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诗词五首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26课 诗词五首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6课 诗词五首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26课 诗词五首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26课 诗词五首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诗词五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高效备课

第26课诗词五首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陶渊明《饮酒》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陶渊明,又名________,生活在________朝代。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________,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2)你能体会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吗

(3)如果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二)读杜甫《春望》后完成后面练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根据该诗填空。

①首联两句描写了城池________之景。

②颈联两句抒写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与“烽火连三月”一句中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帆一片日边来

B.白发三千丈

C.感时花溅泪

D.身世浮沉雨打萍

(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连花鸟都恨别惊心,为离愁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B.“感时”“恨别"表现了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忧困思家之情具体可感。

C.表现了诗人为花鸟的不幸遭遇而万分悲痛、忧伤的心情。

D.以乐景写哀,花鸟本是写春之物,诗人却对花落泪,见鸟惊心,足以体现诗人内心的忧烦与苦痛。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第二部分:对比阅读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结庐在人境________

②亭亭净植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5)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答案】(1)潜;东晋末期;农村生活

(2)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干扰,归隐后悠闲欢快的心情。

(3)不好。“见"更能突出目遇南山的不经意,若改为“望”,好像是有意去看南山,悠然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积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对作家作品相关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考生诗歌鉴赏作者情感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趣等方面进行分析。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后所作,表达了自己摆脱世俗、悠然快乐的心情。

⑶摆脱考查鉴赏诗歌的字词的能力。考生要对本字和替换字进行比较,说出其优劣。首先要进行判断,“不好”,说出本字的好处:“见”:更能突出目遇南山的不经意。第三:替换字的表达效果:“望"有有意去看南山,不能体现作者的悠然之情。

故答案为:(1)潜;东晋末年;农村生活。(2)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干扰,归隐后悠闲欢快的心情。(3)不好。“见”更能突出目遇南山的不经意,若改为“望”,好像是有意去看南山,悠然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二)【答案】(1)破坏荒芜;忧国思家(亲)

(2)A

(3)C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考生要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创作动机、领悟诗人的情感。首联“破”字展现的是城池破坏荒芜景象;颈联“三月、万金"写出战事之长,家书难得。体现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局数据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例句运用的是借代的手法。以“烽火”代指战争,A项中以“帆"代船;B项运用的是夸张手法;C项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D项运用的是比喻。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鉴赏能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触景生情见到春景不喜反悲,为国家的命运、家人的安危而忧烦苦痛,作者并不是为花鸟的不幸感到悲痛,而且诗中并没有提及花鸟的不幸。所以C项说法有误。

(三)【答案】(1)迎面而来的敌军,就像乌云压境,城池马上就要被摧毁。守城的将士身穿铠甲,铠甲迎着太阳闪着耀眼的光芒。

(2)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解析】【分析】⑴描绘画面不能等同于翻译。在忠实于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可适当加入符合情境的想象。描绘时要将敌军压垮一切的阵势和守城将士高昂的士气表现出来。

⑵赏析诗句可从用字、修辞、意境、用典等角度入手,再结合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思想主旨进行分析。古时燕昭王曾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诗人运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答案】(1)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考生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再运用联想,发挥想象进行描绘。

⑵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考生要对诗歌上下内联系起来,找准答案所在。回答的诗句紧承问话,“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诗句中“嗟日暮”是诗人的感叹,感叹人生迟暮;“惊人句"意为自己才华出众。由此表现诗人在现实面前空有才华,对现实的不满。

第二部分:对比阅读

【答案】(1)①简陋的房屋;②立或树立

(2)D

(3)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C

(5)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诗词字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正确理解句子和字词的含义。

⑵本题考查考生句子的停顿、断句能力。考生平时加强阅读注意断句的方法的掌握。D项,根据语意,前后表示转折的关系,所以应该在远观后停顿。故D划分不正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翻译理解能力,考生要注意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关键字词的理解要准确。如:“鲜”:很少

⑷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查了作品的内容、作家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对文章的比较阅读理解能力。C项中“牡丹"指的是荣华富贵,“牡丹之爱”指的是追求荣华富贵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