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第一单元 第3课 土地改革_第1页
2025年春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第一单元 第3课 土地改革_第2页
2025年春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第一单元 第3课 土地改革_第3页
2025年春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第一单元 第3课 土地改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土地改革前后的图片、数据等史料,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内容,理解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方面的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学习土地改革,理解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以及生产关系的调整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唯物史观)3.了解土地改革对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第一单元133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毛女的故事或看过相关的影片吗?(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及对土地改革的感性认识)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及其女儿喜儿的肆意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辛,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注:“白毛女”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罗昌秀—1923年出生在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罗锡联及其妻陶天珍等人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939年,年仅16岁的她,被迫躲进深山老林,过了17年野人般的生活,直到33岁时才重返“人间”,此时师:同学们在听完白毛女的故事后,有何感想呢?在旧社会,地主是如何剥削广大农民的?生(思考并回答):收取高额地租;强迫农民为他们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最为典型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宅院,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他还专门用水牢迫害穷苦其是农民,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生(思考并回答):土地。起义,其最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自己的土地。总之,农民从始至终都在为土地而奋斗。到了毛泽东这里,以他对历史的熟谙和研究,深知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去为农民争取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土地,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展开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一)土改的背景项目50%以上2.教师提问: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哪类人的手中?3.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结合图表和课本,介绍土地改革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二)土改的进行和结果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开展情况。提示: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1.引导学生思考:土地改革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并加以适当的讲解来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的意义是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的农民无偿分得土地约7亿亩农民每年要向地主缴纳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级的对立主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总产值约为140亿元2.材料研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问题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提示: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教师展示图表:项目不同点相同点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土地归私人所有阶级剥削与被剥削地主阶级占劳动成果地主阶级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5.教师提问:分组讨论地主阶级的去向。他人都变成了农民。6.教师强调:仔细观察表格,土地改革主要是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注意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土地虽然从地主阶级手中转移到了农民阶级手中,但仍然属于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梦想。2005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殷殷的关怀。在新的农村工作方针指导下,农民的梦想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措施必将有序推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土地改革》,首先要分析土地改革的背景,让学生明确土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制作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图表,以此表现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强烈反差,进而分析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