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北师大版一、课题名称一年级下数学教案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北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实物(花生)进行数的计数,初步感知数的顺序。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2.教学重点: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体验数的顺序,提高数数能力。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的顺序。2.实物操作法:利用花生等实物进行数的计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顺序。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花生、计数器、白板、粉笔2.学具:花生、计数器六、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袋花生,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袋花生有多少个?”2.讲解新课(1)教师讲解数的顺序,让学生观察花生袋,用手指点数,找出数的顺序。(2)教师提问:“从1数到30,中间数了几个数?”3.实物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袋花生和计数器。(2)教师示范如何用计数器计数,让学生跟随操作。(3)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合作(1)每组选择一个数,用花生表示出来。(2)小组之间互相检查,确保数的正确性。(3)每组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点评。(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景中感知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提问:“你们觉得用花生计数有什么好处?”提问问答步骤:1.提问:“从1数到30,一共有几个数?”2.学生回答后,教师检查答案的正确性。3.提问:“如果我们要数100个花生,应该怎样数?”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用花生计数,从1数到100,写出数的顺序。2.作业答案:1,2,3,4,5,,96,97,98,99,100。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的顺序。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用其他实物进行数的计数,如糖果、玩具等。2.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数数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这一课时,我深知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的顺序,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数花生这一活动中,我需要确保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然地感知到数字的连续性和顺序性。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计划在导入环节中,用一袋花生作为引子,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点数,从而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排列。我会特别强调,从1开始,每个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就是下一个数字,比如1后面是2,2后面是3,以此类推。在讲解新课的时候,我会用手指着花生,逐一数出它们的数量,同时边数边说数字,让孩子们在听和做的过程中,建立起数字与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物操作环节,我将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计数过程,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计数器。我会亲自示范如何操作计数器,并鼓励孩子们模仿我的动作。同时,我会让他们自己尝试计数,并在一旁给予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1.每组选择一个数时,我会鼓励孩子们自己决定要数到哪个数字,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2.在小组之间互相检查时,我会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彼此的计数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能力。3.分享操作过程时,我会鼓励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他们的计数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保持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游戏和互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给予他们足够的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3.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一、课题名称《认识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2.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民币的认识。2.实物操作法:利用人民币进行数的计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的换算。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计数器、白板、粉笔2.学具: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计数器六、教学过程课本原文内容:“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纸币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2角、1角;硬币有1元、5角、1角、5分、2分、1分。”具体分析:在导入环节,我会先展示一些人民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接着,我会逐一介绍每种面值的特点,让孩子们对人民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新课讲解环节,我会先展示一张100元的纸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的面值。然后,我会逐一展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让孩子们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并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实物操作环节,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人民币,进行实际操作。我会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面值凑成一定金额,比如用5角和2角凑成7角。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在小组合作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会要求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法,用这些人民币凑成10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认识人民币,让学生了解我国货币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同时,通过实物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提问:“你们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提问问答步骤:1.提问:“100元和50元哪个面值更大?”2.学生回答后,教师检查答案的正确性。3.提问:“5角和2角哪个面值更大?”九、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凑成10元。2.请写出1元、5角、2角、1分之间的换算关系。作业答案:1.学生可以用5角和2角凑成7角,再用3个1角凑成10角,即1元。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认识人民币,让学生对货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2.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人民币的换算。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深知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的。是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孩子们需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灵活运用。1.直观演示:我会用具体的实物(如硬币和纸币)来展示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让孩子们通过直观观察来认识元、角、分。2.逐步引导:在介绍每种面值时,我会从最小单位分开始,逐步过渡到角和元,让孩子们在认知上形成递进关系。3.动手操作:我会让学生亲手操作,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组合,比如用5角和2角凑成7角,然后用3个1角凑成10角,即1元。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孩子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换算过程。4.游戏化教学: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我会设计一些小游戏,如“人民币大比拼”,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换算。例如,我可以设定一个场景,让孩子们用给定的人民币购买商品,他们需要计算出正确的找零。5.分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人民币,让他们通过合作完成换算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6.及时反馈:在孩子们进行操作和游戏时,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对于正确的做法给予表扬,对于错误的做法耐心纠正,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正确理解换算关系。7.巩固练习: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我可以给出一些金额,让学生用人民币表示,或者给出一些找零情况,让学生计算出正确的找零。8.生活情境引入:我会尽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通过模拟购物、支付账单等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我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克服人民币换算的难点,让他们不仅能够理解换算关系,而且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孩子们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技能。一、课题名称《分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分数与整体的关系。2.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的意义。2.实物操作法:利用实物进行分数的表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圆形纸片、彩色笔、剪刀、直尺2.学具:圆形纸片、彩色笔、剪刀、直尺六、教学过程课本原文内容:“分数的意义是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具体分析:1.导入环节:我会展示一个圆形纸片,问学生:“这个圆形可以表示一个整体,我们怎么表示它的四分之一呢?”2.新课讲解:我会将圆形纸片平均分成四份,用剪刀剪下来,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如何表示每一份。3.实物操作: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四份,并用剪刀剪下来,表示四分之一。4.分数表示:我会引导学生用数字表示分数,比如用1/4表示正方形纸片的四分之一。5.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如将一根绳子对折表示。6.互动交流:我会提问:“你们认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7.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一些图形的面积或长度。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实物操作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1.提问:“你们认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什么?”提问问答步骤:1.提问:“一个圆形的面积可以用分数表示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检查答案的正确性。3.提问:“如何用分数表示一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九、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请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四分之一。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2.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面积。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表示它的四分之一是多少平方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表示它的二分之一是多少平方厘米?作业答案:1.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是1/4,长方形的四分之一是1/4,三角形的四分之一是1/4。2.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是1平方厘米,一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是9平方厘米。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购物等。2.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数的计算。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我深知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的。是分数与整体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孩子们需要理解分数是如何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1.直观演示:在导入环节,我会使用一个圆形纸片作为整体,通过实际操作将纸片平均分成四份,让孩子们亲眼看到如何将一个整体分割成若干份。我会强调,无论分割成多少份,每一份都是整体的一部分。2.动手操作:在实物操作环节,我会让学生亲自使用剪刀和直尺将正方形纸片平均分割,这样他们可以通过亲手操作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我会鼓励他们观察并讨论,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些分割后的部分。3.分数表示:在讲解分数表示方法时,我会使用彩色笔在分割后的纸片上标记分子和分母,让他们直观地看到分数是如何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我会特别强调分数线的作用,它是连接分子和分母的桥梁,表示整体的分割。4.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环节,我会设计一个任务,要求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表示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5.讨论与提问:在互动交流环节,我会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如“你们认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我会耐心等待他们的回答,并在他们回答后给予积极的反馈。6.随堂练习:在随堂练习中,我会设计一些实际情境,如计算图形的面积或长度,让孩子们运用分数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他们可以将抽象的分数概念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加深对分数的理解。7.巩固与拓展:在课后作业中,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巩固分数的意义,并在拓展题中尝试将分数应用到更复杂的情境中。引导性提问:我会使用开放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开发合同终止协议
- 度养殖场场地租赁协议合同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标准版
- 简易婚姻解除合同模板及标准范本
- 外加工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劳动合同纠纷案由范本汇集
-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13《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借款合同模板大全:参考编号62970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人教版中考英语一轮复习:七年级下册考点测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
- 国家安全网络教育
- 垃圾发电厂汽轮机培训
- 《浙江省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细则》知识培训
- 手术室突然停电应急演练
- 微信公众号运营
- 202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
- DLT 593-201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