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名句名篇默写1.积累经典,传承文化诗文有景致。杜牧用“(1),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杜甫携摇曳生姿的桃花醉了我们的心扉“(2),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山村的质朴闲适既在孟浩然的笔下,“绿树村边合,(3)”(《过故人庄》);又在湖阴先生的庭院,“一水护田将绿绕,(4)”(《书湖阴先生壁》)。诗文有情味。王维“(5),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长情;刘禹锡“(6),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抒发了豪迈气概和乐观情怀;毛泽东“(7),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尽显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和自豪。诗文有智慧。二十四节气承载着祖先们的智慧与情感,如“清明麻,谷雨花,(8)。”朱熹《春日》“(9),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学说在无形之中教化人们,就像唤醒群芳的东风,有无穷的生命力,值得认真追寻、研习。《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10),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让我们沐浴在民族文化和春节将至的祥和氛围里,畅想辛弃疾笔下“(12),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丰收景象。二、翻译2.解释加点词语。(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则校可知矣()(3)还来就菊花()
(4)渭城朝雨浥轻尘()三、选择题3.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A.锲(qiè)而不舍
势不可当(dāng)
狞(níng)笑
陨(yǔn)石
玛(má)瑙B.奄奄(yǎn)一息
千均一发(jūn)
山坳(ào)
诞(dàn)生
斗篷(peng)C.窸窸窣窣(sū)
沧海一粟(sù)
湍(tuān)急
栅(zhà)栏
笨拙(zhuō)D.迥(jiǒng)然不同
一尘不柒(rǎn)
魁梧(wǔ)
憧憬(chōng)
璀璨(cuǐ)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B.由于大多数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并不熟练,因此手机支付、视频聊天、网络购物这些年轻人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似乎与他们还有一段距离。C.中方代表理直气壮、有理有利有节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举动,得民心、顺民意、长志气。D.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冲称象》选自《三国志》。《三国志》,作者是陈寿,该书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B.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互相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论述的是科学发现、追寻真理过程中重要的规律性问题,全文按照“提出观点—阐释观点—印证观点—强化观点—补充观点”的思路展开,思路清晰,论说缜密。D.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有什么联系呢?——此句中标点符号正确。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以上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B.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踊跃支持。C.随着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让春节文化将在海外民众中激发更广泛共鸣。D.春节即将就要来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挂灯笼、购置年货,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四、名著阅读7.名著阅读(1)为了迅速构建《童年》全书的故事框架,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小华同学为小说补写了章节标题。下面标题的排列顺序与小说内容一致的是(
)①三个少爷
②两个上帝
③小茨冈之死④母亲改嫁
⑤房客“好事情”A.③⑤①②④ B.④③②⑤① C.③②⑤①④ D.④③⑤①②(2)下列对《童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很快,我对他依赖极了,对他寸步难离,我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要与他分享。他自己虽然寡言少语,可从不阻止我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有他总能耐心地听我讲,还常笑着对我说:‘小朋友,这哪是真的,你自个儿编的……’”——文中的他是小茨冈。B.“好事情”被外祖父赶走的理由是外祖父要把这个房间给阿廖沙的妈妈住,其实这只是外祖父的借口,实际是因为外祖父认为“好事情”在房子里做实验造假币。C.“他疯狂地砸门。门板已经开始松动,摇摇欲坠。他早把窗玻璃砸碎了,只留下一些碎玻璃碴。这个黑洞,就像一只被挖掉了眼珠的眼睛。外祖母不顾一切地冲到窗口,把胳膊伸到窗外,向他挥着手,一边大叫:‘看在耶稣的分儿上,你快走吧!你会被打瘸的!快走吧!’他对着外祖母的胳膊一棍子打下去……”选文中的“他”是雅科夫舅舅。外祖父分家时让他搬到了河对岸没人住过的地方。D.有一天晚上,“我”拿了夹在书里的一卢布,去买了一本讲述鲁滨逊的书,被母亲知道后“我”挨了打,书也被收走了。(3)“我们的生活令人惊讶,不仅因为它有滋生败类的沃土,更因为它还哺育了一个个鲜亮、健康、富有创造力的新生命。人类固有的善良在不断地生根发芽,这让我们深信不疑,美好光明的新生活必定会向我们召唤。”结合阿廖沙的成长经历,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成长中的苦难?五、语言表达8.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问题。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这段文字运用了和描写,并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雨衣后的快活、高兴。六、诗歌鉴赏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9.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出醉人的美景。B.第二句写出了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轻阴”写出雨将至,这让客人游兴顿减。C.最后两句以晴日游山假设,晴天游山,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也要“沾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停滞不前。D.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心境。10.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七、文言文阅读王冕者,诸暨(jì)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③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贲蹊(xī)④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⑥若不见。安阳韩性⑦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宋濂《王冕传》)【注释】①诸暨:今浙江诸暨市。②陇:通“垄”,田垄。③辄,就④蹊:踩踏。⑤曷:同“何”为什么。⑥恬:安然。⑦韩性:(1266—1341),元代大学者。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或牵牛来责蹊田()
(2)已而复如初()12.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冕因去B.孰为汝多知乎
录为弟子C.置象大船之上
挞之D.有若成人之智
恬若不见1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14.文中王冕最大的特点是,文中最能体现这一品质的一个字是:。八、现代文阅读描绘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作品有很多,散文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味和情感深度。让我们一起欣赏关于春节的散文,感受新春扑面而来的喜庆氛围!①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②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总是站着我们几个馋孩子。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③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后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④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选自冰心《童年的春节》,有删改)15.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表格中的内容。时间顺序民俗活动(或事件)文章中心年前(1)读这篇文章,不仅了解了传统春节的习俗,而且还感受到了(3)的情感。大年初一(2)元宵后收心准备上学16.请参照下面示例,为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做朗读设计。示例: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朗读设计:朗读时,我会将重音落在“最喜欢”“嗤嗤”“点点”等词上,语速稍慢,语调轻快,以突出“我”燃放时的欢喜与兴奋。17.声声爆竹辞旧岁,点点梅花迎新春。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联系生活实际,同时也结合你对短文的理解,写出你心中的年味。年味,是妈妈做的一手好菜;年味,是;年味,是。在祖国的边防线上,有一群可爱的战士。有了他们,山河无恙;有了他们,万家灯火更加璀璨。现在,让我们一同参与“春节,向祖国的守岁人致敬”小说品赏活动,深切感受这些战士的精神风貌。山高我为峰高满航①梁班长已经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边防部队服役16年零8个月。②这天早上,梁班长和往常的每个早上一样,不等初升的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就带领巡边分队出发了。他们徒步在乱石林立的戈壁滩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抵达山脚。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梁班长身后的士兵小郑没能站稳,被吹得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出去。③梁班长眼疾手快,伸手紧抓住小郑,又大声朝后面喊:“大家都注意了,脚下踩实,保持平衡。”他的话刚出口,就被狂风掳掠而去,连他自己都听得不真切。身后刚站稳的小郑也听了个大概,旋即转过身,向紧跟其后的战友大喊着传达班长命令:“脚下踩实,不要摔倒。”④以此类推,每个人都把自己听到的口令大喊着传给身后的战友,待传完十几遍,到最后的副班长耳朵里时,已经变成了:“跟紧队伍,不要掉队。”副班长意会,迎风撕开了嗓门,朝着前面回复:“是,收到。”他的声音朝着风的方向飞奔而去。⑤风越来越大,枯草和沙砾飞上了天,石头也沿着山坡噼里啪啦地滚动。⑥梁班长从背包里抽出绳子,先在自己腰上缠了一圈绑紧,拽了拽确定不会松开后,又转身传给身后的战友。每个人接过绳子后,都迅速穿过扎在腰间的武装带,再把绳头交到后面一个战友的手里。⑦十几个人迎风朝着山上爬去,他们与风搏斗,也随风而舞,偶尔有战士被乱石绊倒。每当此时,腰间的绳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有力地把他拽了回来。偶尔,有战士被风的阻力“定”住,后面的战友就弯下腰去,奋力推着他走。⑧小郑从挎包里取护目镜时,把素描本带到地上,转眼就被风吹跑了。⑨小郑入伍前是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算是携画笔从戎,立志要用画笔记录壮美边防。所以从他跟着队伍巡边那天起,素描本就不离身。⑩自从巡边那日起,小郑就被告知一条必须遵守的规矩——带去什么就必须带回什么——不能在边界遗留任何物品。⑪见素描本被风越吹越远,小郑心中急切,慌乱中解开武装带,欲随风去追。这时候,他的迷彩服上衣被一只手紧紧抓住。他转头,见是梁班长。⑫这时候,梁班长已经解开了腰间的绳子。⑬他把绳头交给小郑,大喊着命令他:“你站着别动,我去追。”⑭小郑看到,班长沿着风的方向奔跑着去追素描本。⑮班长跑,素描本也“跑”。他终于追上,没等到伸手抓,素描本又飞到了空中。他又去追,却被一块石头绊倒,滚了几圈,才被另一块石头挡住。这个时候,其他战友都注视着班长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到,班长似乎不知道疼痛,刚刚摔倒,又很快站了起来,再次朝素描本的方向飞奔追去。山风时急时缓,就在缓下来的一刹那,梁班长眼疾手快,稳稳地把素描本抓在了手里。⑯他仔细掸掉本上的尘土,交还给小郑后,又从小郑手里接过绳头,再次绑紧自己。两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登上界山之顶。⑰原地休息时,梁班长侧身看到,小郑正在画他们所在的这座界山。他仿佛有一支神笔,才寥寥几画,就生动勾勒出了山的轮廓。⑱小郑画完后转头问道:“班长,咱们这座山的海拔是多少?”⑲梁班长倒问起他来:“你的身高是多少?”⑳小郑疑惑地回答:“1米78。”㉑梁班长脱口而出:“那么——这座界山的海拔就是5962.68米。”㉒紧挨班长坐着的陈老兵听见了他俩的对话,皱眉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纠正道:“班长,不对吧,这座山的海拔应该是5960.9米。”㉓梁班长站起身来,眺望着山下的茫茫戈壁,对陈老兵说,同时也是对小郑说:“没错,这座山的自然海拔是5960.9米,但既然我们来了,山高我为峰,这个自然海拔就要加上我们的高度,就应该是5962.68米。”㉔陈老兵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小郑也恍然大悟。㉕风止了没多大一会儿,又呜呜地吹起来。㉖战士们喝了几口军用水壶里的水,又吃了几块军用干粮。“同志们,出发。”梁班长第一个整理好随行装具。顾不得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战士们绑紧绳子后,又朝着另一座界山行进……(本文首发于《解放军报》)18.边防战士在巡逻途中,常会遇到突发情况。请梳理文章②一⑯段内容,将文中这次“突发情况”梳理清楚。19.下列对于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头的“16年零8个月”以及“他们徒步在乱石林立的戈壁滩上走了1个多小时”,这组数据一开头就非常让人震撼,让人感受到边防战士卫国报国非常不易!B.“见素描本被风越吹越远,小郑心中急切,慌乱中解开武装带,欲随风去追。”小郑追素描本的原因是小郑舍不得素描本。C.小郑入伍前是美院大三学生,他正是现代部队中有知识、有文化又有报国之志的青年的缩影。D.“每当此时,腰间的绳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有力地把他拽了回来。”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表现边防战士们坚韧、勇敢、团结的精神。20.修改语句是写作的重要环节,请阅读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稿,并说说改稿好在哪里。(从修辞角度辨析)【原稿】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正朝着他们袭来。【改稿】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21.文章第⑨⑩段似乎与巡边之路毫无关系,是否可以将其删除?请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22.读完全文,同学们围绕题目展开了讨论,请补全下面的对话。小亮:我觉得文章标题有些复杂,可以用“登界山”为题,这简单明了。小星:我觉得“山高我为峰”意蕴深厚,能吸引读者兴趣,呼应文中梁班长的话,既指(1),还(2)。九、作文23.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①从生活中选材,有真情实感。②有恰当的人物描写。③中心突出,详略得当。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1)千里莺啼绿映红-(2)桃花一簇开无主-(3)青山郭外斜-(4)两山排闼送青来-(5)劝君更尽一杯酒-(6)如今直上银河去-(7)更喜岷山千里雪-(8)立夏点豆种芝麻-(9)等闲识得东风面-(10)及日中则如盘盂-(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稻花香里说丰年简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需准确记忆诗句内容,注意“莺”“簇”“闼”“岷”“盂”“探”等易错字的写法。这些诗句分别出自不同的古诗文,涵盖了写景、抒情、蕴含哲理等不同主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作者、诗题及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准确填写相应诗句。2.答案:-(1)认为-(2)计数-(3)接近、靠近-(4)沾湿、湿润简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解释为“认为”,是常见的文言实词释义,在“以”的多种用法中,此义项符合该语境。(2)“则校可知矣”的“校”在这里是“计数”的意思,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在称象的情境中,“校”表示比较、计数重量的含义。(3)“还来就菊花”里的“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描绘了诗人与菊花亲近的行为,体现出对菊花的喜爱。(4)“渭城朝雨浥轻尘”中“浥”是“沾湿、湿润”之意,生动地写出了细雨打湿尘土的状态。3.答案:C简析:A选项中“玛瑙”的“玛”读音应为“mǎ”;B选项“千均一发”应写作“千钧一发”;D选项“一尘不柒”应写作“一尘不染”,“魁梧”的“梧”读音是“wu”(轻声)。C选项中字形及字音均正确。4.答案:D简析:A选项“弄巧成拙”指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用来形容网络主播为吸引眼球编造消息却适得其反的行为,使用恰当。B选项“司空见惯”意思是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用于形容年轻人对手机支付等生活方式习以为常,符合语境。C选项“理直气壮”表示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用来描述中方代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时的状态,恰当合理。D选项“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而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关爱行为,并非通过细微之处推断出来的,该词使用不当。5.答案:B简析:A选项对《曹冲称象》出处及《三国志》的介绍正确;C选项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论述思路分析准确;D选项中句子的标点使用符合疑问语气的表达。B选项中“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而不是比喻。6.答案:B简析:A选项中“约”和“以上”表意重复,可删去“约”或“以上”;C选项中“随着”和“让”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让”;D选项中“即将”和“就要”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B选项句子没有语病。7.-(1)答案:C简析:在《童年》中,小茨冈之死发生较早,之后阿廖沙经历了两个上帝(外祖父和外祖母不同的信仰和性格对他的影响)、房客“好事情”的出现、与三个少爷的故事,最后是母亲改嫁。所以正确顺序为③②⑤①④。-(2)答案:B简析:A选项中“他”指的是“好事情”,不是小茨冈;C选项中“他”是米哈伊尔舅舅,不是雅科夫舅舅;D选项中“我”拿一卢布买了《新旧约全书》和讲鲁滨逊的书,因读《夜莺》被母亲发现拿钱买书而挨打,书被收走,该选项表述不准确。B选项表述正确。-(3)答案:不能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要永远心怀热望与坚强,永远保持善良、正直。勇敢面对成长中的苦难,在苦难锻炼自己,强大自己。(言之有理即可)简析:阿廖沙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许多苦难,如外祖父的残暴、舅舅们的自私等,但他在外祖母等善良人的影响下,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变得坚强、勇敢、正直。所以面对成长中的苦难,我们应像阿廖沙一样,保持积极的心态,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8.答案:动作;心理;拟人简析:“走”“甩着”等属于动作描写,“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是“我”的内心想法,属于心理描写;“爱往”“起劲地跳跃”把雨点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穿上雨衣后的喜悦心情。9.答案:D简析:这首诗紧扣“留”字,通过描绘山中美景劝客人留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希望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非表达归隐山林的心境。A、B、C选项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均正确。10.答案:用拟人手法,赋予了山中景物以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或描绘了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简析:“弄”字将山中万物当作人来写,仿佛它们在春天的阳光下嬉戏玩耍,展现出各自的美丽姿态,生动地描绘出春山万物在阳光照耀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也侧面烘托出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之情。11.答案:-(1)有的人-(2)不久简析:(1)“或牵牛来责蹊田”中“或”在文言文中常解释为“有的人”,在这里表示有人牵着牛来责怪王冕家的牛践踏田地。(2)“已而复如初”的“已而”表示时间,意思是“不久”,说明王冕被父亲打后不久又恢复到原来痴迷读书的状态。12.答案:D简析:A选项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去”是“距离”的意思,“冕因去”的“去”是“离开”的意思;B选项中,“孰为汝多知乎”的“为”是“认为”的意思,“录为弟子”的“为”是“成为”的意思;C选项中,“置象大船之上”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挞之”的“之”是代词,指代王冕;D选项中,“有若成人之智”和“恬若不见”的“若”都解释为“好像”。13.答案:他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简析:翻译时,“执”译为“拿”,“策”指“书”,“达旦”是“到天亮”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14.答案:勤奋好学;痴简析:文中王冕放牛时“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夜晚“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而“痴”字贯穿他的行为,如“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等,生动地体现出他对学习的痴迷程度。15.答案:-(1)母亲打点新衣鞋帽和食物,父亲准备吹打乐器和鞭炮。-(2)换上新衣新鞋,祭拜祖宗,给长辈拜年挣压岁钱,看耍“花会”的。-(3)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与怀念之情。简析:(1)根据文章第②段,年前母亲忙着准备过年的衣物和食物,父亲准备娱乐用品,包括吹打乐器和鞭炮,据此概括。(2)从第③段可知,大年初一的活动有换衣、拜祖宗、拜年拿压岁钱、看耍“花会”等。(3)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春节的各种活动,如对年前忙碌准备、初一热闹场景的描述,以及元宵后结束时的惆怅,都体现出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和怀念。16.答案:朗读时,我会把重音落在“系、挽、装、裹”等动词和“大块大块”上,语速稍慢,语调轻快,以突出母亲的忙碌和美食的诱人。简析:“系、挽、装、裹”等动词体现了母亲准备年货时的具体动作,突出她的忙碌;“大块大块”则强调了食物的量,突出美食的诱人。语速稍慢能体现出对这些细节的强调,语调轻快更能营造出过年时欢快的氛围,让听众感受到母亲的忙碌和家庭的温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组织理论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社会创新与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播音创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师范大学《控制系统优化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江学院《烹饪营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农业大学《建筑计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体育学院《中国古代建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财经大学《陕甘宁边区经济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银饰购销合同
- 民俗工艺品采购合同
- (高清版)TDT 1090-2023 国土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 全新养猪代养协议范本
- 冀教版(冀人版)二年级下册小学美术全册教案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3章 导论、数字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 《飞向太空的航程》基础字词梳理
- GB/T 144-2024原木检验
- 追觅入职测评题库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