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足够D.H地比B地降水多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悬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A.101米 B.198米C.298米 D.601米解析:第1题,H坡为东南坡,是该地盛行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的区域为山脊,反之为山谷。第2题,等高距为200米。该崖的最小高度为悬崖处等高线条数减去1再乘以等高距,最大高度为悬崖处等高线条数加上1再乘以等高距。答案:1.D2.C3.长城一般建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左图),右图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A.①B.②C.③ D.④解析:由景观图中分析,长城位于地势险要的山脊地形,依据等高线“凸低为脊”的原理,B项正确。答案:B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下题。4.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 B.悬崖C.断块山脉 D.峡谷解析: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悬崖,所以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是悬崖,则两条400米等高线旁边为峡谷两侧坡度陡峻谷岸,图中310米等高线位于悬崖下方,灰色部分是悬崖倒塌后的积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故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的地形单元为峡谷。选D。答案: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5.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则在乙地河流流经悬崖,而形成瀑布。答案:B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6.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①贵州②云南③广西④重庆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解析:图中喀斯特地貌贵州和广西所占比例最高。答案:D下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渐渐上升。图b是盘山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状况下视察对向车辆。读图,回答7~8题。7.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西向东()A.渐渐增大 B.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8.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7题,等高线越密集表示的坡度越大。图中阴影部分由西向东等高线由疏变密,坡度渐渐增大。故选A。第8题,凸面镜应设置在山地道路的急拐弯处,以防交通事故;图②旁边有一凸向道路的山脊,遮挡道路前进方向,可设置凸面镜;①④处道路较平直,视野开阔,不必设置;③处虽是弯道,但两侧地形开阔,并不影响视线,不必设置。故选B。答案:7.A8.B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读图,回答9~10题。9.山顶A的海拔和悬崖D的相对高度分别可能是()A.990m、301m B.950m、201mC.850m、799m D.799m、501m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若两山顶间建巡游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500mC.悬崖处可视察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解析:第9题,依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的海拔为900~1000m,悬崖D的相对高度为300m≤h<500m。第10题,依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河流先向西南流,再向西流;两山顶间图上距离不小于1cm,两地实际距离不小于500m;悬崖处为山脊,无河流,不能视察到瀑布景观;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冲积扇。答案:9.A10.B11.下面图1所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最可能呈现图2景观的是()图1图2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图2景观为悬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叠处为悬崖。答案:A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12.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 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解析:依据图示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区域为低山丘陵区,河流汇入南部湖泊区(200米等高线围绕部分为湖泊),且湖泊面积大约占本区域的1/4。综上所述,本区最突出的旅游资源应是湖光山色。答案:B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2)图中②③两地所在的地形分别为:②________,③________。(3)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4)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5)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________,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留意沿山谷画。第(2)题,②处为山谷,③处为山脊。第(3)题,③处为山脊,不行能发育成河流。第(4)题,图中西部山脉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方向。第(5)题,丙处地势平坦,靠近河流,可能发育为城市。答案:(1)见下图。(2)山谷山脊(3)图中③处的河流位置不对。因为③处为山脊,应是分水岭,不行能发育成河流。(4)东北—西南(5)丙地势平坦;靠近河流,供水足够14.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安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旅游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2)M、N两个观景台,其中N观景台主要是为了欣赏________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

”标出。(3)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解析:第(1)题,由图示等高线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最超群过900m,为山地;东南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不足100m,为平原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图中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N观景台旁边河流上游有两条等高线相交,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