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的内容。辽宋金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又相互交融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璀璨夺目,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这一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的杰出成就,理解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为后续学习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知晓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成果,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与传播;了解这一时期文学领域宋词、元曲的繁荣,以及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关汉卿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掌握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状况,如赵孟頫的书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理解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通过分析历史史料,如科技著作、文学作品、艺术评论等,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作品赏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运用历史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和审美鉴赏能力,例如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科技发明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科技的发展演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成就,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意义、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和传播;文学领域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人物作品;艺术领域书法、绘画、雕塑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风格;理学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2. 教学难点:理解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分析科技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文化角度理解不同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多元一体格局,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二、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充满好奇,经过之前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但他们对于较为抽象的科技原理、文化思想内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对于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生可能对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科技发明有所耳闻,但对于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文化价值,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料,如故事、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培养他们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三、说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辽宋金夏时期科技与文化的重点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详细阐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和工作原理。2. 史料分析法:展示《梦溪笔谈》《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科技发明的记载、文学作品的原文、艺术作品的评论等,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解宋词时,展示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让学生分析其风格特点和反映的时代背景。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分组讨论火药传播对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4. 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如角色扮演宋代的科举考试、文人雅集、工匠制作科技发明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辽宋金夏时期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讲解书法绘画时,模拟文人雅集的场景,让学生体会艺术创作的氛围。5. 作品赏析法:展示辽宋金夏时期的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以及科技发明的实物模型或复原图,让学生从艺术审美和科技原理的角度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赏析其绘画技巧和反映的社会生活。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一段展现辽宋金夏时期城市繁华、文化昌盛景象的视频,视频中呈现热闹的街市、书院讲学、文人吟诗作画、工匠制作等画面。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可以感受到辽宋金夏时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是什么让这个时期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由此引出本节课主题——《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营造生动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景象,自然地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30分钟)1. 科技的进步(10分钟)讲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展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讲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工作原理以及与雕版印刷术的区别,分析活字印刷术对文化传播和知识普及的重要意义,如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书籍制作成本,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展示指南针的实物模型或图片,讲解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司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分析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中外交流和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为远洋航行提供了可靠的导航,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展示火药的发明和应用相关资料,讲解火药在唐朝时期已经发明,到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军事,分析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对战争方式和军事格局的改变,以及火药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后对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如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模型展示、史料分析和对比讲解,让学生直观了解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进步,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2. 文学的发展(8分钟)展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的画像和代表作品,讲解宋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如词的起源、发展,在宋代达到鼎盛,具有句式长短不一、便于抒发情感等特点。分析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词作的风格特点,苏轼的豪放洒脱,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展现出的豪迈气概;辛弃疾的壮志豪情与爱国情怀,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的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李清照的婉约细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体现的清新婉约。讲述元曲的兴起和发展,介绍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分析元曲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元曲以其通俗生动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宋词、元曲的文学魅力,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 艺术的繁荣(6分钟)展示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讲解其书法风格特点,如笔法圆润清秀,结构严谨端庄,分析赵孟頫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赏析画面内容,包括北宋东京城的城市风貌、商业活动、市民生活等,讲解绘画的艺术特色,如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介绍辽宋金夏时期的雕塑艺术,如山西晋祠的彩塑,展示相关图片,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这些雕塑作品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雕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设计意图:通过艺术作品赏析,让学生了解辽宋金夏时期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繁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欣赏水平。4. 思想的演变(6分钟)讲解理学的兴起背景,包括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儒学面临挑战,以及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繁荣。介绍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等,分析理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文化的影响,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设计意图:通过背景介绍和思想分析,让学生理解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对思想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三)小组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为“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对当今文化发展的启示”和“如果没有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中国历史会如何发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质疑。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传统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历史影响,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四)课堂小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科技的进步、文学的发展、艺术的繁荣、思想的演变等,强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繁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科技文化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五)布置作业(2分钟)1. 以“我眼中的辽宋金夏时期科技文化”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结合历史史实和个人感受,阐述自己的看法。2. 收集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相关资料,制作一份电子小报,下节课进行展示。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辽宋金夏时期的科技文化。五、说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板书设计,将本节课主要内容分为科技的进步、文学的发展、艺术的繁荣、思想的演变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下细分具体知识点,如科技的进步下包括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文学的发展下包括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特点等。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和记忆。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预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第3课 信息搜索大比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陕教版
- 第九课《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主题活动一《我调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蒙古版
-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Unit 1 How do we feel Period 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人力资源背景调查居间合同
- 仓储租赁佣金居间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家电产品销售代理合同集成
- 2025年度安防消防展览会现场服务合同
-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背诵内容完整版
- 2023徐金桂“徐徐道来”(行政法知识点)版
-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盈利预测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 DL-T825-202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下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创新应用
- 2024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要求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专题06 压强计算(压强与浮力结合题)-上海市2024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培优专用)【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