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国宝大熊猫
本单元习作的话题是“国宝大熊猫”.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信息.
并尝试学习整合有关信息,写一写大熊猫。教材编排分为3个部分。第一
部分,教材首先提供了关于大熊猫许多小朋友都想了解的3个问题,使得
活本次习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材呈现的3个问题,有的指向大熊猫的类
动另有的指向大熊猫的生活地方,有的则指向大熊猫的价值。第二部分首
分
析先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些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第一部
分罗列的问题及学生补充的问题为确定从哪些方面介绍大熊猫奠定了基
础。学生注意要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第三部分对习作后的要求做
了说明。一是习作后要自己检查修改,调整补充;二是交流互查。自查和
互查的重点聚焦在习作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
教
学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目
标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引导学生准确教师:多媒体课件;优秀习作范围;查
课
教
教
时
学
学了解大熊猫的特找关于大熊猫的资料;了解学生2
安
准
重点,并能够具体、搜集资料的情况。课
排
备
点有条理地进行介学生:按照教材中给出的问题查找关于时
绍。大熊猫的知识。
一、创境激趣,引入教学
1.课件播放几幅大熊猫的图片及活动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大熊猫。教师适时板书:国宝大熊猫。
预设:“我喜欢大熊猫是因为它肥肥胖胖的,非常可爱,憨态可掬。”
“我喜欢大熊猫的黑眼圈,大大的眼睛非常有特色。”
“我喜欢它吃竹子的样子,很吸引人。”
2.课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卡通动态画面,趣味引入。
同期声: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一大熊猫,别人都叫我“国宝”,
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但是更让我激动的是,有人告诉我,你们都非常喜欢我,
是这样吗?既然你们都这么喜欢我,一定十分了解我咯!所以,今天我来到这里,
就是想听听你们到底了解我多少。亲爱的朋友们,加油!我看好你们哦!
二、资料交流,答疑解惑
1.引导交流:关于大熊猫,你有哪些疑惑呢?把你的问题写下来,再在组内
交流。
2.学生自主交流,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
3.投影仪展示学生们的问题。
•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只吃竹子吗?
・大熊猫一般能有多重?大熊猫在地球上有多久的生存历史?
•大熊猫为什么叫熊猫呢?-目前世界上有多少只大熊猫呢?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预设:通过网络查找、书籍查找、搜集资料、向他人询问,等等。
过渡:同学们,搜集信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刚刚同学们提供了很多
途径,相信在下面的预习中,各位同学也运用了这些途径找到了关于大熊猫的资
料。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我们的朋友一一大熊猫介绍清楚吗?(生答:有。)
老师也相信你们。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三、成果展示,合理整合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资料搜集交流。
小组成员在交流、倾听的过程中注意资料的准确性。教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
他们的交流情况,适时针对教材中出示的问题进行质疑、询问,并对不够准确的
信息予以纠正。
2.组织学生在班内分享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教师提醒他们可以按照“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大熊猫XXX方面的知
识”句式介绍,注意将相关的知识表达得清楚、有条理。同时对他们分享的资料
及时进行梳理、纠正。
预设:“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大熊猫外貌方面的知识。大熊猫身体的颜
色是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它丰腴富态,
头圆尾短。”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大熊猫现在主要栖息地是中
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大熊猫的命名问题。大熊猫之所以叫大熊猫是因
为它是像猫一样的熊。它不是猫°”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为什么大熊猫被视为中国的国宝C这是因为大熊猫非
常稀有和珍贵。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
‘中国国宝',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
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
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质疑交流,填表补充。
过渡:听了大家的介绍,大熊猫可高兴了,它给你们送上了一个大大的“赞”。
(课件出示大拇指图片。)接下来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用文字来介绍大熊猫,
我们是不是要一字不落地把刚刚分享的资料都搬到我们的习作中来呢?(课件适
时出示教材中大熊猫的“名片”。)同学们,你们看了教材中关于大熊猫的名片,
可以将自己搜集的信息仿照图表进行筛选、整理吗?
4.学生对此前交流资料进行整合,将重复信息合理删减,填写表格,教师补
充指导。
名称大熊猫
类别哺乳动物
食物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
分布地区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
形态特征
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
行为特点爱睡觉,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性情性情温顺,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
......
四、品读语句,仿照运用
过渡:当我们知道了要介绍大熊猫的哪几个方面的知识以后,如何使得自己
的介绍更加生动具体呢?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方法C
L课件出示例子,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比喻)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
来了。(比喻)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比
喻)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比喻)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拟人)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比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
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排比)
过渡: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我们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运用恰当的比喻,
能把事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动物具备人的特性,则
使得动物变得活泼起来了。排比则能用多个铺陈反复描绘要写的事物,让它更加
丰富。这些手法同学们都可以在习作中运用哦!
2.仿照上述的例句,写一写大熊猫吧!比一比谁写得更加生动。
学生自主写句子,随后教师指名学生读出,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示例:大熊猫圆圆的黑色眼睛被黑圈围着,从远处看,像戴着一副墨镜呢!
大熊猫有一颗圆圆的大脑袋,身上有黑、白两种颜色,就像穿着一件黑白小
棉袄似的。
大熊猫高兴的时候,就在地上翻筋斗,活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
大熊猫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前爪揉揉惺怯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游人,迈着
蹒跚的步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下来,似乎想让自己清醒一下。
大熊猫吃竹子时,一会儿四脚朝天,捧着竹子吃;一会儿端端正正地坐在地
上吃;一会儿又用两脚紧紧地环着竹子,用两手拿着竹子吃起来。
大熊猫的眼睛黑黑的,像戴着一副漂亮的墨镜;耳朵小小的,像两个扎起的
辫子点缀在脑袋上;尾巴短短的,像团毛线球似的贴在胖胖的屁股上。
过渡:
听了大家的描述,大熊猫更加高兴了,看它乐得在地上打滚呢!(课件播放
动态画面)大熊猫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把我写得这么可爱,你们真是太聪明啦!
你们能继续将这些技巧、语句都运用到习作练习中吗?我相信你们可以的!加油
吧!
五、自主习作,互评互改
1.引导学生紧扣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思习作初稿,并在问题后面标注序
号。
预设,教师指导学生将内容有条理地结合在一起,知道在介绍事物时,可以
从不同方面进行介绍,如运用恰当的总起句,围绕总起句进行介绍,条理将更加
清晰。还可以运用设问句,整理自己的思路,告诉别人你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
题。
学生自主拟写习作初稿,教师巡视了解练写情况,提醒他们可以运用学过的
各种修辞及句式等将大熊猫各方面的特点介绍得具体、生动、形象,并及时予以
个别学生整合信息、组织习作内容指导。
2.教师根据习作批改情况,投影展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评改。
预设:教师应有意识选择一些存在明显问题的习作,这样的作文修改更有意
义。
修改要点:标点错误、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错误的格式,以及是否清楚
准确并且有条理地描写大熊猫的特点。
3.学生自主小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初稿,看看哪些地方还不够通畅,哪些地方
没有写清楚,然后试着进行习作的自主修改。
修改标准:(1)没有错别字;(2)语句通畅;(3)言之有序;(4)写出
大熊猫的典型特征;(5)全文段落有条理展开,段落间连接顺畅;(6)书写整
洁;(7)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4.学生交流互评,互相检查对方对问题的解答是否准确,有哪些精彩部分值
得自己学习。
5.全班交流,指名将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学生评价哪些写得值得自己
学习,哪里需要改进。
过渡:孩子们,看到你们能够如此出色地介绍自己,大熊猫心里高兴极了。
它悄悄告诉我它还有很多动物朋友,以后你们可以慢慢了解。它会慢慢都介绍给
你们认识呢!它还看到你们能相互学习,在其他同学的习作中看到闪光点,能帮
助同学修改习作,它表扬你们非常团结友好,它也会向你们学习哦!
国宝大熊猫句段赏析
大熊猫的学名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是①简要介绍大
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①熊猫名字的含义。
大熊猫体态丰满,头圆颈粗,耳小尾短,四肢粗壮。
它们的头和身躯是白色的,而四肢和肩部是黑色的,头
上有一对可爱的黑耳朵,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②整体勾勒出
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②大熊猫的祖先是食
大熊猫的外形、颜
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有时,
色特点,让人印象
它们也会捕抓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顿,甚至大摇大摆地
深亥h
闯入居民住宅偷吃食物。③
③点明大熊猫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
的食性及主要食
南部的山区。它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总是到处流浪,
物。
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④别看它笨重肥大,爬
④交代大熊猫
行时腿呈内八字形,但是爬起树来却非常灵活。一旦受
到惊扰,它就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的生活地区及习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刚生下的幼性。
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熊猫妈妈常把熊猫宝宝搂在怀
中,外出时也把它衔在嘴里,或用背驮着,形影不离。
等到熊猫宝宝五六个月大时,熊猫妈妈就开始教它爬树、
游泳、洗澡和剥食竹子等本领。两年后,熊猫宝宝才离⑤大熊猫幼仔
开妈妈,开始独立生活。⑤
的成长情况。
大熊猫数量稀少,野生的大熊猫不足1600只,是我
国独有的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在我国的分布有着800
⑥介绍大熊猫
万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难怪大熊猫被称为“国
成为国宝的原因。
宝”呢!⑥
大熊猫长相俊俏,憨态可掬,还常常担任“和平大
⑦总结全文,
使”的角色,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升华中心。
攀亲结友,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⑦
总评,
作者先介绍了大熊猫名字的含义,接着介绍大熊猫的外形和习性,最后说明
大熊猫的地位及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将大熊猫介绍得生
动而具体。
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等语文综合学习能
力的培养,引导他们通过课前查找关于大熊猫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筛
选,有效培养了整合信息的能力。整个过程中,以大熊猫的形象动态拟人化插入
其中,增强了课堂的乐趣。在小组交流中,学生们的兴趣较为浓厚,结合资料,
争先恐后地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学习热情很高,课堂氛围很好。在本课中,
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如何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特地回顾
了前面学习的课文,实现表达方法的迁移运用。
同时,教师还重点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讲例文与自己的习作初稿进行对
比研读,从中进一步习得方法,并自然运用到习作修改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不仅仅提高了对文字的鉴赏能力,更加培养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交流
互评”环节,学生能看到其他同学是如何写作的,相互学习,这给班级营造了良
好的学习氛围。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薄弱,在整个习作的过程中对大熊猫各
个方面特点的介绍有些凌乱,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采用个别指导的方法,
降低对他们要求,让他们逐渐掌握整合信息并能够将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授课
课题国宝大熊猫课型习作1课时
时间
教学
1.根据资料和问题提示,能抓住特点,介绍大熊猫,并能有顺序地写下来。
目标2.养成良好的说写习惯。继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
教学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重点
教学
介绍得生动有趣,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难点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
1.动物世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
【设计意图:为了营
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这些生活中
造轻松愉快地氛围,用
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
导入猜谜的形式把学生带入
2.今天我们要来写一写一种动物,先来猜猜,它是什
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说
(班么动物呢?这种动物你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2)
自己对大熊猫的了解,
“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
钟激发学生想说、乐说的
叶。”
愿望。】
3.是的,是大熊猫,你猜对了吗?同学们,大熊猫人
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熊猫。
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3: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引领,资料展示,教给
(2)大熊猫吃什么?学生写作的方法,解决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一些疑难问题,减轻了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写作的难度,理顺了写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作的思路。】
2.师随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外形(样子);生
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板书:外形(样子)生活
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新课
3.(课件出示5)
教学
.各赊大康糖
拳名人蕉•铭
门戈唱轧纲.快QE.火然秘科
分钟会的发心军时.约芳,有计2屯五米肝、幼移杷皮
1
金零也区口川3匕郭瑛会南林和甘京南部的山区JMHF
【设计意图:不着
痕迹地指导学生从说到
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
(1)写,进行牵移,降低了
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
(2)学生上台说。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
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尽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生都能获得写作的快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感。可以欣赏自己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顺序地说,以鼓也可以欣赏别人的;可
励为主,激发学生说好的信心。]以一句话,也可以欣赏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一个词语。。】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好,
我知道还有很多的小朋友想上台来说,可是课堂上不可能
让每个小朋友都来说。怎么办呢?对,你可以写,就是把
自己关于大熊猫的想法写下来。写完后你们就可以互相交
换着看,这样,不就让大家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了吗?
提示:写得时候每段前面要空两格。
2.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3.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
还需要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设计意图:书写
4.可以跟同学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一下,对问题的解
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
答是不是准确。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
5.将学生的部分习作放在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朗读、
力和耐心。】
评价和修改。
师:谁来说说这篇习作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句子写得
好?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地方还要修改?(师
在这个环节仍要重鼓励,抓住文中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
行写作。)
6.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再修改一下。
7.请小朋友为自己的习作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从同学们的介绍中,老师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那
僚么,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关于小狗的信息,然后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分钟
板书
习作:国宝大熊猫
内容
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国宝大熊猫》,指导孩子们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
以及课件出示的图片,先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孩子们学会结合熊猫的样子、生
活习性、被视为国宝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
由于大家对大熊猫比较陌生,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所以写作前一定查找资料,了解透
彻,才能把大熊猫介绍正确无误。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资料外,其
余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习作:国宝大熊猫
A教学目标
L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能尝试从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
3.能在自评和互评中,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A教学重难点
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2.能在自评和互评中,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A教学策略
1.资料收集
要完成有关大熊猫的习作,学生要先收集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等多种方式查找资
料。提醒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不要局限于书中所给的提示。写作前,通过开展讨论,帮助学生有针对性
地收集资料。
2.写作指导
将收集好的信息适当归类,并借助表格进行选择,留下适合写作的部分。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移运用多种表达方法,试着从多个方面介绍大熊猫。初稿完成后,老师给出评价标准,学生对照标准进行
自我修改与互相修改。
A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A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A课时目标
L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信息。
2.能结合自己的需要,借助表格,整合信息。
3.能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A教学过程
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可爱的动物,这里有一则谜语,大家猜猜看。
课件出示
顶着黑眼圈,浑身胖嘟嘟,以前好吃肉,现在爱吃竹。
2.教师板书题目:国宝大熊猫。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堂游戏,由谜语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谈论大
熊猫做铺垫。
板块二谈论交流,梳理信息
1.观察图片,关注外形。
师:借助图片,你能说说大熊猫长什么样吗?(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
2.围绕主题,自由谈论。
(1)师:对于大熊猫,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举手回答)
(2)话题预设:
①大熊猫是猫吗?
②大熊猫吃什么?
③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④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⑤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3.交流信息,提取信息。
师:昨天让大家回去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请你们拿出来仔细回顾一下,看看能不能解答同学的问
题,同学收集的资料又是否解答了你的疑问?
4.争当小导游,介绍大熊猫。
师:谁来做导游,根据自己知道的信息,从外貌、生活习性、分布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大熊猫?
5.学生自由展示。
6.组织学生互评。(提示:评价别人时多找对方亮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学生说的兴趣;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
学生的信心。
板块三整理信息,自主写作
1.何为“好导游”?
好导游的解说都有以下优点:
(1)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
(2)避免重复,不对同一方面介绍多次。
2.重点指导,剔除重复无效内容。(课件出示例子)
课件出示
•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动物,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
•大熊猫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读句了、辨析两句表达的意思的相同点。
(2)教师总结:这两句都是介绍大熊猫在中国的地位,前一句程度更高,所以介绍时剔除第二句。
3.仿照课文,列出提纲。
师:大家借用思维导图,将自己准备在作文中用到的大熊猫信息分类列出。(课件出示提纲)
课件出示
皮毛
4.查看信息,小组互评。
互相查看信息是否准确,有无重复。
5.明碓写作要求,自主写作。
(1)结合思维导图,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准确,语句通顺,内容清楚,结构完整。
(3)能恰当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
具体如下:
①素材选择:涉及大熊猫所属的门类、爱吃的食物、外貌特征及其分布地区等相关知识。
②结构安排:写作时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大熊猫。可以先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然后介绍大熊猫的外
貌特征,可以先局部再整体,也可以先整体再局部;接着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动作等;最后总结
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③写作手法:通过列数字来说明大熊猫的珍稀;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大熊猫外形、动作的可爱;运用
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设计意图】逐步指导学生从说到写。理顺思路,借助思维导图列出提纲,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学生
写作的兴趣。
第2课时
A课时目标
1.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2.能接受他人提出的建议,有修改作文的耐心。
A教学过程
板块一展示作品,讲解点评
1.学生完成未完成的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进行点评。
(1)课件出示需修改的范文示例。教师点评:这篇作文能从大熊猫的样子、所属门类、被称为国宝
的原因等不同方面进行介绍,信息准确,算是一篇合格的作文。但是介绍顺序略显凌乱,读起来没有条理。
另外,对于大熊猫的可爱之处,只提到了外貌上的可爱,略显单薄,不足以撑起全文。
(2)课件出示修改后的范文。
(3)课件出示优秀范文示例。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通过对大熊猫的样子、习性、名字的由来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大
熊猫的喜爱之情。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灵活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表现手法;语言生动有趣。
特别是对大熊猫走路的动作、吃竹子的动作以及在地上打滚的动作的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让读者
也忍俊不禁,由衷地喜欢可爱的国宝一一大熊猫。
3.总结修改关注点:能否整合信息;能否从几个不同的方面介绍大熊猫;对大熊猫的介绍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有种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他们写作的兴趣和写好的自信。先提出评
价的关注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提升鉴赏水平。
板块二组内互评,提出建议
1.回顾修改符号。
课件出示学过的修改、批注的常用符号。
课件出示
1.删除号2.恢复号3.对调号4.改正号
1文字文字1
署△
5.增添号6.重点号7.提示号8.调遣号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字
••••文字文学
9.起段号10.并段号11.缩位号12.前移号
文字文字K
U文字文11文字文字」文字
2.
细化标准,自行修改。
(1)具体指导,细化标准。
①素材选择多样化,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可以涉及大熊猫所属的门类、爱吃
的食物、外貌特征及其分布地区等。
②结构安排清晰合理,能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大熊猫。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可以先局部再整体,也
可以先整体再局部。结束部分有总结,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③写作手法丰富,能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大熊猫介绍得生动有趣;可以通过列数字
来说明大熊猫的珍稀;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大熊猫外形、动作的可爱等。
(2)对照标准,自主修改。
3.仿照示例,结合标准,组内互评,合理提出修改意见。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给出细化的标准,联系学过的修改符号知识,学以致用;学生掌握评价习作的方法,相
互评价,共同提升;也锻炼学生自我评价和修改。
板块三修改完善,进行番写
1.鼓励学生,提出要求。
师: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修改后的作文还须讲究外在美,保持书面的整洁。
2.结合组内同学的建议,进一步修正草稿文本。
3.将修改好的作文,按照正确的格式,工整地誉写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大家的修改意见,再综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莽写,卷写后的作文往往包含
不少新的亮点。在此环节,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A教学反思
习作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本课习作一一国宝大熊猫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经过一定的资料提示,学生
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为让学生的习作更规范,更精彩,我采取以下方式进行难点突破:
1.细化目标,逐层理解。
学生获取的信息比较零碎,在逐步探讨何为“好导游”之后,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信息整理与初步分类。
在点评过程中,对信息重复这一常见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引导学生再次筛选,梳理出有效信息。
2.提供支架,说写结合。
先通过说话的方式,将写作的思路进行明确、细化。从交流大熊猫的信息,到解说大熊猫,并借助思
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写起来更为轻松,水到渠成。
3.学生互评,互相促进。
习作的修改和最终成稿,是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基础上完成的。我通过示范,并提供评价细则,为学
生指明评价的方向。互评、自评的方法,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升。
授课
看图画,写作文
课题课型习作1课时
时间
教学1.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
2.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目标
3.学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
观察画面,合理想象,真实表达感受。
重点
教学
透过人物外表想象内心,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难点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
1.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放风筝吗?你能给大家说
【设计意图:创设
说放风筝的过程吗?(课件出示2:放风筝图片)
导入
学生代表发言。情境,展示图片,说说
(汾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放风筝的过程,使学生
导:你这么喜欢放风筝,能说说放风筝的乐趣在哪里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写话
钟
呢?(注:指名二至三人自由表达。)的学习中。】
3.教师小结并过渡:是啊,放风筝是我们大家都热爱
的运动,这不,你看看,有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呢!
二、观察图画,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3:课本插图)多媒体出示课本图片。
2.初步感知图片内容:你看到了些什么?(注:指名
两三位同学自由表达,只要是画面的内容即可,不必作指
导,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3.观察画面引导:冈!才的同学说的都没错,都是我们
能看到的。但是如果我们就这样将你们说的内容全部写在
作文本上,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吗?(注:生一定回答不
是)看来,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
还得将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
工,运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
的电影,写成令人身临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图作文。
4.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设计意图:画面
(1)引:我们作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回
新课
要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呢?(曰引领,交给学生观察和
教学
远到近、由近到远、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板写作的方法,减轻了写
话的难度。】
(书:按一定顺序)
(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
分钟
引:我们这幅图可以采用什么顺序呢?你试着用这样
的顺序说一说画面的你看到的内容,要求学生连起来说是
一件什么事情。
(注:这里指导学生可以采用由近处到远处、由主体
到细节的顺序初步描述:这幅画展现的是两个同学一起在
广场上合作放风筝,他们两个放的是燕子风筝,一人放线,
・人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呢!旁边有一位小女孩拿着蝴蝶
风筝。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天上还有好多好
多的风筝。)
5.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
(1)过渡:刚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面
面的内容了。但这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将这幅画动起来,
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
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一一想象。
(2)推想放风筝的过程。
a、引:其实,我们从画面中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但我们却分明能看到他们在做什么,你能听到吗?(让学
生想象)
教师提示:画面上虽然看不清,但我们可以通过想象,
只要你说出了放风筝过程,不就说明放风筝的乐趣了吗?
请小组合作,想象他们是怎样放的,这里的指一些精彩动
作。
b、方法小结:你看,通过我们的想象,将静止的画面
变得如此的生动,我们靠的就是想象,靠的就是我们的动
作描写。
6.人物描写。
(1)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
的,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呢?
(2)指导写出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板
书: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a、请学生描述运动员。(注:如果学生说不出来,
可以提示:放风筝的人动作是什么?表情怎样?他可能在
想什么?说什么?)
预设:(课件出示4)我站在向风的地方,牵着线,小
华手里拎着风筝。我对小华说:“放!”小华把风筝朝天
空中猛地一扔,风筝迎着风快速地飞起来了。我一边放开
手中的绳子一边朝着风一路奔跑,风筝慢慢地高过树梢了
并在空中翩翩起舞,我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着,小色
也跟在后面跑,我们一起欢呼着“风筝起飞喽”。兴奋极
了。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云彩上面了。我俩也累得满
头大汗,气喘吁吁。
(3)学生运用方法描述观众。
a、引:刚才我们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
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下面你试着用这样
的方法来说一说场外的观众们,同桌交流。
b、全班交流。
C、方法小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
静态的圆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
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设计意图:出示
诀窍!课件,展示写作要求,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让学生写作有据可依。】
1.写话要求:(课件出示5)
(1)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什么?
(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板书:
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书写
四、润色修改,品读欣赏作后,再引导学生修改,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看图画的内容是否写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
清楚?有没有错别字,不通顺的地方?力和耐心。】
2.哪些同学的习作毛病多,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
同修改。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准备誓写
做
分钟
【板书设计】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板书按一定顺序观察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内容
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看图画,写一写》,指导孩子们学会细致观察图画,并用
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让孩子们学会图画,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
心理和语言描写。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这节习作课我重点是引导
孩子按照顺序,把放风筝描述得生动,具体条理清楚。
不足之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
人。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A教学目标
L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A教学重难点
仔细观察画面,合理想象,把画面写具体。
A教学策略
1.观察画面
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找到观察的重点,联系生活,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并且了解看图
习作的基本要素一谁?在干什么?动作怎样?在说什么?首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中
的事物,知道图画中的人物在哪里做什么;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怎样”进行描写,能够联系生
活推测出人物“可能说了哪些话”,“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表达想法
习作中,提示学生除了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想一想他们可能会说些
什么。这两个方面都要写清楚,帮助学生把定格的画面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3.互相评议
写完后,与同学分享习作,互相评议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评价的要点:一是要看图画的
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二是要看有没有错别字。
A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A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A课时目标
L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A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引入习作
导入新课。
l.ffi: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放风筝的过程吗?
2.指名分享放风筝的乐趣。
3.师总结:是啊,大家都喜欢放风筝,你看有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呢!(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幅图。(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具体过程和自己的乐趣,有助于把自己的感
受迁移到图中人物中,拉近学生和图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写话做铺垫。
板块二观察图片,展开想象
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
(1)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整体一局部一整体)
2.观察整体,概括内容。
(1)图上的天气怎样?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尝试将上述要素连在一起概括图画内容。
3.观察局部,说说细节。
(1)观察人物,看看可分为几类。(明确:一对夫妇和几个放风筝的小孩)
(2)观察远处的一对夫妇,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你看出了什么?(明确:丈夫的手搭在妻子的肩
上,说明他们非常恩爱)
(3)观察、描述放风筝时的动作。
①认真观察放风筝的小孩,请学生上台模仿表演。
②全班交流。
③引导学生准确描述他们的动作。运用句式“首先……然后……再……最后……”。
(4)模仿举风筝,说动作。
①小组成员观察并模仿举着风筝的小男孩的动作,小组成员说出相应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串词成句。
4.联系生活,想象语言。
(1)思考图上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
(2)指名说说他们的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
(3)体验角色内心。
课件出示:
•看到天上的风筝,你会说:"O"
•风筝高高飞起来了,你会说:"O"
•如果你是旁边的小女孩,你会说:“O”
5.回归整体,自述故事。
再次观察图画,讲讲故事。整幅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当观察画面,教给学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引导学4展开合理想象,将写话
写具体,减轻学生写作压力,降低写作难度。
板块三示范引路,学生习作
1.课件出示要求,讲述故事。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联系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说说自己的感想。
2.课件出示范文,交流表达。
(1)课件出示优秀范文。
(2)你觉得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3)还有什么建议?有什么疑惑?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对于习作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写清图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对于习作能力
较弱的学生,简单地描写图画内容即可。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写作要求及范文,让学生习作时目标明确。通过评价范文,巩固了教学目标,
降低了习作难度,增强了习作自信心。
第2课时
A课时目标
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A教学过程
板块一根据要求,交流习作
1.回顾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习作要求: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对照评价要求,自主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果场清洗合同范本
-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 矿山维修合同范本
- 班组年度工作总结范本2022
- 12 早睡早起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教材招标合同范本
- 2025年非电力家用器具项目合作计划书
- 5《琥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摊位水果销售合同范本
-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
-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英语
- 《儿童心理健康课件》
-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知识
- CATL设备电气控制标准-V10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抢救流程图
- 装载机驾驶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库(500题)
- Web前端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复产复工安全生产六个一
- 隐框玻璃幕墙施工方案
- 第一章 通风供氧式生物反应器-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