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一节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一)身体姿势评定(二)体格评定: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和围度等(三)体型评定:谢尔顿体型分类法(四)身体成分评定:BMI、腰臀比、体脂率生物电组抗(一)正常直立姿势评定侧面、后面、前面观一、身体姿势评定(二)常见的异常姿势1、侧面观(1)头前倾姿势(2)肩向前(3)胸脊柱后凸(驼背)上交叉综合征一、形成体态:头部前倾(颈椎正常弧度减少或变直)含胸(圆肩)驼背(胸椎曲度增加)肩胛骨耸起二、症状:颈肩部肌肉紧张酸痛、头痛头晕、手臂麻木、呼吸不畅、心慌胸闷甚至便秘等机理正是因为两条交叉线上的肌肉
不均衡,一条线上的肌肉因为
长期紧张而僵硬,一条线上的
肌肉因为缺乏锻炼而过于薄弱松弛,两条线上的肌肉失衡加剧了颈肩部不适,颈肩不适引发的姿态异常又使得肌肉更加失衡,这时恶性循环就产生了,使得颈肩不适变得越来越严重
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
过紧,导致耸肩
胸大、小肌:
过紧,导致含胸
深层颈屈肌(颈长肌、头长肌等):
缺乏训练而过于薄弱,导致头部前探
菱形肌
前锯肌、下斜方肌:
缺乏训练而过于薄弱,无法挺胸而致驼背胸大肌牵伸胸小肌牵伸上斜方肌牵伸中下斜方肌、菱形肌训练颈深屈肌训练(4)胸部畸形:胸部凹陷、桶状胸、胸部突出(5)腰椎前凸头前倾驼背腰椎前凸(6)凹-凸姿势(7)凹背(8)平背(9)骨盆前倾(10)骨盆后倾下交叉综合征特点:轻微的髋关节屈曲轻微的膝关节屈曲骨盆前倾腰椎前凸增加过紧的肌肉:胸腰部的伸肌(如竖棘肌)髋屈肌(如髂腰肌)
过弱的肌肉:腹肌群臀大肌、腘绳肌腹肌紧张竖脊肌薄弱髂腰肌薄弱臀大肌紧张骨盆后倾(11)膝过伸(12)膝屈曲2、后面观(1)头部倾斜(2)头部旋转(3)肩下垂(4)肩内旋、外旋(5)翼状肩胛骨、肩胛骨内收(6)胸腰段侧弯cobb角请你来画
cobb角(7)骨盆向侧方倾斜(8)骨盆旋转(9)膝内翻(10)膝外翻(11)扁平足(平足)(12)空凹足(高弓)3、前面观(1)头:下颚骨不对称(2)锁骨及其关节不对称(外伤)(3)髋内、外旋(4)胫骨外旋(5)胫骨内旋(6)踇外翻(7)爪形趾(8)锤状趾(三)异常姿势的影响不对称或单侧姿势异常引起肌肉和韧带的不平衡对称性异常引起关节负重和所受压力的异常分布某种异常姿势可导致继发性功能障碍异常姿势可引起疼痛(一)注意事项二、体格评定检查项目要有针对性按规定的方法操作解释说明、获得配合使用前,仪器校正被检者衣着宽松、充分暴露双侧对比、重复测量解释说明、获得配合评定表格设计科学,记录方法统一(二)体表标志(三)肢体长度的测量(1)上肢长度的测量上肢长:测量时,病人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上臂长:病人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
前臂长:病人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到尺骨茎突的距离。手长:病人将手置于手指伸展位。医疗人员测量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起始点开始到中指指尖的距离。(2)下肢长度的测量下肢长:病人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置髋关节于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也可测量从股骨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大腿长:病人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的距离或坐骨结节到股骨外上髁的距离。小腿长:病人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膝关节外测间隙到外踝的距离或股骨外上髁到外踝的距离。足长:病人将踝关节放置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的距离。(3)残肢断端的长度上臂残端长度:测量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前臂残端长度:测量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大腿残端长:测量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小腿残端长:测量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四)肢体围度的测量(1)四肢围度的测量上臂围度:病人分别取肘关节用力屈曲和肘关节伸展两种体位,医疗人员测量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大膨隆处的围度。前臂围度:病人将前臂放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分别测量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处和前臂远端最细处的围度。大腿围度:病人体位为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医疗人员测髌骨上方10cm处或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6、8、10、12cm处的围度。因此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测量部位。小腿围度:病人体位为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医疗人员分别测量小腿最粗处和内、外踝上方最细处的围度。(2)残肢断端围度的测量残肢断端的测量是为了判断断端的浮肿状态和判定与假肢接受腔的合适程度。尽量做到每周测量一次。上臂残端围度:从腋窝直到断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前臂残端围度:从尺骨鹰嘴直到断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大腿残端围度:从坐骨结节直到断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小腿残端围度: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起直到断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3)躯干围度的测量颈围: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用皮尺通过喉结处测量颈部的围度,应注意皮尺与水平面平行。胸围:病人取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应分别在病人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皮尺通过乳头上方和肩胛骨下角的下方,绕胸一周。对乳房发达的女性,可在乳头稍高的地方测量。腹围:病人取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尖端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的围度,注意皮尺与水平面平行。测量腹围时应考虑与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的充盈程度有关。臀围:病人取立位,双侧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测量大转子和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处的围度。(五)身高和体重1、成人男女理想体重我国成人男女理想体重可按下述公式计算: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身高在165厘米以下)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身高在166-175厘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10(身高在176-185厘米)在理想体重上下10%范围内为正常值,超过理想体重10-19%为超重,超过20%以上为肥胖。2、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可采用以下公式来推断出标准体重:2~12岁:标准体重(千克)=年龄×2+813~16岁: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计算肥胖度可用下列公式:肥胖度=(实际体重-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100%。3、身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是以体重和身高的相对关系来判断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BMI的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分数健康风险BMI体重不足中度至高度危险小于18.5标准体重正常至低危险18.5~24.9体重过重危险增加25.0~30肥胖严重危险大于30第二章第二节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一、概述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神经系统以反射作为其调节活动的方式,并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经历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和大脑水平4个阶段,从初级水平逐渐被高位中枢整合。脊髓和脑干的原始反射脊髓水平的原始反射一般在妊娠28周到出生后2个月出现,脑干水平的原始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出现并维持到出生后4个月,少部分到6个月。上述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反射的成熟过程。中脑和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的反射大部分在出生时或出生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小部分在出现一段时间后消失。大脑皮质在出生后6~18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上述反射发育的迟缓或异常将导致患儿躯干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①时间性:出生即有且终生存在:吞咽反射、牵张反射出生即有且短期存在:吸吮反射、抓握反射出生以后形成且短期存在:紧张性颈反射、阳性支持反应出生以后形成且长期存在:翻正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②损害发生的标志反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常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破坏一、脊髓水平的反射脊髓反射是脑桥下1/3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它协调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的肌肉。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2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2个月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一)屈肌收缩反射(FlexorWithdrawal)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下肢伸展。诱发刺激:刺激一侧足底。阴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维持伸展或对恼人的刺激快速地退缩。阳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而屈曲。不要与挠痒相混淆。临床意义: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这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二)伸肌伸展反射(ExtensorThrust)
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两下肢一侧伸直,一侧屈曲。诱发刺激:刺激屈曲的一侧下肢的足底。阴性反应:屈曲的下肢维持姿势不变。阳性反应:屈曲的下肢失去控制而伸直。不要与挠痒相混淆。解释: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此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三)第一种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Extension)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曲。诱发刺激:屈曲伸直侧的下肢。阴性反应:在伸直侧下肢屈曲时,对侧下肢仍保持屈曲。阳性反应:在屈曲伸直侧下肢时,对侧屈曲的下肢变为伸直。解释:在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此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四)第二种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Extension)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双侧下肢伸直。诱发刺激:连续轻拍大腿内侧。阴性反应:双侧下肢对刺激无反应。阳性反应:对侧下肢内收、内旋和足跖屈(呈典型的剪刀位)。解释:出生后2个月内阳性反应是正常的,2个月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二、脑干水平脑干反射是通过从前庭外侧核到位于基底神经节下方的红核之间的区域传导的、静止的姿势反射,它影响全身的肌张力变化,既与头和身体在空中的位置有关,也与头同身体的位置关系有关。在出生后前4~6个月,脑干反射的阳性或阴性的存在可见于正常儿童,超过6个月的儿童仍存在阳性反射可能提示运动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一)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TonicNeck)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上下肢伸直。诱发刺激:将头转向一侧。阴性反应:两侧肢体无反应。阳性反应:面部朝向的一侧上下肢伸展或伸肌肌张力增高;对侧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解释: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但任何时候出现的强制性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都是病理性的,出生6个月后的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二)第一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TonicNeck1)检测体位:病人取手足着地俯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膝上。诱发刺激:将头向腹侧屈曲。阴性反应:四肢肌张力无变化。阳性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解释: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出生6个月后阳性反应的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三)第二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TonicNeck2)检测体位:病人取手足着地俯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膝上。诱发刺激:将头向背侧屈曲。阴性反应:上下肢肌张力无变化。阳性反应:上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解释:出生后4-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6个月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四)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LabyrinthineSupine)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上下肢伸直。诱发刺激:维持仰卧位。阴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力无变化。阳性反应:当上下肢被动屈曲时,伸肌张力增高。解释: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4个月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五)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LabyrinthineProne)检测体位:病人取俯卧,头置正中。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阴性反应:屈肌张力无变化,头、躯干、四肢伸直。阳性反应:不能后伸头、后缩肩及伸展躯干和四肢。解释:出生后4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4个月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六)联合反应(AssociatedReactions)检测体位:病人仰卧。诱发刺激:让病人用力抓一物体(偏瘫患者用健侧手)。阴性反应:在身体其他部位无反应或很少的反应或很轻微的肌张力增高。阳性反应:对侧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和(或)身体其他部位肌张力增高。解释:若阳性反应发生于伴有其他异常反射的患者,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七)阳性支持反应(PositiveSupportingReaction)检测体位:抱病人使之维持站立。诱发刺激:使病人用足底跳跃几次。阴性反应:肌张力无变化(下肢维持屈曲)阳性反应: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足跖屈,膝反张也许发生。解释:出生后4-8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在8个月之后仍存在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八)阴性支持反应(NegativeSupportingReaction)检测体位:帮助病人成站立位。诱发刺激:使之成自我负重位。阴性反应:由于阳性支持产生的伸肌张力缓解,允许成跖行足(即踝关节90°)和下肢屈曲。阳性反应:伸肌张力未缓解,阳性支持持续存在。解释:正常反应是伸肌张力充分缓解,并允许屈曲;异常反应是超过8个月阳性支持反应仍存在。
4个月后负重下肢的过度屈曲也是异常的。三、中脑水平 (一)调正反应(RightingReactions)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失。它们的组合动作使得儿童能够翻身、起坐、手膝位起立和手足支撑俯卧。1.颈调正反射(NeckRighting)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上下肢伸直。诱发刺激:被动地或主动地将头转向一侧。阴性反应:身体不旋转。阳性反应:整个身体向着与头一样的方向旋转。解释:出生后6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超过6个月仍存在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超过1个月的儿童阴性反应是反射发育迟缓指征。2.身体调正反射(BodyRightingActingontheBody)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头置正中,上下肢伸直。诱发刺激:主动地或被动地将头转向一侧。阴性反应: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段旋转。阳性反应:在骨盆和肩之间的躯干部分的旋转,如先是头转,然后是肩,最后是骨盆。解释:大约出生后6个月直到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6个月后仍是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3.第一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LabyrinthineRightingActingontheHead1)检测体位:将患者遮上眼睛,置俯卧位。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地抬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呈垂直位,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大约1~2个月直到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2个月后仍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4.第二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LabyrinthineRightingActingontheHead2)检测体位:将患者遮上眼睛,置仰卧位。诱发刺激:维持仰卧位。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抬起到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呈垂直位,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6个月开始直至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6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5.第三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LabyrinthineRightingActingontheHead3)检测体位:将患者眼睛遮上,抱住患者骨盆处。诱发刺激:使患者向右侧倾斜。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调正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调正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大约6~8个月直至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6.第四种头部迷路调正反射
(LabyrinthineRightingActingontheHead4)检测体位:将患者眼睛遮上,抱住患者骨盆处。诱发刺激:使患者向左侧倾斜。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调正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调正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大约6~8个月直至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7.第一种视觉调正反射(OpticalRighting1)检测体位:双手抱患者并使之在空中呈俯卧位。诱发刺激:维持俯卧位。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抬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解释:阳性反应在头部迷路调正反射出现后不久出现,直至终生(如果迷路调正反射不存在,那么视觉调正反射在各个位置上都将是无效的),在此时间之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8.第二种视觉调正反射(OpticalRighting2)检测体位:双手抱患者并使之在空中呈仰卧位。诱发刺激:维持仰卧位。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抬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6个月直到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6个月后仍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9.第三种视觉调正反射(OpticalRighting3)检测体位:双手抱骨盆处并维持在空中。诱发刺激:斜向右侧。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抬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大约6~8个月直至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10.第四种视觉调正反射(OpticalRighting4)检测体位:双手抱骨盆处并维持在空中。诱发刺激:斜向左侧。阴性反应:头不能自动抬至正常位置。阳性反应:头抬至正常位置,面部垂直,口呈水平位。解释:出生后大约6~8个月直至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11.两栖动物反应(AmphibianReaction)检测体位:病人俯卧,头置正中,两下肢伸直、两上肢向头上伸直。诱发刺激:将骨盆一侧抬起。阴性反应:上肢、髋、膝不出现屈曲。阳性反应:骨盆抬起侧的上肢、髋、膝屈曲。解释:出生后6个月直至终生阳性反应都是正常的,6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三、中脑水平(二)自动运动反应(AutomaticmovementReaction)自动运动反应作为一组反射可在婴幼儿身上观察到,严格地说,它不是调正反射,但这些反应是随着头部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涉及半规管,或迷路,或颈部的本体感觉,如调正反射一样,自动运动反应出现在发育的某个阶段,它的持续存在或缺乏可见于某些疾病的患者。1.拥抱反射(MoroReflex)检测体位:病人取半仰卧位。诱发刺激:突然将头伸向后下方。阴性反应:无或轻微的惊愕反应。阳性反应:上肢外展、伸直(或屈曲)、外旋,手指伸直和外展。解释:直到出生后4个月内出现阳性反应是正常的,4个月后仍有阳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4个月后阴性反应是正常的。2.抬躯反射(LandauReflex)检测体位:用手托住病人胸部,俯卧位置于空中。诱发刺激:主动地或被动地抬头。阴性反应:脊柱和下肢维持屈曲位。阳性反应:脊柱和下肢伸直(当头向腹侧屈曲时,脊柱和下肢屈曲)。解释:出生后6个月到2岁或2岁半阳性反应是正常的,越过2岁半仍阳性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从出生到6个月和从2岁半直至终生阴性反应都是正常的。3.保护性伸展反应(ParachuteReaction)检测体位:病人俯卧位,两上肢向头的方向伸展。诱发刺激:抓起踝或骨盆将病人悬吊在空中,然后突然将头向地板方向运动。阴性反应:上肢不能保护头,但显示原始反射,如对称或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阳性反应:上肢立即伸展伴手指外展和伸直以保护头。解释:阳性反应大约在6个月出现并持续终生,6个月后阴性反应可能提示反射发育迟缓。四、大脑皮质水平这些反应是由于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相互之间有效作用的结果。平衡反应的成熟标志着运动发育进入人类等两足动物阶段,它们在肌力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出生后6个月平衡反应开始出现。任何水平上的阳性反射都提示下一个更高级的水平出现运动活动的可能性。
(一)仰卧位平衡反应(Supine)检测体位:病人仰卧在斜板上,上下肢伸直。诱发刺激:将斜板斜向一侧。阴性反应:头和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反应(在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但其他部位不发生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头和胸调正,抬起的一侧上下肢外展和伸直(平衡反应),斜板较低侧身体出现保护性反应。解释:出生后6个月直至终生出现阳性反应,6个月后仍出现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一个征象。(二)俯卧位平衡反应(Prone)检测体位:病人俯卧位在斜板上,上下肢伸直。诱发刺激:将斜板斜向一侧。阴性反应:头和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伸展反应(身体的某些部位可能会出现阳性反应,但其他部位不出现)。阳性反应:头和胸调正,抬起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反应),斜板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应。解释:出生后大约6个月出现阳性反应,并持续终生。6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一个征象。(三)膝手四点位平衡反应(Four-footKneeling)检测体位:病人膝手四点位支撑。诱发刺激:将身体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没有平衡或保护反应(身体的某些部位有阳性反应而其他部位没有)。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起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应。解释:出生后8个月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并持续终生。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四)坐位平衡反应(Sitting)检测体位:病人坐在椅上。诱发刺激:拉或使病人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其他部位没有)。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反应),较低的一侧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应。解释:出生后大约10-12个月出现阳性反应,并维持终生。12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五)双膝立位平衡反应(Kneel-Standing)检测体位:病人呈双膝立位。诱发刺激:拉或使病人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无平衡或保护性反应。(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但其他部位没有)。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反应),较低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解释:出生15个月后出现阳性反应,并维持终生。15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六)第一种跨步及跳跃反应(Hopping1)
检测体位:病人呈站立位,检测者握住病人双侧上臂。诱发刺激:使病人向右或左侧移动。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跨步维持平衡。阳性反应:头、胸调正,向侧方跨步以维持平衡。解释:出生后大约15-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并维持终生。1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象征。(七)第二种跨步及跳跃反应(Hopping2)检测体位:病人呈站立位,检查者双手握住病人上臂。诱发刺激:使病人向前活动。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跨步维持平衡。阳性反应:头、胸调正,向前跨步以维持平衡。解释:出生后大约15~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并维持终生。1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象征。(八)第三种跨步及跳跃反应(Hopping3)检测体位:病人呈站立位,检查者双手握住病人上臂。诱发刺激:使病人向后活动。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跨步维持平衡。阳性反应:头、胸调正,向后跨步以维持平衡。解释:出生后大约15~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并维持终生。1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象征。(九)足背屈平衡反应(Dorsiflexion)检测体位:病人呈站立位,检查者两手握病人腋下。诱发刺激:使病人向后倾斜。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足无背屈。阳性反应:头、胸调正,足背屈。解释:出生后15-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并维持终生。1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十)跷跷板平衡反应(See-Saw)检测体位:(病人必须能维持站立平衡)病人站立位,检查者双手分别握住病人同侧的手、足,并屈膝、髋。诱发刺激:轻而慢地向前外侧拉手臂。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不能维持站立平衡。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手握的屈曲的膝完全伸直并稍外展以维持平衡。解释:出生后15个月出现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并维持终生。15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十一)猿位平衡反应(SimianPosition)检测体位:病人呈蹲坐位。诱发刺激:将病人向一侧倾斜。阴性反应:头、胸不能自我调正,维持原位,缺乏平衡或保护性反应。阳性反应:头、胸调正,抬高的一侧上下肢外展、伸直(平衡反应),较低的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解释:出生后15~18个月出现阳性反应是正常的,并维持终生。18个月后仍为阴性反应可能是反射发育迟缓的征象。五、浅反射浅反射是身体表面部分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反应。各种浅反射都具有与节段装置相当的反射弧,如除了脊髓节段性的反射弧以外,还有冲动循脊髓上升达大脑皮质,而后再经锥体束下降至脊髓前角细胞。反射弧任何部分损害均可引起反射减弱或消失,即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均可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昏迷、麻醉、深睡、1岁内婴儿也可丧失。常见的浅反射
反射名称检查方法反应角膜反射轻触角膜闭眼睑咽反射轻触咽后壁咽部收缩
呕吐反应压舌板按压舌根呕吐上腹壁反射划腹上部皮肤上腹壁收缩中腹壁反射划腹中部皮肤中腹壁收缩下腹壁反射划腹下部皮肤下腹壁收缩提睾反射划大腿上部内侧皮肤睾丸上提跖(足底)反射(正常)轻划足底外侧足趾及足向跖面屈曲肛门反射轻划肛门附近外括约肌收缩六、深反射深反射是肌肉受突然牵引后引起的急速收缩反应,反射弧仅由两个神经元,即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直接连接而成。一般叩击肌腱引起深反射,肌肉收缩反应在被牵引的肌肉最为明显,但不限于该肌肉。常见的深反射
反射名称检查方法反应下颌反射轻叩微张的下颌中部下颌上举肩胛反射叩击两肩胛之间肩胛骨向内移动二头肌反射叩击置于二头肌腱上的检查者手指肘关节屈曲三头肌反射叩击鹰嘴上方的三头肌腱肘关节伸直桡骨膜反射叩击桡骨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移动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213017
- 贷款合同提供备案合同范本
- 2019-2025年中国货物运输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铁路车辆专用电线电缆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预测性维护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UV光白镜片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食品安全大数据项目发展计划
- 北京某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混合式步进电动机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别让“哭婆婆”思维毁掉你的婚姻
- 建筑总工程师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5年
- 2024年地理知识竞赛试题200题及答案
- 中国西安旅游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中债违约债券估值方法(2020年版)
- 《经典常谈》课件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10套试卷(附答案)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六章 数字内容加工、管理技术
-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
- 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规程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