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1页
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2页
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3页
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4页
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12-2021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一、单选题1.(2014·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的是A.杭州 B.苏州 C.洛阳 D.松江2.(2014·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清朝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C.防范抗清力量聚集 D.防范“外夷”入侵3.(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明朝后期,出现了一部中国古代医药学总结性著作,被后人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它是A.《千金方》 B.《资治通鉴》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4.(2013·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A.完整的相权被分割B.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5.(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表现的是①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③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④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6.(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80大寿,徽班进京,后融合徽、汉二调,吸取其他戏曲的艺术成分,最终发展成为A.杂剧 B.散曲 C.昆曲 D.京剧7.(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文是一首明代军歌,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8.(2016·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工商食官”②实行市坊制度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商帮形成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9.(2016·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从经济角度看,明朝时中国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下列选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时受值”C.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D.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10.(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下图反应了清朝前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农政全书》出版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B.商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兴盛C.美洲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D.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总产量11.(2015·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工商食官”②坊市之间界限被打破③商帮的形成④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由此可知A.内阁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B.明朝中期相权加强C.“票拟”使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D.内阁负责监察百官二、材料分析题13.(2012·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蔚为大观,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汉代画像砖:(1)观察图片所描绘的情景,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特点?唐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诂《纵游淮南》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摘自杜牧《扬州三首》(2)唐朝是诗歌的朝代,诗歌是唐朝的见证。扬州是唐朝经济繁盛的大都会,赞美它繁华美丽的名篇佳作不可胜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现在苏州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戏曲博物馆,我多次陪外国艺术家去参观,几乎每次都让客人们惊叹不已。尤其是那个精妙绝伦的戏台和演出场所,连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建筑大师都视为奇迹,但整个博物馆的原址却是“三晋会馆”,即山西人到苏州来做生意时的一个聚会场所。说起来苏州也算富庶繁华的了,没想到山西人轻轻松松来盖了一个会馆就把风光占尽。——余秋雨《抱愧山西》(3)阅读图文资料,说明所给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特点?14.(2014·北京东城·高一期末)丝绸、茶叶、瓷器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了解它们的发展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后稷曰:“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枲(xǐ麻的雄株)丝茧之功……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出朱雀门)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2)材料反映了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哪些特点?试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明洪武二年(1369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清)蓝浦《景德镇陶录》隆庆万历年间民窑数目在几百座左右,每年生产瓷器为十八万担(每担216个碗)。——《景德镇陶瓷史稿》晚明景德镇民窑瓷业在政局动荡的情况下能保持繁荣发展的势头,主要是由于巨大的海外市场的刺激。……通过外销,景德镇瓷业与欧洲、日本陶瓷业展开了活跃的交流。大量外销的转变期青花瓷器,成为欧洲陶器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刘朝晖《明清以来景德镇的瓷业与社会控制》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山环水绕,中央一洲。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靡不借瓷资生。——(清)道光《浮梁县志》卷八“食货陶政”(3)结合所学,说明我国古代民窑瓷业超过官营瓷业,占据主导地位大体在什么时间?依据材料,归纳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瓷业的特点。15.(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史料辨析。材料一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兽的毛皮)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唐】元稹《法曲》材料二

你看圣贤书里,哪一处不说着忠孝二字。当时母亲教我读书,也要识些礼义。——摘自【明】《香囊记》注:《香囊记》是明前期的戏曲(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请分别说明材料三

枢密使童贯上奏战事曰,“杀退辽兵,直至燕京,围住城池攻击,旦夕可破。今有辽主早竖降旗,情愿投降,遣使丞相奉表称臣,纳降请罪,求诏退兵罢战,情愿年年进奉”,恳请皇帝恩准。——摘编自《水浒传》第八十九回(2)材料三描述的情景是否属实?请简述理由。(3)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16.(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十分重视边疆治理制度的建设。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即“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对边疆蛮夷的上层人物加强控制的同时在待遇、名位和礼遇方面加以厚待;在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积极倡导喇嘛教,发挥宗教聚集人心、教化风俗、绥服边地的作用;在中央设立理藩院,掌管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杂部;在北部、东部、西北部、西部边疆设置军府,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监督、管领当地的军事与行政。通过上述的治边方略,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卓有成效。——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举措,并指出其积极意义。材料二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萌发于忧患意识,发展于救亡斗争,下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着时代脉搏,它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是近代爱国主义是和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的。二是主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2)请参照示例,围绕上述近代爱国主义的两个特点,举例说明要求:每个特点各举一例史实或举一例同时呈现两个特点的史实。示例:围绕特点一的举例说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挽救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参考答案1.D【详解】元明时期,松江地区成为我国棉纺织业中心,D正确;杭州、苏州丝织业较为发达,但不是当时的全国纺织中心,排除A、B;洛阳并不是棉纺织业中心,排除C。2.A【详解】实行“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农业发展,进而保证国家赋税徭役征派,维护封建统治,A正确;B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抑商并不能抑制抗清力量聚集,排除C;闭关锁国政策防范“外夷”入侵,排除D。3.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历时30余年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编撰成《本草纲目》,它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总结性著作,被后人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故选D;《千金方》是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所著,故排除A;《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所著,故排除B;《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所著,故排除C。4.C【详解】试题分析: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在明朝已经废除丞相制度,皇权、相权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因此ABD排除,答案选C.【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旨意,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军机处只是一个行政机构,不是决策机构。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5.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①②③④都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表现,故选A;B、C、D不全面,排除。6.D【详解】根据“为庆祝乾隆皇帝80大寿,徽班进京,后融合徽、汉二调”等信息可知最终形成的是京剧,故选D;杂剧、散曲和昆曲早在乾隆帝时期以前就已经形成,排除ABC。7.D【详解】由材料信息“明代军歌”“杀尽倭奴”可知,与该军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戚继光,故D正确;岳飞是南宋人,故A错误;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故B错误;郑成功打击的是荷兰人,故C错误。8.A【详解】“工商食官”是西周时期的政策,故①错误;实行市坊制度是在宋朝以前,故②错误;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形成,故③④正确。故选A。9.B【详解】“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是指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项反映了机户与工匠之间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是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反映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一种经营方式,排除;D项反映的是农耕经济的成就,排除。故选B。10.D【详解】由图示中的“玉米种植地区”“甘薯种植地区”“推广路线”和地图信息可知,该图是美洲高产作物引进示意图,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农业技术的改进,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海外贸易的兴盛无关,故B错误;材料信息和美洲白银的流入无关,故C错误。1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以晋商和徽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③④正确,选项C正确;“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的制度,不属于明清,①错误,排除选项A、D;宋代坊市制度被打破,在明清不属于新特征,②错误,排除选项B。【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的掌握。12.A【详解】明朝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的咨询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反映,故选A;明朝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排除B;内阁是皇帝的咨询内侍机构,内阁大学士没有决策权,排除C;内阁是皇帝的咨询内侍机构,没有监察百官的职能,排除D。13.(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历代开发建设;唐朝政治统一;大运河开通,密切南北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3)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详解】(1)左画像砖一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一群人在放养家畜,下半部分是一群人在收割农作物,右画像砖描绘的是耦犁这种耕作方式,故可以从农业经济的分工、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等角度归纳。(2)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可从历代建设、政治统一、交通建设和商业发展等角度归纳。(3)材料反映是晋商会馆,结合所学,可以从商帮和会馆两个角度归纳。14.(1)“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稳定统治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特点:城市中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等。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使城市呈现了繁荣景象。(3)时间:明代中叶。特点: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艺水平高,产品远销海内外。【详解】(1)经营方式:根据材料“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可知,“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地位和作用:根据材料“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社会,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稳定统治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下,政府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特点:根据材料“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可知,城市中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根据材料“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可知,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等。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活动之所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得益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使城市呈现了繁荣景象。(3)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特点:根据材料“隆庆万历年间民窑数目在几百座左右,每年生产瓷器为十八万担(每担216个碗)”可知,生产规模大,产量高。根据材料“主要是由于巨大的海外市场的刺激”可知,产品远销海内外。“通过外销,景德镇瓷业与欧洲、日本陶瓷业展开了活跃的交流。大量外销的转变期青花瓷器,成为欧洲陶器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可知,工艺水平高。15.(1)材料一唐诗表明,伴随丝绸之路的繁荣,唐代服饰、饮食、乐舞等融入了西域风尚材料二戏曲反映,随着理学的发展,忠孝、礼义观念影响文学艺术。(2)北宋时期,枢密使负责军务,小说中称由枢密使上奏战事,这一点属实。但小说中称北宋大败辽军,辽朝皇帝投降并愿意年年进奉,不属实。实际上北宋对辽频吃败仗,向辽交纳岁币。(3)古代文学作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真实,为研究具体的历史提供史料。如唐诗对长安风尚的描写,可以用于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明代戏曲可以用于研究明朝的思想文化;《水浒传》对于研究宋代政治状况和世俗生活有一定的价值。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多是虚构的,不能等同于史实。且文学作品的描写受到作者所处时代、立场等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作为史料时必须经过文献材料考古材料等其他材料的印证,才能作为历史研究所用。【详解】(1)根据“毛毳(兽的毛皮)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可知材料一中的唐诗表明,伴随丝绸之路的繁荣,唐代服饰、饮食、乐舞等融入了西域风尚。根据“哪一处不说着忠孝二字。当时母亲教我读书,也要识些礼义”可知材料二中的戏曲反映,随着理学的发展,忠孝、礼义观念影响文学艺术。(2)根据“枢密使童贯上奏战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时期,枢密使负责军务,小说中称由枢密使上奏战事,这一点属实。根据“今有辽主早竖降旗,情愿投降,遣使丞相奉表称臣,纳降请罪,求诏退兵罢战,情愿年年进奉”可知,小说中称北宋大败辽军,辽朝皇帝投降并愿意年年进奉,不属实。实际上北宋对辽频吃败仗,向辽交纳岁币。(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古代文学作品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真实,为研究具体的历史提供史料。如唐诗对长安风尚的描写,可以用于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明代戏曲可以用于研究明朝的思想文化;《水浒传》对于研究宋代政治状况和世俗生活有一定的价值。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多是虚构的,不能等同于史实。且文学作品的描写受到作者所处时代、立场等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作为史料时必须经过文献材料考古材料等其他材料的印证,才能作为历史研究所用。16.(1)举措: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控制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发挥宗教作用;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门的机构,分别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及边疆军政。积极意义:促进边疆开发,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示例:围绕特点一的举例说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步步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