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方案TOC\o"1-2"\h\u18481第一章宅基地使用权确权 3248471.1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3322231.1.1登记原则 3244851.1.2登记程序 316351.1.3登记内容 440741.1.4发放原则 451871.1.5发放程序 455981.1.6证书内容 5206791.1.7证书管理 524014第二章宅基地规划管理 5180871.1.8编制原则 5165761.1.9编制内容 5182291.1.10编制程序 6239391.1.11审批权限 6178621.1.12审批程序 6212261.1.13审批时限 6172491.1.14实施主体 7115841.1.15实施措施 729959第三章宅基地申请与审批 7102311.1.16申请人资格 7248441.1.17申请材料 7117971.1.18申请条件 7215871.1.19申请 858871.1.20审查 8221351.1.21审批 8190781.1.22备案 8153951.1.23集体经济组织 836801.1.24乡(镇)人民 8125731.1.25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 84217第四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881571.1.26流转主体 873581.1.27流转对象 9191051.1.28流转条件 987861.1.29申请 9190401.1.30审核 928881.1.31审批 925661.1.32签订流转合同 10172441.1.33监管主体 10186531.1.34监管内容 10279651.1.35监管措施 1017694第五章宅基地使用权变更 108751.1.36概述 10306981.1.37宅基地使用权变更原因 10186071.1.38概述 11220851.1.39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程序 11199031.1.40概述 12263211.1.41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程序 1215496第六章宅基地使用权收回 12149271.1.42概述 12243641.1.43收回条件 1213261.1.44概述 12183781.1.45收回程序 12191341.1.46概述 13264881.1.47补偿方式 13201531.1.48补偿程序 135659第七章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处理 14266801.1.49概述 14230451.1.50具体类型 14269761.1.51调解原则 15300801.1.52调解机构 15105531.1.53调解程序 15127191.1.54诉讼程序 16270331.1.55诉讼时效 16228891.1.56诉讼费用 16248381.1.57诉讼调解 1611256第八章宅基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16125341.1.58明保证护目标 1638221.1.59建立保护制度 1648341.1.60加强执法监管 17162271.1.61优化宅基地布局 1769051.1.62发展现代农业 1716241.1.63促进乡村旅游 1796031.1.64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17207651.1.6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17276911.1.66明确监管职责 17219871.1.67加强审批管理 17273351.1.68实行动态监管 18281301.1.69加强社会监督 1814184第九章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 18229781.1.70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概述 18203881.1.71收益来源具体分析 1825911.1.72公平公正原则 19116451.1.73合法性原则 1954761.1.74可持续发展原则 19185251.1.75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 1934121.1.76民主决策原则 1928051.1.77收益核算 19148381.1.78收益分配方案制定 19197081.1.79收益分配实施 20114531.1.80收益分配调整 206191第十章宅基地使用管理法律责任 20302491.1.81违规占用宅基地 20312281.1.82超标准占用宅基地 20228331.1.83非法买卖、转让宅基地 20285961.1.84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 20294931.1.85损害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 20105661.1.86违规占用宅基地的法律责任 20174821.1.87超标准占用宅基地的法律责任 21324561.1.88非法买卖、转让宅基地的法律责任 2189901.1.89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的法律责任 2159831.1.90损害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21165821.1.91申请行政复议 21297591.1.92提起行政诉讼 21174611.1.9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1第一章宅基地使用权确权1.1宅基地使用权登记1.1.1登记原则为保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合法、合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必须依法进行,保证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过程应公开透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证登记结果的公平、公正。(3)完整性原则: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应全面反映宅基地使用权的基本情况,包括使用权人、使用面积、使用期限等。1.1.2登记程序(1)提交申请: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向所在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提交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宅基地使用权证书;(3)土地权属证明;(4)其他相关材料。(2)受理与审查: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在法定时限内完成受理、审查工作。审查合格后,将申请材料报送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3)登记发证: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收到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报送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法定时限内完成登记发证工作。1.1.3登记内容(1)宅基地使用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2)宅基地使用权面积;(3)宅基地使用权期限;(4)宅基地使用权用途;(5)宅基地使用权取得方式;(6)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编号;(7)其他需要登记的内容。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1.1.4发放原则(1)依法发放: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应遵循法律法规,保证证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2)公平、公正: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应公平、公正,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及时发放: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应在法定时限内发放,不得拖延。1.1.5发放程序(1)审核材料: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保证材料齐全、真实、合法。(2)制作证书:审核合格后,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制作宅基地使用权证书。(3)发放证书: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制作好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发放给宅基地使用权人。1.1.6证书内容(1)宅基地使用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2)宅基地使用权面积;(3)宅基地使用权期限;(4)宅基地使用权用途;(5)宅基地使用权取得方式;(6)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编号;(7)其他需要载明的内容。1.1.7证书管理(1)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损坏、遗失、转让。(2)宅基地使用权证书遗失或损坏的,使用权人应及时向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补发。(3)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记载内容发生变更的,使用权人应向县级人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换发证书。(4)宅基地使用权证书不得用于抵押、担保等非法用途。第二章宅基地规划管理第一节宅基地规划编制1.1.8编制原则宅基地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保证规划的合法性、合规性。(2)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农民利益,保障农民宅基地使用权。(3)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4)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1.9编制内容(1)宅基地总量控制:根据村庄人口、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宅基地总量。(2)宅基地布局:结合村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宅基地布局,保证宅基地分布均匀、合理。(3)宅基地用地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宅基地,制定相应的用地标准,保障农民合理用地需求。(4)宅基地配套设施:规划宅基地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提高农民生活品质。1.1.10编制程序(1)前期调研:收集村庄基本情况、宅基地现状、农民需求等信息,为规划编制提供依据。(2)编制方案:根据调研成果,制定宅基地规划方案,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措施等。(3)征求意见:将规划方案征求相关部门、农民代表等意见,进行修改完善。(4)审批发布:将规划方案报请上级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予以发布实施。第二节宅基地规划审批1.1.11审批权限宅基地规划审批权限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乡镇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村庄的宅基地规划。(2)县级负责审批跨乡镇的宅基地规划。(3)省级负责审批跨县市的宅基地规划。1.1.12审批程序(1)提交申请:村庄提交宅基地规划编制成果及相关材料,向乡镇提出审批申请。(2)审查核实:乡镇收到申请后,对规划成果进行审查核实,保证规划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3)公示征求意见:将审查通过的规划成果进行公示,征求农民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意见。(4)审批决定:乡镇根据公示结果,对规划成果进行审批决定,审批通过后予以发布实施。1.1.13审批时限乡镇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个工作日。第三节宅基地规划实施1.1.14实施主体(1)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宅基地规划的实施工作。(2)村庄村民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宅基地规划,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1.1.15实施措施(1)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宅基地规划,提高农民对规划的认识和参与度。(2)落实政策:严格执行宅基地用地政策,保证规划实施到位。(3)监督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调整优化:根据实施情况,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优化,保证规划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三章宅基地申请与审批第一节宅基地申请条件1.1.16申请人资格(1)申请人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申请人须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申请人须在户籍所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内无住房或者住房条件困难;(4)申请人须符合国家关于宅基地面积标准的规定。1.1.17申请材料(1)宅基地申请书;(2)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等证明材料;(3)申请人家属证明、无住房证明等;(4)宅基地选址意见书;(5)其他相关材料。1.1.18申请条件(1)申请人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有宅基地可供分配;(2)申请人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无住房或者住房条件困难;(3)申请人符合国家关于宅基地面积标准的规定;(4)申请的宅基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禁止区域;(5)申请的宅基地用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第二节宅基地审批程序1.1.19申请申请人按照本节第一条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向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1.1.20审查(1)集体经济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2)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进行审议,通过后报乡(镇)人民审批。1.1.21审批(1)乡(镇)人民对申请进行审批,符合条件的,发放宅基地批准书;(2)宅基地批准书应当明确宅基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等事项。1.1.22备案乡(镇)人民应当将审批结果报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第三节宅基地审批权限1.1.23集体经济组织(1)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对申请材料的审查;(2)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组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进行审议。1.1.24乡(镇)人民(1)乡(镇)人民负责对申请进行审批;(2)乡(镇)人民负责发放宅基地批准书;(3)乡(镇)人民负责对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监管。1.1.25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1)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宅基地审批结果进行备案;(2)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四章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条件1.1.26流转主体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体应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2)拥有合法、有效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书;(3)未涉及宅基地使用权纠纷。1.1.27流转对象流转对象应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2)未拥有宅基地使用权;(3)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1.1.28流转条件(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宅基地使用权剩余期限;(3)流转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保护价;(4)流转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面积、期限、价格等事项;(5)流转双方应当依法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手续。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程序1.1.29申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申请人应当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提交以下材料:(1)申请书;(2)宅基地使用权证书;(3)流转双方的身份证明;(4)其他相关材料。1.1.30审核本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日。公示无异议的,报乡(镇)人民审批。1.1.31审批乡(镇)人民应当在收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报送的材料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批。对符合条件的,应当核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批准书》。1.1.32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双方应当在收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批准书》之日起15日内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依法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手续。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监管1.1.33监管主体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监管主体为乡(镇)人民本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1.1.34监管内容(1)监督流转双方依法履行流转合同;(2)检查流转面积、期限、价格等是否符合规定;(3)查处违法违规流转行为;(4)对流转后的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1.1.35监管措施(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认识;(2)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3)定期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专项检查;(4)对违反流转规定的,依法予以查处,保证流转秩序规范。第五章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变更原因1.1.36概述宅基地使用权变更,是指在宅基地使用权存续期间,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导致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客体或内容发生变化的法律行为。我国《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的原因进行了明确规定。1.1.37宅基地使用权变更原因(1)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变更:主要包括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姓名、身份信息变更,以及宅基地使用权人的继承、赠与、买卖等引起的主体变更。(2)宅基地使用权客体变更:主要包括宅基地面积、位置、用途等发生变化。(3)宅基地使用权内容变更:主要包括宅基地使用权的期限、使用条件等发生变化。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程序1.1.38概述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程序,是指宅基地使用权变更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定程序。依法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程序,有利于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1.1.39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程序(1)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变更程序:(1)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2)乡(镇)人民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县级人民批准。(3)县级人民应当在收到乡(镇)人民的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2)宅基地使用权客体变更程序:(1)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2)乡(镇)人民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县级人民批准。(3)县级人民应当在收到乡(镇)人民的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3)宅基地使用权内容变更程序:(1)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2)乡(镇)人民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县级人民批准。(3)县级人民应当在收到乡(镇)人民的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1.1.40概述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是指宅基地使用权在发生变更后,应当依法进行登记,以确立变更后的宅基地使用权法律状态。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对于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1.1.41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程序(1)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在宅基地使用权变更批准文件生效后30日内,向所在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2)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办理变更登记。(3)变更登记完成后,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新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书。(4)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完成后,原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失效。第六章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条件1.1.42概述宅基地使用权收回是指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内,因特定事由需要终止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可以收回宅基地使用权。1.1.43收回条件(1)宅基地使用权期限届满;(2)宅基地使用权人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3)宅基地使用权人违法建设,严重影响土地资源合理利用;(4)宅基地使用权人因公共利益需要,被依法征收;(5)宅基地使用权人因迁出原籍,不再需要宅基地;(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程序1.1.44概述宅基地使用权收回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证收回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1.1.45收回程序(1)收回决定: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根据收回条件,提出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决定;(2)通知:将收回决定通知宅基地使用权人;(3)听证: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宅基地使用权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组织听证;(4)审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根据听证结果,报请乡(镇)人民审批;(5)执行:经审批同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执行收回决定,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注销手续。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收回补偿1.1.46概述在收回宅基地使用权时,应当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给予合理补偿,保障其合法权益。1.1.47补偿方式(1)货币补偿:按照宅基地所在地的土地市场价格,给予宅基地使用权人相应的货币补偿;(2)土地置换:在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同时为宅基地使用权人提供相应面积、质量的土地;(3)产权调换:在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的同时为宅基地使用权人提供相应的房产;(4)其他补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补偿。1.1.48补偿程序(1)补偿方案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收回决定作出后30日内,制定补偿方案;(2)补偿方案公告:补偿方案应当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的公告栏上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30日;(3)补偿协议签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与宅基地使用权人协商一致后,签订补偿协议;(4)补偿费用支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按照补偿协议,及时支付补偿费用;(5)补偿安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宅基地使用权人办理补偿安置相关手续。第七章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处理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类型1.1.49概述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是指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流转、继承、互换等过程中,因权益分配、使用权界定等问题引发的争议。根据纠纷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权属纠纷:指因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不清,导致使用权人之间的争议。(2)面积纠纷:指因宅基地面积测量、登记等环节出现误差,引发的使用权人之间的争议。(3)使用权流转纠纷:指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因流转程序、价格、权益分配等问题引发的争议。(4)继承纠纷:指因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引发的家庭内部或继承人之间的争议。(5)互换纠纷:指因宅基地使用权互换过程中,双方对互换条件、权益分配等问题产生的争议。1.1.50具体类型(1)权属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宅基地使用权界线不清;宅基地使用权证书丢失或损坏;宅基地使用权人与他人存在共有关系。(2)面积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宅基地面积测量误差;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宅基地使用权人之间的面积争议。(3)使用权流转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价格争议;流转权益分配不公。(4)继承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顺序争议;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份额争议;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人与其他继承人之间的争议。(5)互换纠纷: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互换条件争议;互换权益分配不公;互换程序不规范。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调解1.1.51调解原则(1)公平公正:调解过程中要保证各方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自愿合法:调解协议要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3)便捷高效:调解程序要简便易行,提高纠纷解决效率。1.1.52调解机构(1)乡镇:作为基层政权组织,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的调解工作。(2)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协助乡镇开展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调解工作。1.1.53调解程序(1)申请:纠纷当事人向调解机构提出调解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2)受理:调解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3)调查:调解机构对纠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证据。(4)调解:调解机构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协议。(5)落实:调解协议生效后,双方当事人按照协议履行义务。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诉讼1.1.54诉讼程序(1)起诉: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2)立案: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3)审理: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调查取证,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答辩。(4)判决: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判决。(5)执行:判决生效后,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1.1.55诉讼时效(1)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自纠纷发生之日起计算。(2)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因正当理由不能提起诉讼的,可以申请延长诉讼时效。1.1.56诉讼费用(1)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诉讼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2)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可以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1.1.57诉讼调解(1)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意愿,组织双方进行调解。(2)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3)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第八章宅基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第一节宅基地保护措施1.1.58明保证护目标为保障农村居民合法宅基地权益,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当明确宅基地保护的目标,包括保护农民的居住权益、维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1.59建立保护制度(1)制定农村宅基地保护法规,明确宅基地的权属、用途、规模等要素。(2)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保证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性。(3)设立农村宅基地保护基金,用于支持农村宅基地保护工作。1.1.60加强执法监管(1)建立农村宅基地巡查制度,定期对宅基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2)对违反宅基地保护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农村宅基地管理秩序。1.1.61优化宅基地布局(1)合理规划农村宅基地,保障农民居住需求。(2)推进农村集中居住,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二节宅基地开发利用方向1.1.62发展现代农业(1)鼓励农民利用宅基地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2)支持农村居民利用宅基地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物流等业务。1.1.63促进乡村旅游(1)利用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2)依托宅基地资源,开展乡村文化旅游,挖掘农村文化内涵。1.1.64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1)支持农村居民利用宅基地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2)鼓励农民利用宅基地开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1.1.6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1)利用宅基地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水、供电等。(2)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第三节宅基地开发利用监管1.1.66明确监管职责(1)建立农村宅基地开发利用监管部门,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2)落实地方的监管责任,保证宅基地开发利用符合法律法规。1.1.67加强审批管理(1)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保证宅基地开发利用合法合规。(2)对宅基地开发利用项目进行严格审查,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1.1.68实行动态监管(1)建立农村宅基地开发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宅基地开发利用的动态监管。(2)对宅基地开发利用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觉问题,采取整改措施。1.1.69加强社会监督(1)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宅基地开发利用监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建立农村宅基地开发利用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第九章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第一节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来源1.1.70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概述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法方式使用宅基地所获得的收益。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指宅基地使用权在合法范围内进行流转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出租、出让、入股等方式。(2)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收益:指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获取贷款所形成的收益。(3)宅基地使用权地上附着物收益:指宅基地使用权地上附着物(如房屋、树木等)产生的收益。(4)宅基地使用权其他收益:指除上述收益外,宅基地使用权所形成的其他收益。1.1.71收益来源具体分析(1)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农村经济发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日益活跃,流转收益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重要收入来源。(2)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收益: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推行,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了融资渠道,提高了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3)宅基地使用权地上附着物收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合法途径对宅基地使用权地上附着物进行经营,可获得相应的收益。(4)宅基地使用权其他收益:如政策性补贴、集体经营收益等。第二节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原则1.1.72公平公正原则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收益。1.1.73合法性原则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证收益来源合法、分配程序合法。1.1.74可持续发展原则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宅基地使用权价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增长。1.1.75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原则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应兼顾激励与约束,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理利用宅基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1.1.76民主决策原则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应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保证分配方案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程序1.1.77收益核算(1)收益来源核实:对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来源进行详细调查,保证收益来源合法、真实。(2)收益金额计算:根据收益来源,合理计算宅基地使用权收益金额。1.1.78收益分配方案制定(1)制定初步方案:根据收益来源和分配原则,制定初步的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方案。(2)征求意见:将初步方案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3)修改完善:根据征求的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4)审批通过:将修改完善的收益分配方案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理事会审批。1.1.79收益分配实施(1)宣传解读:对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SRD 63460:2025 EN Architecture and use-cases for EVs to provide grid support functions
- 绿色能源项目开发与投资合同
- 托管班学生托管合同协议书
- 手房买卖合同买方有利
- 项目落地实施全周期工作方案
- 影视剧设备租赁合同书
- 外卖合同范本大全
- 顺丰物流运输合同
- 合租协议书范本
- 委托租赁协议合同
- 《邓稼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方案
- 《创新永无止境》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趣味数学幻方》课件
- 牛津3000正序和乱序词汇表
- 广州猎德大桥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 产品设计思维 课件 第5章 产品设计的形式思维
- Unit2Letscelebrate!Usinglanguage课件-高中英语
- Python数据挖掘实战全套教学课件
- 中美欧规范桩基承载力计算设计对比
- 钢筋工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