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38/wKhkGWeupMaAZle8AAK5jwVd26o671.jpg)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38/wKhkGWeupMaAZle8AAK5jwVd26o6712.jpg)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38/wKhkGWeupMaAZle8AAK5jwVd26o6713.jpg)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38/wKhkGWeupMaAZle8AAK5jwVd26o6714.jpg)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3/38/wKhkGWeupMaAZle8AAK5jwVd26o6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PAGEPAGE18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PAGE填空: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2.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4.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区综合法)。
选择:
1.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未来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
2.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任一时期内b、预见期内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d、某一时刻
3.水资源是一种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
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
判断:
1.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2.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1.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答案:
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计算:
1.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答案: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c,必然等于多年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由此可得:R=Pc-Ec=119000-72000=47000km3
2.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
答案:
对于全球来说,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的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必然等于全球的多年年平均蒸发量,即收支平衡,由此可得:P=Eo+Ec=505000+72000=47000km3填空:
1.水文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内因是(水的固、液、气三态的相互转化)
2.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雨、径流、蒸发、下渗)
3.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闭合)流域;否则,称(非闭合)流域。
4.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
5.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河网密度)。
6.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视为(0)。
8.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称重式、虹吸式、翻斗式)。
9.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
10.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土壤)蒸发和(植被蒸发)和(水面蒸散发)。
11.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12.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等类型。
选择:
1.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相当b、小c、平缓d、大
2.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他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3.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他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4.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6.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二者相等d、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7.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8.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fc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降雨强度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c、降雨历时d、土壤特性
9.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10.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11.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a、450mmb、500mmc、950mmd、1400mm
12.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a、0.55b、0.45c、0.65d、0.68
13.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a、315.4mmb、587.5mmc、463.8mmd、408.5mm
14.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a、150m3/sb、15m3/sc、74m3/s
d、18m3/s
15.水量平衡方程式P-R-E=ΔW(其中P、R、E、ΔW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16.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a、增大b、减少c、不变d、减少或不变
17.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c、分布其本均匀d、自西向东递减
18.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a、土壤的表层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19.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判断:
1.计算时间的长短,对水量计算平衡方程有影响。√
2.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的是降雨累积过程。√
3.用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大的大流域。√
4.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
简答:
1.毁林开荒为什么会加剧下游的洪水灾害?
答案:
①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②裸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使洪峰大大增高。
2.围垦湖泊为什么会使洪水加剧?
答案:
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3.累积雨量过程线与降雨强度过程线有何联系?
答案:
累积雨量过程线是降雨强度过程线的积分,可由逐时段的雨量沿时程累加求得;各时段的雨量可由累积雨量过程线差分得到,除以相应的时段长,得各时段雨强,从而绘出降雨强度过程线。
4.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随哪些因素而异?
答案:
蒸发器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因素影响而变化:①蒸发器的类型;②地理环境情况;③季节月份的不同。
5.影响土壤下渗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
影响土壤下渗的因素主要有:土壤地质性质、降雨、植被、流域地形及人类活动因素。
6.一场降雨洪水的净雨和径流在数量上相等,但有何区别?
答案:
净雨和径流过程不同,净雨是扣除损失后的那一部分降雨,分布在整个流域上。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时净雨便停止了,但降雨停止后径流却要延续很长时间。
7.一次降雨过程中,下渗是否总按下渗能力进行?为什么?
答案:
下渗能力是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率,而一次实际降雨过程并不都是充分供水,当降雨强度小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时,只能按降雨强度下渗,当降雨强度大雨或等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时,才能按下渗能力下渗。
8.影响径流的因素中,人类活动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
在水文学中,人类活动包括影响水文循环的各类大规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大面积灌溉和排水,各种水土保护措施,土地利用方式,都市化和工业化等活动。
9.流域降雨特性不同,对流域出口的洪水有哪些影响?
答案:
一般降雨量大,洪量也大。当降雨量相同,历时愈短,则雨强愈大,所产生的洪峰流量也愈大,洪峰过程线成尖瘦形;暴雨中心位置在下游时,洪峰流量则较大,峰现时间较早;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洪峰流量就要小些,峰现时间较晚。
10.同样暴雨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水比天然流域的显著增大?
答案:
与天然流域相比,流域城市化后,大量的透水面积,如林地、草地、农田变为不透水的面积,如房屋、街道、路面等,下渗大大变小;还有许多水塘、湖泊被填,调蓄容积减少。从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知,这必然使径流量比天然情况的显著增大。另外,城市化后的排水渠道更为顺畅,汇流速度加快,雨水更容易汇集、从而使洪峰增高。
计算:
1.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5500m,其纵断面如图所示,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48、24、17、15、14m,各河段长度l1、l2、l3、l4分另为800、1300、1400、2000m,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答案:
2.某流域如图所示,流域面积300km2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C三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他们的雨量依次为260mm、120mm和150mm,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提示:A、C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56、0.44)。
答案:
⑴算术平均法:按流域内的粮站的雨量计算:
⑵泰森多边形法:有三站分布情况,作泰森多边形于图。可见B站离流域过远,在流域内的代表面积为0,A、C站代表面积的权重分别为0.56、0.44故得:
3.某流域面积F=600km2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190mm,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8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答案:
该次暴雨洪水的径流深,因为损失量S就是不能形成河流洪水的那一部分降雨,故有
4.某流域面积F=300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2.8m3/(s·km2),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Qm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
答案:
⑴计算多年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⑵不能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因为洪峰流量是瞬时值,而洪量则对应于一定的时段。
5.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试求: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模数。
答案:
由表资料计算如下:⑴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
⑵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⑶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6.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67mm,多年平均流量=822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答案:
⑴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
⑵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⑶计算多年平均流量模数:
⑷计算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7.某闭合流域面积F=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00mm,多年平均流量=20m3/s,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ΔF=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器=2000mm,蒸发皿折算系数k=0.8,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m3/s)为多少?
答案:
⑴计算多年平均路面蒸发量:建库前,流域中水面面积甚微,流域蒸发基本等于陆面蒸发,故:
⑵计算建库后的陆面平均流域蒸发量:建库后,流域的水面蒸发已不能忽略,因此:
⑶计算建库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⑷计算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
填空:
1.水位是指(河流、湖泊、水库及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的高程)
2.我国现在统一规定的水准基面为(青岛黄海基准面)
3.水位观测的常用设备有(水尺、自记水位计)两类。
4.水位的观测包括(基本水尺水位和比降水尺水位)。
5.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转数)。
6.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100s)。
选择:
1.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
A1mB0.1mC0.01mD0.001m
2.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
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b、12时的水位
C、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d、日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平均值
计算:
1.某河某站横断面如果所示,试根据所给测流资料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1.0m,h3=0.5m,V0.2,V0.6,V0.8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6h,0.8h出的测点流速,α左,α右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答案:⑴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⑵部分面积的计算:
⑶部分面积平均流速的计算:
⑷断面流量的计算:
⑸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3.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该日的日平均水位。图1-3-4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答案:填空计算经验频率的数学期望公式为(p=m/(n+1)*100%。
2.重现期是指(某随机事件在长期过程中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
3.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在长期过程中平均100年出现一次。)
4.十年一遇的枯水年是指(小于等于这样的年径流量在长期过程中平均每10年出现一次)。
5.水文上研究样本系列的目的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
6.在水文分析计算中,相关分析的目的是(插补展延系列)。
7.相关系数r表示(依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8、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当、Cs不变,增大Cv值时,则该线左端部分上升,右端部分下降,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9、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当、Cv不变,增大Cs值时,则该线变弯,(即两端上翘,中间下凹)。0、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当Cv、Cs不变,增大值时,则该线统一升高。
选择:
1.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
a、必然变化特性b、自然变化特性c、统计变化特性d、可能变化特性
2.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年。
a、5b、50c、20d、95
简答:
1.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
答案:
配线法的实质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反映了总体分布的一部分,因此可用配线法推求总体分布,其步骤如下:①经过审核的实测水文资料,按变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以各变量的序号m,代入式中,计算其经验频率值P,并将(x,p)点绘在频率格纸上;②以实测资料为样本,用无偏估计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由于Cs抽样误差太大,一般当样本容量不够大时,常根据经验估计Cs值;③选定线型,一般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如配合不好,可改用其他线型,如克~闵型等;④按计算的及假定Cs的几个值,组成几组方案,分别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Ф值或Kp值表,并计算出各种频率对应的Xp,最后以Xp为纵坐标,以P为横坐标,将几条理论频率曲线点绘在有经验点据的图上⑤经分析比较,选一条与经验频率点配合较好的曲线作为计算成果。
计算:
1.已知某流域年径流深R与年降雨量P成直线相关,并求得年雨量均值P=950mm,年平均径流深=460mm,回归系数RR/P=0.85,(1)列出R倚P的相关方程?(2)某年年雨量为1500mm,求年径流深。
答案:
R倚P的相关方程:
年雨量P=1500mm时,年径流深为:填空:
1.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年径流量的模比系数)
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径流年内)变化和(径流年际)变化来描述。
3.下垫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流域蓄水量变化值影响年径流的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气候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年径流量发生作用)。
4.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进行审查。
5.当年径流系列一致性遭到破坏时,必须对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时期的水文资料进行(还原)计算,使之(还原到天然)状态。
6.流域的上游修建引水工程后,使下游实测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在资料一致性改正中,一定要将资料修正到引水工程建成(前)的同一基础上。在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年径流量的估算常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如参数等值线图法、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等)。采用这些方法的前提是(设计流域所在的区域内有水文特征值综合分析成果或参证站)
7.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频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小),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大)
8.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配线所得的均值、CV、cs)进行合理性分析。推求设计代表年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时,选择典型年的分配有二:(选择年径流量接近设计年径流量的年份作为典型年;选择分配情况对工程较为不利的年份作物典型年),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该选取(灌溉需水期的径流量相对较小,非灌溉期的径流量相对较大的年份),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该选取(枯水期较长径流又较枯的年份)。
选择:
1.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肯定
2.在年径流系列的代表性审查中,一般将的同名统计参数相比较,当两者大致接近时,则认为设计变量系列具有代表性。
a、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b、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与设计变量系列
c、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d、参证变量长系列与设计变量非同期的参证变量系列。
3.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a、增加系列的代表性b、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增加系列的一致性d、考虑安全
判断:
1.细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较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2.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计算中,由于采用同一缩放倍比来缩放丰、平、枯水三种典型年,因此称此为同倍比缩放法。×
3.减小年径流系列的抽样误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资料的代表性。√
简答:
1.人类活动对年径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中间接影响如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影响年径流及其变化?
答案:
有直接与间接两方面的影响,直接影响如跨流域调水,间接影响如植树造林,通过影响气候和下垫面而对径流产生影响。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的实质是改变下垫面性质而影响年径流,它们将使蒸发增加,从而使年径流量减少;调蓄能力增加,从而使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趋于平缓。
2.何谓保证率?若某水库在运行100年中有85年保证了供水要求,其保证率为多少?破坏率又为多少?
答案:
保证率就是用水的保证程度,常用频率表示。保证率为P=85%;破坏率为q=1-85%=15%。
3.怎样选择参证站?单站(一个站)的年雨量能否作为展延年径流系列的参证变量?
答案:
参证站的参证变量应具备下列几个条件:①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在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②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有一段相当长的平行观测资料,以便建立相关关系;③参证变量必须具有长期的实测资料,以便展延设计站系列使之符合代表性的要求。若流域面积不大,单站的年雨量与流域平均年雨量有密切关系,且单站年雨量系列较长,可以考虑用点雨量,即单站雨量代替流域平均降雨量,以点雨量资料展延径流系列。
4.缺乏实测资料时,怎样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答案:
缺乏实测资料时,一般可采用水文比拟法或年径流量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分区图法求得均值、Cv、Cs,并确定线型,推求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再由设计频率查此曲线得设计年径流量。
5.展延年径流系列的关键是选取参证变量,简述参证变量应具备的条件。
答案:
参证变量应具备下列几个条件:①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在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②参证变量与设计变量有一段相当长的平行观测资料,以便建立相关关系;③参证变量必须具有长期的实测资料,以便展延设计站系列使之符合代表性的要求。
6.推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时,应遵循什么原则选择典型年?
答案:
选择典型年的原则有二:①典型年的年径流量应接近设计年径流量;②对工程设计偏于安全。
7.简述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年内分配的方法步骤。
答案:
方法步骤为:①根据长期年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推求设计年径流量Qp;②按选择代表年(典型年)的原则,在实际资料中选择典型年Q典;③以K=Qp/Q典分别乘典型年各月的月径流量,得设计年径流的各月径流量,即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
计算:
1.某站1958~1976年个与径流量列于表中,试结合KP表,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
答案:
(1)将各年的年平均流量Q年由大到小排序,计算经验频率,并点绘在频率格纸上。经验频率计算结果如表,经验频率点如图。
(2)由表的Σqi=197.4和Σ(Ki-1)2=1.6310,得
(3)设Cs=2Cv由Cv=0.31查表得相应频率P的KP值(内插),则,成果列下表。并绘于图中,以实线表示。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点据配合良好,相应将统计参数也最后确定下来。
(4)在图中的P——Ⅲ型,理论频率曲线上查出相应频率为10%,50%,90%的设计年径流量,或直接用表中的Q10%、Q50%、Q90%值。
填空:
1.设计洪水的标准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保障(下游防护对象免除一定洪水灾害)的防洪标准;第二类为确保水库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自身安全的洪水标准。
2.设计洪水的标准按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保障防护对象免除一定洪水灾害的防洪标准;第二类为确保(水库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自身安全)的洪水标准。
3.设计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需考虑(正常运用标准)及(非常运用标准)两种洪水标准,通常称前者回设计标准,后者为校核标准。
4.通常用(洪峰、洪量、洪水过程线)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5.洪水资料系列有两种情况:一是系列中没有特大洪水值,称为(连续)系列;二是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称为(不连续)系列。
6.用矩法计算不连续系列(N年中有a次特大洪水)统计参数时,假定实测洪水(n年)除去实测特大洪水(l次)后构成的(n—l)年系列的(均值)和(均方差)与除去特大洪水后的(N—a)年系列的相等。
7.在设计洪水计算中,洪峰及各时段洪量采用不同倍比,使放大后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及各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此种放大方法称为(同频率放大)
8.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水资料的选样采用(固定时段年最大值法)
9.采用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的方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两种放大方法是(同频率放大、同倍比放大)
10.洪水事件是随机事件,某水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在水库运行期间,连续两年发生等于、大于该标准洪水的可能性是(0.01%)11.入库洪水包括入库断面洪水、区间路面洪水和库面洪水。12.入库洪水过程线较坝址洪水过程线,洪峰变大,峰现时间提前。13.分期设计洪水各分期的划分是依据根据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将整个汛期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基本独立的分期。14.分期洪水的选样是采用年分期最大值法。15.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有典型洪水地区分配法和同频率控制地区组成法。
选择:
1.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的概率分布情况。
a、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历时
b、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
c、设计洪峰流量、1d洪量、3d洪量
d、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2.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方法是。
a、最大值法b、年最大值法c、超定量法d、超均值法
3.确定历史洪水重现期的方法是
a、根据适线确定b、按暴雨资料确定
c、按国家规范确定d、由历史洪水调查考证确定
4.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是
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b、代表性分析
c、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d、选择设计标准
5.某河段已查明在N年中有a项特大洪水,其中l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系列的统计参数和Cv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制的矩法公式。该公式包括的假定是(a)
6.对设计站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对比分析的目的是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
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d、检查洪水的大小
7.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
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d、使洪水系列延长一年
8.对设计站与上下游站平行观测的流量资料对比分析的目的是
a、检查洪水的一致性b、检查洪水的可靠性
c、检查洪水的代表性d、检查洪水的大小
9.用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则
a、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
C、峰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
10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是“可能”和“不利”,所谓不利是指
a、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靠前b、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居中
C、典型洪水峰型集中,主峰靠后d、典型洪水历时长,洪量较大
判断:
1.同倍比放大法不能同时满足设计、设计峰量具有相同频率。√
2.同倍比缩放法用洪量放大倍比计算出来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不能保证各时段洪量同时满足同一设计频率的要求。√
3.在用同倍比放大法中,已求得洪峰放大倍比为KQ=1.5,洪量放大倍比为KW=1.2,则按峰放大后的洪量小于设计洪量,按量放大的洪峰大于设计洪峰。×
简答:
1.什么叫设计洪水,设计洪水包括那三个要素?
答案: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称为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三要素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
2.推求设计洪水有哪几种途径?
答案:
根据资料的不同,推求设计洪水的途径有: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对于小流域,还可用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等。
3.洪水的峰、量频率计算中,如何选择峰、量样本系列?
答案:
洪峰的选样采用年最大值法,即一年只选一个最大洪峰流量,以保证样本变量的独立性。洪量选样采用固定时段选取年最大值法,固定时段采用1d、3d、5d、7d、15d、3d,在设计时段以内,还必须确定一些控制时段,这些控制时段洪量应具有相同的设计频率。同一年内所选取的控制时段洪量,可发生在同一次洪水中,也可不发生在同一次洪水中,关键是选取其年最大值。例如设计历时为7d,可用1d、3d作为控制时段,1d洪量可能包含在3d之内,也可能不包含在3d之内,甚至可以不包含在同一场洪水之内。
4.什么叫特大洪水?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如何确定?
答案:
比一般洪水大得多的洪水称为特大洪水,一般QN/时,QN可以考虑作为特大洪水处理。目前,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是根据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代来大致推估。①从发生年代至今为最大:N=设计年份一发生年份十1;②从调查考证的最远年份至今为最大:N=设计年份一调查考证期最远年份十1。
5.在洪水计算中应用哪些方法来提高资料的代表性?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
答案:
提高洪水资料代表性的方法有:①插补延长洪水系列;②进行历史洪水调查,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因特大洪水加人系列后,使之成为不连续的系列,因此在作经验频率计算和统计参数计算时要进行处理。
7.从哪几方面分析论证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
答案:
从水量平衡原理、雨洪径流形成规律、水文现象随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规律、各种因素对洪水的影响、统计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国内外发生的大洪水进行对比等。
8.某河段已查明在N年中有a项特大洪水,其中个发生在实测系列n年内,在特大洪水处理时,对这种不连续系列的统计参数和Cv的计算,我国广泛采用包含特大制的矩法公式。试分析该公式包括一些什么假定?这些假定与实际情况符合吗?为什么?
答案:
公式中包含两条假定:①;②。如果在N—n的缺测年份内,通过洪水调查,确实没有漏掉特大洪水,这种假定认为是正确的。
9.选择典型洪水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
总的原则可归纳为两条,即“可能”和“不利”。所谓“可能”,是指这种洪水在设计条件下是有可能发生的;所谓“不利”,是指这种洪水需要较大的水库调节库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资料完整,精度较高,接近设计值的实测大洪水过程线;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即在发生季节、地区组成、峰型、主峰位置、洪水历时及峰、量关系等方面能代表设计流域大洪水的特性;③选择对防洪不利的典型,具体地说,就是选“峰高量大、峰型集中、主峰偏后”的典型洪水。④如水库下游有防洪要求,应考虑与下游洪水遭遇的不利典型。
10.典型洪水放大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
典型洪水放大有同倍比法和同频率法两种。同倍比法又有按洪峰倍比和按某一历时洪量的倍比之分,该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但按峰放大和按量放大结果不同,按峰放大,放大后的洪峰等于设计洪峰,但洪量就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同频率法能使放大后的过程线,洪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洪量都等于相应的设计洪量,但计算工作量较大,如控制时段过多,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变形较大。
11.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同频率放大法和同倍比放大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答案:
同倍比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一般只能使峰或某一控制时段的量符合设计要求。按峰放大时,适用于以峰为控制的水利工程,如桥涵、堤防工程等;按量放大时,适用于调节性能很好的大型水利工程。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最大特点是洪峰和各时段洪量均符合同一设计频率,该法适用于峰,量均起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
12.用同频率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有何特点?写出各时段的放大倍比计算公式。
答案:
:同频率放大法推求的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和各控制时段洪量均能符合设计频率的要求,但其形状与典型洪水的形状相比,往往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推求7d设计洪水,选择1d、3d为控制时段,设Qmp、W1p、W3p、W7p为设计洪峰流量和1d、3d、7d设计洪量;QmD、W1D、W3D、W7D为典型洪水洪峰流量和1d,3d,7d典型洪量,则各时段的放大比KQ,KW1,KW3-1,KW7-3为:
洪峰的放大倍比
1d洪量的放大倍比
3d之内,1d之外的洪量的放大倍比
7d之内,3d之外的洪量的放大倍比
13.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的次序是什么?
答案:
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的次序是:先放大洪峰,再放大短历时洪量,再放大长历时洪量,即由里向外。
计算:
1.某水库属中型水库,已知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的频率计算结果为=1650m、。试确定大坝设计洪水标准,并计算该工程设计和校核标准下的洪峰流量。给出P—Ⅲ型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如表。
答案:
因为该水库属中型水库,根据水利部2000年颁发的编号为SL252——2000的《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水库工程为Ⅲ等,大坝为3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0~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500年一遇。从工程的重要性考虑,最后选定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峰流量为:
2.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1984年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四次为;15080m3/s,9670m3/s,8320m3/s和7780m3/s。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是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分别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答案:
考证期系列长度N=1984-1883+1=102(年)实测系列长度n=1984-1984+1=31(年)
3.某水文站有1950~2001年的实测洪水资料,其中1998年洪峰流量2680m3/s,为实测期内的特大洪水。另根据洪水调查,1870年发生的洪峰流量为3500m3/s和1932年发生的洪峰流量为2400m3/s的洪水,是1850年以来仅有的两次历史特大洪水。现已根据1950~2001年的实测洪水资料序列(不包括1998年洪峰)球的实测洪峰流量系列的均值为560m3/s,变差系数为0.95。试用矩法公式推求1850年以来的不连续洪峰流量序列的均值及其变差系数为多少?
答案:
(1)计算不连续系列的均值
(2)计算不连续系列的变差系数
4.已求得某站三天洪量频率曲线为:=2460(m3/s·d)、Cv=0.60,Cs=2Cv,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下表,试按量的同倍比法推求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答案:
5.已求得某站千年一遇洪峰流量和1天、3天、7天洪量分别为:
。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表。试按同频率放大法计算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答案:
5已知某多年调节水库逐年的余缺水量,试计算逐年的兴利库容,并推求P=75%设计保证率下的兴利库容。年份起止时间(月份)余水量[(m3/s)月]亏水[(m3/s)月]累积水量[(m3/s)月]库容[(m3/s)月]79~805~10350011~48080~815~990010~440081~825~98610~534082~836~10180011~325083~844~1015011~450084~855~10130011~540085~866~98010~4100086~875~95010~344087~884~960010~4120088~895~1060011~567089~905~104011~4155090~915~95010~448091~925~912010~531092~936~10130011~336093~944~1010011~462094~955~104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路面施工承包合同
- 办公楼装修合同合同
- 委托招聘合同协议
- 招标信息合作协议书
- 出版业数字化出版与版权保护管理方案
- 建筑原材料采购合同
- 楼房租赁合同
-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实施方案研究项目
- 电子行业电子设备保修协议
- 项目进展困难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说明报告
- 雨水管道中粗砂回填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科症状学课件
- 轮胎使用日常说明
- 第8章 动车组空调装置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6400字》
- 英语词汇量测试附答案
- 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训练26914
- 通信工程监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