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31/TXXXXX-XXXX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总体要求、监测程序及方法、质量控制及监测成果。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市域范围内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38590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LY/T1812林地分类LY/T2893林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3总体要求3.1监测目的科学监测森林资源年度现状及年度间消长变化趋势,更新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及时公开发布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主要成果数据,为森林城市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可持续经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2监测内容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内容应包括:a)森林资源年度间新增、减少及属性因子变化等消长动态变化情况;b)森林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和管理属性等年度现状情况。3.3监测时点自然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3.4坐标系统森林资源年度监测采用的坐标系统应与上海城市坐标系统一致。3.5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属性结构表应符合附录A.1的规定。3.6计量单位2DB31/TXXXXX-XXXX应符合如下规定:a)面积计量单位采用公顷(hm2),精确到±0.001hm2;b)胸径计量单位采用厘米(cm),精确到±1cm;c)森林蓄积量计量单位采用立方米(m3),精确到±1m3;d)每公顷蓄积量计量单位采用立方米每公顷(m3/hm2精确到±1m3/hm2。4监测程序及方法4.1前期准备4.1.1资料收集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应收集准备的档案资料包括:a)前后期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航空遥感影像的处理应符合GB/T15968的规定;b)前期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成果数据库;c)年度监测期间林业建设项目、林地抚育项目、社会化造林和其它规划调整等的设计、申报、审批及验收材料;d)占用征收林地等行政许可批复资料、相关林政案件立案和查处资料、病虫害和火灾等林业灾害资料、其它能证明林地范围变化及林地利用状况变化的材料;e)行政界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图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界线等资料;f)最新测绘的电子地形图;g)林分(林木)生长模型和关系模型等。4.1.2资料处理资料处理应符合LY/T2893的规定。4.2遥感解译应采用分辨率不低于0.25m的最新航空遥感影像,结合上一年度森林资源监测成果,利用计算机自动判读和目视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年度监测期间疑似发生新增、减少或因子变化的图斑进行勾绘,并标注变化类型,形成遥感解译变化图斑矢量数据库。4.3现地调查4.3.1调查方法应采用现地核实的调查方法,对遥感解译变化图斑矢量数据库中,疑似发生新增、减少或因子变化的图斑,进行变化情况核实,修正图斑边界,调查并填写小班相关属性因子。4.3.2小班空间信息调查现地调查时,应按附录A.2小班区划要求进行图斑边界核对及区划:a)图斑边界与遥感影像界线吻合的,按照遥感影像上的界线确认小班边界;b)图斑边界与遥感影像界线不吻合的,应结合其他明显地物综合判断后,调整区划小班边界;边界无法准确区划的,应采用GPS定位技术辅助确定小班边界。4.3.3小班属性因子调查3DB31/TXXXXX-XXXX小班属性因子现场调查记载,应按附录A.5的要求执行。4.4数据库更新4.4.1图形更新应根据现地核实结果,对森林资源变化图斑界线进行更新。4.4.2属性因子更新应根据现地调查结果,对新增或发生因子变化的小班,录入或更新森林资源小班属性因子;对减少小班,填写变化原因和变化年度;对未发生变化的小班,利用林分(林木)生长模型和关系模型进行林分因子和蓄积量更新。4.5新技术应用调查过程中,宜倡导应用多元遥感影像数据、人工智能识别等新技术,改进调查方法,提高监测效率和调查精度,应用范围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自动获取森林资源的变化范围;b)自动获取树高、冠幅、郁闭度等主要林分调查因子数据;c)自动获取四旁树的分布、株数、冠幅和树高等信息,计算全市四旁树总株数及四旁树覆盖面积等信息。5质量控制5.1程序5.1.1应对遥感解译、外业调查、数据库更新等环节的调查成果,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小班,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分,然后再确定相应的质量评定等级。5.1.2实行工组自检、区级自查、市级抽查、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抽查四级质量检查验收制度。5.1.3质量检查应由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并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5.1.4质量检查应分别对遥感解译、外业调查、数据库更新等环节的质量进行评定。5.1.5质量检查完成后,应汇总检查情况,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检查工作开展概况、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数量、质量评定、问题与整改措施建议等。5.2要求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各环节的质量检查要求如下:a)遥感解译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发生变化图斑的判读是否准确,变化类型判断是否有错,有无漏判、错判情况,变化图斑界线的调绘是否准确;b)外业调查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外业调查小班的判读变化类型与现地是否一致;小班界线与遥感影像、现地实物是否吻合;区划是否符合区划条件,有无漏划、错划现象;主要调查因子填写是否准确、完整;c)数据库更新质量检查:主要检查必填小班属性因子是否为空值或出现错误;属性数据之间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小班间是否存在多部件、拓扑错误等现象。5.3评定4DB31/TXXXXX-XXXX根据合格小班总数占全部抽查小班总数的百分比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等级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百分比大于80%,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百分比小于或等于80%,质量等级评定为不合格。6监测成果6.1数据库以市、区为单位,分别提交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成果数据库。包括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成果矢量图层、林地减少矢量图层。6.2年度监测成果报告年度监测成果报告应包括:a)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主要成果简报。以市、区、乡镇为单位提交,宜包括总量、构成、动态等内b)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成果报告。以市、区为单位提交,应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报告、质量检查报告、主要统计报表以及附件等内容。主要统计表格式应依照附录B的样式。5DB31/TXXXXX-XXXX(规范性附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主要因子相关要求A.1数据库属性结构表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中因子属性结构、字段格式以及关注等级见表A.1。表A.1上海市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属性结构表类别编号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注等级编号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注等级空间位置1区代码Text304小班号Text402镇代码Text305面积Double33村代码Text30立地因子1地貌Short207土壤质地Short202海拔Short208土层厚度Short203坡向Short209腐殖质层厚度Short204坡度Short20土壤砾石含量Short205坡位Short20立地等级Short206土壤名称Short20林分因子1灾害类型Short20树种结构Short202灾害等级Short20优势树种Short203树冠脱叶Short2020树种组成Text2504树叶褪色Short2021平均年龄Short205森林健康Short2022龄级Short206植被类型Short2023龄组Short207灌木覆盖度Short2124平均胸径Double18灌木平均高Float8125平均树高Double19草本覆盖度Short2026郁闭度Short20草本平均高Float8127经济林产期Short20植被总覆盖度Short2028每公顷株数Long40生态功能等级Short2029每公顷蓄积Double2生态功能指数Float8430总株数Long40群落结构Short2031总蓄积Long40林层Short2032散生竹株数Long40Short2033散生木蓄积Double0枯枝落叶厚度Short2034天然更新等级Short20管理因子1地类Short20经营等级Short202起源Short2020生态区位Short206DB31/TXXXXX-XXXX表A.1(续)因子类别编号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注等级a编号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关注等级a3森林类别Short2021所属区位Text04国家林种Short2022绿地类型Short205事权等级short2023绿地名称Text5006公益林保护等级short20224土地取得方式Short2027土地属性Short20225林木所有权人Text50028林地所有权Short20126生态补偿Long019林地使用权Short20127养护单位Short201林木所有权Short20128项目类型Short201林木使用权Short20129造林年份Long401林地管理部门Short201立项年份Long401所属工程short203抚育年份Long403可及度short203生态片林名称Text2001林种Short201林业保险Short203现状林地Short201农田林网Short203兼用林Short203流转方式Short203经营措施类型Short203划示年份Long4011国土属性Short202是否为补充林地Text1032林地保护等级Short201林地功能分区Text033林地质量等级Short202主体功能区Text1031变化原因Short201前土地权属Short2022变化年度Short201前事权等级Short2033前地类Short202征占用审批Text24前林种Short202更新Short2015前林地保护等级Short202标注Short2036前森林类别Short2021调查者Text2002备注Text60032调查日期Text02关联信息Text6003关注等级:“1”表明是年度监测中需重点关注字段,一旦发现发生变化,需通过现场调查进行更新;“2”表明是年度监测中一般关注字段,发现发生变化,可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引用、访问调查等方法进行更新;“3”表明是年度监测中不需关注字段,若未发生明显变化,一般五年更新一次。A.2小班区划要求A.2.1区划系统全市应采用市-区-镇或街道-村-小班五级区划系统。已经区划的小班界线应保持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宜更改,以保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连续性。7DB31/TXXXXX-XXXXA.2.2小班区划原则小班区划应以明显地形地物界线为界,同时兼顾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地域上相连且林分特征相近的森林,因根据区划条件区划形成的不同小班,可纳入森林统计和管理范围。具体划分条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但不限于以下因素:a)权属不同;b)森林类别及林种不同;c)地类不同;d)起源不同;e)管理部门不同。A.2.3小班最小区划面积小班最小区划面积应为0.020hm2。A.2.4小班最大区划面积在满足A.2.3小班区划原则的基础上,小班最大区划面积应不大于20hm2。A.3林种区划要求A.3.1乔木林、竹林、疏林、灌木林可根据经营目标不同划分为3个林种、13个亚林种,林种划分标准及范围见表A.2。A.3.2区划林种时,应首先根据主导功能确定森林资源的森林类别。当某森林资源同时满足一个以上林种区划条件时,公益林宜按照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护岸林、高压走廊林、农田防护林、污染隔离林、环境保护林、国防林、风景林、其它防护林的优先顺序确定林种;商品林宜按经营目标确定林种。表A.2上海市林种区划标准及范围表8DB31/TXXXXX-XXXX表A.2(续)内、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内,或以污染隔离林立项建设的乔合部、居民区与村镇居住点、企事业单位内的乔木林、竹度假区、狩猎场、城市公园、乡村公园及游览场所内的乔木A.4变化原因引起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应包括造林更新、林地占补平衡、区划因素、建设项目占用征收、规划调整、灾害因素、林地改造、自然因素等。面积发生新增、减少等变化,或属性因子发生变化的小班,应调查记载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年度监测期间发生多次变化的,应记载最后一次发生变化的原因。详见表A.3。表A.3变化原因分类表9DB31/TXXXXX-XXXX表A.3(续)DB31/TXXXXX-XXXX表A.3(续)A.5小班主要属性因子调查记载要求A.5.1空间位置记载小班所在的区、镇或乡或场、村或分场、小班号、小班面积等信息。A.5.2立地因子记载小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砾石含量、立地等级等信息,应按照GB/T26424规定调查记载。A.5.3林分因子林分因子的调查记载要求如下:——灾害类型、灾害等级、森林健康:应按照GB/T38590规定调查记载;——树冠脱叶:以标准健康状况时树冠叶片充实度为100%作为参照标准,把树冠的脱叶状况评定为无、轻、中、重等4个等级调查记载;——树叶褪色:应根据森林在受害后树叶发黄或褪色情况,按照无、轻、中、重等4个等级调查记载;——植被类型、灌木覆盖度、灌木平均高、草本覆盖度、草本平均高、植被总覆盖度、天然更新等级:应按GB/T38590规定调查记载;——群落结构:应按完整结构、复杂结构、简单结构3种类型调查记载;——林层:应按单林层、复林层2种类型调查记载;——树种结构:应按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阔叶相对纯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7个类型调查记载;——优势树种:基于上海森林资源分布特点,优势树种(组)可划分为樟木、阔叶树种组、针叶树种组、针阔混交树种组、竹类树种组、经济果树树种组、灌木树种组等7大类。除樟木外,其他树种(组)的具体分类应符合GB/T38590要求。应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组;——树种组成:应按照十分法调查记载树种组成;——年龄:应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经济林也应记载年龄。平均年龄由林分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的年龄确定;——龄级:乔木树种龄级应按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组的平均年龄确定;竹林应记载竹度。应符合GB/T26424的规定;——龄组:应按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应符合GB/T26424的规定;——平均胸径:新增及林分因子发生变化小班,应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胸径。未发DB31/TXXXXX-XXXX生明显变化的小班,应利用数学模型更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新增及林分因子发生变化小班,应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组)中胸径最接近平均胸径的一株树木的高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小班,应利用数学模型更新平均树高;——郁闭度、覆盖度:目测小班内林冠或树冠在地面上垂直投影的覆盖程度,应按百分数记载,保留整数;——经济林产期:应按小班内经济林实际产期记载;——每公顷株数:应分林层记载每公顷林地上活立木株数,保留整数;——每公顷蓄积量:应按照单位面积株数计算每公顷蓄积量,保留整数;——总株数:应以每公顷株数与小班面积计算得出,保留整数;——总蓄积:应按每公顷蓄积量与小班面积计算得出,保留整数。A.5.4管理因子管理因子的调查记载要求如下:——地类:应按照LY/T1812的规定,以最低一级地类调查记载;——起源:应按天然、人工两类调查记载;——森林类别:森林类别的划分应符合GB/T26424的规定,按公益林或商品林两类调查记载;——林种、国家林种:应依照附录A.3的要求,按最低一级林种调查记载;——事权等级:公益林(地)应按国家级、市级、区级和其它四类调查记载;——公益林保护等级:应按重点保护、一般保护调查记载;——土地属性:应按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类调查记载;——林地、林木权属:应分别按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调查记载;——林地管理部门:森林资源应根据管护责任主体不同,按照林业部门、绿化部门、水务部门、公路部门、铁路部门、房管部门、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自主经营9类管理部门调查记载;——现状林地:达到林地标准的小班,以及地域上连续且林分特征相近、但因区划条件不同而分别区划的不同小班,应按调查年份标注;——经营措施类型:应根据小班林分现状和所需的经营措施调查记载;——经营等级:商品林应按照经营管理水平,分好、中、差调查记载;——生态区位:公益林(地)应按江河两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湿地、水库、军事禁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地、郊区环路及外环线、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市管道路两侧、市管河道、高压走廊、市水库湖泊周围、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市级工业区周边、市级其他、区级道路、区级河道、区级森林公园、城镇周围、区级工厂矿山周围、区级其他23类生态区位调查记载;——所属区位:应按照各小班所在具体区位的名称调查记载;——绿地类型:应按CJJ/T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调查记载;——绿地名称:应按绿地具体名称调查记载;——土地取得方式:应按国有、集体、租用、承包、宅基地、其它6种类型调查记载;——林木所有权人:应填写取得林木所有权的单位或个人的具体名称或姓名;——生态补偿:应根据森林资源是否纳入本市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调查记载;——养护单位:应按自养、养护社、绿化公司、物业公司、家庭5种类型调查记载;——项目类型:应按公益林、商品林的建设投资主体,分别按市级、生态廊道、区级、乡镇、企业、个人、其他、占补平衡8种类型调查记载;——造林年份:应按森林资源的种植年份调查记载;——立项年份:应按享受市级财政补贴的林业建设项目的具体立项年份调查记载;DB31/TXXXXX-XXXX——抚育年份:应按市级中幼林抚育项目验收年份调查记载;——生态片林名称:应按嘉宝片林、江桥片林、金山片林、浦江片林、三泖片林、拦路港片林、环湖片林、申隆片林、申亚片林、奉贤农业园区片林、新浜片林、泖港片林、浦东新场片林、浦东农业园区片林、种种片林15个片林名称调查记载;——林业保险:应按森林资源当年度是否交纳林业保险调查记载;——农田林网:应按森林资源是否属于农田林网范围调查记载;——流转方式:应根据林地的流转主体,分别按林业部门、其他部门(包括水务、铁路、公路等部门)、企业或个人3类调查记载;——划示年份:应按市级、区级规划划示的年份记载。A.5.5规划因子规划因子的调查记载要求如下:——国土属性:应按照管控林地、农用地上的经济果林、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上的林地、其他建设用地上的林地、其他农用地上的林地等五类调查记载;——林地保护等级,应按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级调查记载;——是否为补充林地:新增林地小班填写属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补充林地时,应调查记载;——主体功能区:应按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市化地区、综合生态发展区等四类功能区域调查记载。其中,都市功能优化区包括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都市发展新区包括浦东新区;新型城市化地区包括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和奉贤区;综合生态发展区包括崇明区。A.5.6变更因子变更因子的调查记载要求如下:——变化原因:应依照附录A.4的要求执行;——变化年度:应按发生变化的年度记载;——前地类:发生变化的小班,应填写变化之前的地类;——前林种:发生变化的小班,应填写变化之前的林种;——前林地保护等级:发生变化的小班,应填写变化之前的林地保护等级;——前森林类别:发生变化的小班,应填写变化之前的森林类别;——前土地权属:发生变化的小班,应填写变化之前的土地权属;——前事权等级:发生变化的公益林(地)小班,应填写变化之前的公益林(地)事权等级。A.5.7其他因子其他因子的调查记载要求如下:——调查者:应填写记载外业调查人员的姓名;——调查日期:应填写记载外业调查的具体日期,如20200615;——备注:记载小班需要说明的其它情况。A.6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A.6.1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按公式(A.1)进行计算。DB31/TXXXXX-XXXXP=[(S乔+S竹+S特灌)/La]×100%………………(A.1)式中:P——森林覆盖率;S乔——乔木林面积;S竹——竹林面积;S特灌——特殊灌木林面积;La——土地总面积。A.6.2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电火花滤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高级涂布白卡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妇科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喷流式诱导风机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练习岳麓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8节多用电表的原理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2024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课后达标能力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
- 电平坑扒炉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广东瓷砖项目申请报告范文模板
- 4.1比的意义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全册同步练习(作业设计)
- 孔子仁学思想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II)
- 高中英语常用词汇表(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置管溶栓术后-用药及出血观察护理-PPT
- 16万吨_年液化气综合利用装置废酸环保综合利用项目环境报告书
- 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农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 油管、套管等规格对照表
- IEST-RP-CC005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