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案岳麓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案岳麓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案岳麓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案岳麓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学案岳麓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0课从局部斗争走向全面斗争(老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在200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对波兰发动突然攻击,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波德斗争意味着一场世界性的斗争——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其次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上半期人类历史上继一战之后的又一场重大灾难,它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人们刚刚度过20年的和平又发生新的大战?本节课我们学习“从局部斗争走向全面斗争”。●教法案例1.“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2)德意军队武装侵略西班牙;(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斗争;(4)德国在苏台德地区挑起事端;(5)《反共产国际协定》和法西斯三国轴心同盟的形成。本目难点是西班牙内战的性质演化,讲解并描述时,老师可联系教材插图和从德、意干涉是西班牙内战性质转变的主要缘由,即由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反佛朗哥的内战演化为反对德、意干涉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斗争。2.“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中国的抗日斗争;(2)苏联建立集体平安的努力;(3)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4)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斗争。讲解并描述时老师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在理清学问线索,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没能阻挡住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缘由: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彼此孤立,没有形成有效联合。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一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绥靖政策的含义和实质;(2)绥靖政策的表现;(3)《慕尼黑协定》及其影响;(4)美国“中立法案”及其实质。讲解并描述本目时,老师可结合教材插图并补充史料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维护既得利益。4.“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苏德互不侵扰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2)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3)英法“惊奇斗争”和“静坐斗争”;(4)德军西线进攻和法国倒戈;(5)不列颠之战。本目难点是《苏德互不侵扰条约》及其影响,老师可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学习本目时,老师还需结合上一课内容,综合归纳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由,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概述其次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斗争逐步走向全面斗争的。1.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由及大战爆发的史实。(重点)2.英、法“绥靖政策”和美国“中立政策”。(难点)学问点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时间:1935年10月。(2)特点:不宣而战。(3)结果:1936年5月,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2.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经过①1936年7月,德、意支持佛朗哥叛乱,内战爆发。②人民阵线政府坚决镇压,限制了局势。③德、意法西斯干脆进行武装干涉。(2)结果:1939年,马德里被叛军占据,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3)性质①第一阶段:西班牙内战。②其次阶段: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斗争。3.日本侵华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斗争。4.德军在欧洲侵略扩张(1)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加强了在欧洲的战略地位。(2)1938年,在苏台德地区挑起事端,企图吞并捷克斯洛伐克。5.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表现:德、意、日三国于1936~1937年期间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建立“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2)危害: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名结盟,增加了法西斯的力气,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急燃眉之急。学问点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1)中国: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2)埃塞俄比亚:在其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领导下,人民坚韧抗意。(3)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详细实践。2.共产国际的指导(1)背景①苏联主动提倡建立集体平安。②侵略斗争阴云密布。(2)召开: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①内容: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②实践: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3)措施①实行措施,团结各种力气,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斗争。②各国反法西斯战士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战斗。学问点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1.英、法的绥靖政策(1)起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初露端倪。(2)发展①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迫于舆论压力,英、法操纵之下的国联宣布对意实行经济制裁,但范围有限。②对德、意干涉西班牙:缔结《不干涉协议》,纵容法西斯扩张。③对德吞并奥地利:无任何正式反应。(3)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①过程:英、法、德、意四国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协定,把大片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割让给德国。②影响a.标记着绥靖政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极大地变更了欧洲的格局,加速了大战的爆发。b.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不久就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侵占,大大增加了德国的实力,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力和在国内的威望。c.减弱了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给希特勒的进攻创建了条件。d.该协定还给苏联的集体平安政策以致命打击。2.美国的“中立法案”(1)缘由:处于孤立主义思潮中,竭力避开卷入欧洲战事。(2)制定:1935年制定,禁止把武器卖给交战国家。(3)修改:西班牙内战期间,把禁运的范围扩大到发生内战国家的交战双方。学问点四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1.背景:欧洲局势惊慌(1)德国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英、法表现强硬看法。(2)英、法与苏联就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无果。(3)英国表面强硬的同时,与德国妥协,进行隐私谈判。(4)苏联为自保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扰条约》。①目的:防止英、法祸水东引,维护自身平安。②时间:1939年8月23日。③影响a.使苏联延缓了卷入斗争的时间。b.使德国免去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c.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爆发(1)时间:1939年9月1日。(2)标记:德军突袭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3.初期状况(1)西欧①英、法对德宣战后出现“惊奇斗争”、“静坐斗争”,一个月后波兰沦陷。②1940年5月10日,德国对荷、比、卢、法等西欧国家发动进攻,6月,法国倒戈。③张伯伦下台,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走上坚决抗德的道路,“不列颠战役”迫使希特勒放弃安排,德国遭受斗争以来的首次失败。(2)北欧:1940年4月,丹麦不战而亡;6月,挪威被占据。全面相识二战前夕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避开斗争,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2.缘由(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受到极大减弱,导致其不敢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2)1929年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斗争。(3)因一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4)法西斯奇妙地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冲突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瞒了英、法等国。(5)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3.表现(1)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限制的国联未做任何制裁,而是宣布东北“国际共管”。(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迫于压力,制裁意大利,但未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制裁之列,事实上是一种纵容。(3)西班牙内战,德、意支持叛军一方,英、法宣布“不干涉”,事实上是纵容德、意。(4)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5)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是绥靖政策的接着。4.实质保全自己、维护既得利益,将祸水引向苏联。5.影响(1)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加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3)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6.教训大国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历史教训告知我们,在法西斯威逼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样,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歼灭在萌芽状态。1.下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实行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务违反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搅,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与 B.推行种族卑视政策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解析】《慕尼黑协定》标记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英、法、德、意狼狈为奸,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的状况下,割其领土给德国,侵扰别国的主权,严峻违反了国际惯例。【答案】D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由及启示1.缘由(1)根本缘由: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冲突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①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剧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②意大利和日本不满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2)历史缘由: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3)干脆缘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斗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斗争制造者。(4)加速因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实行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5)国际因素:世界各国人民虽然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但没有协作起来,不能制止斗争的爆发,从而使局部斗争走向了世界大战。2.启示(1)帝国主义是斗争真正的根源,应当设法避开悲剧的发生,追求和平、进步是人类共同发展的途径。(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同等的基础上是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的。2.丘吉尔在他的《其次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原来是很简单避开的,和善的懦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A.其次次世界大战没有必定性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C.小国的懦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D.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解析】其次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惧怕斗争,推行绥靖政策,“和善的懦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该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B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①苏俄不会单独出兵;②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③美国不会单独干涉远东问题;④国联无力干涉。——据鹿锡俊《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1)试分别说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做出上述预料的依据。(2)概括指出当时苏、英、美三国的政策对远东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路分析】考查角度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材料解读面对日本侵华中国面临斗争形势,各国的看法。解答思路第(1)问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做出预料的依据,须要对这一时期的大国关系有清楚的梳理和相识。第(2)问问的是绥靖政策对远东的影响,强调概括不要绽开。【尝试解答】(1)①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的依据:苏联担忧德国东侵,将战略重心放在欧洲。②的依据:英国为维护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③的依据:美国为避开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④的依据: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英法限制国联,实行绥靖政策”、“国联不能制止斗争的详细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纵容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恶化了远东局势。1.西班牙闻名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是()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解析】毕加索《格尔尼卡》以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控诉了德意法西斯轰炸格尔尼卡所造成的罪恶。【答案】C2.共产国际“七大”最主要的影响是()A.在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逼时召开B.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C.提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D.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解析】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A项是其背景,B项与题意无关,C项属于内容,故D项正确。【答案】D3.“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方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事务体现这一主见的是()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解析】1938年《慕尼黑协定》,英、法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方法满足法西斯德国扩张贪欲,标记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答案】A4.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记是()A.卢沟桥事变B.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不列颠之战【解析】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答案】C5.阅读下面材料:材料在1938年9月实行的慕尼黑会议上,欧洲政治家们出台了迁就姑息的“绥靖政策”。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