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成长手册_第1页
小学教师成长手册_第2页
小学教师成长手册_第3页
小学教师成长手册_第4页
小学教师成长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简介

我叫陈晶晶,于2023年7月周口师范学院毕业后,通过招教考试考入

周口市沈丘县冯营乡冯营二中,在工作三年中担任初一生物学科,由于毕业

较早,年龄也和学生差不了多少,因此与学生关系较好,也深入领导以及孩,

子们的喜欢,但由于离家太远,我又于2023年8月通过河南省特岗考试考

入城关镇北关小学任教,自任现职以来一直担任小学的数学教学及英语工

作。在工作的同时不忘继续学习,参加各种网络学习,同时积极参加继续教

育培训学习。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

着,孜孜地追求着,“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孩子、安心留给家长〃,这

就是我的工作准那么o在这五年的

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

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

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深受

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目录.

一、教案

《圆的面积》的教尸

案............................•;一」----------------

..........................05

《圆的面积》说课...............................................07

《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10

《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8

《升和毫升》教案...............................................22

《商不变的规律》教案...........................................24

《混合运算》教案...............................................26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28

二、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初探.......................................31

谈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与反应.....................................36

抓住三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38

小学英语要从兴趣开始...........................................42

我们应该关注课堂改革的什么.....................................43

新时期怎样当好老师...........................................46

三、随笔

如何做个好老师.................................................48

成就孩子快乐的学习生活.........................................50

让教育之爱闪耀智慧的光辉.......................................52

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梦想...........................................54

班主任工作随笔.................................................56

由期中考试想到的...........................................58

高效课堂让学生更乐学.......................................60

怎样做才能让练习更有效?...................................62

交流中学习借鉴中成长....................................64

精心设计高效练习.........................................65

教学预案为学生松绑一一读《构建“大气〃的课堂》感悟........67

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69

高效课堂学习体会...........................................71

小学英语教学随笔...........................................73

教师的三重境界......................................75

我的课改感受...............................................77

校本教研,究竟该研究什么?................................78

四、教育故事

对待孩子的错误......................................79

给学生一把远飞的伞.........................................81

老师请你吃糖...............................................82

教师的幸福.................................................83

五、简讯

北关小学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85

北关小学举行本学期首轮全员公开课活动......................86

北关小学举行了寒假科技小制作、科幻画展评活动..............87

北关小学开展“集春联〃活动.................................87

北关学校举行“学雷锋,见行动〃为主题活动..................88

北关小学举行平安教育系列活动............................90

北关学校举行“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活动……92

北关学校开展“创立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竞赛活动...........95

北关小学持续开展“每天练字一刻钟〃......................96

六、读后感

“梦〃中的爱《狼王梦》读后感............................97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98

《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读后感..............................100

《圆的面积》的教案和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1、知道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会应月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会根据圆周长求圆面积。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创设情境

电脑显示一个闹钟,观察后填空:

(1)求分针的尖端移动一周走过的路程,就是求()。

(2)如果分针长5厘米,那么它尖端移动一周走过的路程是()

厘米。

(3)求钟面的大小就是求()。

2、揭示课题

猜测一下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1)电脑演示把一个圆分成8份,拼成的图形象一个长方形。

(2)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分成16份,拼成的图形怎么样?(同桌合作)

(3)电脑演示:把一个圆分成48份,拼成的图形又怎么样呢?

(4)讨论:a、当圆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时,它们之间有

什么联系?

b、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5)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6)看书上是怎么介绍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的。

三、灵活运用,稳固新知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r=lm\

2、例2、上海外滩海关大钟人八米,钟面的面积约是多

少平方米?(得数保存一位小数)

3、选择:

(1)一个圆的半径是3cm,求它的面积的算式是()。

A、3.14*3B、2*3.14*3C、3.14*32

(2)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是12.56米,求这个水池的面积的算式是

()O

(3)在一边长为4cm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的

算式是()o

A、3.14*4B、3.14*42C、3.14*(4/2)2

4、用一根长3米的绳子画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

是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略)

《圆的面积》说课

(一)说教材

圆的面积是学生以前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的计算的根底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观察、剪拼等活动,获得有关图形特征的深刻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

弄清图形间的联系,有效开展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转化等

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几何动态观点。因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会根据圆周长求圆面积。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表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表达以下儿

个特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

趣。

2.一切实表达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弄清图

形间的联系,提高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媒体教学化静为动的特点,通过动态的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

(二)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由分针的尖端移动一周所经过的路程复习圆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求钟面

的大小就是面积引出课题,运用多媒体,使学生直观感知圆周长和圆面积的

不同,随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圆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过程的推导,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为

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的推导作好准备。

2、观察、操作、讨论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m通过电脑动态的演示,把一个圆等分成8份,再剪拼一下,得到

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知道圆能转化成近似长方形。虽然形状变了,但它们的

面积相等。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把一个圆等分成16份,得到的圆更接近于长

方形。

(3)把一个圆等分48份,得到的圆形又将怎样呢?

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把圆等分成的份数越多,由一段一段

弧连成的曲线越接近于直线,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

面积相当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二nr2这个操作、想象和思考的过程,是对

学生渗透数学中“极限〃为数学思想。

(三)灵活运用、稳固新知

1、根本练习、圆半径,求圆面积。

2、变式练习、圆直径、圆周长,求圆面积。

3、拓宽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教学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

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观察、操作、讨

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图||

创声情境.引出谬题

____II_1!„।-7--Tn/\____

1

总结I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表丁丁又夯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P67-6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通过质疑、操作、讨论、归纳,经

历并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分析、观察、概括能

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

价值,初步了解极限思想。

4、能正确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并能灵活解答有关圆的面

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把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推导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形卡片

【学具】:圆形卡片、圆形卡片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32

等份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圆形草坪大小实际情况提出圆面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

“圆的面积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学生之前所求的图形都是多边形(如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的面积,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

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教材直接提出问题:能不能把圆转化成学

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呢?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来求圆的面.积,让学生利

用学具进行操作的根底上,充分发挥课件演示,学生清楚的看到课件不断地

把圆细分,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根底上学生在自主探究拼成的长

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的关系,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的关系、长方形的宽与

圆的半径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学习例1是圆的直径,先

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设计理念】:

圆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着不同

的特点,从学习直线图形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面积,不管是内容本身,还是

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必须要启发

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通过小组

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鼓励不同的拼法),从而做到“化

曲为直〃“化圆为方〃把圆转化为熟悉的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有个男孩子骑着自行车在新建的公路上奔驰,由于没有注

意平安掉进了井口。老师提出问题:假设你是这条公路的负责人,为了大家

的平安,你打算怎样做呢?(教师进行平安教育,学生答复要盖上沙井盖,

从而引出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利用动态课件的演示,创设贴近

学生生活情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正确状态,激发学生探索圆的面积

的强烈欲望。

二、形成概念,回忆旧知。

1、提出问题:“什么是圆的面积?〃学生拿圆形卡片摸一摸、说一说圆

的面积。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局部的大小】

【设计意图】: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

特意设计了通过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圆的面积和周

长的区别的同时,充分感知圆的面积的含义,为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打下了

根底。有意的对容易错的地方进行比照和强化,目的尽可能让学生减少过失。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3、关于圆的面积,你想学会什么知识?

4、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m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2)圆的面积公式跟哪些条件有关系?

(3)怎样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设计意图】:你想学会什么知识?课堂上老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浓,探索新知识的愿望更强烈。

5、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关系。

究竟圆的面积公式跟哪些条件有关系?课件动态依次出示三个人小不

同的圆。师问: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有关系,那圆的面积跟哪些条件

有关系呢?学生一定会有很多猜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调动学

生多种感官参与,同学们很快就得出结果:圆的面积和半径有关,使模糊的

思路开始清晰。

6、回忆已学过平面图形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利用动态课件的演示,刺激了同学们的思维,学生轻松

的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这不仅仅是一种复

习、回忆,而更重要的渗透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利用“转化〃

的思路来求圆的面积,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操作讨论、探索未知。

1、质疑、讨论,为探索圆的面积作铺垫。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圆的面积,如何根据用过的方法(剪切、合拼),

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计算它的面积呢?你打算怎样做?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那么小进,大疑那么大进。提

出问题,引起悬念,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对由直线图形过度到曲线图

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让他们在愉悦、生

动的气氛中开始学习新知识,为展开丰富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

(2)请一名学生尝试把圆沿着半径平均分成假设干份,再剪开拉直。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多少份?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将一个图形转化为己学过的图形,是一种

根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为成功的进行转化

打下坚实的根底,同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开展。

2、分小组操作,探索圆的面积。

学生分小组分别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

请各小组代表把拼图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拼成

的是什么图形,是用什么方法剪拼的。(学生可能出现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

近似长方形、近似三角形等方法。)

(学生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研究说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

悦,更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

作,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经验,为学生个体开展提供空间,鼓励不同的

拼法,引发学生充分发挥黑象,让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和体会。分的

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学生从自主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

快乐,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3、课件演示“化圆为方〃的剪拼过程。

师:“如果把一个圆无限的平分下去,最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呢?我

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

动态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32份等,学

生观察、比较、想象(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如果无限的把一个圆平分下去,

最终会拼成一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由于剪的份数有限,再加上操作

的误差,学生一般只能将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会有疑问:拼的

明明是平行四边形,但要说是近似的长方形,没有说服力。

因此,通过电脑动态课件演示,生动的展示了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

化过程,使学生清晰的、直观的看到逐渐由拼成的不像学过的图形到近似的

平行四边形,再逐渐的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再联想到由近似的长方形变成

真正的长方形,加深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师生交流、小结新知:

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数学的方法就这么神奇、这么有价值,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化难为易了。

五、讨论汇报、掌握新知。

1、小组讨论(课件演示)

(1)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近似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

系?

(3)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2、小组汇报

(1)分小组操作由学生汇报:”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

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也就是2口=+2=口1-,宽等于圆的

半径入〃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又宽,所以圆的面积=FIrXr二口产

⑵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III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X半径

=rirXr

s=nr2

【设计意图】:在推导过程中再次创设小组合作的时机,通过小组讨论、

分组汇报、试推导公式等不同形式来调动学生深思、相互启发、分析总结,

碰撞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明白了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关

系,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成功的从长方形的面积公

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有效的突破本课重难点。

六、知识反应。

1、填空[发给学生填写)

把一个圆剪切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

()即(),宽相当于圆的()0因为长

方形的面积=()x(),所以圆的面积)x()=()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时填

写填空题,有效的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稳固了本节课的重

难点。

2、课件出示半径是E厘米的圆,并计算面积。

3、出示课本67页主题图,问题改为:“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米,你能

计算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吗?(即例题1)

4、课件出示:小红家门前有棵树,她想计算这棵树的横截面,但小红

不想锯断它,该怎么办呢?如果周长是18.84分米,能计算横截面的面积

吗?

【设计意图】: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圆的面积,精心设计阶梯

式题组练习,既稳固了根底知识,又开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练习的兴趣更

加浓厚。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开展,培养了学生灵

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总结:只要我们掌握了数学的根本方法,就

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用到以后的学习当中,

生活之中。)

八、课外作业。

1、课本70页练习十六第2、3题。

2、与朋友说一说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九、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2)圆的面积公式跟哪些条件有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II1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x半径

(2口「+2)(r)

=nrXr

s=nr2

(3)怎样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板书设计意图】:板书的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局部,以学

生提出的三个问题为核心,展开对学习的探究,使学生学习内容清晰、条理

清楚、学习目的明确,培养学生学习有条理、有层次、有目标。圆的面积公

式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公式探究过程是开放的、互动的。学生分小组

合作制作卡片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等份、8等份、16等份逐渐拼成一个近似

的平行四边形,再由老师电脑演示把一个圆不断细分,渐渐的拼成一个近似

的长方形。“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过程学生看的很清楚,但电脑的影像

一晃而过,选择把重难点的内容板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着的例题教

学、综合练习,中下生可以以板书为参考,减轻学习的难度,一节课要掌握

的知识一目了然,加深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执教人:城关镇北关小学陈晶晶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

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

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

的经验。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准确性和灵活计算

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

越性。

教学流程:-------设问导学,温故知新

-------自主探究,交流算法

-------激问深化,算中体验

-------测问提升,练习稳固

-------升华拓展,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学,重温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

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

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小结:整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

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白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

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根底,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法,理解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I、出例如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x18+3/5x18(2/5+3Z5)xl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

为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

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那么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用自主学

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新知

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激问深化,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I、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

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x18+3/5x18=(2/5+3/5)xl8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

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那么混

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整数的运算定律迁移到分数中来使用,让学生在计算中自

主探索,充分观察,比照体验,通过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

顺应新的知识,到达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开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

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测问提升,练习稳固,正确计算。

1、练习二H^一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3题的除法和减法你是怎么处

理的?

小结: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相同。但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那么

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2)

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3)书写格式是否标准。

[设计意图:计算后,引导学生自觉对计算过程进行检查,分析错误的

原因,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培

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2、练习二十一第5题

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

算。

3、作业: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7题

五、升华拓展,全课总结

提问: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

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

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

运算简便。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缺乏?

计算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

提醒?

[设计意图:把整数的简便运算与分数的简便运算进行比照,使学生体

会,使用的运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区别。养成认真分析数据的

习惯,提高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升和毫升

四年级数学苏教2023课标版陈晶晶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运用升与毫升容量单位,知道容量的大小。

能力目标:会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儿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

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

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根底上认识升和毫升,

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基点;理解升与毫升的大小以及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容量单位“升〃与“毫升〃的表象

4教学过程

【导入】设问自学

出示教具

可口可乐瓶一次性纸杯改正液眼药水

判断哪个瓶子装的液体最多,哪个装的液体最少?

引出容量概念

提问合作

四人一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容器的容量,并进行汇总,上台展示自己组

的劳动成果。

激问探究

那么毫升和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测问展示

1.一个电热水器大约能装40()

2.一个热水瓶大约能装2()水

3.明明今天喝了400()的牛奶

4.一瓶眼药水大约有15()

5.一瓶娃哈哈有180()

6.一针筒药水有5()

7.一瓶果汁有500()

8.一桶大豆油5()

9.一缸水30()

生问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作业】科学小博士

请同学回去实验

把一升的水,倒入250毫升的一次性纸杯中,能倒几次?并且你发现了什

么?

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能力目标:

2.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观察、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商不变的规律。(重点)

2.商不变规律的应用。(难点)

二:设问自学

通过八戒与悟空的对话,发现八戒上当了,引入新课。

悟空:我给你14块饼,分两天吃怎么样?

八戒:太少了,太少了。

悟空:那我给你140块饼,平均分20天吃完怎么样?

八戒:太好了,太好了,这回我可以多吃些了。哈哈

三:提问合作

点名答复

被除数除数除法算式商

100201004-205

)00X220X2

100X420X4

小组合作讨论得出: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位以2或者乘以4,商不变!

被除数除数除法算式商

100201004-205

100^-2204-2

1004-4204-4

小组合作讨论得出: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或者除以4,商不变!

四:激问探究

直接说出答案:

1.18+6=

(18X2J+(6X2)=

(18X3)4-[6X3)=

2.4804-10=

(480X2)4-(10X2)=

(480X5)4-(10X5)二

探究: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任何一个数,商都不变吗?为什么?(小组合作讨

论得出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相同的数(除零外),商不变!

五:测问展示

1.试一试

2.抢答

通过学生答复以下问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给予纠正。

六:生问拓展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学生讲述)

1.商不变的规律。

2.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发现规律。

3.灵活运用规律并养成好的习惯。

七:预习指导

预习“去零除数〃相关内容,结合课本例题2.

八:课后练习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次运用多媒体讲课,引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也给我较大的感受,

不能仅采用黑板讲授,结合多种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本节授课中,由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造成学生较被动,而自

己也扮演错了角色,本应为引导者,却不慎成了主体,并没有真正表达新课

改,希望自己结果本次缺乏,给予及时纠正,以便给学生呈现更优秀更活泼

快乐的课堂。

混合运算〔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学习用综合算式解决

2、会正确解答乘加(减)混合运算,知道正确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设问自学

一、创设情境

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一般买东西的时候你会考虑哪几个问题?

(比方自己带了多少钱?东西的单价?准备购置的数量……)

提问合作

二、认识“综合算式〃

1、提问题: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来提个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一步计算的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解答后,问;谁能提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呢?

比方: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2、解决:

请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写在自备本上

激问探究

3、综合算式:比较这3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指出:第1个算式是一个算式解决一个问题,分两步来完成的,我们把它叫

做分步列式。而后面的做法是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写的,我们叫它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在解答时,其实是有它的格式。

比方:3X5+20

测问展示

刚刚我们用综合算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谁再能提一个可以用综合算式解决的

问题呢?

随学生答复老师板书该问题,并请学生用综合算式完成解答。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标准的地方,提醒大家。

可能用有学生提到类似于书上的问题,如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

回多少钱?

请学生解答后,与刚刚的算式比一比。

生问拓展

三、练习:

1、学生完成第1题,老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改错,要求学生能清楚地说问错在哪里?以及如何解决?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鼓励自己及时改正不良习

惯。

教学难点:希望学生们通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

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

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一一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一一我是罪人。

培训我,一一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一一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

到底是谁?一一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

二、你相信吗?

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

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

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那么是被习惯绑住。

培根就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

好习惯。”专门谈优点是救不了自己的,只有认清缺点,才可以自救。〃

三、良好习惯大家学

从小到大,你有什么“好习惯〃曾让你倍受赞赏、取得小胜利或取得一

些事情上的成功?给同学们说说,大家来分享、学习一下……(小组交流)

现在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行为习惯呢?

在我们身边,在一局部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息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

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

同学和清洁工清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

走路推推操操习以为常;还有局部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

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成心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

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

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四、你对以下行为有何看法?

1、在思考问题时一边旋笔一边思考

2、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题后,习惯先放一边,以后又忘了解决。

3、考试考差了后,开始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但几天后又松懈了。

4、自习课无所事事,东张西望。

5、自制力差,时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6、吃完的食品袋随手扔在地上

7、课间大声说笑甚至追逐打闹

8、写作业不及时磨蹭,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允玩再写作业

9、给同学起绰号、骂人、那同学的缺点或者是…开玩笑在同学中传播、

见到老师扭头就走。

五、良好习惯铸就人伟大的一生(听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华盛顿、力口加林、诺贝尔科学奖…….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

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这里有学生指出卫生状况是不能

无视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卫生良好意识。比方:日常的维护与保持(新举措)

垃圾桶(1)由最后一排两位学生监督同学们放置垃圾。如有不当行为公告

于前面的小黑板。(2)垃圾袋满了由负责收拾垃圾的同学及时清理,最少早

晚各一次。(3)垃圾桶盖子早晚要擦洗一次。(4)日间卫生小整顿午休预备

铃响后,每个同学把自己座位周边的地方清理好。确保地面的整洁。(5)晚

自习结束后,每个同学也做好自己周边的卫生。并摆放好桌椅。只有卫生的

加强才能让我们有良好的环境,这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局部。

六、同学们讲讲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同学们纷纷发言,而后老师总结:首先,确立目标,循序渐进。一个好

习惯的养成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完成他,就得确立长远的目标,一步一

个脚印的行动起来。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所以,要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心急,但一定要说到做到。例如,想背完1000个

单词,可以分成多天来完成。今天背10个,明天背10个,口复一日,这样

不仅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并且当你完成目标时,会品尝到一种前所

未有的成功的喜悦。其次,学会时刻自我约束。如果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放

松要求,忘乎所以,那么没过多久丢掉的坏习惯又会重新回归。认识到听课

做笔记的重要性后,就得一天不落的记下去;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了,

就不能再找借口深陷其中;认识到自习课讲话会影响他人,那就踏踏实实的

单独学习。久而久之,坏习惯会离你越来越远,自然,成功会离你愈发的接

近。

七、总结:

观念改变习惯,习惯积淀素养。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点点积素养,素

养默默铸文明。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为结尾,

说明人本来性情很相近,但由于行为习惯的偏差个性等都变化相差大了。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初探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法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放手,尊重学生

意愿,让学生有时机表现自我,确立我是主人的意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

真正投入进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课堂

教学情景是具有一定情感教学气氛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中,为了

到达一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

或气氛,使学生的心理呈现出“数学很好学,我能学会,我想学,我乐意学〃

总之,这一切都耍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关键词]构建;和谐;课堂情境;兴趣;激发;求知

欲;乐学

我们一直在倡导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实在我们的

教学中做的远远不够,素质教育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它的一个重要方

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引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

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努力营造轻松、活泼

的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中积

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的获取知识,并从中感悟到学习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琢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从教学

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一个数学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抽

象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的现象,让学生看得见、理解的透,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内

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

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有间接设的问题,学生往

往搞不清其关系,我就给学生举例子:妈妈买回一袋子馒头,方案4天吃完,

每天吃5个。实际2天就吃完了,问实际比方案每天多吃几个?用方程解。

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几乎口答出了结果,我顺势来问,能直接设比原

方案多吃X个吗?引导学生发现要求最后的结果需先求实际每天吃多少

个?这是一种间接设的问题。在学生有理解的根底上,设实际每天吃X个,

列出方程2X=4X5,在求出X=10后,再用10-5=5个。学生很顺利的答题后,

再进行同类型的训练,学生就能够正确的解题,同时也更有兴趣,教学也突

破了难点。

二、巧接教具、学具直观演示、创设情景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

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

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气氛,让学生置身于一种

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开

展打下根底。

学生学习新知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教师应构建宽松快乐的教学气

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

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

教学“角的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

或三角板、直尺等教具,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初步感

知角就在我们的身边,然后用圆形的纸片折出角;再比一比谁折的角大,并

摸一摸折出的角的感觉,闭上眼睛想一想、说一说用长的什么样;最后让学

生动笔画一画,用学具做角、用长方形的纸剪一剪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

动手动脑多种感感官参与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教“可能性的大小〃一节时,

运用教具让学生进行摸彩球游戏,充分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

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泼,对知识的理解更充分。

又如在教学“三角内角和〃一课时,让学生亲手画一画,动手摆一摆,

看一看,再量一量、算一算,从而发现问题,得出结论,让获取的知识在他

脑海里根深蒂固。当然,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方式很多,充分利用教具的演示、

学具的操作,增加了直观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

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景。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

制一些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

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

同时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表

达趣味性,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圆的

认识》时,在课末用电脑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

上颠簸,并设问:唐老鸭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己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

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

车轴不再圆心上,还是颠簸。间:车轮已改成圆形,为什么唐老鸭还不舒服?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至车轮的

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再用动画显示:唐老鸭坐在

经过学生该进的汽车里“嘎嘎〃直叫,教师语言配合:唐老鸭在感谢我们呢!

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在笑声中稳固了所学知

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四、巧用旧知识,搭桥连线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开展和深入。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固定观念,教学者可以

把它当成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利用旧知识做铺垫,搭桥

连线到新知识真正做到“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又如我们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时,要求形状不规那么的物体

的体积,例如土豆、苹果等,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本节课的重难点,

我刚上来就利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进行了一场很精彩,又让知识

有水到渠的一节课。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能通过实验来说明吗?(我拿出准备好的

石子,瓶子和水,让学生动手实验)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得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云了。

通过学生的实验,和对乌鸦喝水的理解,自然明白水上升的那一局部体

积就是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很顺利的明白本节课的重耍知识点。

五、创设“问题情景”要训练学生开展思维

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哈尔摩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

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

学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

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到达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所谓的“问题情景〃,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未知的气氛中,让学生在提出

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这种学习活动

不仅是让学生将己有的知识灵活运用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过程中有所发

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如在教学《园柱的体积》后设计这

样的问题: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器具,是长方体的多还是圆柱体的多呢?为什

么大多数器具都设计成圆柱体呢?如果现在有一个圆柱体,有一个长方体,

你会选择哪一个盛牛肉,哪一个盛果汁呢?这个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和生活

实际紧密相连,强化了数学的应用性。

此外,涉及到的问题不能只涉及本学科内容,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结束时,,问如何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以下成

语: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题一出就引

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波

未平,一波又起〃之感,将学生引入“不平衡一一探究发现一一问题解决一

一平衡〃的探窕过程,让学生自始自终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中的情景,需要教师用心的去营造,它实质上是一种人为优化了的

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应使学生保持宽松愉悦的心境,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同时在课堂上还要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

做、让学生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教师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心理呈现

出“数学很好学,我能学会,我想学,我乐意学〃,落实素质教育都要围绕

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参考文献]

山郭玉秀.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05.

⑵陈国中.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小学数学教育,2005.

[引黄丽辉.用心构

建快乐的数学课堂气

氛⑴.小学数学教育,

2005.

[4]陈真理.谈数

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J].小学

数学教育,2005.

智慧教育征文:

谈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与反应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应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

的重要组成局部。然而,当前数学课堂,作业不能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应的

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剥夺了学生活动时

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事倍功半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有些教师认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

与教学效果成正比,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物3,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

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应的时间,

用于讲授,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学生构建

新的认知结构,稳固知识,形成技能均离不开自身的独立活动,单靠教师讲

授和师生共同活动,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

更有些教师认为尽早把书本教完,尽早开始总复习效果较好,因此,他

们砍掉学生课堂作业与反应的时间用于敢进度。应我教育观念指导下,强抓

分数的教学严重违反了信息接受原理与学生认知规律,结果适得其反,不利

于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课堂独立作业是学生课堂独立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促使学

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

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缺乏。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必能获得一定成效,这些成效假设得

到及时反应,就能成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的新信息。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

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得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而教师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反应形式,是推动

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利因素。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充分估计学

生每次联系中困难出现的情况,在教学时,还要不断从学生的练习中,及时、

全面的获得反应信息,调整教学进程,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后,教

师就应该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个体的评

价,应使学生生产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

的心态。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使用的“个性色彩〃语言,应是帮助学生对自己

为什么能够取得练习成果进行合理归因。实践证明,有归因的评价要比那种

“公式化语言〃评价更有效,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心理

状态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

抓住三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型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

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趋向、有主动探究的欲望的根底

上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意选题耍明白学生的需求点、开展耍找准主

题突破点、建立学科联系点、抓住引导的关节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突破学科联系引导关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中一大亮点。它是一门新型课程,是基于

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建立在学生兴趣趋向、有主动探

究的欲望、表达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那么该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这一门新课程不流于形式,而能够

帮学生夯实根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得到接受、认可和支持呢?笔者

经过研究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要明白学生的需求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