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B/0B/wKhkGWeuysiAPOE9AAKk8EWbUGU885.jpg)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B/0B/wKhkGWeuysiAPOE9AAKk8EWbUGU8852.jpg)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B/0B/wKhkGWeuysiAPOE9AAKk8EWbUGU8853.jpg)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B/0B/wKhkGWeuysiAPOE9AAKk8EWbUGU8854.jpg)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B/0B/wKhkGWeuysiAPOE9AAKk8EWbUGU88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TOC\o"1-2"\h\u9242第一章总则 3205991.1编制依据 484711.2目的与意义 4289941.3适用范围 4125601.4工程概述 415719第二章工程前期准备 5243322.1工程项目立项 5267002.1.1立项依据 5315972.1.2立项程序 523272.1.3立项文件 5204532.2初步设计 574992.2.1设计原则 5153842.2.2设计内容 5177642.2.3设计审查 6185182.3施工前准备工作 6131032.3.1施工方案制定 6263812.3.2施工队伍组织 6163602.3.3施工材料准备 689332.3.4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 642122.3.5施工现场环境整治 698922.3.6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 68233第三章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与规划 6136453.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638333.2土地整治目标与任务 771903.3工程布局与设计 7138393.4技术指标与参数 813605第四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8240804.1土地开发 823654.1.1目的与意义 832284.1.2开发原则 8204134.1.3开发内容与方法 8191534.2土地整理 8183314.2.1目的与意义 853354.2.2整理原则 9310494.2.3整理内容与方法 9252694.3土地改良 9124464.3.1目的与意义 9320094.3.2改良原则 9141454.3.3改良内容与方法 99312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233304.4.1目的与意义 920924.4.2调整原则 10271434.4.3调整内容与方法 1012989第五章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 10210485.1土壤物理性质改良 10311375.2土壤化学性质改良 10229875.3土壤生物性质改良 10159525.4地力提升措施 1110534第六章水利设施建设 11269136.1水源工程 1127326.1.1工程概述 1163446.1.2工程设计 1142716.1.3施工要点 1248546.2排水工程 1271996.2.1工程概述 1299406.2.2工程设计 12208846.2.3施工要点 12308276.3灌溉工程 12142296.3.1工程概述 1292726.3.2工程设计 13205706.3.3施工要点 13257296.4水土保持工程 13210806.4.1工程概述 13281926.4.2工程设计 13323346.4.3施工要点 1310467第七章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14181027.1农田防护林建设 14183567.1.1目的与意义 14234957.1.2建设原则 14100127.1.3建设内容 142146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4196927.2.1水土保持 14285877.2.2农药、化肥减量 14312407.2.3生态农业建设 14307437.3生态景观建设 1519587.3.1概述 15225807.3.2建设内容 15213847.4农业废弃物处理 1567827.4.1农业废弃物分类 15232867.4.2处理方法 15227727.4.3管理措施 1525210第八章工程施工管理 15139068.1施工组织与管理 15145258.1.1施工组织 1525838.1.2施工管理 16217378.2施工质量控制 1676188.2.1质量控制原则 16218858.2.2质量控制措施 1633058.3施工安全管理 16190728.3.1安全管理原则 16100078.3.2安全管理措施 17200758.4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17270328.4.1环境保护 17192698.4.2文明施工 176294第九章工程验收与后期管理 17301509.1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 17312909.1.1验收标准 1757649.1.2验收程序 1729849.2验收合格后的工程维护 18146969.2.1维护责任 1818099.2.2维护内容 18240729.3工程运行与监测 1828729.3.1运行管理 18224279.3.2监测内容 18307349.4工程效益评估 19167859.4.1评估目的 19290219.4.2评估内容 19220619.4.3评估方法 1916277第十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9781110.1相关法律法规 191848910.1.1法律依据 192861510.1.2地方性法规 192521610.1.3部门规章 19201210.2政策支持措施 191283310.2.1财政支持 202751410.2.2税收优惠 201674210.2.3技术支持 203133610.2.4人才培养 20742110.3政策宣传与培训 20476310.3.1宣传普及 20182110.3.2培训提高 20850410.4监督与检查 201765010.4.1监督机制 201454510.4.2检查制度 202470110.4.3法律责任 20第一章总则1.1编制依据本《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国家及地方有关农村土地整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2)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如土地整治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3)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4)国内外农村土地整治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1.2目的与意义本《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目的在于:(1)明确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和质量标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2)提高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3)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市场秩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本指导书的编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3)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1.3适用范围本《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环节,以及与农村土地整治相关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4工程概述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防护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措施,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泛,包括土地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合理布局整治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退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第二章工程前期准备2.1工程项目立项2.1.1立项依据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立项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地方发展规划以及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等。立项前,需对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潜力、生态环境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2.1.2立项程序(1)项目申报:项目实施主体应向县级以上人民土地管理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目标、投资估算等。(2)项目审查:土地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估。(3)项目审批:项目审查合格后,报请同级人民审批。审批通过的项目,纳入年度土地整治计划。2.1.3立项文件立项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审查报告、项目审批文件等。2.2初步设计2.2.1设计原则初步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3)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4)充分考虑项目区实际情况,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2.2.2设计内容初步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区基本情况等。(2)设计方案:土地整理、土地改良、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建设等设计方案。(3)投资估算:项目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筹措方案。(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队伍组织等。(5)效益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2.2.3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审查合格后,报请同级人民审批。2.3施工前准备工作2.3.1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应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2.3.2施工队伍组织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队伍组织应合理,明确各岗位职责。2.3.3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材料准备应充分,保证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及时。2.3.4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施工图纸应详细、清晰,包括施工平面图、剖面图、细部构造图等。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2.3.5施工现场环境整治施工现场环境整治包括场地平整、排水设施完善、临时设施搭建等,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2.3.6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制定安全生产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与规划3.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与规划的基础。应全面收集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状况、水资源分布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掌握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问题和潜力。在分析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土地利用结构:分析项目区各类用地所占比例,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等。(2)土地利用效益:评估项目区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土地质量状况:分析项目区土壤质量、水源质量、植被状况等。(4)土地潜力:挖掘项目区土地资源潜力,为土地整治提供依据。3.2土地整治目标与任务土地整治目标与任务应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和我国土地整治政策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整治,提高项目区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2)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水资源状况,促进生态平衡。(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促进产业发展。(4)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土地整治,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3.3工程布局与设计土地整治工程布局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制定整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布置整治工程,突出重点区域。(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成本。具体工程布局与设计内容包括:(1)土地平整工程:包括地形改造、土壤改良、排水系统等。(2)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水源工程、灌溉渠道、排水渠道等。(3)农田防护工程:包括防护林、防护网等。(4)道路与桥梁工程:包括农村道路、桥梁等。3.4技术指标与参数技术指标与参数是土地整治工程设计与规划的重要依据。以下为部分常见的技术指标与参数:(1)土地平整度:指整治后土地的高程差,一般要求不超过10cm。(2)土壤改良:指整治后土壤的肥力、质地、结构等指标。(3)灌溉保证率:指灌溉水源的可靠性,一般要求不低于90%。(4)排水标准:指整治后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一般要求满足10年一遇的暴雨排水要求。(5)道路宽度:指农村道路的宽度,一般要求不小于4m。(6)桥梁荷载:指桥梁设计的承载能力,应根据当地交通需求确定。第四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4.1土地开发4.1.1目的与意义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未利用或者利用率较低的农村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农村土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4.1.2开发原则(1)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保证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不受破坏;(2)合理规划,保证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3)充分考虑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4)技术创新,提高土地开发效益。4.1.3开发内容与方法(1)土地开发主要包括:宜农荒地开发、低丘缓坡地开发、滩涂开发等;(2)开发方法: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如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设施建设等。4.2土地整理4.2.1目的与意义土地整理是指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益。土地整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2.2整理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2)注重生态保护,保持土地生态环境平衡;(3)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4.2.3整理内容与方法(1)土地整理主要包括:田块整理、道路整理、沟渠整理等;(2)整理方法: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如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设施建设等。4.3土地改良4.3.1目的与意义土地改良是指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地生产力。土地改良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3.2改良原则(1)遵循生态平衡原则,保证改良过程中生态环境不受破坏;(2)注重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3)合理规划,保证改良措施与区域农业发展相适应;(4)技术创新,提高改良效益。4.3.3改良内容与方法(1)土地改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2)改良方法: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如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深翻改土等。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4.4.1目的与意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4.4.2调整原则(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2)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注重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4)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4.4.3调整内容与方法(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类型的调整;(2)调整方法:采用政策引导、规划调控、市场机制等手段。第五章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5.1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是提高土壤质量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调整土壤质地:针对黏土过多或沙土过多的土壤,可采取适当掺沙或掺黏土的方法,调整土壤质地,使之达到适宜的耕作状态。(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深翻、松土、镇压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渗水性。(3)提高土壤抗蚀性: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提高土壤抗蚀性,减少水土流失。5.2土壤化学性质改良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是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缓冲能力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调整土壤酸碱度:针对酸性或碱性过强的土壤,可通过施用石灰、石膏等物质,调整土壤酸碱度,使之达到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2)补充土壤养分: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3)改善土壤盐碱状况: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盐碱状况。5.3土壤生物性质改良土壤生物性质的改良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促进作物生长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通过种植绿肥、施用微生物肥料等措施,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生物活性。(2)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质量: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堆肥等方法,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微生物活性。(3)改善土壤生物环境:通过调整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等措施,改善土壤生物环境,促进土壤生物生长。5.4地力提升措施地力提升是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地力:(1)合理轮作: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2)保护性耕作:采取免耕、少耕、覆盖作物残体等措施,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肥力。(3)科学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4)水分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5)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作物生长。(6)秸秆还田:将秸秆还田作为有机肥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第六章水利设施建设6.1水源工程6.1.1工程概述水源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地的选定、水源保护、水源工程建设等内容,旨在保证农村地区的水源安全、稳定供应。6.1.2工程设计在设计水源工程时,应充分考虑水源地地理环境、水文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可靠。具体设计内容包括:(1)水源地选择: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源地。(2)水源保护:制定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明保证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水质。(3)水源工程建设:包括水源井、蓄水池、泵站等设施的建设。6.1.3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具体要点如下:(1)水源地施工:在水源地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止污染。(2)蓄水池施工:保证蓄水池结构安全、防渗功能良好。(3)泵站施工:泵站设备安装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运行稳定。6.2排水工程6.2.1工程概述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两部分,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洪涝灾害和地下水污染问题。6.2.2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排水需求等因素,保证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设计内容包括:(1)地表排水:设计合理的排水沟、排水渠道,保证雨水和农田沥水及时排除。(2)地下排水:采用暗管、盲沟等设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6.2.3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具体要点如下:(1)排水沟施工:保证排水沟结构稳定、坡度合理。(2)排水渠道施工:渠道设计要考虑水流速度、渠道糙率等因素,保证渠道畅通。(3)地下排水施工:暗管、盲沟等设施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排水效果。6.3灌溉工程6.3.1工程概述灌溉工程主要包括水源调配、灌溉渠道、灌溉设施等,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灌溉效率,保障粮食生产。6.3.2工程设计灌溉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水源条件、农作物需求等因素,保证工程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具体设计内容包括:(1)水源调配:合理调配水源,保证灌溉用水需求。(2)灌溉渠道:设计合理的渠道布局,降低渠道水损失。(3)灌溉设施: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提高灌溉效率。6.3.3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具体要点如下:(1)渠道施工:保证渠道结构稳定、坡度合理。(2)灌溉设施安装:设备安装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运行稳定。(3)渠道防渗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渠道水损失。6.4水土保持工程6.4.1工程概述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坡面防护、梯田建设、沟壑治理等,旨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6.4.2工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条件等因素,保证工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设计内容包括:(1)坡面防护: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减少坡面水土流失。(2)梯田建设:合理规划梯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3)沟壑治理: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沟壑,防止水土流失。6.4.3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具体要点如下:(1)植物措施施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保证植物成活率。(2)工程措施施工:保证工程结构稳定,发挥防护作用。(3)后期管理:加强工程后期管理,保证工程效果长期发挥。第七章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建设7.1农田防护林建设7.1.1目的与意义农田防护林建设旨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抗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农田防护林建设,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蚀,提高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7.1.2建设原则(1)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2)合理布局,保证防护林与农田、道路、河流等空间协调;(3)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4)加强后期管理,保证防护林健康成长。7.1.3建设内容(1)树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抗风、抗病虫害、生长迅速的树种;(2)树木配置:采用行列式、块状式、网格式等布局方式,形成合理的防护体系;(3)栽植技术:采用深栽、浇水、覆土等方法,保证树木成活率;(4)后期管理:定期修剪、施肥、浇水,保持树木生长良好。7.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2.1水土保持(1)实施梯田、梯地改造,减少水土流失;(2)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提高土壤抗蚀能力;(3)加强水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7.2.2农药、化肥减量(1)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2)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3)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用药、施肥水平。7.2.3生态农业建设(1)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化学污染;(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3)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农业环境污染。7.3生态景观建设7.3.1概述生态景观建设旨在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构建优美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生态景观建设包括农田景观、水体景观、道路景观等。7.3.2建设内容(1)农田景观:优化农田布局,保持农田生态多样性;(2)水体景观:保护水源,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构建亲水景观;(3)道路景观:绿化道路两侧,营造优美道路环境;(4)乡村景观:保护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整体风貌。7.4农业废弃物处理7.4.1农业废弃物分类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等。7.4.2处理方法(1)秸秆还田:将秸秆翻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2)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产业;(3)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建立回收体系,减少环境污染;(4)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处理:采用生物技术、化学方法等进行资源化利用。7.4.3管理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废弃物处理;(2)加强农民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废弃物处理意识;(3)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4)加强监管,保证农业废弃物处理效果。第八章工程施工管理8.1施工组织与管理8.1.1施工组织(1)明确施工目标:根据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明确施工目标,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2)制定施工计划:结合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安排等。(3)施工队伍组建:合理配置施工人员,保证施工队伍具备相应的资质、技能和经验。(4)施工材料准备:保证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数量和供应,满足施工需求。8.1.2施工管理(1)施工进度管理: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2)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3)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安全的发生。(4)施工成本管理: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8.2施工质量控制8.2.1质量控制原则(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3)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控。(4)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觉和整改质量问题。8.2.2质量控制措施(1)强化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2)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3)严格材料检验,保证材料质量。(4)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觉和解决质量问题。8.3施工安全管理8.3.1安全管理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3)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4)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和标准,保证施工现场安全。8.3.2安全管理措施(1)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方案,保证施工安全。(2)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8.4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8.4.1环境保护(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规,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等污染。(4)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施工现场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8.4.2文明施工(1)严格执行文明施工规定,提高施工人员文明素质。(2)施工过程中,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3)加强施工人员生活区的管理,保证生活设施完善、卫生。(4)积极开展施工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第九章工程验收与后期管理9.1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9.1.1验收标准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验收应遵循以下标准:(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2)工程实体质量合格,满足设计要求;(3)施工资料齐全,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4)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范围内;(5)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达到规定要求。9.1.2验收程序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验收程序如下:(1)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2)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验,对工程实体质量、施工资料等进行审查;(3)专家提出验收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4)施工单位根据验收意见进行整改,完成后再次提交验收申请;(5)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复验,合格后出具验收报告;(6)验收报告报请相关部门备案,完成工程验收。9.2验收合格后的工程维护9.2.1维护责任验收合格后的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维护管理,保证工程正常运行。9.2.2维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定期检查工程设施,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对工程周边环境进行治理,防止污染和破坏;(3)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及时更新维护资料;(4)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保证人员安全;(5)定期开展工程效益监测,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9.3工程运行与监测9.3.1运行管理农村土地整治工程运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抽纱刺绣工艺品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怎样写家庭困难申请书
- 入宣传部申请书
- 提高Web服务可用性的手段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昌邑市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调研监测(期中)物理试题
- 线下体验店推广合同(2篇)
- 签订物资合同范本(2篇)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短视频与办公用品行业的产品推广策略
-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物理试题(五)(解析版)
- 光伏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上半年江苏省南通如东事业单位招聘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课件】液体的压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发酵馒头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财务收支记账表
- 物流园区综合管理系统需求(共19页)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2020版_20211228_11184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