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山州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考试试题语文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息都以电信号的形式出现。例如,人们发送的一条简讯、对着话筒说出的一句话,又或是电视机播放的画面……最初都是搭载着跳动的电流来传递的。但如果想让光承载信息,再通过细细长长的光纤以最快速度传输到目的地,就需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若想顺利实现这个转变,硅基调制器是关键一环。通常来说,传输的原始电信号被称为调制信号。用来接替电信号、搭载信息继续在光链路上前进的光被称为载波,它通常由激光器产生,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能量密度等特点。当硅基调制器将准备传输的信息调制到载波上,便实现了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变,调制后携带信息的载波被称为已调信号。该信号一旦形成,便可以欢畅无碍地“奔跑”在光路上,将信息传输到目的地。那么,中间这个转变的过程,是如何由硅基调制器来实现的呢?为了与现代成熟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工艺兼容,制造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光芯片,科学家通常使用硅作为制造调制器的基底材料。硅基调制器最常用的一种机制是硅的载流子色散效应——这种效应是指对掺杂硅施加电压后,硅的载流子浓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折射率发生变化。基于这种载流子色散效应,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多种调制器的结构,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是马赫—曾德尔干涉型硅基调制器(MZM)。为了说明这种调制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先假设待传递的信息是一串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序列,相应地,电信号就是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切换的变化电压。马赫—曾德尔干涉型调制器有两条同样长度的光波导(硅光芯片上让光通行的链路)。将电信号通过金属电极加载到其中一条硅波导(硅材料的光波导)上,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由于光在介质中的传输速度为光速除以折射率,那么光在硅波导中的传播速度也会随着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实现了电对光的控制过程。将光载波均匀地分成两束,其中一束光通过加载了电信号的硅波导,而另一束光通过不加电信号的硅波导,让这两束光分别通过各自的波导后再合到一起。由于两束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合束后,光强大小不再等于分束前的大小。如果选取适当的波导长度,使得在电信号是高电平时合束后的光信号强度是0,在电信号是低电平时合束后的光信号强度是1,那么当电信号变化时,输出的光信号强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传输的信息就从电信号上转移到光信号上,整个电光转换过程完成。近年来,硅基光电子技术发展迅猛。其中,硅基调制器作为核心器件,性能也获得了飞速提升。2004年,英特尔公司成功研制出首个马赫—曾德尔干涉型硅基调制器。该设备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结构,电光带宽达1GHz。尽管它的调制效率较低,但这一成果标志着硅基光电子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该公司又于2007年研发出高速MZM调制器,采用了反向偏置载流子耗尽型PN结结构,并利用行波电极大幅提高带宽,达到20GHz,支持30Gbit/s信号传输。同年,IBM公司开发出基于正向偏置PIN结的调制器,实现了更高的调制效率,但其带宽不足。为了简化制造工艺并提升性能,2011年,有研究团队引入横向PN结结构,通过优化电极设计实现40Gbit/s信号传输。此后,插指型PN结的应用进一步增大光场与耗尽区的接触面积,带来调制效率和速率的双重提升。在2022年的研究中,硅基MZM首次被验证能够在复杂的空间辐照环境中稳定工作,为未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高阶信号调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串联PN结并采用单驱动结构,研究人员设计出可以传输50Gbit/s信号的单驱动MZM,并通过IQ调制与偏振复用技术,实现112Gbit/s到224Gbit/s的超高速信号传输。这些研究展示了硅基调制器在未来数据中心与骨干通信网络中的巨大潜力。在对电光带宽的追求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团队通过创新的分段式电极设计,实现41GHz到67GHz的带宽提升,支持高达360Gbit/s的单波信号传输。与此同时,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研究团队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将硅衬底掏空以降低损耗,成功制备出60GHz带宽的调制器,可实现高效的PAM-4信号传输,支持800Gbit/s光电混合集成发射机。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如今的产业应用,硅基调制器已成为光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它将在推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摘自王兴军唐一祎《硅基调制器,未来前景如何》)材料二:硅基调制器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长距离光通信中,如海底光缆的跨洋传输,硅基调制器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将不同信号调制到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上,实现大容量和高速率的通信;而在短距离传输中,如数据中心内部的数据交换,硅基调制器则发挥着低延迟、低损耗的优势,确保数据的快速传递。除了光通信领域,硅基调制器在医疗、音视频、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中也展现了其独特价值。在医疗设备监控中,硅基调制器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高效传输,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在音视频传输领域,其能够支持高速下载和播放,满足大众对品质内容的需求;在工业控制中,它的应用则使得数据采集和传输更为灵敏和高效。这些应用的推广,展示了硅基调制器在推动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硅基调制器的发展历程也可谓波澜壮阔。从2004年英特尔研制出首个MZM开始,硅基光电子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如今,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实现了带宽达到360Gbit/s的高效传输,未来的硅基调制器将在更高的速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尺寸等方面继续努力。这一设备的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光通信技术的进步,还为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化社会提供了可能性。未来,硅基调制器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如何提升信号传输的速率、降低能耗和缩小尺寸等方面。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剧增,如何在满足高带宽需求的同时,确保能效的提升,成为研究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硅基调制器如能进一步精简尺寸,将极大便利与微电子器件的集成,推动更小型光电系统的实现。在产业化进程中,构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将是硅基调制器迈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一步。通过实现设计、工艺、测试与封装的标准化,可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硅基调制器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得到推广。(摘自《硅基调制器:未来光通信的希望与挑战》)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硅基调制器是搭载着电流传递信息的电信号转变为让光承载信息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的关键一环。B.硅基调制器将准备传输的信息调制到载波上,实现了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变,因此被称为已调信号。C.硅基调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信号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切换,实现电对光的控制,完成电光转换。D.硅基调制器在研发中遇到了调制效率低、带宽不足的技术难题,研究人员始终不懈努力逐步进行优化提升。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着眼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论述硅基调制器成为了光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将在信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文章围绕硅基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展开论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论据充分观点鲜明,将抽象的原理讲述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C.文章后半部分讲述硅基调制器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过程,说明硅基调制器在光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地位。D.文章综合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全面论述硅基调制器在未来有着广阔而远大的前景。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硅的载流子具有色散效应,因此科学家将硅作为制造调制器的基底材料,并设计出了多种调制器的结构。B.光通信中硅基调制器实现电对光的控制是通过光的折射率变化影响光的传输速度从而改变光强大小进行的。C.马赫—曾德尔干涉型硅基调制器的研制标志着硅基光电子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但其调制效率较低,最终被取代。D.随着硅基光电子学与产业的快速发展,硅基调制器的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在信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硅基调制器在光通信应用中具备哪些优点?请阅读材料加以概括。5.未来,硅基调制器的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析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小草莓[俄]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猎人的足迹踏遍各地,没有猎人不去的地方!有一次猎人把我带到陡峭的峡谷里,带到刺蔷薇和马林果的荆棘之中。马林果丛里有一只松鸡,我的脚步声惊动了它,我想碰碰运气,朝它开了一枪,还真的打中了,但没有击中要害。我开始追捕这只受伤的松鸡,全然不顾脚下的路。我追着松鸡跑到长满越橘的山冈上,脚上穿的胶皮靴子的靴底螺纹都被磨平了。冷不防地,脚下一滑,我向山冈下跌落,背包里的铁锅、勺子、水杯摔得哗啦直响,我的骨头也在咔吧作响。说时迟,那时快,眼看还有三俄丈,我就会落入谷底深潭。据说,上帝保护不喝酒的人和聪明人,魔鬼保护醉鬼和蹩脚的猎手。不是别的,正是魔鬼往我这个蹩脚猎手的脚下塞了一大丛刺蔷薇——我踩在树丛上,不再向下跌落了。我停住了。喘了一口气后,我望向深潭,这时我才明白,我获得了宽宥,可以继续活下去,真是值得庆幸!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抓住多刺的蔷薇,慢慢地向上攀爬。我从这一个灌木丛爬到那一个灌木丛,从这一个石块攀到那一个石块,眼看山顶近在咫尺。这时,我突然看到一株正在开花的小草莓,它生长在苔藓蔓生的石块和刺蔷薇丛当中。现在是十月份,已到深秋季节!树叶几乎全部凋落,严寒降临大地,且已经不止一次下过银霜。在这样的季节里,竟然还有一株小草莓在开花!我俯下身去,看到在细弱的茎上、在深绿色的叶子下竟开着一朵小白花,它胆怯地望着秋日的世界。圆形的花瓣因霜冻而萎缩,花朵中间露出一颗刚刚结出的草莓果。果实已经变黑,即将死去,小白花也只能再开上一天,最多两天……此情此景,使我不禁联想起自己从前遇到的一件事情。那件事情发生在科马利哈火车站。当时,我正在等车,突然,好像听到一道口令似的,所有候车乘客的头都转到同一个方向。那里出了什么事?噢,是有一个无腿的姑娘正从那边向这里走来。她双手握着两根木拐棍,半截身子支撑在一个革制的长裙式篓子上面。她并没有身穿烂衫,也没有蓬头垢面,更没有酒气熏天。她是这样的不一般,所以大家都屏住呼吸凝视着她。她头上戴着一顶特别显眼的绿色贝雷帽,帽檐下面露出淡黄色的鬈发和一双蓝色的眼睛,上身穿着卡普纶短衫,嘴唇上涂着口红——口红涂得浓重、鲜艳,轮廓夸张,仿佛带有挑衅的意味。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与这个姑娘并肩而行,可能是她的母亲。她们俩一直在交谈。这个衣着华丽、嘴唇鲜红的姑娘扮出一副对周围惊愕面孔不屑一顾的表情,她只专注于母女之间的谈话。就这样,她们走过月台,走过注视着她们的人群。要是姑娘始终保持这种不依赖他人的骄矜神态,该有多么好啊!然而到了月台尽头,姑娘就必须跨越铁轨了。姑娘轻盈的身躯跨过一道铁轨,又跨过另一道铁轨,到了第三道,她的裙式篓子不知为何卡在了铁轨上,并从姑娘的身体上脱落。霎时间,姑娘失去了依托,摔在轨道之间沾满油污的石块上。绿色贝雷帽掉了下来,淡黄色鬈发松散开来,遮盖住了姑娘的面颊和双眸。不知什么人放肆地大声笑了起来,随即有人冲着他斥骂。在嘈杂声中,那位妇女把姑娘抱了起来,安放到篓子上,又抖掉贝雷帽上的尘土,给姑娘重新戴好,并精心地把鬈发收拾妥帖,然后她们继续向前走去。姑娘在跃过最后一道铁轨后,转过脸向我们投来一瞥……从那时起,她那回眸一瞥的目光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这目光中充满鄙视与傲慢,即使姑娘长大,成为中年女士,她的目光依旧不会改变。但是从那稚嫩的碧蓝眼睛里,我可以读到——在挑衅和傲慢的背后,深深地、深深地埋藏着孤立无援的痛苦。我分明知道,把这个姑娘与那株不该在那时开花的小草莓做比较,实在是太牵强和平庸了。但有什么办法呢?姑娘和小草莓总是同时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小花没有结出果实,姑娘领略不到幸福!(摘自《树号》陈淑贤、张大本译)文本二:阿斯塔菲耶夫描绘大自然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往往采取自叙体,以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主线,被认为继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然哲理散文传统。……作者一面担忧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同时也在担忧人的精神世界的失衡。在他看来,人如果丧失了对大自然的爱,也必然丧失人性的善。“我写大自然的作品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成年人。我想让人们懂得:我们周围的一切,从绿色的草地到孱弱的小鸟,从原始森林的野兽到种满庄稼的田野,直到我们赖以呼吸的天空和供给我们温暖的阳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我们本身,因为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子,当然就属于自己的地球——母亲,须知我们是她的灵魂,她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没有地球——母亲,我们是无法生存的。”(摘自社会评价)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恶劣的环境和糟糕的境遇下突然看到这株小草莓,给“我”的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被这顽强的小生命折服了。B.文中两次提到无腿姑娘身上带着“挑衅”意味,表明姑娘在命运的磨难面前不屈服的顽强意志,这让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叹和由衷的赞赏。C.无腿姑娘过铁轨时摔倒,“不知什么人放肆地大声笑了起来”,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恶,作者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感到愤怒和惋惜。D.小草莓和无腿姑娘的故事是作者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除此之外两者并没有更多的关联,所以作者直言把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太牵强和平庸”。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小草莓”既是文章的主人公,又是无腿姑娘的陪衬,它明知即将死去却依然开出白花结出果实,留给读者充分的联想和思考。B.作者极善描写,善于把自然事物人格化,文中的小草莓顽强坚韧,在深秋的峡谷,经过银霜洗礼,毅然开花结果,显示出独特的细腻和活力。C.本文取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采用自叙的方式进行创作,着眼点是人的心灵,用看似没有温情的冷酷语言抒发着极其深刻且浓厚的情感。D.文章没有精心编织的情节,似散文,又似小说。这种无拘无束的结构和行文方式使作者得以随心所欲地概括生活真实,表达内心感受。8.阿斯塔菲耶夫极善描写,有评论者说:“无论是原始森林的夜晚,还是奥巴里哈河上的垂钓,一经他的点染,便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细腻和活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9.《小草莓》最后一段“我分明知道,把这个姑娘与那株不该在那时开花的小草莓做比较,实在是太牵强和平庸了”,却还是将姑娘与小草莓关联起来,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仆虽怯懦A欲苟活B亦颇识C去就D之分矣E何至F自沉溺G缧绁之辱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恶,讨厌、憎恨,与《老子四章》中“物或恶之”的“恶”意思相同。B.胜,尽、完,与《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的“胜”意思不同。C.辞,文辞,与《屈原列传》中“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辞”用法相同。D.会,恰逢,适逢,与《苏武传》中“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的“会”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在选文中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B.司马迁在文中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体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C.司马迁认为自己因为多话而遭受大祸,已是地位卑贱之人,会被人嘲笑讥讽,也没有颜面面对父母,即使是过去很久,这种耻辱只会更加深重。D.司马迁身受重创之后,悲愤交加,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从“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可以看出他完全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14.请结合材料第二段和第三段,概括分析司马迁如何阐述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董传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④新湿字如鸦。【注】:①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二人感情深厚。②瓠(hù)叶:瓠的叶子,可作菜用。据载,东汉刘昆有学生五百多人,每年春秋两度祭祀,常常准备好各种礼仪并用木瓠的叶子作祭祀品。瓠,葫芦、冬瓜等的总名。③踏槐花:旧时考试是在秋天举行,夏季槐花黄的时节考生们正在忙于温书应考,故有“槐花黄,举子忙”的谚语。④诏黄:诏书。因诏书是用黄麻纸书写,故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首诗语言既朴素又带有一点诙谐;对仗工整,但又极其注重用典,且用典巧妙。B.颔联上下两句内容通过这种两两对应的比较,来说明作者一心向上的阳光心理。C.颈联描绘了当时社会人们普遍对读书人认可度较高,整个社会对“科举”高度重视。D.作者在诗歌最后继续鼓励并预祝董传能够金榜题名,在世俗之人面前扬眉吐气。16.明代谭元春《东坡诗选》:“腹有诗书气自华’,使人不敢空慕清华之气,语亦大妙”。请结合诗歌分析首联所蕴含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抒发自己心中的郁愤之情,而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既强调了榜样良好作用,又强调人要自我反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的意象内涵丰富,为文人寄托情感提供了载体,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孤城”便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意境。第Ⅱ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节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本身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曾经的习俗、仪式,或简化或消失了。要看到,节日、习俗的外在形式,随着时间而变迁,是正常文化现象。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如何让传统的习俗、仪式与现代生活更好融合,共同守护传承至今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内核。从这个角度看,除了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等(甲)__________的传统年俗,近些年也涌现了许多新年俗,让春节更加(乙)__________。①看“村晚”、网购年货、云拜年、发电子红包、集五福、旅游过年、观影过年……等成为许多人的新选择。尤其是,②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大热,③赶集市、逛庙会、观灯会等较为传统的年俗,④经过全新包装,⑤反而在年轻人特别是城市居民中流行起来。这些新变化,不恰恰让我们品出传统节日的新滋味?18.下列句子中的“我们”与文中加点的“我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红军刚想在吴起镇安营休息,怎知敌人又追上来了。B.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C.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D.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遭遇的谬误也更多。19.请在语段中甲、乙两处填上恰当的成语。20.文中标序号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晨的大海一片湛蓝,波光粼粼。海风轻轻吹过,带着咸咸的味道。小船在海面上漂浮,周围是无尽的海水。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空相接,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偶尔有飞鱼跃出水面,在空中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然后又落入水中。随着太阳的升高,海面上的波光越发耀眼,像是无数颗钻石在闪烁。老人的小船在这片广阔的大海上,如同一片飘零的树叶。21.以上文字是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描写环境的精彩段落,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这段内容。22.班级即将举行一场读书推荐会,请从《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中任选一本,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推荐语,必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当下生活实际,延伸思考,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简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答案:B简析: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当硅基调制器将准备传输的信息调制到载波上,便实现了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变,调制后携带信息的载波被称为已调信号”,可知被称为已调信号的是调制后携带信息的载波,并非硅基调制器,B选项错误。2.答案:A简析:B选项,文章不仅围绕工作原理展开,还涉及发展历程、性能提升等多方面;C选项,文章后半部分重点强调性能提升和未来潜力;D选项,文章主要运用事实论证,未使用对比论证,A选项正确。3.答案:A简析:材料一第四段表明,使用硅作为基底材料主要是为与工艺兼容及实现高集成度、低成本,并非仅因硅的载流子有色散效应,A选项错误。4.答案:①能够与现代成熟的半导体集成工艺兼容,集成度高、成本低;②应用场景广泛,在多个领域中具有独特价值;③容量大、调制速率高;④低延迟、低损耗,数据传递快速。简析:从材料一“为了与现代成熟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工艺兼容,制造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光芯片,科学家通常使用硅作为制造调制器的基底材料”可得出①;材料二“硅基调制器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医疗、音视频、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中也展现了其独特价值”体现了②;材料二“在长距离光通信中……实现大容量和高速率的通信”及材料一中调制速率的相关描述得出③;材料二“在短距离传输中……发挥着低延迟、低损耗的优势,确保数据的快速传递”可总结出④。5.答案:①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在满足高带宽需求的同时,提升能效;②精简尺寸,便于与微电子器件集成,推动更小型光电系统实现;③构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实现设计、工艺、测试与封装的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到更多的应用场景。简析:依据材料二“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剧增,如何在满足高带宽需求的同时,确保能效的提升,成为研究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得①;“硅基调制器如能进一步精简尺寸,将极大便利与微电子器件的集成,推动更小型光电系统的实现”得出②;“在产业化进程中,构建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将是硅基调制器迈向大规模应用的重要一步……使得硅基调制器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得到推广”可总结出③。(二)现代文阅读Ⅱ6.答案:D简析:小草莓和无腿姑娘都展现出顽强生命力,作者说“太牵强和平庸”是为提醒读者思考,二者有关联,D选项错误。7.答案:D简析:本文是散文,并非“似散文,又似小说”,D选项错误。8.答案:①善于把自然人格化(拟人手法)。作者笔下的草莓小花开在细弱的茎上,“胆怯地望着秋日的世界”,被赋予人得情态,流露出作者对这顽强小生命的怜惜之情。②细致的人物描写。无腿姑娘讲究的着装、精致的妆容以及摔倒后的动作眼神,描写细腻准确,把人物人内心对命运的挑衅、对苦难不屈服的倔强真实的呈现出来。③情景交融(环境描写),对自然草木的描写,联系着情感表现,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本真的书写,其间透着他对人的情感的细腻把握,对人性的细致而独到的体验。简析:文中描写草莓“胆怯地望着秋日的世界”运用拟人,体现对其怜惜;对无腿姑娘的着装、妆容、动作眼神细致描写,展现其内心;作者将对自然和人物的描写相联系,体现对人与自然、人性的思考,所以有此答案。9.答案:①小草莓与姑娘面对严峻的环境考验,表现出非比寻常的勇气与智慧,令人叹服于生命力的顽强。所谓的“牵强和平庸”是作者的有意点醒和强调。②“小花没有结出果实”是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姑娘领略不到幸福”是因为爱的丧失和人性的恶,“姑娘和小草莓总是同时在我的记忆中浮现”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③小草莓和无腿姑娘的故事,是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本真体验,其间透露着作者对情感的细腻把握和对人性细致而独到的体验,触发了他对生命力发自本能的敬畏;同时也表现出对底层人可悲亦可怜的精神与道德状况的同情,于悲愤中透着怜悯。简析:小草莓在深秋开花、姑娘面对嘲笑的表现都展现顽强生命力;小草莓受自然环境影响,姑娘受社会环境影响,作者借此思考人性;作者通过二者故事,表达对生命力的敬畏和对底层人的同情,故有此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答案:ABE简析:“仆虽怯懦”与“欲苟活”是转折关系,应在“怯懦”“苟活”后断开;“矣”是句末语气词,表意完整,在“矣”后断开,所以选ABE。11.答案:B简析:两个“胜”都为“尽、完”的意思,B选项中说意思不同错误。12.答案:D简析:司马迁“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是为完成《史记》而隐忍,并非消极避世,D选项错误。13.答案:(1)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世道盛衰变迁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2)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地拜两拜。简析:(1)“究”是探求,“际”是关系,“通”是贯通,“变”是变迁;(2)“悉”是完全,“固陋”是愚执浅陋的意见,“再拜”是拜两拜。据此翻译即可。14.答案:司马迁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①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②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简析:材料第二段列举文王等古圣先贤受辱著书的例子,表明自己也可如此;第三段介绍《史记》体例和宗旨,体现为完成《史记》甘愿受刑,所以得出此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15.答案:B简析:颔联主体对象是董传,不是作者,B选项错误。16.答案:①真诚地赞美董传宁肯生活贫苦,也要读好书、力求上进的品性。“粗缯大布”,说明董传家贫,穿不起一般读书人穿的绫罗绸缎,同时,也说明董传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裹生涯”,形象地把董传的清贫之态描写了出来。尤其是一个“裹”字,极其传神,也极有画面感,生动地刻画出穷人家的男儿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依然热爱读书的形象。②阐明了读书使人气质高雅,强调了读书的意义。“腹有诗书”,这四个字意在说明一个人的高雅气质来自哪里。“气自华”,原来,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读书,能够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华丽气质。“自”是全句的重心所在,它强调华美的气质是由自己修炼而来,是你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它把“腹有诗书”和“气华”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了,使得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简析:“粗缯大布裹生涯”体现董传贫苦却热爱读书的品性,作者对此赞美;“腹有诗书气自华”强调读书对提升气质的作用,“自”突出气质由自身修炼而来,据此总结答案。(三)名篇名句默写17.答案:(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答案不唯一,符合“孤城”营造苍凉意境即可)简析:根据平时积累,注意易错字“疑”“谤”“焉”“仞”等,第三空只要写出含有“孤城”且营造苍凉意境的诗句即可。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8.答案:D简析:文中“我们”泛指一般人,A、B、C选项中的“我们”均为特指特定群体,D选项“我们”泛指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所有人,与文中“我们”意义和用法相同。19.答案:甲:雷打不动;乙:丰富多彩(或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简析:甲处形容传统年俗一直延续、不易改变,“雷打不动”合适;乙处形容新年俗让春节更丰富多样,“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多姿多彩”均可。20.答案:①句删去省略号;⑤句改为“反而在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简析:①句中省略号和“等”表意重复;⑤句“年轻人特别是城市居民”语序不当,应先大后小,即“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1.答案:①比喻手法。“小船在海面上漂浮,周围是无尽的海水”中,小船被比作“一片飘零的树叶”,这一比喻形象地突出了小船在浩瀚大海中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老人面对大自然的渺小与坚韧。②动静结合。文中既有“海风轻轻吹过”“小船在海面上漂浮”等静态描写,又有“飞鱼跃出水面,在空中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等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简析:文中把小船比作树叶,突出其渺小无助,暗示老人的渺小与坚韧;同时有静态的海风、小船,动态的飞鱼,动静结合让场景生动,据此总结答案。22.答案:示例一: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以细腻如丝的笔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