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同志心得体会_第1页
缅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同志心得体会_第2页
缅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同志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缅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同志心得体会2月6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逝世。黄旭华同志以一生的“深潜”,为国家筑就了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用无声的坚守,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党员干部身处新时代的伟大征程,当从黄旭华同志的一生中汲取力量,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壮丽篇章。致敬“以身许国终无悔”的耿耿忠诚志,汲取“一寸丹心图报国”的信仰力量,筑牢“矢志不渝跟党走”信仰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黄旭华同志自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舍“小家”为“大家”,黄旭华毅然决然奔赴大海深处,与家人亲友断绝联系。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怨言,始终扎根科研一线,默默耕耘,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发展倾尽心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旭华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要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致敬“敢为人先破万难”的熠熠创新魂,激发“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豪情,笃定“勇立潮头敢为先”的无畏气魄。核潜艇研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从零开始”。黄旭华带领团队发扬“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在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用算盘和计算尺一点一点地推演数据,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并亲自参与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加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核潜艇研制跑出了“中国速度”,为我国海防事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员干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要学习黄旭华同志的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勇挑时代重担,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致敬“淡泊名利守初心”的拳拳奉献情,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践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诚担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黄旭华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立下不朽功勋,却始终保持低调谦逊的作风。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名利地位,一心只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在他心中,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就是最大的幸福。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也没有选择“吃老本”,而是继续投身于核潜艇研发人才的传帮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旭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置顶”。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