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读世界大洲(南极洲除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和丁分别是()A.北美洲、欧洲 B.非洲、南美洲 C.南美洲、欧洲 D.非洲、欧洲2.据图推测,丁大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可能有()①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劳动力短缺 ④居民就业难度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e;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已呈现负增长()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七年4.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下列对策合理的是()A.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B.大量接纳外国移民 C.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提高生育养育成本“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呦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5~7题。5.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6.该聚落地处()A.地表崎岖的山区 B.冰天雪地的高原 C.干旱缺水的荒漠 D.灌溉便利的平原7.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①炎热干燥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气候严寒⑤地形平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图是我国两种传统民居的景观图,甲是云南地区的竹楼,乙是东北林区的木屋。据此完成8~9题。8.甲、乙两种民居的共同点是()A.房顶倾斜,便于雨雪滑落 B.木制材料,容易拆卸C.门窗较大,利于通风散 热 D.底层架高,方便进出9.下列对甲、乙民居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甲:植被茂盛 B.甲:降水稀少 C.乙:全年寒冷 D.乙:终年干燥某市是所在国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记载,该市气温最高曾达38℃。山西省的小明暑假前往该市旅游,发现当地正值冬季。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景观与该市中心区景观对应的是()A.高楼大厦 B.竹木房屋 C.零散田舍 D.浩瀚沙漠11.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条件有()A.气候寒冷 B.人口稀疏 C.矿产丰富 D.交通便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推广汉语学习、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关于汉语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种人都使用汉语 B.汉语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C.汉语仅限于汉族人使用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13.小华被外派到某地孔子学院任教,她的学生们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喜好唱歌跳舞,热情又奔放,像一颗颗可爱的黑珍珠。小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A.非洲南部 B.亚洲西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图为三大宗教建筑物景观图。据此完成14~15题。教堂佛塔清真寺14.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5.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均在()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16.(11分)【探究发现】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分布探究资料:阅读示意图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和人口占比,不同海拔的人口分布。甲乙丙探究思考:(1)根据图甲,从南北半球看,说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半球。从纬度位置看,说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的地区。(2分)(2)从图乙可以看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洲总面积比例最大的是哪个大洲?说出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小的大洲。(4分)(3)从图丙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形区?(2分)(4)综上所述,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3分)17.(12分)【探究发现】探究主题:世界人口的变化探究资料:资料一世界人口展望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报告称,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8亿,预计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会集中在9个国家: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北美洲的美国。该报告预计,到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35%。资料二阅读图表德国和印度某年人口基本统计数据。国家面积(万km²)人口(亿人)出生率(‰)死亡率(‰)人均GDP(美元)德国35.70.8381141936印度29813.241971709资料三阅读示意图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探究思考:(1)说出在1950年前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何区别。(4分)(2)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均衡性,说出人口增长应遵循的原则。(2分)(3)指出印度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及带来的影响。(6分)18.(12分)【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世界的聚落课题资料:张东是旅游爱好者,他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不仅发现各地民居差异很大,还发现国家间的乡村和城市差别也很大,下面是张东提供的图片。甲乙丙课题思考:(1)分别说出甲、乙代表的聚落名称和其主要的生产活动。(4分)(2)分析丙图中A、B、C三个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3分)(3)分析丙图中A、B、C三处哪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并说明理由。(3分)(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两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2分)参考答案:选择题1—5.DBBAB6—10.DCAAA11—15.DBACA非选择题16.(1)北半球;(1分)中低纬度地区。(1分)(2)欧洲;(2分)非洲。(2分)(3)平原。(2分)(4)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每点1分,共3分)17.(1)1950年之前人口增长缓慢;1950年之后人口增长加快。(每点2分,共4分)(2)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分)(3)人口增长过快;(2分)粮食短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18.(1)甲:城市,主要进行非农业生产活动;(2分)乙:农村,主要进行农业产业活动。(2分)(2)靠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