
的表达出来了。
(3)、轻声哼唱旋律和歌词
在教师琴声伴奏下用“噜”哼唱旋律后再唱歌词,进一步体会第一乐段
的情绪、速度和力度。
2、聆听b乐段
(1)、和a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有,
是怎样的?(情绪:宽广壮丽、气势宏伟。速度:稍快。力度:很强)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这种稍快并变化的速度变化,从中强到渐强到很强的力度变化,把气势磅礴的情
绪渲染出来,使我们产生了激情澎湃的感觉,也把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保卫和
平的决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轻声哼唱旋律和歌词
在教师琴声伴奏下用“嘲”哼唱旋律后再唱歌词,进一步体会第二乐段
的情绪、速度和力度。
(4)、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拓展:新时代《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
祖国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
师:我们来听听实力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我的祖国》。感受现在《我
的祖国》。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孩子们,通过两个不同时代歌曲《我的祖国》的欣赏,使我们懂得了
什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收集你喜欢的爱国歌曲并唱一唱。
沃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感情及所
蕴涵的美好意境,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
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
养。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表达的感情和美好意境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演唱和聆听了一些歌颂祖国的爱国歌曲,这节课让我们•起来
了解一下外国朋友是用怎样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二、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放CD)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
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它是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2、这
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描绘了什么景色?(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
富有诗情画意。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一一沃尔
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
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三、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
斯美塔那(1824—一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他1848
年参加了反抗奥
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他是
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
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
作。《沃尔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一一12月8日写作于布
拉格。它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
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源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
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
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四、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1、两个源头(放VCD,03——2分30秒)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
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来描绘?(第一源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源
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沃尔塔瓦河(VCD——3分30秒)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
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一一
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
式显示)
3、森林狩猎(VCD——5分05秒)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
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么乐器,叶
么音色、节奏来表现。(圆号、小号来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午曲(VCD——5分23秒)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来民
问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村民
们的婚礼场面。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
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
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旋律)(VCD一一6分54秒)夜幕降临(大管)。
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现在朦胧的月
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女同学哼唱旋律)。请问
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
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6、沃尔塔瓦河(VCD一一9分09秒)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张
起来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第一
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VCD——10分26秒)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
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
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斗。请听用什么乐器表
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
张)
8、宽阔的沃尔塔瓦河(VCD——11分34秒)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
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它来到了布拉格,来到了象
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
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
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VCD——12分50秒一一13分24秒)音乐逐渐平
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10、唱一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和歌词(轻唱)
五、完整地欣赏全曲欣赏的过程中学生完成:A、用诗歌描绘你聆听音乐的
感受B、为月亮、水仙的舞蹈
画面画出旋律线
图画展览会
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
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
境。
2、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动作将音乐加
以再现。
3、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画”这一概念。
4、利用上网查阅、预先收集视听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会用自学的方式了
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
门》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2、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哑剧并表演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学生进入教室,并按老师要求,以“U”型方阵入座。
2、左中右三个方阵各请一名同学抽一签。(数字号码将为课程中的表演、
体验做好准备工作)
(二)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一些展览会啊?去过哪些展览会呢?(汽
车展、售楼展、动漫展、画信展、美术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师将邀请你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有议论声)是不
是觉得老师刚才的话说错了?耳朵如何去参观画展?其实一点没错,一会儿,我
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点题,出示课件:穆索尔斯基一一《图画展览会》一一哈特曼
音乐一一音画作品一一美术
(三)新课教学:
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快速、
中速、慢速)学生选择其一。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教师点击课
件里的音乐片段,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
(《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葬礼进行曲》)初听《漫步主题》
以上环节目的: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
画展览会》中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3、刚才大家听到的《漫步主题》是穆索尔斯基作品《图画展览会》中最
为重要的一段音乐。因为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尔斯基去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
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经过筛选从中挑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
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成的一套钢琴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
《杜衣勒里宫得花园》、《墓穴》等十段音乐。每一段乐曲描绘了特定的景物,(强
调、语气加重)而整个作品则用《漫步主题》加以贯串和统一起来,所以说这段
音乐在这个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跟随钢琴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5、熟悉漫步主题后,我们将在它的旋律伴随下依次来欣赏图画展览会中
展出的三幅作品。三幅绘画作品我们将按照抽签号码,分别邀请各方阵的同学配
合老师来进行现场解说与介绍。
以上环节目的:简单介绍《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理解下面各段音乐旋律。《漫步主题》的视谱演唱,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这段
贯穿全曲的音乐旋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练习音乐视唱能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
铺垫。
5、首先,第一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课件)老师只给看
5秒钟立即关闭图片。请左边方阵同学回答。
提问:刚才这嗝画面中有哪些建筑?除此之外还看到了些什么?(司学
回答时肯定以大的建筑物为主,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出画面中与音乐有关的
内容,比如:教堂、大门、欧式建筑、街道、欢歌的人群。)
6、分段播放音乐《基辅大门》,当听到音乐中提供了某些线索时立刻举
手示意,并告诉大家是什么建筑?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适当引导,借用音
乐要素弓|导学生答题。
、A、庄岛颂歌,它像巨人一样宏伟和有气魄。管乐器的合奏强调出它
所有特有的气质一一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的建筑风格。
B、虔诚而严肃的音乐形象仿佛是有人在祈祷,祥和安宁的唱诗声和祈
祷声,又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建筑?教堂
C、听这一声声规整有序,有着金属质感的声音,它像是什么东西发出的?
教堂的钟声
D、热烈辉煌的钟声,表现了古俄罗斯的节日气氛,在这雄伟的城门下,
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景象?节日里欢腾雀跃的人民
7、听赏完毕小结,再次打开PPT观看图片,对比音乐与绘画作品为吻
合程度,强调在艺术领域中除了美术外,也可以用音乐的手段来描绘自然景物。
注意音乐还中隐约出现了“漫步主题。”
以上环节目的:在分段听赏回忆图片画面中感受音乐要素中旋律、乐器、
情绪、力度等对塑造音乐形象起到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小结给学生起到了一个‘音
画”概念的引导作用。
8、伴随着轻声的“漫步主题”音乐欣赏第二幅图片(课件)。画面中有
两个人物,请用词语来形容这两个人的特征。请中间方阵的同学回答。(消瘦、
哀怨、贫穷、富有、肥胖、蛮横...)
口〃9、这幅画中的两个犹太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
儿。其中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哀怨。
10、看黑板上的表格,仅仅只在欣赏了这幅图片后就请中间方阵中两位
同学凭你的设想来填写。(板书/课件)本方阵同学可帮忙
11、表格填写可供选择的词语:强、弱、缓慢、急促、重、轻、木管乐
器组和弦乐器组、小号、傲慢、威风凛凛、神经质、机灵、趋附逢迎、哀怨、自
满而乐观
人物
戈登堡什缪耶尔
主
题
情
绪
力
度
乐
器
旋
律
画
面
12、填写结束后对《两个犹太人》音乐段落进行欣赏,边听边看刚才填
写的表格是否正确,另外两个方阵的同学在音乐结束后对表格的填写进行批改。
13、请同学根据刚才听到的音乐来设计一段哑剧动作,三个方阵各派一
组代表,看哪组能将音乐与图片中这两个人物的特征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给2
分钟排演,同时轻声播放音乐,教师到各组给以辅导)
14、请中间方阵第一个上场表演,配合音乐开始部分,进行哑剧表演。
随后是左右方阵。
15、小组相互点评,教师点评各组优缺点,并给表演得最好的方阵加分。
以上环节目的:根据抽签情况,确定中间方阵同学回答第二幅画面介绍。
为了避免重复教学方式,所以此处设计为填写表格与哑剧表演。表格的填写可以
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要素对音乐人物形象刻圆上的作用,哑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直
接的参与实践,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点题,体会音乐中所要表现出的画面。点评
加分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16、听着轻柔的“漫步主题”音乐,我们来到今天要欣赏的最后一幅图
画作品前。图画作品的标题叫《牛车》,但这幅画不在老师这里,而是在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5LED自行车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端子连接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2月份中国APP活跃用户排行榜
- 2025年中国地氯雷他定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Module1 Unit1 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2025年度农业项目出资转让投资管理协议范本
- 2025年中国坚果类罐头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度餐饮连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5年中国竹制品家具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品牌低价转让合同范本
- 肩袖损伤课件
- DB3207-T 1047-2023 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 钢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 2025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 聘任全职围棋教练合同范例
-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生物含答案
- 心水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 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审批表
- 成品油运输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体育赛事直播服务投标管理办法
- 高三冲刺毕业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