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学说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一、五行学说的形成对于五行学说的形成目前尚无定论,一般以为,可能与五方、五季、五星(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五材有关。其中多数学者认为与“五材”关系最为密切。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洪范》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由最初与“五材”有关的涵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至《春秋繁露》、《白虎通德论》将其发扬光大,上升为一种哲学理论,用于阐释自然或社会的各种联系。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五行的概念(二)五行的特性(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四)五行之间的关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排列及其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排列和运动变化。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二)五行的特性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采用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
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木火金水(四)五行之间的关系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内经》
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水木火金克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包括生中寓克,克中寓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木火金水克生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4、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土→水→火→金→木。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变化。
水木火金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太过——所不胜过亢,对其所胜过度克制。如“木亢乘土”。不及——所胜过弱,其所不胜的克制相对过亢。如“土虚木乘”。太过且不及——既有所不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土虚(脾气虚弱),出现“肝脾不和”。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5、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
木→金→火→
水→土→木。
水木火金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太过——
所胜之行过亢,反向制约其所不胜行。如“木亢侮金”。不及——
所不胜行过弱,受其所胜行的反向制约。如“金虚木侮”。太过且不及——既有所胜行之过亢,又有所不胜行的过弱。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金虚(肺气虚弱),出现“肝火犯肺”。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五行乘侮关系图金木木强气有余金克木
木克土其不及
制己所胜侮所不胜(所不胜)(所胜)(木旺侮金)(木强乘土)(木弱金乘)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木弱土侮)己所胜,轻而侮之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6、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母虚→子虚→母子两虚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一般规律为:子弱→母虚→子母俱虚→“子盗母气”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一)以五行归类五脏并说明其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1、以五行归类五脏并说明其生理功能或特性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一)以五行归类五脏并说明
其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
如肝脏有病:
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
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
病传至脾,为相乘,
病传至肺,为相侮。肝心脾肺肾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乘侮(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五行学说解释病机母病及子
——水不涵木-肾阴虚
肝阴虚肝肾阴虚子病犯母
——脾气虚心血虚心脾两虚相乘
—肝气郁结肝气乘脾相侮
—肝气郁化火肝火犯肺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五行学说认为:
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1.四诊与五行合参,确定五脏病变部位。
2.四诊与五行合参,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1、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四)指导疾病的治疗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必须说明的是,按五行生克次序来说,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而益火补土应当是温心阳以暖脾土。但随着命门学说的兴起,发生了变化。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依据五行相生关系确定的
治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木火金水滋涵益补生培生相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
治则和治法: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抑木和扶土法有所侧重。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若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若属肝火亢盛,左升太过,上炎侮肺,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证,当清肝平木为主,兼以滋肺阴以肃降肺气为治。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若由于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应以泻心火为主;若因肾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则应以滋肾水为主。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依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
治则:
抑强扶弱木火金水佐平抑扶培制泻补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2、控制疾病的传变
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故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
3、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色赤、黄连味苦入心经以活血安神;黄色、甘味入脾,如灶心土色黄、人参味甘以补益脾气;白色、辛味入肺,如石膏色白、生姜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色黑、龟版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十八分。4、指导针灸取穴
井荥输经合
阳井金
金水木火土
阴井木
木火土金水
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肾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聘请英语 顾问合同范本
- 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14 《母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 施工洽商合同范本
- 工资社保合同范本
- 土方清理施工合同范文
- 19《夜宿山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五四制)
- 祠堂建造合同范本
- Module 3 Unit 2 Around my ho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四年级上册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知识培训
- 《加油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生态安全》课件
- 1.北京的春节 练习题(含答案)
-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范文
- GB/T 45071-2024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
- 农业托管合同范例
- 食品中阿维菌素等5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 保洁部消杀培训
- 口服轮状疫苗知识课件
-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指南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