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手册TOC\o"1-2"\h\u20335第一章:项目资金概述 3152691.1资金来源及分类 3191131.1.1资金来源 370001.1.2资金分类 41540第二章:项目资金预算编制 4281641.1.3政策法规依据 4172601.1.4项目需求依据 5191151.1.5财务数据依据 5203431.1.6预算编制前期准备 578461.1.7预算编制阶段 5206881.1.8预算审批与发布 6291531.1.9项目支出预算 6255871.1.10收入预算 6230691.1.11资金来源 628142第三章:项目资金拨付与支付 6320591.1.12资金拨付申请 697301.1.13资金拨付审核 7171111.1.14资金拨付审批 754531.1.15资金拨付 760741.1.16直接支付 712691.1.17授权支付 7312181.1.18集中支付 8221131.1.19支付申请审核 8313751.1.20支付审核 8241971.1.21支付审批 826411.1.22支付凭证审核 825681第四章:项目资金使用监督 9206911.1.23概述 991461.1.24监督体系构成 925441.1.25监督体系运行机制 95101.1.26事前监督 98881.1.27事中监督 10176761.1.28事后监督 10259721.1.29项目资金来源 10284801.1.30项目资金分配 103841.1.31项目资金使用 10106971.1.32项目实施效果 1025671.1.33项目资金管理 1015218第五章:项目资金风险管理 11226361.1.34概述 11140061.1.35风险识别方法 11249301.1.36风险识别内容 1184981.1.37概述 11125361.1.38风险评估方法 11102331.1.39风险评估内容 12215471.1.40概述 12203221.1.41风险应对策略 1210291.1.42风险应对措施 1216950第六章:项目资金绩效评价 12180501.1.43评价体系概述 12172661.1.44评价指标 1371271.1.45评价标准 1379291.1.46评价流程 1363701.1.47定量评价方法 14136961.1.48定性评价方法 1462281.1.49评价结果反馈 14181741.1.50评价结果公示 14291861.1.51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 14221721.1.52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 146089第七章:项目资金审计 14265011.1.53审计计划 14240611.1.54审计准备 14110711.1.55审计实施 15195611.1.56审计报告 15156851.1.57项目资金来源及合规性 15245971.1.58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15441.1.59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1531341.1.60问题整改 15207911.1.61整改跟踪 15317921.1.62整改报告 1611592第八章项目资金信息公开 16258311.1.63基本信息 16313691.1.64资金分配与使用 16277961.1.65项目实施情况 1611021.1.66项目管理与监督 1680661.1.67纸质公开 16253291.1.68网络公开 17258391.1.69基本信息 1760831.1.70资金分配与使用 17153111.1.71项目实施情况 1795381.1.72项目管理与监督 171690第九章:项目资金违规处理 17282051.1.73概述 1798731.1.74具体分类 18149091.1.75发觉违规行为 19271661.1.76初步核实 19300801.1.77立案调查 19120881.1.78处理决定 19101531.1.79整改落实 19250801.1.80复查验收 19191611.1.81对违规拨付资金的处罚措施 191901.1.82对违规使用资金的处罚措施 1996381.1.83对违规核算资金的处罚措施 20231931.1.84对违规管理资金的处罚措施 20108621.1.85其他处罚措施 208655第十章项目资金管理培训与宣传 20118381.1.86培训对象 20316651.1.87培训内容 2071091.1.88培训方式 21164281.1.89培训方法 21110691.1.90宣传内容 21283331.1.91宣传方式 21118131.1.92推广措施 22第一章:项目资金概述项目资金作为推动三农项目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合理使用与管理对于项目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以下为本章内容概述。1.1资金来源及分类1.1.1资金来源三农项目资金来源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根据三农发展需求,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2)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根据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相应资金用于三农项目。(3)银行贷款:金融机构为支持三农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政策,满足项目资金需求。(4)社会资本: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参与三农项目。(5)国际援助:国际组织、外国及非组织为支持我国三农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1.1.2资金分类根据资金用途和性质,三农项目资金可分为以下几类:(1)生产性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资金。(2)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3)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的资金。(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用于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5)农村扶贫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扶贫开发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第二节资金使用原则为保证三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遵循以下原则:(1)公开透明原则:资金使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2)精准投放原则:根据项目特点和资金性质,精准投放资金,保证资金用于实际需要。(3)效益优先原则: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突出重点原则:优先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关键领域。(5)动态监管原则: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及时发觉和纠正问题。(6)政策引导原则: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动各类资金投入三农项目的积极性。(7)持续投入原则:保持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8)评估反馈原则: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第二章:项目资金预算编制第一节预算编制依据1.1.3政策法规依据项目资金预算编制应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行业标准,保证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2)《农业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3)国家及地方关于三农项目的政策文件;(4)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的预算编制指南和操作规程。1.1.4项目需求依据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项目实施的具体需求,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实施范围、建设内容等。具体依据如下:(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实施方案;(3)项目设计文件;(4)项目相关合同、协议等文件。1.1.5财务数据依据预算编制应依据历史财务数据、市场调查数据等,合理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具体数据来源如下:(1)项目实施主体的财务报表;(2)类似项目的财务数据;(3)市场调查报告;(4)统计数据。第二节预算编制程序1.1.6预算编制前期准备(1)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政策法规、项目需求、财务数据等;(2)组织预算编制人员,明确分工和职责;(3)召开预算编制动员会,传达预算编制要求。1.1.7预算编制阶段(1)编制预算草案,包括项目支出预算、收入预算、资金来源等;(2)按照预算编制指南和操作规程,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修改;(3)汇总预算编制成果,形成项目资金预算报告。1.1.8预算审批与发布(1)将项目资金预算报告提交至项目实施主体或相关部门审批;(2)根据审批意见,对预算报告进行调整;(3)审批通过后,发布项目资金预算,保证预算执行。第三节预算编制内容1.1.9项目支出预算(1)人工费用: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人工成本,如工资、福利、培训等;(2)材料费用: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设备等成本;(3)服务费用: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外部服务费用,如技术指导、咨询等;(4)运营费用: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日常运营成本,如水电、通讯、交通等;(5)管理费用: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成本,如差旅、会议、办公等;(6)其他费用: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预测的其他支出。1.1.10收入预算(1)补助:包括、省、市、县等各级给予的补助资金;(2)银行贷款:包括项目实施主体为实施项目所取得的银行贷款;(3)其他收入: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预测的其他收入。1.1.11资金来源(1)投资:包括、省、市、县等各级投资;(2)自筹资金:包括项目实施主体自筹的资金;(3)其他资金:根据项目特点,合理预测的其他资金来源。第三章:项目资金拨付与支付第一节资金拨付程序1.1.12资金拨付申请项目实施单位在收到项目资金预算通知后,应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资金拨付申请。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编号、实施单位及负责人;(2)资金用途、金额及拨付时间;(3)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使用计划;(4)资金拨付的依据和相关政策;(5)项目资金拨付申请表。1.1.13资金拨付审核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资金拨付申请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1)申请单位是否符合项目实施单位资格;(2)申请资金是否符合项目资金使用范围;(3)资金用途是否合理,金额是否准确;(4)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使用计划是否合理;(5)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完整。1.1.14资金拨付审批项目主管部门在审核通过后,应将资金拨付申请报批给项目资金管理部门。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项目实施单位。1.1.15资金拨付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在收到审批通过的资金拨付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资金拨付给项目实施单位。资金拨付方式包括银行转账、支票、现金等。第二节资金支付方式1.1.16直接支付直接支付是指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直接将资金支付给供应商、施工单位等第三方。直接支付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同约定明确、具体;(2)支付金额准确、合理;(3)支付凭证齐全、合法。1.1.17授权支付授权支付是指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部分资金支付权限授权给第三方支付。授权支付应遵循以下原则:(1)授权支付范围明确、具体;(2)授权支付金额准确、合理;(3)授权支付凭证齐全、合法;(4)授权支付期限合理。1.1.18集中支付集中支付是指项目实施单位将多个项目或多个合同的资金支付集中在一起进行支付。集中支付应遵循以下原则:(1)集中支付项目、合同明确;(2)集中支付金额准确、合理;(3)集中支付凭证齐全、合法;(4)集中支付期限合理。第三节资金支付审核1.1.19支付申请审核项目实施单位在支付资金前,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交支付申请。支付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编号、实施单位及负责人;(2)支付金额、支付对象及支付方式;(3)支付依据及相关合同、凭证;(4)支付申请表。1.1.20支付审核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支付申请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1)支付申请单位是否符合项目实施单位资格;(2)支付金额、支付对象及支付方式是否合理;(3)支付依据及相关合同、凭证是否齐全、合法;(4)支付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完整。1.1.21支付审批项目主管部门在审核通过支付申请后,应将支付申请报批给项目资金管理部门。项目资金管理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并将审批结果通知项目实施单位。1.1.22支付凭证审核项目实施单位在支付资金后,应将支付凭证提交给项目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支付凭证审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支付凭证是否齐全、合法;(2)支付金额、支付对象是否与支付申请一致;(3)支付凭证上的签章是否齐全、有效。第四章:项目资金使用监督第一节监督体系1.1.23概述项目资金使用监督体系是保证三农项目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的重要保障。该体系以政策法规为依据,以部门、项目实施单位、社会监督力量为主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格局。1.1.24监督体系构成(1)部门监督:部门作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主体,负责对项目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进行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2)项目实施单位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自我监督,保证资金使用合规、有效。(3)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力量包括媒体、社会组织、公众等,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舆论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作用。1.1.25监督体系运行机制(1)部门监督机制:部门应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专项审计,对发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2)项目实施单位监督机制:项目实施单位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和程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金使用合规、有效。(3)社会监督机制:项目实施单位应主动公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力量可通过舆论监督、举报等方式,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第二节监督方式1.1.26事前监督事前监督是指项目资金分配、使用前,对项目资金来源、用途、分配方案等进行审查,保证资金使用合规、有效。事前监督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政策审查:对项目资金分配、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进行审查。(2)资金来源审查:对项目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查。(3)分配方案审查:对项目资金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查。1.1.27事中监督事中监督是指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保证资金使用合规、有效。事中监督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资金使用进度监控:对项目资金使用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金使用按照计划进行。(2)资金使用效果评价:对项目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发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3)资金使用合规性审查:对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法规进行审查。1.1.28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指项目资金使用结束后,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事后监督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项目绩效评价: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益。(2)审计监督: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揭示潜在问题。(3)整改落实:对审计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规、有效。第三节监督内容1.1.29项目资金来源监督项目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保证资金来源符合国家政策要求。1.1.30项目资金分配监督项目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资金分配符合项目需求。1.1.31项目资金使用监督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有效性,保证资金使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1.1.32项目实施效果监督项目实施效果,分析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益,为项目改进提供依据。1.1.33项目资金管理监督项目资金管理情况,保证资金管理规范、有序。第五章:项目资金风险管理第一节风险识别1.1.34概述在三农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1.1.35风险识别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三农项目资金管理的风险类型和特点。(2)实地调查法:深入项目实施地,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风险信息。(3)专家访谈法: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资金管理人员和专家,就项目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访谈。(4)数据挖掘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项目资金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潜在的风险因素。1.1.36风险识别内容(1)政策风险:政策变动、法律法规调整等因素对项目资金管理的影响。(2)财务风险:项目资金筹集、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财务风险。(3)操作风险: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风险。(4)市场风险:市场环境变化对项目资金管理的影响。(5)信用风险:项目实施主体及参与方的信用状况对项目资金管理的影响。第二节风险评估1.1.37概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其对项目资金管理的影响程度,为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1.1.38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法: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等因素,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2)定量评估法: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3)模糊综合评估法: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1.1.39风险评估内容(1)风险发生概率:评估风险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影响程度:评估风险因素对项目资金管理的影响程度。(3)风险发生后果:评估风险因素发生后可能带来的损失。第三节风险应对1.1.40概述风险应对是指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资金管理的影响。1.1.41风险应对策略(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项目方案、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等方式,避免风险发生。(2)风险减轻:采取技术手段、管理措施等,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3)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4)风险承担:对无法规避、减轻和转移的风险,采取一定的风险承担策略。1.1.42风险应对措施(1)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降低政策风险。(2)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防范财务风险。(3)提高操作水平: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水平,降低操作风险。(4)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环境,降低市场风险。(5)信用评估:对项目参与方进行信用评估,防范信用风险。第六章: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第一节评价体系1.1.43评价体系概述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是对三农项目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制度安排。该体系旨在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流程和评价机制等。1.1.44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实施进度:评估项目是否按照既定计划推进,保证项目按时完成。(2)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评估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要求,保证资金使用合理、高效。(3)项目经济效益:评估项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4)项目社会效益:评估项目对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影响。(5)项目可持续性:评估项目在完成后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1.1.4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成果。(3)项目所在地区的发展需求。(4)项目实施单位的信誉和业绩。1.1.46评价流程评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自评: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评价体系要求,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2)初评: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初步审核。(3)复评:专家评审组对初评结果进行复核,提出评价意见。(4)终评:项目资金使用管理部门根据复评意见,对项目资金绩效进行最终评价。第二节评价方法1.1.47定量评价方法(1)数据分析:通过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据,分析项目资金使用效果。(2)指标评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分。(3)成本效益分析:计算项目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评估项目经济效益。1.1.48定性评价方法(1)实地考察:通过现场调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2)访谈:与项目实施单位、当地农民代表等进行访谈,了解项目效果。(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节评价结果应用1.1.49评价结果反馈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项目实施单位,以便其调整项目实施策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1.50评价结果公示评价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1.1.51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评价结果可作为政策调整的依据,为项目资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1.1.52评价结果与奖惩机制评价结果与项目实施单位的信誉、业绩挂钩,对表现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者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责任。第七章:项目资金审计第一节审计程序1.1.53审计计划(1)根据三农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时间等。(2)审计计划应报项目主管部门或审计机构审批。1.1.54审计准备(1)收集与项目资金相关的政策、法规、财务制度等文件资料。(2)了解项目实施背景、项目内容、项目资金来源及用途。(3)确定审计小组,明确审计人员职责。1.1.55审计实施(1)审计小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查。(2)审计人员应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影响。(3)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详细记录审计发觉的问题和情况。1.1.56审计报告(1)审计小组完成审计后,应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或审计机构提交审计报告。(2)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概况、审计发觉的主要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等内容。(3)审计报告应经审计小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第二节审计内容1.1.57项目资金来源及合规性(1)审查项目资金来源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求。(2)审查项目资金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拨付、使用。1.1.58项目资金使用情况(1)审查项目资金是否按照项目预算执行。(2)审查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浪费等问题。(3)审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评价项目实施效果。1.1.59项目资金管理情况(1)审查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2)审查项目资金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漏洞。(3)审查项目资金管理人员是否履行职责。第三节审计整改1.1.60问题整改(1)审计报告发出后,项目主管部门或审计机构应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对审计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2)整改措施应具体、可行,整改期限应明确。1.1.61整改跟踪(1)审计机构应定期对项目实施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2)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审计机构应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项目主管部门。1.1.62整改报告(1)项目实施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及时向审计机构提交整改报告。(2)整改报告应详细说明整改措施、整改效果及存在的问题。(3)审计机构应对整改报告进行审核,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价。第八章项目资金信息公开第一节信息公开内容1.1.63基本信息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施主体、项目类别、项目性质、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总额等基本信息。还应公开项目实施地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概况。1.1.64资金分配与使用(1)资金分配:公开项目资金分配的依据、原则、程序和结果,包括资金分配的比例、金额、用途等。(2)资金使用:公开项目资金使用的具体方向、支出项目、支出金额、支出进度等。1.1.65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进度:公开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关键环节、实际进展情况等。(2)项目成效:公开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成效,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1.1.66项目管理与监督(1)项目管理:公开项目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责任主体等。(2)监督检查:公开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情况,包括监督检查单位、时间、发觉问题及整改措施等。第二节信息公开方式1.1.67纸质公开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可以通过以下纸质方式进行:(1)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前,将项目资金信息以实施方案的形式公开。(2)项目进展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编制项目进展报告,公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项目完成后,编制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公开项目资金使用效果。1.1.68网络公开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可以通过以下网络方式进行:(1)网站:在网站上设立项目资金信息公开专栏,发布相关信息。(2)项目管理系统:在项目管理系统上实时公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3)社交媒体:通过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推送项目资金信息公开内容。第三节信息公开时限1.1.69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应在项目启动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1.1.70资金分配与使用(1)资金分配:项目资金分配结果应在分配完成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2)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应按季度公开,每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更新公开信息。1.1.71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进度:项目进度信息应按月公开,每月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更新公开信息。(2)项目成效:项目成效信息应在项目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公开。1.1.72项目管理与监督(1)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应在项目启动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2)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信息应在监督检查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第九章:项目资金违规处理第一节违规行为分类1.1.73概述项目资金违规行为是指在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管理制度等行为。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违规拨付资金:指项目资金拨付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程序、范围、标准和要求拨付资金的行为。(2)违规使用资金:指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用途、范围和比例使用资金,或者虚构项目、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3)违规核算资金:指项目资金核算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核算,导致核算数据失实、财务报告不真实等行为。(4)违规管理资金:指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管理制度、办法进行管理,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损失浪费等行为。1.1.74具体分类(1)违规拨付资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未按项目实施方案、预算批复等拨付资金;(2)拨付资金超出项目预算总额;(3)拨付资金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4)拨付资金未按照规定的进度进行。(2)违规使用资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虚构项目、虚报冒领资金;(2)挤占、挪用项目资金;(3)超出规定用途、范围和比例使用资金;(4)利用项目资金从事非法活动。(3)违规核算资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未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2)未按照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核算;(3)核算数据失实,导致财务报告不真实。(4)违规管理资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未按照规定的管理制度、办法进行管理;(2)资金使用效益低下;(3)损失浪费严重。第二节违规处理程序1.1.75发觉违规行为项目资金管理人员、审计人员、监察人员等发觉项目资金违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1.1.76初步核实项目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人员进行初步核实,形成初步核实报告。1.1.77立案调查初步核实确认存在违规行为后,项目负责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提交立案调查报告。有关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立案调查。1.1.78处理决定根据立案调查结果,有关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给项目负责人。1.1.79整改落实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接到处理决定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整改报告应当包括整改措施、整改效果等内容。1.1.80复查验收整改完成后,有关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资金管理恢复正常。第三节违规处理措施1.1.81对违规拨付资金的处罚措施(1)追回违规拨付的资金;(2)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3)对相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1.1.82对违规使用资金的处罚措施(1)追回违规使用的资金;(2)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3)对相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4)暂停或取消项目资金的拨付。1.1.83对违规核算资金的处罚措施(1)责令重新核算,并对核算数据进行修正;(2)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3)对相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采购合同(31篇)
- 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析与应对方案
-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数据安全保障方案
- 塑料产品买卖合同书
- 股份制企业合同审查与管理文书
- 物流运输承包合同
- 房地产合作销售开发协议书
- 管桩施工劳务合同
- 能源行业资源整合合作协议
- 承包餐厅合同
- 第1课《立足时代+志存高远》第1框《时代为我搭舞台》【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出国劳务派遣合同(专业版)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供应商评估报告范本
-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价值观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汽车修理厂维修结算清单
- 建筑集团公司商务管理手册(投标、合同、采购)分册
- 威海刘公岛PPT介绍课件
- 2022年广西高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全国甲卷)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及详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