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历史】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历史】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历史】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历史】隋朝统一与灭亡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大运河今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评论隋朝大运河和隋炀(yáng)帝的著名诗句。为什么皮日休高度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为何显赫一时的隋朝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了呢?一、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隋朝开国皇帝,其父因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被封为隋国公。杨坚承继父爵,女儿为周宣帝皇后。580年,宣帝病死,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辅政。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隋文帝(541—604)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执掌朝政。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他就是隋文帝。2、隋的统一当时,在南方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陈叔宝不问政事,沉迷享乐。公元588年,杨广带领51万隋兵分八路向建康进攻,并最后攻陷建康(南京)。当陈后主听到外面杀声震天时,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慌了手脚。他匆忙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妃逃到景阳楼下,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这时发现了眼前有一口枯井,他连忙拉着两位妃子躲进了枯井里。隋军最后盘问太监才知道,陈后主躲进了井里。隋军士兵高喊让里面的人出来,但井里却没有人答应。隋军士兵又大喊说“再不出来,就扔石头砸进去了。”里面这才传来痛哭声,隋兵们用绳索把三人从井里拉了上来。两名妃子当场被杀,陈后主被俘虏。据传,当时两贵妃化妆的脂粉比较浓艳,在进出枯井的过程中,这些脂粉都掉落在井栏上,留下了千年抹不掉的痕迹。后人因此称这口井为胭脂井,也称辱井。589年,隋军渡过长江,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陈589年灭陈国家统一3、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面临问题隋文帝的巩固措施针对“豪强兼并,户口益多隐漏”的情况“隋初......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幼,规免(逃避)田赋”隋初关东地区通行北齐旧钱常平五铢钱,关陇地区通行北周的永通万国钱针对北周法律“内外恐怖,人不自安”情况针对南北朝“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现象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修订和减省刑律加强中央集权,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4、巩固措施: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时间户数人口垦田隋初159多万户3000多万人1900多万顷隋盛时890多万户4600多万人5500多万顷根据材料分析,隋文帝采取的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据《通典》整理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隋炀帝即位不久,先后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其中第三次是在610年。隋炀帝派武将文臣率领一万多人,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地区的认识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相关史事

二、开通大运河思考:结合材料,说说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梁·沈约《宋书》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概况: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洛阳三点四段五大水系长度涿郡、洛阳(中心)、余杭郡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700多千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3、影响:皮日休持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胡曾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开创背景夏商周: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汉武帝开始: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血缘军功孝廉门第拼爹娘拼人命拼人品拼爹娘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材料: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备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刘毅《请废九品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识。世家大族子弟垄断了官场中的中高级职位,平民子弟很难晋升。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正式设置进士科。隋文帝即位后,下令九品以上的地方官,都由中央任命,每年由吏部考核。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后又命各州每年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确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规选拔考试制度。——孙英刚《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1)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延续和完善,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3)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4)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2)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

四、隋朝的灭亡1、根本原因——暴政时间项目人数605年营建洛阳每月征发民夫200万人(一年建成)605年开通济渠征发民夫100余万605年开邗沟征发民夫10余万608年开永济渠征发民夫100余万610年开江南河征发民夫10余万611年准备征高句丽征调民夫200余万612-614年三次征高句丽共征发兵卒、役夫达300多万人605-616年三下江都、六巡北塞(造大型龙舟及几千艘船)隋炀帝急功近利,不恤民力,每年都要征发大批劳动力,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第一次征辽东是在大业八年(612年)。这次战役,隋炀帝调动了全国的兵力,总计有百余万大军参与。然而,由于隋炀帝的决策失误和后勤补给线过长,导致军队在前线陷入了困境。最终,隋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由于指挥不当和补给不足,最终未能取得胜利。隋炀帝第二次征辽东是在大业九年(613年)。这次战役,隋炀帝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并改善了后勤补给线。然而,由于高丽方面的顽强抵抗和天气恶劣等因素,隋军再次遭遇了失败。隋炀帝第三次征辽东是在大业十年(614年)。这次战役,隋炀帝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策略,加强了军队的指挥和协调,并改善了后勤补给线。然而,由于高丽方面的顽强抵抗和内部矛盾等因素,隋军再次遭遇了失败。隋炀帝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材料研读:材料: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旧唐书·李密传》思考:为什么隋朝末年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隋炀帝下江南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朝末年,许多老百姓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因严重饥荒又得不到赈济,有的地区百姓连草根树皮也找不到,只好“煮土而食”。起义军在发布的檄(xí)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相关史事2、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大规模起义。起义首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许多反隋队伍,一些隋朝官员也趁机起事。在起义军和反隋势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频临崩溃。2.隋朝的灭亡隋炀帝陵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618年,江都的隋军在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的策划下发动兵变,他们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最终,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统一与灭亡隋的统一581年,隋朝建立;589年,统一全国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时,依才能取士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创立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618年,隋朝灭亡605年起,隋炀帝时陆续开凿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课堂小结1、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

帝对宰相高颎(jiǒn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

)A.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B.

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C.

定都大兴,发展经济D.

开凿大运河,巩固统治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